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pixabay.com
具有複雜結構的法國巴貝加爾水磨坊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矗立在這裡的16座水車造於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是歐洲首次嘗試以工業規模建造的綜合機械裝置群。然而,人們對當時的技術進步及知識傳播情況知之甚少(尤其是水力領域)。
日前,來自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JGU)的研究團隊對巴貝加爾磨坊供水結構和原理有了新認識。他們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了《科學報告》雜誌上。
水車是第一種不依靠人力或畜力提供動力的裝置。古羅馬時期,人們已經能夠使用水車來磨粉、切割石頭和木材,而巴貝加爾水磨坊是該時期的典範。不過,裝置的上部已被摧毀,木結構也沒有保存下來的痕跡,這就是為什麼它的運作原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個謎。
不過,水流在木製構件上形成的碳酸鹽沉積仍保存在阿爾勒考古博物館內,直到最近,科學家才對其進行了詳細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處獨特的肘形水槽痕跡。「我們將水槽的測量結果和水力計算結合起來。結果表明,這個肘形碎片所在的水槽很可能位於機械裝置群的下方,起著為水車供水的作用。」JGU的研究領導者Cees Passchier教授說,「無論是羅馬,還是其他更近的年代,這種形狀的水槽都是其他水車所沒有的。因此,我們很困惑,水槽為什麼會被設計成這樣?它的用途是什麼?」
乍一看,研究小組認為這樣的水槽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不利於水車運作的),因為它縮短了水落在水輪上的高度。
Passchier解釋說:「然而,我們的計算表明,這種形狀奇特的水槽是為巴貝加爾磨坊作出的獨特調整。」
肘形水槽中的碳酸鹽沉積分布表明,它相對於水流方向有輕微的向後傾斜。這就在水槽的第一陡坡段「創造」了最大流速,同時使噴射到水輪上的水被調整到正確的角度和速度。
在具有小型接水池的複雜系統中,這種獨特的解決方案比使用傳統的直水通道更有效。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水槽使用的木頭很可能是由機械水力鋸切割的。這也許是第一個有記錄的機械木鋸,它將再次證明古代存在工業活動。
Passchier評價道:「這向我們展示了建造這座建築群的羅馬工程師的聰明才智。」
科界原創
編譯:橘子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科學報告》
期刊編號:2045-2322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