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雄鷹團:首支艦載航空兵部隊1/3官兵「娘家」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將忠誠書寫在祖國的「點將臺」上

  ——東海艦隊「海空雄鷹團」官兵傳承紅色基因爭當強軍先鋒紀實

  該團戰機編隊巡航。陳惠忠 攝

  走進「海空雄鷹團」的大門,4塊石碑抓人眼球。其中3塊依次記錄著50多年前毛主席3次「點將」出徵時的號令,另一塊石碑則無字。

  飛行員們說:那塊無字石碑,將由下一次領令出徵的將士們來書寫!

  聞鼙鼓而思良將。3次統帥點將出徵,3次破敵昂首凱旋,至今,「海空雄鷹團」團史館內,陳列著一個個叱吒長空的身影、一面面浸染硝煙的錦旗、一塊塊敵機墜毀的殘骸……

  如今,傳承著前輩們的紅色基因,新一代海空雄鷹展翼亮劍,他們在戰備值班、海上維權和東海防空識別區管控任務一線,勇當堅守戰位、敢趟新路、潛心備戰的強軍先鋒,書寫了「海空雄鷹團」歷史的嶄新篇章。

  歷經10次部隊駐地換防,每次都留下感人至深的故事——

  只為祖國一聲召喚

  「海空雄鷹團」成立以來,經歷10次駐地換防,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並不多見。

  1958年8月,毛主席首次「點將」出徵,該團奉命換防至福州,然而,戰機編隊降落機場僅僅40分鐘,戰鬥警報就已拉響!

  馬銘賢帶領4機迅即升空迎敵,將兩架來犯的RF-84型偵察機擊傷。

  首戰大捷後,「馬銘賢中隊」又屢建奇功,令國民黨空軍聞風喪膽,稱該團為「低空霸王團」。

  這些發生在50多年前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後的精神內核,在「海空雄鷹團」常講常新。

  最近的一次駐地換防,發生在2003年秋天——

  「海空雄鷹團」接到命令:接裝某新型三代戰機,全團成建制從浙江某地換防至安徽山區!從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進駐經濟相對落後的內陸山區,這次換防能順利完成嗎?

  走?還是留?有的家屬已隨軍,拖家帶口,搬家談何容易?家屬就業、子女上學等實際問題如何解決?……

  上級機關和領導擔心:這支部隊能不能拉得走,到底有多少人會選擇留隊?會不會有人寧願脫軍裝,也不願換地方?

  上級派出的工作組到達後,所有的擔心很快一掃而空:該團沒有一名官兵向組織說家庭困難、提個人條件!

  全團官兵的意見出奇地一致——裝備更新換代使命重大,要克服一切困難投身換防工作!

  這兩則跨越40多年的故事,被放在團史館裡一起介紹。類似的故事,在該團還有不少。

  1958年大年初一,胡春生、舒積成機組駕機升空迎敵,擊落敵機。

  2013年大年初一,王新穎、肖建全、王巖、唐飛龍4名年輕飛行員組成雙機編隊跟蹤監視侵擾我領空的外軍飛機。第二天,這則消息成為各大網站頭條新聞,佔據微博熱搜榜榜首,贏得網民紛紛點讚。

  只為祖國一聲召喚!穿越50多年時光,不同年代的海空雄鷹人用共同的使命擔當講述著同樣精彩的故事。

  歷經7次換裝,每次都勇闖新路、換羽重生——

  只求一飛沖天打勝仗

  「興化團」「老虎五團」「渡江英雄」「空中霸王」……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名稱,陳列於「海空雄鷹團」的團史館。無一例外,這些名稱都是「海空雄鷹團」的前身。

  「海空雄鷹團」歷經多次隸屬關係調整。在機場跑道一側,先後入列的7型戰機模型靜靜佇立,注視著每一次飛行——

  米格-15、殲5、殲6,在海空雄鷹人的駕馭下,奮勇亮劍,以劣勝優,創下擊落擊傷敵機30餘架的輝煌戰績;

  殲7系列的3型戰機,在海空雄鷹人的駕馭下,搏擊長空,在白雲和浪花之間突擊,留下了無數道壯麗的航跡。

  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這一代海空雄鷹人身上,某新型三代戰機幾乎與換防的該團同時到達。

  雄鷹喙羽始艱辛。在海軍航空兵部隊中,該團率先接裝某型三代戰機,新裝備信息化程度高、系統構成複雜、人才培養周期長,如何做到換羽重生?

  他們組建「藍軍分隊」,當好「磨刀石」,起飛落地強化大側風、大順風條件下訓練,特技動作突出性能邊界、大載荷機動訓練,儀表課目加強夜間、低氣象訓練,僅單機、編隊進攻防禦戰術機動等基礎課目就設置了幾十套動作。

  他們大膽捅破自由空戰訓練的「窗戶紙」,創新完善準備3小時、飛行1小時、評估3小時的「313」組訓方法,由飛行員根據戰場態勢自主決定攻擊時機、攻擊模式和武器選擇,從超視距打到最近距離,從高空打到最低允許高度,從超音速打到最小機動速度,突破了海軍航空兵沿用多年的空戰訓練模式。

  他們按照最大限度貼近實戰的原則,將夜間海上超低空飛行訓練高度不斷降低,續航時間不斷延長,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磨練不畏戰不怕死的精氣神。

  經過幾年的苦練精飛,海空雄鷹傳人創造了無愧於前人的業績,一大批升空能作戰、落地能攻關的「智能型」飛行員脫穎而出。

  無數次戰鬥起飛,一代代海空雄鷹空中接力、完美交棒——

  只為英雄的種子灑滿海天

  一次與兄弟單位對抗訓練,「海空雄鷹團」輸了。然而,獲勝的對手們卻向「海空雄鷹團」的飛行員表示敬意。

  為什麼?對手中有26個飛行員娘家就在「海空雄鷹團」,他們對「母隊」的裝備性能輕車熟路、了如指掌。

  那一年,首支艦載航空兵部隊正式組建,官兵驚訝地發現,近三分之一的官兵來自「海空雄鷹團」。

  每次提及曾經工作過的「海空雄鷹團」,「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都充滿無限深情,在那裡,他留下了青春奮鬥的激情,在那裡,他積攢了從岸基飛向艦載的力量。

  經過幾年的改裝,「海空雄鷹團」人才建設跨過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困難期,逐漸發展到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骨幹聚集的鼎盛時期。

  隨著三代戰機部隊逐漸擴大和海軍整體轉型建設的需要,「海空雄鷹團」不得不忍痛割愛,大批骨幹被陸續抽調到兄弟部隊。

  「一批批辛苦培養出來的人才骨幹譁譁地往外流,肯定心疼,但只要是為了海軍航空兵部隊建設發展,我們在所不惜!」該團團長陳剛坦言:「當務之急,我們是要加緊培養一批批新的海空雄鷹,把英雄的種子灑滿海天!」

  據上級機關統計,改裝新型三代機以來,「海空雄鷹團」向兄弟部隊輸送了近300名優秀人才骨幹,這些「種子」開枝散葉、碩果盈枝,已經成為遍布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骨幹力量!

  ■本報記者 陳國全 特約記者 趙海濤 通訊員 張 恆

相關焦點

  • 海空振翅,飛向勝戰新高度——來自海軍航空兵部隊的一組實戰化訓練...
    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海上長航鍛「鐵翼」■馬亞洲 袁梓傑 本報特約記者 李恆江「起飛!」仲夏時節,蘇南某機場,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組織的一場海上長航時飛行訓練拉開戰幕。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暗夜激戰淬「利劍」■鄧澤銘 傅金泉 本報特約記者 高宏偉6月底,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連續兩天組織下半夜飛行訓練,錘鍊部隊夜間應急作戰能力,進一步挑戰人員生理和裝備性能極限
  • 海軍醫學研究所:課題立項聽取基層官兵意見
    海軍醫學研究所聚焦戰場需求攻關課題立項聽取基層官兵意見近日,海軍醫學研究所邀請一線作戰部隊官兵參與科研課題立項論證會,其中2項課題因基層官兵認為與戰鬥力建設聯繫不緊密近日,海軍醫學研究所邀請一線作戰部隊官兵參與科研課題立項論證會,其中2項課題因基層官兵認為與戰鬥力建設聯繫不緊密,被當場決定不予立項。該所領導介紹說,課題立項聽取基層部隊意見已是常態,目的是從源頭上保證課題與戰鬥力建設對接,緊盯戰場需求開展科研攻關。在課題申報上,該所實行課題組、研究室和所學術委員會三級把關,邀請一線部隊官兵代表參加開題論證、總體技術方案評審等關鍵環節。
  • 中國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航跡遍及五大洲三大洋(圖)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題:中國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航跡遍及世界五大洲三大洋  記者 陶社蘭  黃海某海域,波譎雲詭,電波橫飛。「發現水下可疑目標活動,立即起飛搜索!」一聲令下,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團長齊向龍駕機躍上海天。  懸停,搜索,水下目標頓時現形,被齊向龍機組牢牢鎖定。隨著一聲「攻擊」的命令,一道紅光離開機身飛入大海。
  • 美日之外的第三極,二戰中英國艦隊航空兵使用的英式艦載機
    二戰中後期一些高性能機型加入航母部隊服役,但數量仍舊不足,艦隊中大量充斥引進的美式艦載機。所以英國艦載機在戰爭中沒有像美國和日本的機型那樣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對於二戰中英國海軍航母艦隊使用的艦載機我打算分為兩個部分來講,第一部分講英國自行研發製造的艦載機,第二部分講英國引進的美式艦載機。下面我們開始,以二戰期間艦隊航空兵現役機型為準。
  • 零式戰鬥機:日本海軍航空兵主力,有「殺人魔機」之綽號
    零式戰鬥機,簡稱「零戰」,是日本海軍航空兵主力艦載戰鬥機;當初,憑藉零戰出色的空戰性能,以及飛行員高超的飛行技能,以及大無畏空中拼刺刀的武士道精神,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真的是威名遠播,讓對方飛行員心驚膽戰。
  • 空軍航空兵部隊湧現一批「金頭盔」「金飛鏢」
    空軍航空兵部隊湧現一批空軍「金頭盔」空戰比武,主要在殲擊機部隊組織,通過同型機、異型機自由空戰,考核評比空戰能手,鍛鍊提高部隊制空作戰能力;「金飛鏢」比武主要在擔負對地、對海突擊任務的航空兵部隊組織,深化空中進攻重點問題研練。
  • 6年後,鏡頭再次聚焦殲-15艦載機:飛鯊方陣搏擊海空!
    飛鯊方陣搏擊海空,同心勠力向海圖強。今天,是人民海軍發展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2012年11月23日上午9點08分,我軍飛行員駕駛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成功降落在航空母艦遼寧艦上,一舉突破了滑躍起飛、阻攔著艦等關鍵技術。此後6年間,這支飛鯊團隊不斷創造著人民海軍建設發展中的一個個首次,這群平均年齡只有35歲的海空驕子,如今,翅膀越來越硬。2012年11月23日,41歲的艦載戰鬥機試飛員戴明盟駕駛編號「552」的「飛鯊」,首次成功著艦遼寧艦。
  • 空軍航空兵要訓練,民用三角翼為何現身軍用機場
    你為我提供舞臺 我幫你驅鳥淨空民用三角翼翱翔軍用機場護航空軍航空兵某師與地方飛行愛好者協會合作得雙贏劉夢燁攝本報訊 曾科、本報記者熊華明報導:11月18日,華中某機場,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各保障分隊正在做開飛準備。兩架噴塗有某飛行愛好者協會標誌的動力三角翼升空,時而俯衝、時而抬升,在機場上空遊弋得很是愜意。部隊要訓練,老百姓咋來添亂?
  • 「星戰士「,德國海軍航空兵 F-104G 戰鬥機
    其中,大部分的損失來自於空軍戰鬥轟炸機聯隊,德國海軍航空兵的 F-104 的服役記錄要比空軍好一些。德國海軍裝備 F-104 的是海軍航空兵第1 和 第2 聯隊。前者主要負責波羅的海空域,後者負責北海空域。海軍航空兵第1聯隊 Marinefliegergeschwader 1, MFG從1963年起開始接收 F-104G型戰機。
  • 練兵備戰再出發——2021年全軍部隊新年開訓大掃描
    浙東某機場,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數架戰機衝上雲霄,在完成戰術編組後直撲任務空域,開展複雜氣象條件下的自由對抗空戰、海上超低空突防、海上目標突擊等高難課目訓練。(小標題)空軍:升空就有對抗,對抗就到極限桂中某機場,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數架「飛豹」戰機在轟鳴聲中梯次出擊,一場融合多個高難訓練課目的大強度飛行訓練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