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網絡空間安全有「六論」視角

2020-12-04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文 鍾華登/圖

12月2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發展創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發表演講,從認識論、進化論、實踐論、相對論、方法論和矛盾論等六個視角分析了網絡空間安全。

隨著網絡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網絡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從認識論上看,方濱興認為,網絡空間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要認識到網絡安全與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文化安全、國防安全相輔相成的。此外,國家擁有網絡空間主權。

從進化論看,網絡空間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威脅來源不斷在變化;隨著技術的進步,新的攻擊手段也會同步出現。必須樹立動態、綜合的防護理念。

「例如工業生產上,過去沒有想到的問題,現在已經存在。」方濱興坦言。例如通過隱藏的攻擊,使工業機器人生產有缺陷的關鍵部件,從而影響物理社會安全。「比如通過攻擊切割機器人,可以造成切割變化,使得企業加工出來發動機、風扇產生變形,從而造成安全隱患。」他舉例道。

從實踐論的視角看,網絡空間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只有立足開放環境,在實踐中不斷進取,安全保障能力才會不斷提高。安全防護來自於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安全環境應視為開放,不能假定是封閉。只有從開放中能感受到真實的威脅,才能提高防護能力。

從方法論的視角看,網絡空間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要從人才、技術、管理入手(人才為首、技術驅動、管理保障),要各方面協同安全,打造融合式安全服務平臺,共築網絡安全防線。

最後,從矛盾的視角來看網絡空間安全,網絡空間安全是「妥協的而不是互斥的」,既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使命,更要在達到使命的前提下力求安全

「新技術必然伴隨著新問題。要解決安全風險,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安全技術的規劃,緊跟技術的發展。」方濱興總結道。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院士畫傳|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建立中國網際網路安全之殼
    網際網路溝通著世界,也潛藏著安全隱患。 在廣州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既練習防禦,又訓練攻擊,錘鍊密織網際網路安全之網的能力。 「網絡安全」是方濱興人生的關鍵詞。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新基建安全要解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實習記者 馬菲╱文 鍾華登╱圖11月28日,在「灣區創見·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新基建帶來的安全問題可以歸納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 方濱興院士:新基建需應對「移物雲大智」安全問題
    11月28日,首屆「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在深圳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主題進行分享演講,從作用空間的視角解讀新基建的安全。
  • 方濱興院士帶的這個班,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好厲害!
    今年11月,2020微軟「創新杯」廣東省區域賽總決賽在廣州南沙落幕,由廣州大學「方濱興班」學生組成的天眼情報團隊項目《天眼情報-隱匿網絡空間情報分析領航者》獲得冠軍。 我國每年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量有幾十萬人,但科班出身的網絡安全人才每年只有1萬多畢業生。 廣州大學2017年引進方濱興院士及其團隊,成立了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建了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濱興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方濱興教授方濱興親自指導和參與教學,培養實戰型應用型人才。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移物雲大智」為新基建核心,需解決伴生...
    在11月28日-29日舉辦的「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稱。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目前佔GDP的比重約為35%,總量超過30萬億元。依靠數字經濟的新基建建設火熱,各類數據中心承載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海量大數據,將面臨嚴峻的數據安全問題。
  • 方濱興| 定義網絡空間安全
    方濱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雲安全與新興技術安全聯盟C-CSA聯合發起人及理事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委員會主席、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等文章概要: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給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變革
  •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2020-11-15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師者 | 方濱興院士:永遠追求人生導數恆正
    1977年,中國570萬考生走進關閉了十餘年的高考考場,方濱興便是其中之一。這位理科尖子生痴迷數理化,喜歡搗騰無線電和收音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不負眾望,以358分的高分被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錄取。那年清華大學的錄取線是309分,實際錄取最低分是317分。
  • 方濱興:我有一個比較大的野心,就是改變國家的網絡安全生態
    昔日北郵校長,今日創辦「方班」《問答神州》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方濱興 下集方濱興:對,如果全世界找不到俄羅斯了,他這個網就亂了。所以他們要確保外部斷了之後,內部可以完全互聯互通。作為鵬城實驗室網絡安全方向的責任院士,方濱興同時領銜了實驗室的三大科學裝置之一--鵬城網絡靶場。
  • 騰訊副總裁丁珂對話方濱興院士: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安全體系
    本文轉自【通信世界網】;9月11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騰訊副總裁丁珂共同出席了2020騰訊數字生態大會CSS峰會「對話院士|產業安全」環節,這場對話由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主持。
  • 院士風採|方濱興:人生第五個八年,在莞辦企促進產學研結合
    信息網絡與信息安全專家方濱興 成為網絡安全建設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方濱興是國內最早提出「網絡空間主權」的學者之一,「網絡安全」也是其團隊的重要研究方向。1999年,方濱興推出了中國國家網際網路安全系統,被網友稱為「中國防火牆之父」。 談及「網絡空間主權」時,方濱興表示:「很多人一直認為網絡是一個公域,就像南極和太空一樣,是自由空間。持這種觀念的人就會對一切網絡管理行為提出指責,這種觀念存在一定誤區。」
  • 方濱興院士辦研究生班:挑選的學生不必來自名校,但要有這4個優點……
    2013年,中國權威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因健康原因辭去北郵校長職務,但他一直放不下教育。帶著為國家培養網絡安全人才的心願,方濱興三年前帶領團隊創建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辦了研究生創新班「方濱興班」(簡稱「方班」)。當院士來到「雙非」(非985和非211高校)辦學,報考者就會面臨兩難選擇,如果成為「院士門生」,最後拿的就是「雙非」的學位。
  • 方濱興院士:人工智慧安全之我見
    追蹤科技前沿,關注產業發展▎科學人科技·教育·文化方濱興院士:人工智慧安全之我見
  • 中國工程院組織院士和專家專題調研視聯動力
    近日,由中國工程院組織的「關於視聯網的專題線上調研」順利舉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院士盧錫城、劉韻潔 、王沙飛、方濱興、張平參加討論。此外,來自行業內的40餘名專家學者也參與了調研。2019年12月份,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到訪視聯動力總部
  • 中國電子云發布 方濱興院士: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核心
    9月9日,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將落戶武漢。據了解,中國電子云專為政企客戶打造,採用「公有雲服務+專屬公有雲產品」的市場模式和專屬運營模式。
  •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開啟網絡安全主動免疫的新生態
    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開啟網絡安全主動免疫的新生態》主題演講時 ,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主權領域空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以下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演講實錄:各位來賓,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新基建情況下,如何保障安全的前提,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主權領域空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什麼是網絡安全?網絡安全必須有科學的觀點認識它、分析它,構建保障體系。前面大家講了現在無人機發展很快,我提醒大家,沒有安全不能保障。
  •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5G網絡尚存在一些內生安全問題
    -26 10:57:12 來源: 金融界 舉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在做主題演講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中國工程院院士姜會林:空間雷射通信或令5G如虎添翼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 作者: 金鳳一束雷射,1秒鐘就可傳輸10G的信息;一個20公斤的通信終端可以傳輸幾百公裡……近日,在2019年全國通信理論與技術學術會議暨通信領域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姜會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周志成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周志成演講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27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