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畫傳|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建立中國網際網路安全之殼

2020-12-05 騰訊網

網際網路溝通著世界,也潛藏著安全隱患。

在廣州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既練習防禦,又訓練攻擊,錘鍊密織網際網路安全之網的能力。

「網絡安全」是方濱興人生的關鍵詞。黑客攻擊、數據安全、網絡主權……在各種場合,他都竭力向公眾普及這些概念。身為中國信息安全界最權威的人物之一,他的「野心」是改變國家網絡安全生態。

早在1999年,方濱興調任中國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那一年,全國上網計算機總數不足200萬臺,用戶數約400萬人。同年,他主導設計了影響深遠的中國國家網際網路安全系統,為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沒有殼的蝸牛」是同事對方濱興待人接物的評價,而恰恰是他,建立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安全之殼。

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方濱興對國家、對時代都懷有感恩情結。

「軍隊、國家層面上的項目意義重大,務必要全力做好。」他曾這樣說。

方濱興被認為有一種典型的工程師人格:誠實、勤奮、負責、追求技術上的完美。他有一個導數理論,要求自己每天都有增量,導數大於零,不能走下坡路。

在北京郵電大學校長任上,他的作風務實高效、雷厲風行,讓很多學生的實際問題得到及時妥當的解決,學生親切地稱他為「方Sir」。後來,因為患上結腸癌,他選擇從管理崗位上退下來。

「一心想搞教育」的他,沒有放棄培養更多優秀網絡安全人才的理想。2017年,方濱興加入廣州大學,並成立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濱興班」應運而生。

面對我國每年幾十萬人的網絡安全人才缺口,方濱興感到使命在肩。他親自指導「方班」學生,參與教學。

除了通過遊戲讓學生熟悉攻防,「方班」還有一個特殊的研討廳機制。讓學生先找別人的文章來講,訓練他們看懂。然後開始講自己的東西,讓其他人來批判和提問。學生還要學會找出別人的問題。

「方班」學生經常在各種專業大賽中收穫累累,充分展現了人才培養的成效。方濱興始終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負責任的老師,所有訓練都是訓練自信。

人物小傳

方濱興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工作。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學院首席學術顧問、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榮譽院長等。1999年提出建設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的理念,並組織建設了相關系統。

撰文:吳曉嫻

製圖:廖木興 陳鳳翔

編輯:許力夫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網絡空間安全有「六論」視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文 鍾華登/圖12月2日,在粵港澳大灣區網際網路發展創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發表演講,從認識論、進化論、實踐論、相對論、方法論和矛盾論等六個視角分析了網絡空間安全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新基建安全要解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實習記者 馬菲╱文 鍾華登╱圖11月28日,在「灣區創見·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新基建帶來的安全問題可以歸納為「移物雲大智」的伴生問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移物雲大智」為新基建核心,需解決伴生...
    在11月28日-29日舉辦的「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稱。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目前佔GDP的比重約為35%,總量超過30萬億元。依靠數字經濟的新基建建設火熱,各類數據中心承載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海量大數據,將面臨嚴峻的數據安全問題。
  • 院士風採|方濱興:人生第五個八年,在莞辦企促進產學研結合
    11月2日至4日,東莞松山湖將迎來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的召開。屆時,上百位院士專家將集結松山湖,助力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而在松山湖發展建設過程中,先後與數十位院士建立起密切合作,院士力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6日起,特別推出「院士風採」系列報導,講述松山湖與院士之間的精彩故事,敬請垂注。
  • 方濱興院士帶的這個班,培養的網絡安全人才好厲害!
    今年11月,2020微軟「創新杯」廣東省區域賽總決賽在廣州南沙落幕,由廣州大學「方濱興班」學生組成的天眼情報團隊項目《天眼情報-隱匿網絡空間情報分析領航者》獲得冠軍。 我國每年對網絡安全人才的需求量有幾十萬人,但科班出身的網絡安全人才每年只有1萬多畢業生。 廣州大學2017年引進方濱興院士及其團隊,成立了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建了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濱興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名譽院長方濱興教授方濱興親自指導和參與教學,培養實戰型應用型人才。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方濱興院士:新基建需應對「移物雲大智」安全問題
    11月28日,首屆「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在深圳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方向責任院士方濱興以《論新基建的安全》為主題進行分享演講,從作用空間的視角解讀新基建的安全。
  •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廣東舉辦全省網絡安全業務骨幹培訓班 特別邀請方濱興院士授課 2020-11-15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騰訊副總裁丁珂對話方濱興院士:如何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安全體系
    本文轉自【通信世界網】;9月11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騰訊副總裁丁珂共同出席了2020騰訊數字生態大會CSS峰會「對話院士|產業安全」環節,這場對話由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主持。
  • 中國工程院組織院士和專家專題調研視聯動力
    近日,由中國工程院組織的「關於視聯網的專題線上調研」順利舉行,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院士盧錫城、劉韻潔 、王沙飛、方濱興、張平參加討論。此外,來自行業內的40餘名專家學者也參與了調研。2019年12月份,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到訪視聯動力總部
  • 師者 | 方濱興院士:永遠追求人生導數恆正
    1977年,中國570萬考生走進關閉了十餘年的高考考場,方濱興便是其中之一。這位理科尖子生痴迷數理化,喜歡搗騰無線電和收音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不負眾望,以358分的高分被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錄取。那年清華大學的錄取線是309分,實際錄取最低分是317分。
  • 中國電子云發布 方濱興院士: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核心
    9月9日,中國電子云戰略與產品發布會在武漢舉行,中國電子云全球總部將落戶武漢。據了解,中國電子云專為政企客戶打造,採用「公有雲服務+專屬公有雲產品」的市場模式和專屬運營模式。
  • 方濱興院士:人工智慧安全之我見
    追蹤科技前沿,關注產業發展▎科學人科技·教育·文化方濱興院士:人工智慧安全之我見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方濱興| 定義網絡空間安全
    方濱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雲安全與新興技術安全聯盟C-CSA聯合發起人及理事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委員會主席、信息內容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等文章概要: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給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史無前例的變革
  •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9月21日,在5G+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郭桂蓉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出了三大建議。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推進,塑造了產業新優勢,我國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設施已經有4000多萬臺,覆蓋了能源、交通、醫療等,提質增效顯著,「特別是今年的新冠戰疫,工業網際網路為物質、供需的對接提供了保證。」郭桂蓉說。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方濱興院士辦研究生班:挑選的學生不必來自名校,但要有這4個優點……
    2013年,中國權威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因健康原因辭去北郵校長職務,但他一直放不下教育。帶著為國家培養網絡安全人才的心願,方濱興三年前帶領團隊創建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並創辦了研究生創新班「方濱興班」(簡稱「方班」)。當院士來到「雙非」(非985和非211高校)辦學,報考者就會面臨兩難選擇,如果成為「院士門生」,最後拿的就是「雙非」的學位。
  •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以《5G系統新技術與網絡安全新態勢》為題,闡釋了5G時代的到來給網絡安全提出的新問題和帶來的新挑戰。
  •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人工智慧機器人應建立「免疫系統」
    12月4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2020首屆中國人工智慧與安全學術會議上了解到,本次大會邀請了眾多人工智慧、網絡安全等領域專家、從業者,圍繞國家政策、人工智慧與安全、大安全時代等主題展開討論。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作了題為《用主動免疫可信計算築牢人工智慧安全防線》的院士特邀報告。他闡釋了當下計算機病毒查殺方面存在的漏洞,並提出一套全新的「免疫式」防護系統。沈昌祥表示,網絡空間目前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主權領域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