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咳嗽藥海外被召回 內含腎毒性物質馬兜鈴酸

2020-12-03 網易財經

(原標題:北京同仁堂咳嗽藥在海外市場被召回 內含腎毒性物質馬兜鈴酸)

南都訊 見習記者張勝坡 近期,一批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在海外市場被召回。2018年12月21日,澳大利亞治療產品管理局(TGA)在官網上發布了一份藥品召回通知,通知顯示,TGA與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亞公司協商召回了兩批支氣管咳嗽丸(氣管炎咳嗽痰喘丸),因為這兩批產品都含有苦杏仁苷。其中一批還含有極低濃度的馬兜鈴酸。苦杏仁苷和馬兜鈴酸均被列入"毒物標準"附表10,列入此附表的是被認為對健康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物質。

此外,該通知特別強調,「馬兜鈴酸與腎臟問題和泌尿道癌症有關,它沒有確定的安全使用水平」。

馬兜鈴酸上次進入公眾視野是在2017年10月份,彼時,《科學》下屬子刊《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發表封面文章指出,馬兜鈴酸與亞洲肝癌廣泛相關。不久,原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數據支撐。

不過,該發言人也坦言,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馬兜鈴酸列入I類致癌物質,I類致癌物是對人類的確定致癌物。

他同時表示,所有把含馬兜鈴酸藥材作為原料生產製劑的企業,都要對其產品進行安全性評價,限期提供評估結論,逾期未能提供評估結論,要停止生產,註銷藥品批准文號;有評估結論的,要提出風險控制措施,經藥品審評中心審評後,對獲益大於風險的修改完善說明書,對風險大於獲益的予以淘汰。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上則公布了《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共47種,被TGA召回的支氣管咳嗽丸位列其中,它在國內的名字叫「京制咳嗽痰喘丸」。

中國自2003年起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中成藥採取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包括禁止使用馬兜鈴酸含量高的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調整藥材使用部位;明確安全警示,對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口服中成藥品種嚴格按處方藥管理;制定《含毒性藥材及其他安全性問題中藥品種的處理原則》。

不少中醫藥界人士認為,一些含馬兜鈴酸極微量的中藥,其藥味在處方中含量很小,用藥療程也很短,因此其安全風險很低。

而著名科普學者方舟子則認為,「馬兜鈴酸藥物並非救命藥,只是用來"清火"、助消化、治感冒之類,且不說是否真有這些療效很可疑,即使真有療效,為了"清火"、助消化、治感冒就去冒著腎衰竭、肝癌的風險,完全得不償失。」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責任編輯:韓玉坤_NBJ11142

相關焦點

  • 馬兜鈴酸有致癌風險嗎?目前只證實馬兜鈴酸有明顯腎毒性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
  • 馬兜鈴到底是啥?中醫竟將「毒藥」這麼來用......
    然而「廣防己」中含大量馬兜鈴酸,他推測應是這種物質對腎臟產生了損傷。1993年,Vanhererghem將這項研究發表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1999年,中國腎臟學專家黎磊石院士也注意到了馬兜鈴酸的腎毒性,他所在的南京軍區總醫院報導了3例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關木通導致腎臟損害的病例。由於在中國中藥的應用很廣,且缺乏有效的中藥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同時也無完整的腎臟疾病登記系統,當時馬兜鈴酸腎病的發病情況不詳,這些研究並未引起衛生部門的重視。
  • 食藥監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國家食藥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吉蕾蕾/經濟日報前不久,一篇有關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封面。論文稱,在中成藥裡廣泛存在的馬兜鈴酸成分與亞洲人的肝癌相關。
  • 中藥馬兜鈴,一種「毒藥」兩種對待
    然而「廣防己」中含大量馬兜鈴酸,他推測應是這種物質對腎臟產生了損傷。1993年,Vanhererghem將這項研究發表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1994年,法國也發現兩例與服用中藥有關的「終末腎衰竭」案例,於是就此進行了一項全國性流行病學調查。
  • 國家食藥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國家食藥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吉蕾蕾/經濟日報 2017-11-10 08:02
  • 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已被證實有明顯腎毒性
    原標題: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還能吃嗎?   這兩天,「馬兜鈴酸」成了熱詞。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得什麼是馬兜鈴酸,但是被一篇在網上傳播甚廣的科技文章嚇到了。對於馬兜鈴酸的種種解讀,醫生怎麼看?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腎臟病科、全軍腎臟病研究所的專家謝院生和陳香美指出,馬兜鈴酸導致肝癌的證據不足,需進一步研究。
  • 馬兜鈴酸肝毒性疑雲待解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閆傑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篇論文是對已有的腫瘤樣本和非腫瘤樣本的回顧性的對比分析,關於它們的因果關係、關聯度的強弱,以及馬兜鈴酸是不是單一性的致癌因素,單靠這篇文章不能夠回答的。  1類致癌物  這已不是馬兜鈴酸第一次成為眾矢之的。此前,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馬兜鈴酸具有強烈的腎毒性。
  • 以嶺藥業發布澄清公告:連花清瘟不含馬兜鈴酸
    連花清瘟產品自上市以來,公司對其物質基礎、含量測定以及質量控制等工作開展了深入研究。連花清瘟產品不含馬兜鈴酸。媒體所說的「該藥富含馬兜鈴酸」的問題主要是針對連花清瘟中所含的藥材魚腥草。魚腥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鮮或乾燥全草,是自1963年以來歷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安全無毒副作用的中藥材,其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作用。現代藥理實驗證實其可以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用於感冒、流感的治療能起到很好的協同治療作用。
  •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意防範含馬兜鈴酸藥品的腎毒性風險
    其中,藿香正氣口服液中有一味厚樸——其作為一味含馬兜鈴酸的藥材,正被廣泛應用於非處方中成藥中。據估算,我國約有1億人曾服用過藿香正氣口服液。  馬兜鈴酸到底是什麼?《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天仙藤、馬兜鈴等。而一種中草藥往往含有幾百甚至上千種成分,馬兜鈴酸就是其中之一。
  • 馬兜鈴酸與肝癌有關嗎
    此次馬兜鈴酸引發熱議,主要是文章將其與肝癌關聯,在科學界也引起了廣泛討論。它究竟與我國肝癌患者的發病有關係嗎?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
  • 馬兜鈴酸肝毒性疑雲待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曾被證明具有腎毒性  新加坡和中國臺灣的科學家發現,馬兜鈴酸可以將基因中的A核酸改寫成T核酸,使基因在複製過程中發生錯誤,並逐漸演變成癌症。此前,國內外的大量研究表明,馬兜鈴酸具有強烈的腎毒性。  早在1969年,就有人提出馬兜鈴酸可能是巴爾幹半島地方性腎病的病因。因為研究者發現,鐵線蓮狀馬兜鈴屬植物在當地麥田中大量生長。農民收割麥粒時,很可能將混雜其中的馬兜鈴酸種子一併收集。當地人食用的麵粉,可能就此被馬兜鈴酸種子汙染。
  • 連花清瘟含有毒馬兜鈴酸成分?以嶺藥業澄清:與事實嚴重不符
    還有媒體稱,北美洲某國家拒絕連花清瘟膠囊入境是由於「該藥富含馬兜鈴酸成分」。對此,以嶺藥業5月11日午間發布澄清公告稱,相關媒體報導中所提到的「連花清瘟僅含有薄荷醇」與事實嚴重不符。此外,公告稱,連花清瘟產品不含馬兜鈴酸。
  • 連花清瘟不含馬兜鈴酸
    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藥非臨床評價研究中心 楊威最近,網上出現了一篇文章,談到治感冒、抗流感、治療新冠肺炎的連花清瘟藥物中的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這是不正確的,魚腥草中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醯胺Ⅱ,它與馬兜鈴酸不是一個物質。
  • 專家:馬兜鈴酸有明顯腎毒性 但致肝癌證據不足
    馬兜鈴酸致肝癌證據不足  近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刊發了一篇研究論文,認為馬兜鈴酸會導致肝癌。文中稱,中國臺灣地區78%的肝癌以及內地47%的肝癌,可能與它有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及激烈爭論。馬兜鈴酸真的是亞洲地區肝癌高發的罪魁禍首嗎?那些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中成藥,吃了會不會導致肝癌?
  • 以嶺藥業抗疫「神藥」被禁風波:連花清瘟含有毒馬兜鈴酸成分?
    還有媒體稱,北美洲某國家拒絕連花清瘟膠囊入境是由於「該藥富含馬兜鈴酸成分」。對此,以嶺藥業5月11日午間發布澄清公告稱,相關媒體報導中所提到的「連花清瘟僅含有薄荷醇」與事實嚴重不符。此外,公告稱,連花清瘟產品不含馬兜鈴酸。
  • 專家澄清:連花清瘟不含馬兜鈴酸
    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藥非臨床評價研究中心 楊威最近,網上出現了一篇文章,談到治感冒、抗流感、治療新冠肺炎的連花清瘟藥物中的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這是不正確的,魚腥草中含有的是馬兜鈴內醯胺Ⅱ,它與馬兜鈴酸不是一個物質。
  • 拿馬兜鈴酸說事的「中醫黑」陰風再起
    「澳洲藥品管理局(TGA)從國藥龍頭的北京同仁堂產的兩批止咳藥中,發現了馬兜鈴酸和苦杏仁苷這兩種危險物質的痕跡……這事說來挺諷刺的,號稱『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300多年老字號+國藥龍頭的北京同仁堂,卻讓澳洲藥品管理局發現了自己沒有發現的問題。」
  • 快速檢測中草藥馬兜鈴酸方法找到
    馬兜鈴酸來自馬兜鈴科植物,是一種具有腎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研究顯示由馬兜鈴酸引發的基因突變高於比菸草和紫外線對人體的影響。自2001年開始,歐洲、北美、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區已經陸續禁止銷售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製劑。2003年至2004年,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禁止中藥材青木香、廣防己、關木通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材製劑的通知。
  • 以嶺藥業:連花清瘟產品不含馬兜鈴酸
    北京商報訊(記者 姚倩)5月11日,針對瑞典禁止進口連花清瘟產品並聲稱其成分「只有薄荷醇」,以及加拿大拒絕連花清瘟膠囊入境是由於「該藥富含馬兜鈴酸成分」的相關報導,以嶺藥業對外發布澄清公告稱,相關媒體報導中所提到的「連花清瘟僅含有薄荷醇」與事實嚴重不符。
  • 因為馬兜鈴酸,你也聞中藥而色變了嗎?
    · 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慎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系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的發生,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WHO-IARC)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