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 GeekCar 大醬湯《本田買發動機送車的真相,居然是這樣!》發布後,炸出了不少本田的粉絲,紛紛表示本田大法好。看過評論後我發現,本田那些「不務正業」的偉大事業深入人心,比如造飛機、造個人平衡車和造機器人。
其實,本田的友商豐田,造車之餘也會搞點副業,比如機器人。最近,豐田的機器人事業又有了新進展,算是機器人史上的一小步,豐田的一大步了。
故事還得從一個叫 Romulo Camargo 的哥們兒說起,他是美國特種部隊的一個退役老兵。2008 年,他在阿富汗的一次行動中,被一顆子彈擊中頸部。在當時,有的醫生說他活不下來了,有的醫生說他以後都得依賴呼吸機度日。
不過 Camargo 用行動證明,你們所有人都錯了。現在的他,是這樣的:
2015 年,豐田開始和 Camargo 合作,幫助他和她妻子 Gaby 開了「Stay In Step」,一家非盈利性質的康復中心。同時,豐田也開始研究「人類輔助機器人(HSR)」,來幫助像 Camargo 這樣的殘疾人正常生活。
2 年的時間過去了,豐田在前兩天終於發布了最新款 HSR 機器人。發布會舉辦地是在戴託納國際賽車場,屬於 Coke Zero 400 NASCAR 預賽慶祝儀式的一部分。
(在上賽道前,還是不忘自己的機器人事業…)
HSR 機器人功能看上去很簡單,包括開門、撿東西、感知周圍環境並做出反應。Camargo 可以用嘴控制一根觸控筆,來操作輪椅上的平板,進而控制機器人。如果 Camargo 叫 HSR 機器人去拿杯水,它可以自動拿起水杯,並舉到合適的高度給 Camargo 喝。
實現的原理不難:HSR 機器人頭部有攝像頭,可以識別貼在水杯上的二維碼。同樣,HSR 機器人也能為主人開門,也是基於二維碼識別來實現的。
看上去簡單, 但做起來難,比如機器人舉起的水杯的位置要正好在 Camargo 嘴的附近,不能碰到臉…
Camargo 說,對於每位殘疾人來說,這簡直是能夠「改變遊戲規則般」的存在。
當豐田的工作人員把 HSR 機器人送到 Camargo 家的時候,Camargo 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別看 HSR 機器人只能端茶倒水,但從無到有,花了豐田 10 年的時間,並且期間還有好幾種形態的機器人出現。下面來看看機器人專家豐田,是如何在機器人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的…
2007 年,豐田開啟了「機器人夥伴」項目,旨在造出能夠融入用戶日常生活的一種機器人。
隨后豐田搞了個機器人樂隊,有小提琴手、小號手、大號手和鼓手,各自的形態也不太一樣。這些機器人樂手可以獨奏,比如拉個小提琴:
合奏,比如吹個小號:
或者組個樂隊:
除了搞機器人樂隊,豐田還想搞一堆機器人上天,登陸月球。按照豐田的計劃,他們想在 2020 年把這些機器人送上月球執行任務。這些機器人使用太陽能供電,能夠適應月球的溫度變化。
下面這張圖是構想圖,不過 PS 技術感人:
在 2011 年,豐田又發布了康復機器人,用於幫助人行走(減輕膝蓋壓力、保持平衡),其實就是機械外骨骼。
除此之外,左邊這款機器人還能幫護士減輕負擔,比如幫癱瘓病人上廁所。
為了在造車之餘能更好的研發機器人,豐田還在 2015 年成立了人工智慧研發中心(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位於矽谷。這個研究中心主要聚焦於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計劃在未來 5 年投資 10 億美元。
無論是豐田還是本田,雖然主業都是造車,但都有機器人項目。畢竟日本老齡化嚴重,「夥伴型機器人」或許成為繼無人駕駛汽車之後的下一個人類夥伴。當然再往大了說,作為生產「機器」的整車廠,適度的探討一下人和機器之間的關係問題,也是特別有必要的。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連結,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