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前不久,有消息稱國內知名茶飲連鎖品牌奈雪的茶和喜茶正在籌備2021年赴港上市。該消息一經傳出,就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各類相關報導頻出,一時間,關於中國新式茶飲第一股花落誰家的討論「不絕於耳」。
近日,藍鯨記者就此聯繫了兩家公司進行核實,奈雪的茶表示,關於上市傳聞,奈雪目前並沒有相關計劃。現階段公司的重心都在產品研發、供應鏈加碼以及推動數位化進程等方面。喜茶方面則是表示暫無任何回應。
關於上市傳聞一事我們暫且不論,不過,就此次市場的反響來看,新式茶飲已著實成為市面上「炙手可熱」的一個行業。
近年來,新式茶飲異軍突起,發展迅速,多家茶飲品牌引爆市場,開啟了國內茶飲市場的新一輪變革。然而這些新式茶飲品牌們如何保持旺盛自身生命力,做到「長紅」?以及在同質化嚴重的趨勢下如何保證自身競爭力,實現突破?這些都是市場尤為關注的問題。
作為這其中的代表企業,奈雪的茶成立至今短短5年不到,就已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巨頭品牌,估值在2018年就已超過60億人民幣。藍鯨記者此次邀請到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談一談在她眼中,新式茶飲品牌如何破解曇花一現的風險,以及如何避免品牌同質化,殺出重圍。
4000億茶飲藍海市場,「網紅」品牌還需「長紅」
在國內消費升級的背景下,2015年以來,中國茶飲連鎖行業進入「新式茶飲」時期。此後不久,「新式茶飲」更是迎來爆發期,各類新式茶飲品牌陸續進入同業賽道並快速爆紅,茶飲市場開啟了以鮮果茶、奶蓋茶為代表的新一輪變革。
根據《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的數據,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在2019年突破4000億元,是同期咖啡市場規模的2倍以上。結合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可以知道,這其中現制茶飲的潛在市場規模在400-500億元。
如此龐大的市場前景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參與者蜂擁而至,然而,出現在市面上的這些網紅茶飲品牌大多數都只是曇花一現。「茶飲行業的競爭激烈,有些宣傳出色的品牌也許會一夜爆紅,但由於缺乏真正內驅力,在消費者熱情過後,終會被遺忘」。業內人士表示。
青桐資本執行總經理唐碩琨在接受藍鯨記者採訪時曾提到:「從網紅到經典,需要消費者不僅是對品牌好奇和嘗鮮,更需要留住客戶,讓客戶對品牌產生認同和信賴。」
作為曾經的「網紅」,奈雪的茶成立至今走過五年的時間,開創了「茶飲+軟歐包」雙品類模式,當下已成為新式茶飲頭部品牌。其創始人彭心在接受藍鯨記者採訪時表示,做「長紅」才是目標,自身追求的並不是曇花一現的「爆款」,而是持續的產品創新和突破。
那麼,如何才能保證新式茶飲品牌不只是曇花一現,而是在未來可以獲得持久發展呢?彭心分享,通過持續的產品創新和突破。
據介紹,奈雪的茶除了注重經典產品的升級和迭代,還會根據應季原料保持每月一款新品的節奏,同時還推出了氣泡茶、冷泡茶等茶飲新品類,以及零食、文創周邊等新零售產品。另外,也不斷解鎖新數位化營銷新玩法。奈雪先後與薇婭、羅永浩直播合作分別創下了3秒賣出14萬杯茶飲、10萬張卡近千萬銷售額的佳績。今年3月奈雪天貓官方旗艦店上線,上線5天訪問量75W,售出產品千餘件。奈雪從2019年實行會員體系運營,打造消費積分、積分兌換等多種會員權益,截至今年6月會員用戶累計達2000萬,並以每月200萬的用戶量穩步增長。她表示,正是不斷優化創新的產品和消費體驗,才能保持品牌競爭力,增強客群粘性。
同質化嚴重,奈雪如何衝出重圍,躋身頭部品牌?
如前文所說,新式茶飲的興起及相關品牌的走紅等,吸引了一大波參與者進入市場。但由於飲品行業進入門檻低,且飲品配方難以申請專利,所以出現嚴重的同質化現象。
唐碩琨表示:「消費行業不像高精尖技術行業,把握人才、技術、高規格資金的投入能形成短期難以打破的壁壘。它進入門檻低、產品公開度高、一切都可模仿、人才也都能培養,但是每個成功的真正做大的茶飲品牌,它肯定是有自己的競爭壁壘的。」
在當下,作為新式茶飲的頭部品牌,奈雪的茶也算是符合上述條件。那麼,它的競爭壁壘究竟是怎樣的呢?
彭心介紹,主要是3個方面。首先在定位上,奈雪並不是單純的製作銷售茶飲和軟歐包,奈雪銷售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基於這樣的定位,奈雪刷新了茶飲用料的品質水準,開創了「茶飲+軟歐包」雙品類模式,並且把兩款產品都做出差異化,從而帶來1+1>2的效果,這是奈雪的產品優勢。
除此之外,奈雪用4年多的時間,始終堅持做大店(店均面積在200平方米以上),著力打造寬敞、明亮、美好的空間,四種空間概念風格("春·鏡""夏·花""秋·月""冬·雪")也與"中國茶"的核心相互呼應,空間優勢也已經形成。
同時,奈雪也在持續打造上遊供應鏈優勢,不僅與優質供應商合作,奈雪還自建了專屬茶園果園,並通過數位化管理調控,保證穩定優質的原料供應。
據了解,截至到2020年8月,奈雪的茶在國內外開出近410家直營門店,在常規門店基礎上,還延展了奈雪的禮物店、奈雪酒屋 Bla Bla Bar和奈雪夢工廠三大不同形態的門店。這其中,常規門店月均營業額可達100萬以上,較好的門店可達到350萬左右。奈雪夢工廠比較特殊,空間大品類多,開業三天業績百萬。同時,二線城市不容小覷,最近新開的幾家二線城市門店,月均不低於200萬。
供應鏈方面,現已建立起專屬有機茶園、花園,反覆打磨製茶工藝,目前已推出近20款茗茶產品。
彭心坦言,新式茶飲行業壁壘很低,產品同質化其實是很難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走得比別人更快,更高效的創新突破,成為「先行者」,比如我們開創了「茶飲+軟歐包」雙品類模式、我們率先研發了鮮果氣泡茶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同質化恰恰也說明我們走的路是正確的。
奈雪會始終專注於自身,在產品方面,我們會堅持創新,保持每月一款新品的節奏,並注重經典產品的升級與迭代。同時,我們會堅持修煉內功,鞏固供應鏈壁壘,從源頭保持產品的獨特性和穩定性,以此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新式茶飲機會所在:數位化、健康化、國際化
隨著新式茶飲品牌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目前一線城市的市場接近飽和。在未來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新式茶飲行業必然趨勢如何?業內品牌尋求變革的關鍵點又在哪?
對此,彭心分享了三個詞:數位化、健康化和國際化。她認為,新式茶飲品牌在這三個方面都還有很大空間等待行業去探索。
據彭心介紹,目前奈雪已經形成了小程序點單、第三方外賣平臺、微信商城、直播、天貓旗艦店等數位化矩陣,加速了線上、線下消費場景融合。同時,奈雪也推出了「燃爆君」、「0卡糖」等更符合健康需求的產品,在品類上今年奈雪率先推出的鮮果氣泡茶也為新式茶飲開闢了一條全新的產品線。此外,繼新加坡之後,今年奈雪的茶在日本大阪開出了日本首店,進一步向國際市場拓展。
茶飲本身是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購買行為比較隨機的一個賽道,對於奈雪的茶這樣的新式茶飲頭部品牌,要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唐碩琨建議,需要留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區域擴張:北上廣深和一線城市的市場接近飽和,但是新式茶飲店在下沉市場的增速還是很快。未來下沉市場和海外市場將會是新式茶飲品牌拓展市場的方向;其次,深耕用戶:持續做好用戶拉新、轉化、運營,除了一開始的新鮮感之外還要建立品牌聯想,讓用戶對品牌和場景有更強認知;第三,提升標準化程度,做好門店管理:合理地設計動線、優化設備,提高出品能力、出餐速度,從而提高效率;最後,豐富產品線,提高客單價。
此外,對行業玩家來說:梯隊已經形成,但資本依然在關注一些區域冠軍和擁有創新爆品的品牌,也會持續關注有多年茶飲行業從業經歷的團隊背景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