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溝通著世界,也潛藏著安全隱患。
在廣州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學生既練習防禦,又訓練攻擊,錘鍊密織網際網路安全之網的能力。
「網絡安全」是方濱興人生的關鍵詞。黑客攻擊、數據安全、網絡主權……在各種場合,他都竭力向公眾普及這些概念。身為中國信息安全界最權威的人物之一,他的「野心」是改變國家網絡安全生態。
早在1999年,方濱興調任中國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那一年,全國上網計算機總數不足200萬臺,用戶數約400萬人。同年,他主導設計了影響深遠的中國國家網際網路安全系統,為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沒有殼的蝸牛」是同事對方濱興待人接物的評價,而恰恰是他,建立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安全之殼。
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方濱興對國家、對時代都懷有感恩情結。
「軍隊、國家層面上的項目意義重大,務必要全力做好。」他曾這樣說。
方濱興被認為有一種典型的工程師人格:誠實、勤奮、負責、追求技術上的完美。他有一個導數理論,要求自己每天都有增量,導數大於零,不能走下坡路。
在北京郵電大學校長任上,他的作風務實高效、雷厲風行,讓很多學生的實際問題得到及時妥當的解決,學生親切地稱他為「方Sir」。後來,因為患上結腸癌,他選擇從管理崗位上退下來。
「一心想搞教育」的他,沒有放棄培養更多優秀網絡安全人才的理想。2017年,方濱興加入廣州大學,並成立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濱興班」應運而生。
面對我國每年幾十萬人的網絡安全人才缺口,方濱興感到使命在肩。他親自指導「方班」學生,參與教學。
除了通過遊戲讓學生熟悉攻防,「方班」還有一個特殊的研討廳機制。讓學生先找別人的文章來講,訓練他們看懂。然後開始講自己的東西,讓其他人來批判和提問。學生還要學會找出別人的問題。
「方班」學生經常在各種專業大賽中收穫累累,充分展現了人才培養的成效。方濱興始終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負責任的老師,所有訓練都是訓練自信。
人物小傳
方濱興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工作。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學院首席學術顧問、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榮譽院長等。1999年提出建設國家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的理念,並組織建設了相關系統。
撰文:吳曉嫻
製圖:廖木興 陳鳳翔
編輯:許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