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親自前往工廠視察,一不小心跌入飛彈燃料罐,瞬間被液體溶解

2020-12-03 環球聚焦眼

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蘇聯擁有一段相當輝煌的發展歷史,特別在軍事方面,曾一度發展的非常強大。當時蘇聯為了研製威力更高的核武器。就偷偷建立了一個試驗基地,專門用來研製飛彈。他們希望能研製一種射程比較遠的飛彈,用來震懾以美國為首的其他國家。

但是在那個時候,雖然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發展的都很強大。但是在投射原子彈方面,大家都使用的是轟炸機。如何才能使用飛彈來實現這個目標呢?這個想法在當時難住了蘇聯,通過很長時間的研究和試驗以後,他們認為,如果要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改變傳統的發動機的不足之處。除此之外,如果要完成這一偉大的目標,那麼需要使用一種新型的燃料,使得盡最大可能性去充分燃燒這些燃料,以達到更高的工作效率。

但是蘇聯急於求成,雖然在研發過程中使用到的新型燃料,成功滿足了預期的效果,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這種燃料有一個最大的危害就是,在燃燒過後會產生一種有害氣體,這種氣體毒性很強並且帶有腐蝕性,當時的安全措施並沒有現在這樣嚴密,如果在研發過程中,有工作人員不小心接觸,那麼很有可能是以性命為代價的,可是當時蘇聯方面並沒有太過在意的考慮這一方面,這次的失誤直接為之後發生的一場災難埋下了伏筆。

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飛彈試驗基地的負責人戈爾涅夫,親自來到基地的燃料區進行檢查。在打開燃料罐檢測數據的時候,因為保護措施並不到位,他本人注意力投入又太過集中,並沒有注意到腳下是燃料罐,結果不小心踩空掉進了進去,只有一瞬間,這些燃料將戈爾涅夫徹底淹沒,就像餓狼撲食一般,將戈爾涅夫溶解的連骨頭渣都不剩,戈爾涅夫甚至都來不及呼救,好像還未感受到身體的痛苦,生命就隨著氣體一樣被蒸發了。這樣慘烈的場面讓當時在場的工作人員驚的目瞪口呆。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的,燃料罐已經恢復了平靜,悲劇已然發生。這次的失誤是蘇聯在軍事研發上的沉痛的傷疤。

其實在軍事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研製一些威力很大的武器過程中,這樣的意外事故有很多,無可避免。因此在之後武器研發製造中,蘇聯方面都格外注意研發過程中的安全性。可是,雖然已經儘可能的去保障安全,但是意外總是來的防不勝防,戈爾涅夫的遭遇只是很多悲劇中的一件。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勇敢的先驅者,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來國家的強大和安全,他們的國家才能發展的如此壯大,在對這些犧牲者感到難過的同時我們應該也要懷著一份深深的敬意。

俄羅斯現在研製出的彈道飛彈,無論是從飛彈射程還是威力上來說,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在前列的,當然,這些偉大的成果都和那些國家那些默默無聞研製飛彈的先驅者的辛苦和付出是分不開的。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都像是科學家格爾涅夫一樣,為了國家,在工作中收到了多少傷害,但是他們以生命換回來的國家的榮譽會永遠存留下去,他們也永遠都是國人記住的英雄。(16號)

相關焦點

  • 司令一不留神掉入飛彈燃料罐 瞬間被液體溶解 僅剩一縷滄桑白髮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蘇聯為了在核武器研製方面超越美國,秘密成立了一個飛彈研製試驗基地,由「蘇聯飛彈之父」科羅廖夫的得意門徒、蘇聯著名的科學家戈爾涅夫任基地司令員兼首席工程師,他們希望率先研製一種射程接近1000公裡的中程彈道飛彈,也就是所謂
  • 飛彈總師意外跌落燃料罐,十秒內全部溶解,無一人敢救
    我們知道飛彈分為固體飛彈和液體飛彈,飛彈內部的燃料是非常危險的,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和攻擊性,如果在過程中不小心將燃料濺到身上,將會給身體帶來巨大的傷害。以前,飛彈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再加上科技發展水平有限,飛彈內部的燃料採用的都是高腐蝕性,並且極易爆炸,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二戰期間,有一名俄羅斯士兵向火箭發動機內部加注燃料時,由於所帶的防毒面具受損,在添加時吸入少量的揮發氣體,導致該名士兵的呼吸系統全部受損。
  • 飛彈工程師掉入燃料罐,10秒後徹底溶成渣,旁邊人只能看著
    飛彈,是一種可以指定攻擊目標,甚至追蹤目標動向的飛行武器,威力十分巨大。研究它的危險係數也十分高,稍不留神就會失去生命。一個飛彈的研製成功,是無數位科學家用生命換來的。俄國為了研製飛彈,白白犧牲了好多科學家。
  • 飛彈總師一腳踩空掉入燃料罐 10秒後被徹底溶解 沒人敢上去救
    通過仿製V2式彈道飛彈,俄國人獲得的不僅僅是一種武器,而是從發動機、燃料、制導系統,甚至到飛彈生產工序流程的初步認知。下一步的發展就需要俄國人自己探索了。到了50年代初,俄國希望掌握一種射程接近1000公裡的中遠程飛彈,也就是所謂R3式。執掌這個項目的是當時俄國年輕科學家戈爾涅夫——他是堪稱「俄國飛彈之父」的科羅廖夫的得意門徒,在老師年老之際,也到了獨當一面的時刻。R3飛彈一方面在氣動外形上下功夫,一方面則試圖採用新式發動機。除了發動機本身的技術外,新式燃料的發展也是極其重要的。
  • 飛彈破損 腐蝕性燃料噴濺而出 6人被溶解 8人落下終身殘疾
    飛彈,是一種可以指定攻擊目標,甚至追蹤目標動向的飛行武器。飛彈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戰爭的突發性和破壞性。改變了過去的常規戰爭模式,給現代化武器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飛彈的技術水平決定著國家的軍事實力。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科學家們依然研製出了飛彈。但由於當時技術水平低下,飛彈採用的燃料都是高腐蝕性的,還易燃易爆,一不小心就會有生命危險,添加燃料的過程就可能喪失寶貴的生命。1960年8月,俄羅斯的火箭部隊的一枚SS4中程飛彈發生了事故。
  • 飛彈外殼破損 腐蝕性燃料噴濺而出 6人當場被溶解8人落下殘疾
    飛彈作為保護國家強有力的武器,擁有飛彈可謂是在國際地位擁有了話語權。不過飛彈看著高大威猛,其實是個魔鬼,內部的燃料大多都具有劇毒和超強腐蝕性,幾乎一碰到就能致命。新式飛彈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不過,在此之前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很多飛彈兵為此付出了生命。
  • 飛彈總師不慎掉入燃料池,數秒之內被徹底溶解,其餘人無動於衷?
    蘇聯飛彈就目前來看,飛彈毫無疑問是先進武器裝備的代表,殊不知,飛彈的前身火箭彈卻最早出現在二戰期間的德國,此後,蘇聯當局模仿德國技術,並最終成功研發「喀秋莎」火箭彈。要知道,戈爾涅夫不僅是蘇聯「飛彈之父」科羅廖夫的徒弟,他本身也是飛彈方面的專家。正因為這樣,蘇聯軍方才力主讓戈爾涅夫主持飛彈的研發工作。
  • 史上最血腥飛彈爆炸事故,火箭軍司令被高溫氣化,燒到只剩肩章
    在試射活動中,該飛彈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發射場升空,總共飛行了6000公裡。從某種程度上說,SS-6還算不上一枚成功的洲際飛彈,首先它的射程不夠遠;其次它長達30米,重達254噸的體型太過碩大;再次它使用的液體燃料不易貯存,使得發射平臺很容易遭摧毀。因此,SS-6很快就被淘汰了。
  • 太空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月球南極深淵
    有些懸崖垂直落差達到8000多米,太空人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月球南極深淵,看來富貴險中求,這句話也適用於月球。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05期月球南極開始成為中美的必爭之地,因為這裡有著大量的水冰資源,對於載人深空任務而言,水和燃料是非常關鍵的兩個因素。
  • 飛彈發射前突發意外,現場火光沖天,160名科學家瞬間被「氣化」
    此前,蘇聯發生過一次重大事故,洲際飛彈發射前突發意外,現場火光沖天,160名專家瞬間被「氣化」。美蘇冷戰期間,蘇聯下令研發出洲際飛彈並完成發射這次事故發生在美蘇冷戰期間,當時,雙方在各個領域展開競賽,包括威力強大的洲際飛彈,美國先人一步,在洲際飛彈領域的成就比較顯著,飛彈數量一度達到40枚,給蘇聯造成很大壓力。
  • 飛彈的起源,二戰德軍超越時代的「復仇武器」:V1飛彈和V2火箭
    (巧了,很少不代表沒有,圖為1945年墜毀在比利時的一枚V1飛彈)V-1飛彈使用的是液體燃料,曾經分別使用過汽油和酒精,外加V-1火箭同時還攜帶有2個化學罐,分別用來裝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作為火箭助推器使用。在發射時,抽取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在反應室反應,從而產生高溫高壓熱蒸汽,利用熱蒸汽的反作用力將飛彈彈射出去。
  • 為改善環境助力,湖南新化縣新建年產2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生產線
    建設一條年產 2 萬噸生物液體燃料生產線。#新化#項目總佔地面積為7000平方米,項目地擬建標準化廠房4000平方米。新建原料罐、成品罐、攪拌罐、預處理設備、 納米乳化機、高能靜態混合器、齒輪油泵等。外購非食用動物油(3%)3000 t/a ,來源於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廠或者動物油生產工廠的下腳料。外購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 2%)2000t/a ,來源於地溝油處理工廠。項目運行期間所需員工為 15 人,年工作日 300 天,每天工作8 個小時,廠區內設宿舍和食堂,其中 10 人住宿。
  • 史上最慘烈飛彈爆炸事件,一聲巨響傳來,160名專家瞬間「氣化」
    作為一個國家的國之重器,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製洲際飛彈,歷史上曾發生過一次慘烈的飛彈爆炸事件,巨響傳來,160名專家瞬間「氣化」。 蘇聯是一個強大且神奇的國家,蘇聯軍人做出過許多令人嘖嘖驚嘆的奇事,也搞出過讓人哭笑不得的烏龍,甚至還出現過慘烈異常的事故。
  • 一不小心跌入東歐童話王國,捷克布拉格就該這樣玩!
    一不小心跌入東歐童話王國,捷克布拉格就該這樣玩!這是一個被上帝吻過的城市,在這裡聽聽音樂,放下手機,來細品這個城市。在廣場坐著,聽街頭獻唱的人們盡情釋放自己。來看看這幾個景點吧1.查理大橋這座大橋被各式各樣的藝術品充斥著,文藝氣息撲面而來。
  • 志願軍20兵團改20基地,孫繼先當司令:幹在戈壁,埋在青山
    先遣司令劉伯承、政委聶榮臻,親率紅一團走在最前頭。1935年5月,穿越彝民區到達大渡河。薛嶽第2路軍、川軍24軍重兵圍堵,企圖憑藉天險大渡河,讓紅軍成為第二個「石達開」。 孫繼先先遣營一天一夜冒雨急行軍140多裡,在安順場劉、聶親自交代任務。孫繼先和連長熊尚林各帶一船8個勇士搶渡成功。
  • 精彩縮微模型:再現「馬島戰爭」阿根廷攻擊機發射飛魚飛彈瞬間
    這個精彩的縮微模型再現了1982年5月4日,阿根廷海軍「超軍旗」輕型攻擊機向英國皇家海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HMS Sheffield)發射「飛魚」反艦飛彈的精彩瞬間。這是「馬島戰爭」中最驚心動魄的瞬間,這場戰爭始於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入侵並佔領了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第二天阿根廷軍隊又佔領了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試圖建立其一直宣稱的對這些島嶼擁有的主權。
  • 淺談泡沫罐在甲乙丙類液體火災中的應用
    一、什麼是甲乙丙類液體?我國《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將能夠燃燒的液體分成甲類液體、乙類液體、丙類液體三類。比照危險貨物的分類方法,可將上述甲類和乙類液體劃入易燃液體類,把丙類液體劃入可燃液體類。甲、乙、丙類液體按閉杯閃點劃分。
  • 美德孚氣霧罐原理
    METAFLUX美德孚系列工業氣霧噴罐包括了上百種各種各樣的產品,針對工業用戶各類設備配件的防腐防鏽、清潔保養、潤滑運行、設備維護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加以針對性的解決。那麼氣霧罐為什麼能夠在密閉的環境下保持壓力不變呢?
  • 飛彈基地突然陷入一片黑暗!原因竟因為拖欠電費!
    俄羅斯是全球第二軍事大國,其國力強勁,在軍事發展上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強大的軍事力量讓美國感到忌憚,連美國都主動承認俄羅斯是當今唯一能夠對美國進行毀滅性打擊的國家,美國的忌憚來源也是因為俄羅斯在飛彈領域的傑出發展,俄羅斯對飛彈的研發相當重視,服役了多款先進的戰略飛彈讓俄羅斯在整體國力和美國有很大差距的情況下依舊和美國形成軍事對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