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海的微型塑料垃圾密度比世界平均值高27倍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12月8日報導,據調查,對海洋生態系統可能會產生影響的5毫米以下的「微型塑料」垃圾,日本近海的密度要比世界各地的平均密度高出27倍。

在塑料垃圾中,5毫米以下的被稱為「微型塑料」垃圾。因其表面容易附著有害物質,因此有可能會對魚等生物以及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

九州大學東亞海洋大氣研究中心去年7月到9月對日本近海的56處地方的水進行採樣,來調查其中所含微型塑料的密度。結果表明,日本近海平均每1平方千米有172萬粒微型塑料。比之前歐美研究組調查世界平均密度高出27倍。

此結果表明,世界各地所擔心的微型塑料汙染,在日本近海尤為嚴重。今後會重點調查其對生態系統到底有無影響。渡邊篤彥教授稱,「海水汙染不分國界,這是東亞各國共同要面對的問題,必須合力考慮防治對策。」(實習編譯:陶倩 審稿:馬麗)

相關焦點

  • 塑料垃圾充斥著我們的天空與海洋 專家呼籲採取措施
    上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的需求使得塑料產量呈指數級翻倍。到了今天,即使已經意識到塑料無孔不入,人類依然對其無限依賴。目前,世界範圍內每年依然消耗5000億個塑膠袋,每分鐘仍然有100萬個塑料瓶的銷量……這些塑料消失很容易,流入大海,很快就淡出我們的視野。  但實際上,它們絕大多數會一直存在,幽靈一般,以各種方式與人類重新捆綁在一起。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
  • 研究稱全球海底沉積逾1400萬噸微型塑料碎片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海洋底部大約沉積著逾1400萬噸微型塑料碎片,從大量進入海洋的垃圾中分解而來。資料圖: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建築設計公司StudioKCA用從海洋中打撈起來的5噸塑料垃圾,打造了一個38英尺(約11.6米)高的巨型鯨魚「摩天大樓」(Skyscraper),提醒人們關注海洋環境狀況
  • 研究稱全球海底沉積逾1400萬噸微型塑料碎片(圖)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海洋底部大約沉積著逾1400萬噸微型塑料碎片,從大量進入海洋的垃圾中分解而來。資料圖:來自紐約布魯克林的建築設計公司StudioKCA用從海洋中打撈起來的5噸塑料垃圾,打造了一個38英尺(約11.6米)高的巨型鯨魚「摩天大樓」(Skyscraper),提醒人們關注海洋環境狀況
  • 被塑料垃圾逼瘋的日本人,研發出了可以吃的餐具!
    近年來,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包裝的用量成倍增長,塑料打包盒、塑料餐具已經成為城市的頭號垃圾。於是有一家日本公司就開始開腦洞了:我們能不能把這些餐具都變成吃的?用餐結束後順便把垃圾吃掉?這家腦洞巨大的日本公司名叫丸繁制果公司,近日因推出了一款可食用的咖啡杯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由於該產品既環保又美味,一時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紛紛嘗試。這家公司原本是一家生產冰淇淋甜筒為主的公司,只有50個員工。但是2011年起,該公司開始腦洞大開研發了食用餐具。丸繁制果公司最初生產是一種可食用的託盤,主要用於戶外活動中盛裝食物。
  • 日本公司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購物袋 有助於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日本公司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購物袋 有助於減少海洋中的塑料垃圾 來源:IT之家 • 2020-07-27 15:40:24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就先後發現美國東部新英格蘭近海及馬尾藻海中分布著塑料垃圾,這表明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向海洋排放塑料垃圾的數量已經相當驚人。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又報告了美國西部的外海北太平洋海域環流區域有大量漂浮塑料垃圾。直到1997年美國查理斯·摩爾船長發現了著名的北太平洋垃圾環流帶,海洋塑料問題才受到全球關注。
  • 日本近海酸性化嚴重 加劇全球溫暖化現象
    人民網11月21日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消息,日本一直以環保大國著稱,對周圍近海生態的保護成果也是有目共睹。但近日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日本近海海域正在面臨一場原因不明的危機。   據日本《每日新聞》消息,11月20日,日本氣象廳發布了過去250年,日本近海海域及西北太平洋的相關調查報告。報告顯示1984年以後,日本近海的酸性化現象嚴重,已達過去250年平均值的5倍左右。長此以往,將會使地球溫暖化加劇。   據悉,日本氣象廳定期在紀伊半島開展海洋濃度的觀測。發現今年北緯10度至30度海域的海水濃度為PH8.07—8.12,呈弱鹼性。
  • 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
    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等機構聯合發布的《海洋地圖集2017》顯示,全球塑料垃圾管理最差的20個國家中,中國處理不當的塑料垃圾數量大約為882百萬立方米/每年,是第二名的印度尼西亞的兩倍之多。回收途徑的匱乏與不規範,環保意識的欠缺及不完善的法律為高汙染企業提供漏洞等等因素,使得塑料垃圾被大量的隨意丟棄。
  • 生態環境部:切實推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 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
    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司長霍傳林表示,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通常講的海洋廢棄物是疏浚物等八類允許傾倒的物質,主要以清潔疏浚物為主。如果從海洋垃圾的角度來講,塑料垃圾確確實實是海洋垃圾裡面佔比最大的,大概在80%左右。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來源是非常複雜的事情,世界各國都在研究,諸多的問題仍待我們解決。
  • 塑料粒子密度計檢測各種塑料的密度
    塑料粒子是塑膠類材料的一種常見的形態,塑料粒子也叫塑料顆粒。塑料的種類是很多,不一樣塑料粒子的功能性能是不同的。常用的塑料粒子有這麼一些種類:PP再生塑料、PE再生塑料、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的塑料塑料粒子密度計檢測各種塑料的密度這種電子密度計是專門檢測塑料粒子密度值的好幫手,操作測試材料的密度值相當簡單。
  • 建立海上環衛制度,有效治理岸灘和近海海洋垃圾
    案情:據悉,全球的海洋垃圾正在以每年超過800萬噸的速度增長著。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報告稱,如果不採取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將超過魚類。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組織海灘垃圾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加大對岸灘和近海垃圾的治理力度,加快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儘早實現近海和海灘無垃圾汙染的目標。2.
  • 守護「地球之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迫在眉睫
    我國一直以來就高度重視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防治工作。在2007年就正式啟動了海洋垃圾監測工作,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監測範圍。   據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科學》雜誌子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塑料垃圾出口國。
  • 中國就海洋微塑料汙染採取一系列行動
    「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近海、河口水體中海洋微塑料含量濃度為中等偏低水平。」7月8日,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8年年會海洋微塑料研討會上,華東師範大學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教授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這與2015年美國得出的研究結果「中國塑料入海量全球最多」差異較大。
  • 7.9萬噸塑料漂浮太平洋垃圾帶
    科技日報北京3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近日發表的一篇研究,被人們稱為「第八大陸」的太平洋垃圾帶上,正漂浮著超過7.9萬噸海洋塑料,這一數字比之前估計的高了近16倍。位於荷蘭的海洋清理基金會的科學家研究了處於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之間的巨大海洋塑料堆積區,也就是太平洋垃圾帶。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09年始,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這一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而事實上,佔地球面積71%,在整個地球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有著不可取代作用的海洋,正慢慢被我們身邊那些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填充」,這些垃圾中超過四分之三為塑料。那些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就此消失了嗎?
  • 海鳥被迫在垃圾中築巢 日本西之島塑料垃圾汙染嚴重
    來源:經濟日報據日媒報導,位於日本東京以南約1000公裡的太平洋無人島西之島的塑料垃圾汙染嚴重,岸上散落著被海浪衝來的塑料瓶、牙刷、浮標等汙染物,並對當地海鳥的生存構成了一定威脅。據報導,10月,日本攝影師中村惠美隨測量調查隊登島時,發現到了西之島塑料垃圾的情況。
  • 如何探究近海微塑料含量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7月26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前來參加APEC海洋垃圾防治創新途徑研討會的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公布了各自對我國近海微塑料含量及分布特徵的研究結果微塑料汙染是近年來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的熱點問題,我國近海微塑料含量多少,直接為政府相關減排決策提供依據。我國近海微塑料含量究竟如何?數據差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更科學、更真實?為此,記者現場採訪了這些專家。微塑料含量是高還是低?來自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的研究員駱永明是第一個發言的,駱永明研究團隊主要關注渤海微塑料的豐度、形貌及分布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