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美洲獅:三年將大盆地豪豬捕殺到幾乎滅絕

2020-12-04 動物火車

美洲獅性格在大型貓科食肉動物中相對而言較為溫順穩定,但在北美內華達西北格蘭尼特嶺封閉大盆地,對於當地豪豬卻是惡魔般存在,三年將數量最高超過80的美洲豪豬,捕殺到小於5,幾乎滅絕!本文從1988至1996年北美內華達大盆地豪豬動態信息說起,美洲獅是如何在短短三年內就將其捕殺到幾乎滅絕的,為何突然瞄準了豪豬,以它為食,一般情況下,美洲獅很少捕殺,這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家畜引進,美洲獅隨入侵黑尾鹿而來,不斷擴張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盆地沙漠體型龐大的家養食草動物引入,畜牧業出現,家畜與半野生家畜的食草開始帶來生態變化,間接導致黑尾鹿入侵。在家畜引入前,據考古記錄與美洲土著及探險家的觀察,黑尾鹿非常罕見。之後,數量急劇增加,種群壯大,美洲獅也隨之而來,分布範圍也不斷擴張。

內華達州評估結果顯示,內華達州的家養綿羊數量從1870年的3.3萬隻到1880 年的25.9萬 ,20世紀前30年一直在增加,數量達2到4.5百萬隻!

黑尾鹿

其實,在1925年前,黑尾鹿在內達華各州數量並不明顯,20世紀40年代,內華達州少數地區開始入侵,利奧波德等人與奧爾德斯猜測由於"僅限羚羊"法律、捕食者控制、伐木和放牧引起生境變化,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黑尾鹿達到頂峰。之後開始下降,直到70年代末再次上升,80年代末達到頂峰,超過20萬隻。

20世紀70年代初,內華達美洲獅超過1千隻,1995年超過4千。1987年內華達州的瓦肖與潘興縣黑尾鹿估計11842隻,加利福尼亞的東拉森縣6900,合計 18742。

美洲獅捕殺黑尾鹿

飢餓影響豪豬存活率,美洲獅捕食為幾乎滅絕主因

豪豬存活率不同,1988到1991年存活率相對較高,美洲獅明顯不以豪豬為食;1991到1993年存活率則低多了,美洲獅開始大肆捕殺,捕食率超高。1990到1991年是豪豬數量最多的時候,多達82隻,而青少年雌豪豬異常低的存活率,可能表明此時密度較高,亞成年雌性豪豬擴散增加。與其他很多動物不同,豪豬是雌性而非雄性擴散出去。1993—1994年只剩13隻左右,1994—1996年數據合併,數字更可怕,只有3隻雄豪豬,加上被捕食者殺死的1具豪豬屍體。豪豬數量從1991—1992年急劇下降,1994年後幾乎滅絕。

豪豬數量變化

豪豬數量減少與美洲獅的開始捕食一致。已知死亡數據表明飢餓與捕食影響豪豬的存活率與種群大小。1989到1992這三年冬季下雪相對較少,飢餓致死率很低。除一隻豪豬外,所有飢餓而死都發生在1988到1989與1992到1993年間,這兩年是研究期內冬季積雪最長的時期。然而捕食才是導致豪豬種群從1990到1991年後減少的主要因素,因為1991——1995年28隻已知死亡中的82%歸因於捕食。儘管在1991到1992年間1隻郊狼至少吃掉1隻。美洲獅糞便分析也表明它為1991——1993年捕食增加的主要原因。

內華達大盆地豪豬及積雪相關信息
被豪豬刺傷的美洲獅

模型顯示,異常多雪的冬季不足以解釋豪豬幾乎滅絕的原因。下雪和捕食對成年豪豬存活率有顯著的相互作用,但敏感性分析表明,下雪與捕食的係數影響對種群長期生存相對不重要。

豪豬被捕食頻率與長期生存概率折線圖

黑尾鹿數量減少,美洲獅異常捕食豪豬

大盆地西北部黑尾鹿的數量從1987—1991年經歷了一個逐漸下降的過程,1992到1993年更為明顯。黑尾鹿數量下降與大盆地西北自1988—1993年的持續乾旱相關,年降水量只有78%左右。然而1993年,降水量接近或超過正常量,深冬積雪許多黑尾鹿死於飢餓,數量進一步減少。

同時美洲獅獵殺許可發放的增多也表明當黑尾鹿密度下降,美洲獅獵物不足,轉向可替代獵物——家畜,人獅矛盾加劇。從1972——1989年,默多克縣與拉森縣只發放3張許可,而1990——1993年29張。與1992到1993年對家畜捕殺的明顯增加,與黑尾鹿數量急劇減少時間一致,也與異常捕食豪豬一致,由此見美洲獅確實因獵物不足,轉向其他可替代獵物,如家畜與豪豬。

內華達西北與加利福尼亞東北東拉森縣黑尾鹿數量信息與默多克縣、拉森縣美洲獅捕殺許可

儘管活力四射的豪豬至少從1979年就佔領了格拉尼特大盆地,但種群數量很小,表明在滅絕前就易危。樹木年代學證據表明北美豪豬數量波動,可能偶爾經歷滅絕。此外 還有其他作者報導了漁貂捕食豪豬,對其種群限制。更值得注意的是,珀威爾報告重新引入的漁貂幾乎將北美湖區地區森林中的豪豬同樣捕殺至幾乎滅絕。

豪豬數量並不是封閉,來自其他地區的豪豬可能填補空餘,避免種群完全滅絕。然而嚴密調查未能找到其他密集的豪豬種群,從1992——1993,到1995——1996年,一隻少年豪豬都沒發現,表明,格蘭尼特嶺其他地方可能同樣沒有豪豬了。

大盆地豪豬

美洲獅過剩成為大盆地地區保護問題,並不是因為減少,而是日益增加的數量,可能清除本地其他小種群脊椎動物,如莫哈韋沙漠地區大角羊有些種群現在也面臨滅絕風險。看來,大型食肉動物數量太多也不是好事。

資料引用:

1, Near-Extinction of Porcupines by Mountain L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Ecosystem Change in the Great Basin Desert

2, Nevada Mountain Lion Status Report

相關焦點

  • 美洲獅最大的敵人:不是美洲虎也不是狼群,而是無情的他們
    美洲獅最大的敵人:不是美洲虎也不是狼群,而是無情的他們美洲獅也叫美洲金貓、山獅、彪馬,是貓亞科最大的動物,也是美洲地區體型僅次於美洲虎的第二大貓科動物。它們爪牙鋒利,力量大,耐力強,擅長奔跑、攀爬和跳躍。
  • 令人不解:野生老虎為什麼不捕殺豪豬?老虎:你敢你來啊!
    令人不解:野生老虎為什麼不捕殺豪豬?老虎:你敢你來啊!這是為什麼呢?難不成豪豬擁有特殊的能力?在大家認知中的豪豬,只是一個弱小的存在,在大型動物面前,它顯得十分渺小,可是就是這個豪豬,卻能讓森林中的動物,避之不及。今天主要介紹一下豪豬,它是一種戰鬥力很小,但為了生存身上布滿了刺刺。可以做到禦敵的作用。
  • 豪豬棗並無療效,請停止無知的殺戮,豪豬已瀕臨滅絕
    攝影: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為了獲取豪豬棗,也就是豪豬腸道中未經消化的植物體形成的圓團,人類正不斷獵殺大量豪豬。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專家稱,整個東南亞的這種小型齧齒動物都有滅絕的危險。 豪豬棗的需求主要是由中國驅動的。
  • 原來美洲獅不是獅,豪豬是「大老鼠」……
    它的名字源起《山海經》——「其狀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豪彘為古漢語,即現在的豪豬。而豪豬的英文Porcupine,源自中世紀的法語Porc d'espine,意為「帶刺的豬」,這和中文的形式完全相合。看來最早發現它們的人都把這個好吃的大傢伙當成豬的同類了,希望人們用豬來聯想到它。
  • 獅子為何要捕食豪豬?為什麼雄獅比母獅更容易被豪豬刺死?
    獅子一般不會冒著較大的風險去捕殺比較危險的獵物,例如大象、河馬、豪豬等。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它們卻不得不去冒這個險。獅子為何要捕食豪豬?豪豬是一類以身體長有長長的棘刺而聞名的哺乳動物。雖然它們體型較小,但靠著具有極強殺傷力的棘刺(豪豬的刺十分堅硬,可達30釐米長),很多食肉動物都不願靠近它們。
  • 花豹和豪豬形成對峙,花豹多次攻擊都遭失敗,豪豬防禦更勝一籌!
    近日,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攝影師Gerrit Meyer就拍攝到一頭花豹多次試圖捕食豪豬,卻畏懼豪豬的棘刺,最終屢遭失敗,形成對峙。在視頻中,這隻豪豬在公路上不斷地在四處走動,因為豪豬背後有一頭花豹,這頭花豹不斷試探攻擊,試圖弄翻豪豬,攻擊豪豬,但這次花豹不敢像以往,對著獵物就是一頓猛咬,因為豪豬背上的棘刺足於刺傷花豹。
  • 美洲金貓遭60歲大爺獵殺,像西貒與豪豬這樣難纏獵物,它都能拿下
    很多生物在地球上滅絕,其實都少不了人類的影子。比如亞洲的老虎,歐洲的猞猁,非洲的犀牛,澳洲的袋獅,它們即將消亡的原因或多或少都與人類有關。據福克斯新聞臺報導,前不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位60歲大爺非法獵殺了一隻美洲金貓。而就在今年年初,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30多歲男子慢跑時,活活掐死攻擊他的一隻美洲金貓。
  • 鬣狗的吞食能力驚人,連豪豬刺都抵抗不了鬣狗的撕咬!
    在大自然中,每一種動物都有其一套適應法則,有些動物攻擊獵食性很強,有些動物的自保防禦能力很強,例如豪豬,滿身有堅硬的棘刺作為防護武器,除了它的天敵漁貂,還有什麼都不怕蜜獾,敢獵食豪豬外,即使獅子豹子等猛獸都不敢打豪豬的主意,但這次,吞食豪豬又多一種動物——鬣狗,拍攝到鬣狗不怕豪豬刺,在撕咬吞食豪豬
  • 不能不知的七種因人類捕殺而瀕危的動物
    不能不知的七種因人類捕殺而瀕危的動物雖然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導致野生動物生存環境遭到破壞,但是人類的濫捕亂獵仍是導致一些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接下來,讓我們盤點一下因人類捕殺而瀕危的七種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水汽充足的熱帶雨林,尤其是剛果盆地一帶。非洲森林象因為人類偷獵行為而導致數量銳減。彎角大羚羊大型哺乳動物彎角大羚羊生活在乾旱的平原和沙漠地帶,耐渴、耐高溫,可依靠植物中的水份維持機體需要。
  • 豪豬被鱷龜偷襲,一身棘刺不敵鱷龜尖牙,網友:鱷龜似龜更似鱷!
    在動物世界中,豪豬的防禦能力是非常強,豪豬的背部與尾部生有長而硬的棘刺,這一身堅硬的棘刺讓獅子豹子等猛獸都不敢輕易捕殺豪豬,但在食物鏈中,豪豬依然是食草動物,依然會被食肉猛獸被殺,曾難得拍攝到:豪豬不是被猛獸襲擊,反而是被一隻鱷龜偷襲捕殺。
  • 科普動物那些事,人類為什麼要獵殺豪豬?豪豬是值錢的寶貝嗎?
    說到豪豬這種動物,它其實給我們人類所留下的印象就是一身刺,但是沒有更多的肉了,也因為這個原因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的獵食者都會對它們出手,但是在自然界中可以說也有很多都是它的軟肋,對於人類來講,豪豬卻是渾身是寶的物種。
  • 豪豬不是豬,而是一隻「大老鼠」,它是因為什麼變成了豬樣
    而且有些豪豬的尖刺相當陰險,它們的尖刺是一種倒刺,扎進肉裡容易,拔出來可就難上加難了,如果不及時救治的話,豪豬的尖刺甚至可能給狗造成生命危險,此時的鏟屎官肯定要想「可憐的狗狗居然被個豬給欺負了」。但鏟屎官真這麼想就錯了,其實豪豬並不是豬,而是一隻「大老鼠」,在生物學的分類上,豪豬屬於齧齒目動物,和豬的關係八竿子打不著,而且從它的習性上我們也能看出來這就是一隻老鼠。
  • 闢謠:美洲豹一定比美洲獅大嗎?須知動物的體型受環境影響很大
    從體型上看的話,豹亞科豹屬裡面的物種幾乎比貓亞科所有物種的體型都大一些,在多數情況下,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但同樣存在特殊情況,比如同在美洲生活且棲息地有重疊的美洲豹與美洲獅,它們的體型受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多數情況下美洲豹是要大一些,但生活在墨西哥一帶及中美洲地區的美洲獅,體型要比美洲豹大一些。
  • 獅豹都難以獵殺的野生豪豬,卻被人類吃的瀕臨滅絕
    豪豬亦稱中國豪豬,是馬來亞豪豬的中國亞種,廣泛分布於我國中部和南部。豪豬後頸有長而粗的毛髮,頭部和頸部有細長、直生而向後彎曲的鬃毛,可以豎立成為一個波峰。豪豬身體的前半部分是深褐色至黑色,它從背部到尾部,均披著像簇箭一樣的棘刺。特別是臀部的棘刺更長、更多,其中粗者宛若筷子,長者近達半米。每根棘刺的顏色是黑白相間,鮮明奪目。
  • 獅豹都難以獵殺的野生豪豬,現已瀕臨滅絕
    豪豬亦稱中國豪豬,是馬來亞豪豬的中國亞種,廣泛分布於我國中部和南部。豪豬後頸有長而粗的毛髮,頭部和頸部有細長、直生而向後彎曲的鬃毛,可以豎立成為一個波峰。豪豬身體的前半部分是深褐色至黑色,它從背部到尾部,均披著像簇箭一樣的棘刺。
  • 美洲獅和美洲豹分布重疊嗎?在領地和食物競爭中誰佔上風?
    美洲獅,世界第四、美洲第二大貓科動物,體重23-80千克。美洲豹,世界第三、美洲第一大貓科動物,體重36-130千克。它們同屬貓科,也同居住在美洲,但前者屬於貓亞科,後者屬於豹亞科。美洲豹雖然叫豹,也長著豹斑,但卻不是豹,只是屬於豹屬,與獅子和老虎一樣,還有個名字叫美洲虎。
  • 極度十大瀕危動物排行榜:第一名產於中國如今幾乎滅絕
    爪哇犀牛原本大量分布在亞洲地區,但是由於人類的大量捕殺如今只在爪哇島的國家公園分布著50到60隻。其瀕危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以及被當做有害的物種捕殺。在我國這種動物基本已經絕跡。一方面它們的棲息地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另一方面人類對它們大肆捕殺,將它們的皮毛、牙齒做成紀念品,骨頭做成藥材。
  • 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來臨!很多跡象證明這不是玩笑
    五次物種大滅絕便是地球發火的後果,人類沒有經歷過當時的情景,所以無從評判,但是從科學研究的零星資料中卻得以窺見,五次無重大滅絕,絕對都是讓人戰慄的。今天的人們隨意汙染環境,丟棄垃圾,排放廢氣,將地球搞得滿目瘡痍,於是科學家發出呼聲,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這是真的嗎?
  • 大海牛,從被發現到滅絕僅用了27年,到底是為什麼?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從人類誕生之初,動物的滅絕就從未停止過,僅僅是為了裝飾,人類會毫不猶豫的將大象的象牙拔出,僅僅是一句「可入藥」,就將犀牛的角從頭上拔出,僅僅是為了一個坐墊,就將老虎剝皮抽骨等等。諸如此類,人類為了滿足一己私慾,導致動物滅絕或者瀕危的還有很多很多。
  • 陰莖向後摺疊,長滿倒刺的豪豬,是怎樣交配的,長見識了
    約會那些事兒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是豪豬發情的高峰期,為了家族的繁榮昌盛,為了更快地找到另一半,豪豬們會聚集到一起開個聯誼會,然而由於捕食者捕殺等一系列原因,參加的大多數是雄性豪豬,這時就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為了獲得交配權,雄性會發生激烈爭鬥,利用身上的尖刺相互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