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被稱作是紅色行星,地表的氧化鐵使火星表面呈現出橘紅色的狀態,好似一個火球。從名字來看——火星,讓人聽到便感覺眼前一片火熱,然而火星的地表溫度比地球還要低,晝夜溫差非常大,火星距離太陽227987155千米,體積比地球小,這個類地行星大氣層基本上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稀薄而且溫度極低,可以說寒冷至極。
據研究表明在火星表面下被灰塵覆蓋著約1.1米厚的冰層,在赤道附近也可能存在冰層,據科學家研究,火星的一些地區曾經存在過大量冰川,只是被灰塵所覆蓋。正是由於灰塵的保護,使得水汽難以蒸發並且在夏季也不會消失,這樣冰層一層一層的堆積,才會呈現出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厚厚的冰層。火星表面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存在冰層,有的甚至存在於千米以下,寬度大約500米,火星上不存在液體水,其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火星氣壓低空氣稀薄,地表溫度低至零下60攝氏度所以火星上沒有液態的水,它大部分是以冰的形式存在著。
水冰是科學研究及行星探索的一個重要目標,由於無法受到太陽照射,水或融水固結,又因為長期處於黑暗的狀態下而形成的,水冰能夠影響地形地貌的形成,但對於火星上的水冰研究者還缺少認識,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研究者們多次對火星進行探索就是為證明火星上存在著外星生命,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們的腳步加快,經過多次探索,反覆求證,我們最終證明了在歷史上火星有過河流和湖泊,有河流和湖泊的流淌過的痕跡,並且科學家還發現大氣中含有少量水蒸汽,而且經過探索發現了鹽水的存在,但鹽水中是不會有生物存在的,對於這一問題科學家也心存疑惑,一切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
火星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為是下一個最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水的發現讓我們更加確信這一點,現在冰層的存在又使我們的自信提升,對於日益惡化的地球環境,這個距離地球約5500萬公裡的火星,是我們接下來最適合的研究對象,對於火星的研究更加刻不容緩。
進入火星生存還是個未知,紅色星球會不會因為冰層的存在而改變,這些都還無法預料,相信科研會給我們最好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