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中國第一爆」發生地:白銀露天礦遺址,知道這裡的遊客不多

2020-11-29 冷月印記

白銀市,為甘肅省地級市,2018年美麗中國城文化旅遊魅力城市,地處甘肅省中部、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的過渡地帶,境內大部分以山區為主。眾所周知,白銀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是有色金屬銅、鉛、鋅等礦產的集中產地,在這裡分布著眾多的礦坑礦洞,這座城市也因礦而得名。

不過,隨著礦產的不斷開採,礦資源逐漸枯竭且禁止開採,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座座廢棄的礦坑礦洞,其中不乏一些露天礦遺址,其中在白銀市比較著名的是火焰山礦坑遺址,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了白銀市的旅遊景點,並將建立白銀國家礦山公園,以讓更多的人了解過往的那段歷史歲月。

之所以說這裡是白銀最具代表性的露天礦遺址,不得不提的就是歷史上的「中國第一爆」,1956年,伴隨著高達400多米的蘑菇雲騰空而起,震驚了海內外,如今留下了兩個規模較大的露天礦坑,這一爆,也炸出了一座城市,即白銀,白銀如今也不再是以礦為主產業的城市,旅遊業也是不斷的蓬勃發展。

如果來白銀旅遊的話,火焰山露天礦一直是非常值得一去的,為白雲露天礦的2號礦坑遺址,位於白銀市西北方向。不過,現在這裡並不能稱之為旅遊景點,去這裡的人非常少,畢竟位置也不是很好找。

眼前所看到的這座礦坑遺址南北長560多米、東西長1000多米,垂直深度達300米,站在礦坑邊上放眼望去,過往的工業文明與大西北的粗狂完美融合,場面相當的壯觀;若是從空中鳥瞰的話,則猶如一隻天眼一般,鑲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

沿著礦坑的周邊走去,可以看到這裡基本上沒有什麼植物生長,即便是有,也是自這裡關閉開採後生長出來的,但數量非常的少,給人的感覺比較荒蕪悽涼。要知道,當年這場「大爆炸」所蘊含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相當於6級地震,西方媒體曾報導稱:在我國西部地區試爆了一顆原子彈。

我認為,對於這種充滿歷史文化的地方,如果真的開發成旅遊景區,相信能夠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畢竟對於如今的青年人,因為沒有身臨過那個時代,對那個年代非常的好奇,更是對那個時期的工人格外的欽佩。

一磚一瓦、一石一礫,似乎都在訴說著那段不平凡的歲月,昔日的火焰山露天礦為我國最大的有色金屬礦之一,礦產資源不僅種類多且豐富,開採出來的礦資源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礦坑旁還有當年的廠房被保留了下來,因長期無人居住,如今看起來已非常的破敗不堪,置身其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昔日生活在這裡的工人忙碌的景象。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甘肅白銀的火焰山礦坑遺址?對這裡有什麼印象?如果有機會,你會去這裡遊玩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遊客實拍,越南大山農村趕集,人不是一般的多!
    說到越南的話,我們知道越南的河內是老外的天堂,很多的老外會到這裡去遊玩,大部分老外是因為這裡的復古風格,覺得特別地接地氣,不過,接地氣的中國人也不會錯過越南的農村。中國遊客實拍,越南大山農村趕集,人不是一般的多!
  • 山東十大最美的地方之一,中國最大金剛石礦遺址,天然氧吧沂蒙山
    正如大多數的情形一樣,我們也許只關注老大,第一名永遠備受矚目,而千年老二卻埋沒在人後,那你可知道山東省內的第二大名山嗎?它就是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沂蒙山(Mount Yimeng )又稱「沂蒙山區」,是一個人文地理概念,是指以蒙山山系和沂水流域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沂蒙山區地跨山東臨沂、淄博、濰坊等地,主要區域位於臨沂地區。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1936年11月西路軍在景泰組建,1938年秋中共靖遠縣委建立……1991年6月白銀公司露天礦一採場成為白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10月,以白銀公司露天礦為主體而建設的甘肅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揭牌開園,這是首批立項建設的全國28家礦山公園之一,現已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和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等等,這一系列在黨的領導下開展的革命和建設活動,是白銀的光榮革命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
  • 中國最神秘的10大金礦,知道的人不多!
    旅行隨筆: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用圖片講述有深度的旅遊知識,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帶你一起來看看中國最著名的10大金礦,看看你知道幾個?首先,我們要說的這個金礦叫做紫金山金銅礦,據我們百家號:圖報了解,這個金礦位於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縣城的北面,它下轄金礦和銅礦兩大生產系統,該礦黃金產量最大、採選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好,2008年3月,就已經被中國黃金協會授予「中國第一大金礦」榮譽稱號。第二:焦家金礦。
  • 「視頻講解」吳立新——天-空-地協同的露天礦邊坡智能監測技術及...
    視頻解析創新點結合露天礦山地形與觀測條件,提出了露天礦邊坡監測的7種關鍵技術;在討論智能監測相關概念的基礎上,提出露天礦邊坡智能監測的核心思想是適應過程和應急聚焦,智能監測的科學內涵為「三協同、一智能」。「三協同」為時間協同、空間協同、參數協同,「一智能」為邊坡災害的智能分析與智能預警。
  • 實拍映秀地震遺址,場面慘烈不忍直視,心臟不適者慎入!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銘記那段刻骨銘心的慘痛教訓,今天,我再次上傳汶川映秀地震遺址公園的圖片,願逝者安息,更願後人居安思危,不讓悲劇重演!映秀是5.12特大地震的震中,是此次地震中破壞最嚴重,遇難人數最多的鎮。大地震將映秀夷為廢墟。全鎮萬餘人口中只有2300多人生還,1000餘人傷勢嚴重。
  • 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
    雲南遊客景區撿到陶片,引出神秘遠古墓葬群,價值不輸元謀人遺址中國有句老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用在雲南某個山洞裡,可謂是恰如其分,因為本來僅僅只是一個普通旅遊景點的山洞,卻意外成為了雲南第二個元謀人遺址,雲南的遠古歷史遠比人們想像的要早得多。
  • 為什麼中國遊客只去莫斯科?其實俄羅斯還有小眾地,可看黑海風情
    主要的困難都解決後,那麼克裡米亞的旅行就容易了很多,從杭州飛莫斯科,從莫斯科轉機前往辛菲羅波爾,接著乘坐小巴車就可以到達克裡米亞的第一站這個曾經古希臘的殖民地,直到如今依然保留著不少的估計,那些曾經希臘和羅馬時期保留下來的城牆、城門、露天劇院、葡萄園、排水系統等等,都可以讓你見識到曾經這座城市的繁華。
  • 實拍臺灣的真實生活,大陸遊客:與內陸相差太多!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滿足簡單的物質消費,對精神上的享受越來越重視。所以許多的人喜歡在節假日期間外出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放鬆自己的身心,也可以更好的緩解在工作和學習中的壓力。
  • 全球14種礦45個最著名礦山,你知道幾個?
    鉛鋅礦 提起澳大利亞,你會想到睡不醒的考拉、渾身肌肉的袋鼠、橘子瓣一般的雪梨歌劇院,以及宏偉壯麗的聖保羅大教堂。可是你知不知道,澳大利亞同樣是鉛鋅礦的豐裕之地。全球鉛鋅礦約有32%分布於澳大利亞,19%位於中國,8%位於秘魯。
  • 還原真實的藍田,除了網紅之外,這裡有你不知道的歷史和文化
    境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目前已發現金屬、非金屬礦38種,已探明儲量的有21種,高嶺土礦儲量6000萬噸,高品位石灰石礦儲量1.2億噸,優質花崗巖儲量8億立方米,藍田玉儲量100萬立方米。藍田作為古人類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十多個朝代的京畿之地及古代中國南北交通要道,擁有眾多的古遺址和豐富的文化遺存。縣境內山雄水秀,川美嶺闊,自然風景秀麗。
  • 甘肅白銀5處靜美古村古鎮,西北風情浩瀚無邊
    甘肅,白銀。這裡地處黃河上遊、甘肅中部,位於古絲綢之路與黃河的交匯地帶,北連大漠,南依青藏,東接中原,西通西域,是黃土高原和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在這裡,有承載著不少久遠記憶的古鎮古村,一起來看看,你去過幾個?
  • 湖北一企業從釩礦中提煉出白銀 當地政府欲大力扶持
    ,這在中國釩礦加工史上還是第一次。5月14日,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功平來到高家堰鎮流溪村白洋坪釩礦礦區視察,長陽釩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彭新宇在項目匯報時稱:「釩礦伴生銀礦在中國十分罕有,從釩礦中提取伴生的白銀更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如今,公司與武漢工業學院通過新技術工藝,攻克了釩礦中提取白銀的難關,可使銀的回收率達到85%以上」。
  • 白銀行業深度報告:世界銀礦全梳理
    按照產量排名,墨西哥礦 企弗雷斯尼洛(Fresnillo)是 2019 年世界第一大白銀礦企,其 2019 年白銀產量為 54.60Moz。世界排名前 15 的白銀礦企 2019 年總產量為 347.56Moz,佔世界礦山銀總 量的 41.5%。
  • 蒙自縣白牛廠銀多金屬礦
    礦區位於蒙自縣老寨苗族鄉白牛廠村,東南與文山縣接壤,東北與硯山縣為鄰,地理座標:東經103°43′—48′,北緯23°27′—30′。東西長50公裡,南北寬4公裡,面積約200平方公裡,礦區分白羊、對門山、穿心洞、阿尾和咪尾五個礦段。據地質勘查資料,蒙自白牛廠為一個銀、鉛、鋅、錫多金屬共生大型礦床,目前探明儲量為銀金屬4014噸,鉛與鋅金屬187.5噸,錫金屬3.6萬噸.
  • 露天礦坑,撫順和阜新都說自己是最大
    遼寧撫順和阜新都曾經是東北甚至是中國重要的採煤基地,現在兩座城市經過百年的開採,都留下了巨大的礦坑。撫順的露天煤礦開採始於1914年,最初開採的是千金寨以西的古城子露天礦,1917年又開採了千金寨以東的千金寨露天礦,並在兩個露天礦之間開採了第三個露天礦。此後三個露天礦挖通,形成了露天礦的雛形。西露天礦開採前的位置原為街市、村屯和耕地,撫順有名的「千金寨」就在此地。
  • 回到恐龍時代,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黑龍江嘉蔭
    傾力打造一座在中國乃至亞洲首屈一指的「室內恐龍文化主題體驗樂園」!讓遊客在體驗項目帶來的驚險和刺激之餘,了解嘉蔭地區的大地變遷和生命過往。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生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從這裡出土的化石,已經被裝成了10具恐龍化石骨架。
  • 中國遊客到印度,實拍恆河現狀,看看真的有傳說中那麼髒嗎?
    我們知道說到印度恆河的話,這裡有著很多的神話故事,印度人們始終相信,「如果人一旦犯了罪的話,那就要到恆河洗乾淨」。因為這條河的水在印度人們看來是可以治這時間上所有的東西。當印度人把恆河的水做成飲料來出手的時候,是被網友這樣調侃的:這是奶茶嗎?這顏色!
  • 「視覺中國」在茂名發現一片「火星地貌」
    如果不是聽朋友的介紹,再看到公園地圖上標示有座茂名露天礦博物館,我真不知道這裡就是曾為共和國石油工業做出重要貢獻的油頁巖礦區。原來,茂名之所以成為「南方油城」,就是由於茂名油頁巖露天礦的發現。1954年國家派出鑽井隊進駐茂名,歷時3年探明了適宜大型露天開採、年產100萬噸原油、可開發100年的茂名露天油頁巖礦。茂名油頁巖的發現,為國家甩掉「貧油國」帽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茂名也因此興起。後來隨著國內油田的發現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茂名露天礦的油頁巖開發逐步停止,至1992年底停產,這個中國第二大、南方最大的露天礦坑淪為了廢棄礦坑。
  • ...專訪蒙草生態扎賚諾爾露天礦礦山生態修復產業創業人才團隊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馬宇薇1月13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批「草原英才」評選結果公示期結束,蒙草生態扎賚諾爾露天礦礦山生態修復團隊獲獎。然而在蒙草生態扎賚諾爾露天礦礦山生態修復團隊修復之前,扎賚諾爾礦山曾是一道滿目瘡痍的「城市傷疤」。團隊成員王君芳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看似簡單的修復項目,其實在修復伊始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這究竟是為何?原來,經過團隊的勘測發現,歷經百餘年開採後,部分原始煤層長年累月自燃,土地早已無法利用,植物也無法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