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風採|方濱興:人生第五個八年,在莞辦企促進產學研結合

2020-12-05 騰訊網

編者按: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覆同意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片區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主體,定位為重大設施平臺等創新資源集中承載區。

11月2日至4日,東莞松山湖將迎來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的召開。屆時,上百位院士專家將集結松山湖,助力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而在松山湖發展建設過程中,先後與數十位院士建立起密切合作,院士力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6日起,特別推出「院士風採」系列報導,講述松山湖與院士之間的精彩故事,敬請垂注。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的議題備受社會關注。方濱興作為國內最早提出「網絡空間主權」的學者之一,近年來也一直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中。他同時,作為東莞引進的首個特級特色人才,已帶領團隊在東莞開展一系列網絡安全與大數據等方面的研究與產業轉化,並取得多項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網絡與信息安全專家方濱興

成為網絡安全建設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方濱興是國內最早提出「網絡空間主權」的學者之一,「網絡安全」也是其團隊的重要研究方向。

1988年,國內出現了最早的計算機病毒——小球病毒,通過磁碟傳播,中毒的計算機屏幕上會有一個來回跳動的小球把顯示的內容擾亂。但當時還沒有「 病毒」的概念,人們都不理解為何發生這種事。第二年,方濱興及其博士生便開始進行相關研究。僅用一年時間左右,他不僅弄清了病毒的原理和防治辦法,並且開發了第一款通用型的防病毒程序,此外還寫出了自己第一本書— —《計算機病毒及其對策》。

此後,隨著通用殺毒程序的應用與推廣,方濱興在計算機安全方面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同時,也與公安廳、國防科工委、航天部等單位多次開展計算機安全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方濱興表示,從1996 年起,網際網路逐漸發展起來,網絡安全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於是他開始做一些入侵檢測、防禦遠程攻擊等方面的工作。1999年,方濱興推出了中國國家網際網路安全系統,被網友稱為「中國防火牆之父」。

談及「網絡空間主權」時,方濱興表示:「很多人一直認為網絡是一個公域,就像南極和太空一樣,是自由空間。持這種觀念的人就會對一切網絡管理行為提出指責,這種觀念存在一定誤區。」方濱興說,網絡其實有領網的概念,因為國家有主權,主權施加於領土,從而會延伸到領土上的其他物體,比如計算機;而對計算機的管轄又會延伸到計算機所承載的網絡空間。簡言之,一國領土上的計算機等網絡設備所承載的網絡空間,就是領網。領網是國家主權的自然延伸。

成為東莞引入的首位特級特色人才

方濱興不僅是一位研究型學者,也是一位實幹的企業家。他曾總結道:前兩個八年在哈工大教書,第三個八年在政府部門歷練,第四個八年在北郵當校長,而「人生中第五個八年,想做一些企業化的事情,促進產學研的結合。」

方濱興是國內最早提出「網絡空間主權」的學者之一

2013年,方濱興以身體健康為由辭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職務後,圈外的普通公眾較少再從媒體上聽到有關方濱興的消息了。2015年左右,方濱興及其團隊逐步落地東莞後,他才再次回歸大眾的視野。

方濱興是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簡稱「電研院」)「廣東省健康雲安全院士工作站」和東莞第三批創新科研團隊「雲計算安全技術研發與示範應用團隊」帶頭人,同時也是東莞引入的首位特級特色人才。近年來,他已帶領團隊在電研院開展了一系列網絡空間安全與大數據研究等工作。目前,已經在松山湖成立了廣東安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雲盾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廣東積智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業,並在產業應用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

其中,安數網絡作為方濱興第一家成果轉化企業,專注於網際網路輿情大數據分析,依託方濱興提供的關鍵技術,開發了「傻蛋聯網設備搜索系統」、「鷹擊微博輿情」和「鷹眼全網檢測」等多種類型產品,並廣泛應用於網絡安全、公安、輿情監控等行業領域。

此外,2018年11月,方濱興受聘為東莞市發展戰略院士諮詢委員會第二批委員,進一步為東莞的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對於東莞的未來,他也有自身獨到的見解:「我想在東莞打造一個智能生活示範小鎮,通過融入網際網路等科技元素,實現生產、生活和生態的融合,為小鎮居民提供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他在介紹空間結構、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的同時,提出要突出產業特色,打造成一個智慧生態住宅、配套設施完善、產業支撐堅實等示範小鎮。

人物介紹——方濱興

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網絡與信息安全專家,教授,博導。1989 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在國防科技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曾任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主任兼總工程師、信息產業部網際網路應急處理協調辦公室主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學院首席學術顧問,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分布式可信計算與服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國家網絡與信息內容安全基礎設施的概念,並率先主持建設了包括國家網絡安全監控平臺在內的多個相關系統,先後獲得國家科 技進步一等獎及二等獎四項,其中三項排名第一。

【見習記者】張珊珊

【記者】陳啟亮

【攝影】孫俊傑

【統籌】黃少宏

【通訊員】松山湖融媒體中心

【作者】 張珊珊;陳啟亮;孫俊傑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方濱興院士辦研究生班:挑選的學生不必來自名校,但要有這4個優點……
    2013年,中國權威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因健康原因辭去北郵校長職務,但他一直放不下教育。帶著為國家培養網絡安全人才的心願,方濱興三年前帶領團隊創建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辦了研究生創新班「方濱興班」(簡稱「方班」)。當院士來到「雙非」(非985和非211高校)辦學,報考者就會面臨兩難選擇,如果成為「院士門生」,最後拿的就是「雙非」的學位。
  • 方濱興院士帶的這個班,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好厲害!
    今年11月,2020微軟「創新杯」廣東省區域賽總決賽在廣州南沙落幕,由廣州大學「方濱興班」學生組成的天眼情報團隊項目《天眼情報-隱匿網絡空間情報分析領航者》獲得冠軍。 我國每年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量有幾十萬人,但科班出身的網絡安全人才每年只有1萬多畢業生。 廣州大學2017年引進方濱興院士及其團隊,成立了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建了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濱興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方濱興教授方濱興親自指導和參與教學,培養實戰型應用型人才。
  • 師者 | 方濱興院士:永遠追求人生導數恆正
    方濱興對成績預估的偏差,導致自己與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擦肩而過。「但是,我必須確保考上大學,這樣我的戶口遷出之後,才能讓下鄉的姐姐回到我父母身邊。清華大學在黑龍江招9人,而哈工大則招200多人,當年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是先填志願後考試。父母都認為報清華大學風險太大了,勸我不要冒這個險。我聽從了家人的安排。」回憶起當年的高考,方濱興的語氣中仍透露出一絲遺憾。
  • 莞企導入院士科研成果,助力灣區經濟發展
    評價會結束後,莞企與專家團隊留影在聽取項目完成單位的技術總結報告,並對評價資料進行審查後,評價委員會認為,本次研發將第三代半導體LED作為投影儀光源,不僅實現第三代半導體的規模化應用,也實現了投影儀產品的重大技術突破。
  •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2020-11-15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院士畫傳|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建立中國網際網路安全之殼
    在廣州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既練習防禦,又訓練攻擊,錘鍊密織網際網路安全之網的能力。 「網絡安全」是方濱興人生的關鍵詞。黑客攻擊、數據安全、網絡主權……在各種場合,他都竭力向公眾普及這些概念。
  • 方濱興院士:新基建需應對「移物雲大智」安全問題
    11月28日,首屆「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在深圳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主題進行分享演講,從作用空間的視角解讀新基建的安全。
  • 合肥工業大學:拓寬渠道促進產學研結合
    合肥工業大學拓寬渠道促進產學研結合把青年教師「趕」進企業本報記者 王磊在安徽省蕪湖市一家知名汽車生產企業裡,餘本功幾乎擁有一名正式員工的所有「裝備」——工作服、工作牌以及食堂的飯卡。如果不是每周都要在企業裡「失蹤」幾天的話,他的另一個身份很難暴露出來。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移物雲大智」為新基建核心,需解決伴生...
    在11月28日-29日舉辦的「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稱。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目前佔GDP的比重約為35%,總量超過30萬億元。依靠數字經濟的新基建建設火熱,各類數據中心承載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海量大數據,將面臨嚴峻的數據安全問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新基建安全要解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實習記者 馬菲╱文 鍾華登╱圖11月28日,在「灣區創見·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新基建帶來的安全問題可以歸納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 建立工作站的29位院士,因何愛上東莞?
    圖片來源/南方記者 8月22日,「科學人生·百年」院士風採展暨東莞院士創新成果展在東莞松山湖舉辦,集中展出了徐光憲、師昌緒、謝家麟等27位院士的人生經歷和智慧風採,同時展出10個在莞工作院士的創新成果,展現東莞的科技魅力。
  • 騰訊副總裁丁珂對話方濱興院士: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安全體系
    本文轉自【通信世界網】;9月11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騰訊副總裁丁珂共同出席了2020騰訊數字生態大會CSS峰會「對話院士|產業安全」環節,這場對話由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主持。
  • 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動我國靜電技術產學研結合發展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本月初,該院514所院士專家工作站舉行新聘專家進站儀式,為新進站專家頒發聘書並開展交流。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網絡空間安全有「六論」視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文 鍾華登/圖12月2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發展創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發表演講,從認識論、進化論、實踐論、相對論、方法論和矛盾論等六個視角分析了網絡空間安全
  • 方濱興院士在深圳市委網信辦授課
    2019年5月22日,鵬城實驗室責任院士方濱興受邀在深圳市委網信辦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上就「
  • 29名院士因何愛上東莞?從一碗魚頭湯說起
    8月22日,「科學人生·百年」院士風採展暨東莞院士創新成果展在東莞松山湖舉辦,集中展出了徐光憲、師昌緒、謝家麟等27名院士的人生經歷和智慧風採,同時展出10個在莞工作院士的創新成果,展現東莞的科技魅力。在開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致辭:「近年來,東莞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增強人才吸引力。我每年有一半時間都在松山湖。」
  • 方濱興:我有一個比較大的野心,就是改變國家的網絡安全生態
    當然你也可以和一些國家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小全球化」,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這樣的話世界就會變成N個獨立的孤島,各個島之間互相不聯繫。所以我們需要去投入,去做一些原來覺得不需要我們做的事情。經濟上看,全球化是個分工,但實際上現在全球化逐漸被政治綁架,經濟就不能完全按照它的意志來轉移了。吳小莉:您提到過,根域名已經沒有主權上的問題了。
  • 院士專家雲集武川,共促院企合作發展——首屆中國·武義工業科技...
    院士專家雲集武川,共促院企合作發展——首屆中國·武義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今召開 2020-12-26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滬舉行 致力推動中國地球科學轉型
    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汪品先教授2日在上海參加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時如是說。1500餘名專家學者,來自中國180餘家單位,34個專題、逾千篇論文摘要、每天9個分會場同時開講,不設主席臺、不辦開幕式,青年學者與院士平起平坐……當天,為期3天的第五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拉開帷幕,會場內濃鬱學風撲面而來。
  • 清華大學等15個產學研合作項目落戶
    原標題:清華大學等15個產學研合作項目落戶   近日,第二屆省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定州市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