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誤入異世界!充滿藝術創造力的日本萬博紀念公園「太陽之塔」

2020-12-06 騰訊網

位於大阪府吹田市的「萬博紀念公園」,是利用1970(昭和45)年在亞洲首次舉辦的日本萬國博覽會(通稱「大阪萬博」)之會場舊址,將其改造成一座綠意環境豐富的文化公園。大阪萬博開辦當時,作為主題館所建造的「太陽之塔」,是已故 岡本太郎藝術家的設計作品。相隔暌違48年,終於在2018年3月開放了民眾可參觀此作品的內部。太陽之塔的內部到底是什麼樣的神秘世界呢?趕快讓我們前往探索吧!

從公園中央口進入,馬上就可看到近在眼前的「太陽之塔」。

究竟什麼是「太陽之塔」呢?

代表大阪萬博象徵存在的太陽之塔,高約70m、作品最底部的直徑約為20m、單側臂長約為25m。是已故 岡本太郎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品當中,尺寸最巨大的作品。

舉辦大阪萬博當時作為主題館一部分所設計而成的太陽之塔,原本預定閉幕後撤除,但由於大家強烈希望保留下來的聲音而免於拆除的危機。當時是以撤除為前提所建造的建築物,所以因結構問題原則上無法進入內部。但近年來,由於希望恢復大阪萬博當時所遺留下之作品的聲音高漲,於是在強化了耐震 重建工程後,於2018年3月19日重新開放了內部供民眾參訪。

岡本藝術家曾說「我所創造的太陽之塔與廣泛的近代主義不同。像是西歐的壯觀氣勢建築格調或是追求相反效果的日式風格我一概連同捨棄,而是直接結合了原始與現代風格進而設計出了此象徵萬物能量的神殿!」

在太陽之塔的外觀共設計了3張臉孔,分別是在正面有2張及背面有1張。據說正面中心的「太陽之臉」是象徵了現在,頂部的「黃金之臉」代表了未來,而背面的「黑太陽」則是代表了過去。

此為太陽之塔背面的「黑太陽」。設計成與正面的明亮太陽完全相反的印象,除了有說明成「過去」的意思之外,還有其他各式各樣多種的解釋。

下方設有開辦當時「太陽之塔」的介紹圖解板。可看到已故 丹下健三藝術家所設計的「大屋頂」設計圖,而太陽之塔就如同穿過大屋頂般直聳著。

在大阪萬博的舉辦期間,此主題館以太陽之塔為中心,展現出了「過去 現在 未來」3個主題。除了岡本藝術家為了大阪萬博所創作的作品外,也展示了許多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作品。

進入太陽之塔內部參觀需「事前預約」

參觀太陽之塔內部需事先於官方網站上預訂門票。欲參觀的民眾可自手續日起預約四個月以內的日期並依指定時間的預約先後順序受理。1次最多可預約至6名。由於希望參觀的民眾眾多,所以據說一票難求,建議提早預約以免售罄。入場的票價高中生以上為700日元、小學生及國中生300日元、小學生以下免費(皆為含稅價、自然文化園需另行購票)。

另外,由於參觀內部的建議導覽方向須沿著階梯往上爬,所以建議穿著舒適好走的鞋款。乘坐輪椅或未滿4歲的孩童等訪客,可搭乘電梯進行參觀。

1970(昭和45)年當時的中央口入口。穿過自動剪票口往公園內前進!

太陽之塔位於從大阪單軌電車 萬博紀念公園站下車後步行約10分鐘的地點,只要從萬博紀念公園南側的自然文化園中央口入口入園,即可看見出現在眼前的藝術作品!入園費用成人為250日元、小學生 國中生70日元(皆為含稅價、自然文化園 日本庭園為共通票卷)。

太陽之塔的所在地點是在一年四季可欣賞到不同花卉植物的「自然文化園」區域內。

繞過太陽之塔前的寬闊草地後,朝太陽之塔的後方邁進。參觀內部的路線需沿著位於後側的斜坡往下進入。

沿著斜坡順路方向走可看見階梯,下樓梯後便可看見進場入口。

入口處位於地下一樓。

感受「地底之太陽」的驚人魄力!

內部需聽從工作人員的指示前進,在各重點作品處會有導覽人員說明介紹。等到預約時刻後,就準備出發參觀。※目前只有一部分的區域才能拍照攝影。詳情請於官網上確認。

可看見陳列於牆上的繪畫作品。是岡本藝術家所描繪的太陽之塔素描作品。

當年設計太陽之塔的契機是在1967(昭和42)年初夏時,大阪萬博的協會事務總長前往了岡本藝術家的青山工作室,向岡本藝術家詢問了「希望能請您擔任主題館展示的製作人」的意願。

依據導覽人員的說明,岡本藝術家當時並沒有馬上答應,但據說在正式接受此重任的同年7月7日前起,便開始著手進行此作品的素描設計圖了。所以展示於內部的這些素描圖,有些是記載著1967年6月的日期。在約3個月後的9月左右,已經完成了現在太陽之塔的設計形狀了。

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著許多反覆設計作品的素描圖。

此為陳列素描圖畫牆面的另一側牆上窗口。外面就是「太陽之臉」與「黃金之臉」。

進入走廊區域後,便來到了一個寬敞的橫向空間。此空間呈現設計出了寬約11m的日冕(太陽大氣最外層的稀薄部分)氛圍,而中央坐落著直徑約3m的「地底之太陽」。

「地底之太陽」。當年的作品已遺失,因進行開放民眾參觀,所以現在的地底之太陽是依據當時的資料使用纖維強化塑料所重現還原的作品。

以地底之太陽為主,還擺設了面具與神像等藝術品。這些是舉辦大阪萬博當時從世界各地所收集而來的作品,現在展出了其中的一部分。

以地底之太陽為背景熒幕,以當時的影像為主使用投影技術放映出各種光影表情,重現出了岡本藝術家當年在大阪萬博所呈現出的「過去:根源的世界」的「祈禱」世界。

氣勢十足的地底之太陽與各式各樣的神像及面具。變換多端的光影表情再搭配上合適的神秘音樂,創造出了一個從未想像過的不思議世界。此設計簡直完全符合了岡本藝術家所說過「藝術便是超自然的魔術」的此句話!

接著再往內部前進,有更寬廣的空間再等著我們!

超乎想像的異世界、出現在眼前的「生命之樹」到底是什麼!?令人驚訝連連的體驗感受

向上延伸且分枝的此樹木便是「生命之樹」,是象徵太陽之塔內部的代表性作品。

親眼目睹的瞬間,任誰都會震撼不已的「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由下而上貫穿太陽之塔的內部。將各式各樣的生物藝術品裝飾或是垂掛在樹枝上。大阪萬博舉辦當時共有33種292個生物模型,現在則是展示著33種183個生物作品。

在樹的根部所配置的作品為變形蟲等單細胞的原生生物。沿著根部往上則依序展示著三葉蟲、魚類、恐龍,最後是人類。因為它代表了生命的進化過程。

此區展示了象徵生命起源的變形蟲等原生生物。岡本藝術家曾說過「正因為是單細胞生物才很重要」這句話,據說在生物當中特別的重視。

繞著生命之樹周圍的階梯往上爬,可觀察到生命誕生的進化過程。就如同我們也一起進化般地向未來邁進。

有時候會看到懸掛著介紹生物的木牌,是當時所留存下來的作品。木牌上方則是展示著古生代誕生,但現已絕種的三葉蟲。三葉蟲旁邊則是可以看到與現代烏賊生物相似的「Orthosera Spell Kidoum」模型。到處皆可看見展示著許多古代的生物,其鮮艷的色彩與獨特的姿態,真是令人驚豔與讚嘆不已!

金時也看見了貝殼類、鸚鵡螺及魚類的模型。可以充分理解到古生代的生物是在大海中所進化的。

來到了階梯的中間部分時,便是進入了生物從海上進化到陸地上的時代了!位於右上的咖啡色模型是身長6m的大型兩生類─蝦蟆螈。

抬頭往上看,可看見生物從兩生類進化到爬蟲類的同時,體型也變得越來越大。

此為位於右上方的基龍,據說是與哺乳類祖先很接近的草食龍。位於中央的則是生存當時全長有22m的雷龍模型。

導覽人員述說著「隨著內部開放給民眾參觀的準備工作,其他的生物都有取下進行修理的作業,但唯有此雷龍48年間來從未從生命之樹取下過」。

另外,在太陽之塔的內部靜靜迴蕩著與大阪萬博舉辦當時相同的神秘音樂。這是已故 黛敏郎作曲家所創作的〈生命之讃歌〉。令金時感受到彷彿就好像真的飄蕩身處在另一個世界中呢!

凹凸的牆面,據說是提升音響效果的一種設計巧思。據岡本藝術家認為這就像是「大腦表面的腦溝與腦褶」。

結束了恐龍時代後,看見了毛象與大猩猩的模型。

嗯?大猩猩的頭看起來好像有點歪。

展示的大猩猩是大阪萬博時所製作的模型,據說當時是使用電力來轉動下巴的。由於為了想表達出經過了約50年的時代變遷,所以受損的頭部便決定不進行修復的作業。

金時終於來到了最上層,正想著怎麼還沒看到人類的模型時,終於看見了人類的姿態!

但導覽人員卻告訴了我「其實這不是與我們屬於相同生物的現代人」。

據說這是於2萬年前絕種的尼安德特人,歸類成人科人屬類。

然後在尼安德特人的上面,位於高約41m生命之樹最上方的生物則為克魯馬農人。

尼安德特人及克魯馬農人的模型甚至精心製作到與真正肌膚相似的質地。導覽人員述說著「據說岡本藝術家曾說過史前人類為了在嚴酷的世界裡生存下去,所以創造出了許許多多的道具並在拉斯科洞窟內留下了栩栩如生的野生生物壁畫創作。反觀,與這些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相比『現代人類不是完全沒有進步嗎?』於是便沒有將現代人的我們登場在生命之樹上了」。

生命之樹最上方的「太陽的空間」,貫穿了樹木的先端。感覺就好像快被吸進去般的奇妙。

關於「太陽的空間」,岡本藝術家評論著「太陽是人類生命的起源 此神聖的核心毫不可惜的傾注下光線及熱能 我們人類藉由盛大的祭祀活動與太陽拉近距離 藉以回應此燃燒的能量」。

太陽之塔的右臂可從內側眺望到。鐵架的構造組合非常驚人!當年大阪萬博於此設置了手扶梯,可從手臂的先端搭到室外的大屋頂!

約30分鐘的內部參觀時間在此結束。可從位於後方的階梯向下走。沿途中所展示的導覽版可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太陽之塔。

展示著建設工程當時的照片及岡本藝術家所拍攝的照片。

此為為了開放一般參觀所進行重現修復工程的照片。

雖說太陽之塔光從外觀欣賞也能感受到十足的氣魄。但進入內部後,更是能親身體驗到岡本太郎藝術家所擁有的出眾才能。另外,也會讓人想知道更多關於岡本藝術家是如何創作出此精妙絕倫的作品。

博物館商店內也有許多的太陽之塔!

商店內陳列著許多難以在其他地方入手的商品。

參訪完內部後,接著來介紹以販售岡本藝術家設計作品為主題的博物館商店吧!博物館商店位於入館後地下1樓入口的旁邊。

各種不同臉孔的3層文件夾。據說已經有不少民眾購買過(各售300日元 含稅)。

紙膠帶共有7種種類(各650日元 含稅)。

推薦的掛繩票卡套夾(1,300日元 含稅)。

以開放內部參觀為契機所設計的Logo,據說只有此掛繩票卡套夾才有設計進此Logo。

桌邊若無其事的擺放著太陽之塔的迷你模型(550日元 含稅)。

杯中描繪著「生命之樹」的馬克杯(2,380日元 含稅)。

女生們會很開心的低調概念環保袋(1,300日元 含稅)。

介紹推薦位於萬博紀念公園內的設施

大阪萬博吸引了來自日本各地及世界各國共6,421萬的訪客造訪,無數的展示作品也徵服了造訪大眾的心。而能傳達當時舉辦樣貌的便是位於園內東部的「EXPO』70展示館(EXPO』70パビリオン)」。

此建築物便是EXPO』70展示館。此館於2010年3月13日開館,重整利用了大阪萬博當時的鋼鐵館設施。

當時鐵鋼館的主題為「鐵之歌」,在展出的作品當中據說也有使用鐵器所創作的藝術性樂器。在「太空劇院」的大廳內導入了當時最新的音響技術,雷射燈光再搭配著從1,008個音響所播放出的音樂,展開了盛大的音樂燈光秀。

館內的「太空劇院」大廳(現在只能透過窗戶欣賞)。展示館內也展示著大阪萬博當時接待人員的制服與展示館的微縮模型。

另外,位於園內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自1977(昭和52)年開館以來深受到大家的喜愛,亦稱為「民博(みんぱく)」。是一處以世界各地為對象,從事進行著文化人類學調查與研究的機構。在世界上是屬於最大規模的民族學博物館。

展示著許多從世界各地收集到的民族資料。

大洋洲展區的展廳。介紹著在廣闊大海中移動生活著的人們。

在館內,以能夠更加詳細了解研究與展示物相關的「探究廣場」為首,參訪大眾可透過多媒體設備視聽此館研究者所攝影 編集製作而成的原創影片來理解在世界各區域人們的生活、禮儀及表演藝術等信息。另外,除了設有販售世界工藝品及書籍的博物館商店外,也附設了可享用到各國民族料理的餐廳。

此外,在園內北側一帶設計了一處面積廣闊的日式庭園。是大阪萬博開幕當時作為日本政府展示作品所建造的設施,集結了日本精粹造園技術所完成的庭園。在面積26ha的庭園中建造了溪流與池塘,創造出了一處流水與綠意和諧的自然唯美休憩空間。(成人250日元、小學生 國中生70日元※皆為含稅價、自然文化園 日本庭園為共通票卷)。

心字池當從上方往下俯視時,可看見呈現出草書體「心」文字的形狀。沿著周圍的散步小徑漫遊,可觀賞到石材配置等造園技法及著名的黑松樹等景觀。

「從樹葉間照射而下的柔和陽光與瀑布」。在秋季可欣賞到清澈有力的流水與通紅楓葉等強而有力的美麗景觀。

看完了此篇介紹,大家覺得如何呢?原本預定大阪萬博閉幕後就要拆除的「太陽之塔」。還有像是預定撤除計劃中的展示館,即使經過了近50年的時間,現在仍佇立於同樣的場所。身處現代的我們還能夠仰望到「太陽之塔」,或許可說是一種接近奇蹟般的見證吧!

好啦,以上即是本次《金時帶你看日本》的全部內容啦!如果您想要更加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新鮮資訊以及人文歷史,歡迎您關注"金時帶你看日本"哦!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評論收藏哦~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技術宅誤入異世界 Steam新遊《異世界苦手物語》讓你與魔物娘深入...
    由Hermit Games開發,2P Games發行的3D俯視角 roguelike動作遊戲《異世界苦手物語》現在正在搶先體驗階段。技術宅誤入異世界,面對陌生的世界,他會在魔物夥伴的幫助下逃出城堡返回原來的世界,還是被魔法世界同化,開始全新的生活?
  • 泛亞視野|都市藝術:天空之城幻想曲
    都市是一種藝術,以光影表現一個新世界。實景與3D投影燈光的結合,打造魔法般的沉浸式世界。季節、節日等自由變化,海洋、星空、冰雪、焰火在這裡匯集,在城市高空撥開雲霧,走過雲層,讓觀眾真實感受城市燈火輝煌的夜景與夢幻唯美的光影投影的融合,現實與虛擬交疊,共同譜寫一場美輪美奐的「天空之城幻想曲」。
  • 南京這座塔曾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如今遺址上建新塔成當地風景線
    2008年,在大報恩遺址發現宋代長幹寺長幹地宮,出土佛頂真骨舍利、感應舍利、諸聖舍利、加之藏於此處近千年的玄奘頂骨舍利,足以讓世界驚嘆。現在的這個遺址公園佔地面積約140000平方米,包括遺址保護區、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大報恩塔等。
  • 歌頌日本侵略者的「臺灣之塔」,蔡英文還把名署上了
    她提到,臺當局與日本政客曾在琉球參加「臺灣之塔」落成典禮。她介紹,「臺灣之塔」是為二戰「衝繩戰役」犧牲的臺灣人慰靈所建,但碑文中卻寫了「當年日臺戰士皆為同胞、生死與共、榮辱同擔」。而且「臺灣之塔」題字落款人也寫明「蔡英文」↓臺灣之塔上有蔡英文本人落款(圖片來源:Facebook「鄭弘儀」)高金素梅認為,這篇碑文改寫了歷史,把臺灣人從「被殖民統治」的位置轉變為與殖民者「皆為同胞、生死與共、榮辱同擔」。日本軍國主義100多年前發動侵略戰爭,全亞洲有數千萬人受害犧牲,而受害的臺灣同胞也有60萬人。
  • 澳大利亞旅遊:藝術的殿堂,充滿藝術氣息的墨爾本維多利亞美術館
    澳大利亞旅遊:藝術的殿堂,充滿藝術氣息的墨爾本維多利亞美術館!雪梨歌劇院在未來是眾所周知的。墨爾本人為了避免延誤,費盡心思建造歌劇院和音樂廳。墨爾本人也不是在雪梨歌劇院廣為人知,但墨爾本美術館也為此感到自豪,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美術館之一。
  • 各國標誌性建築,英國大本鐘,日本東京塔,中國都靠邊站!
    文章類型|娛樂見聞文章字數|807字,閱讀約2分鐘目前,形態各異的建築層出不窮,每一座建築也都被設計師注入了靈魂和藝術元素。有的建築成為地標,也讓人感到佩服。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標誌性建築,比如中國的標誌性建築,很多都是可以想像的,一定是長城。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各國的地標建築,比如英國的大本鐘,日本的東京塔,而中國的選手進場就要靠邊站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美國的自由女神像,提到美國,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自由女神像。
  • 學會塗鴉式教育,讓孩子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
    學會塗鴉式教育,讓孩子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引言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應這個孩子是否有前途。有些孩子知道孩子的想像力很重要所以十分重視,有重視的當然也有不重視的,有些父母就一點也不在乎這些,一些錯的引導反而將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扼殺在了搖籃裡,更別說發展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改如何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呢?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的藝術創造力嗎
    因為藝術被認為是創作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其主觀情感的呈現,而藝術活動更多是一種創造的過程,它充滿感性色彩,人類藝術創造最大的特徵就是情感化。而人工智慧是理性的,它整套藝術生產邏輯基於數據,即便人工智慧的文藝創作開始加入情感激發和隨機化模塊,但創作的內容仍然是從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組合而成,這種重組方式不能稱為情感化的藝術創作。
  • 霍巴特,澳大利亞最古老城市裡的世界級藝術
    信步走在優雅的殖民建築之中,感受本地居民以創造力孕育出的能量。為了紀念當時的行政長官羅伯特·霍巴特,於1825年命名這個登陸的地方為霍巴特,於1855年又命名這個島為塔斯曼島。在塔的最頂端,可以遠眺整個塔魯那一帶的風光以及附近的德元河(Derwent River)。
  • 發揮你的3D創造力,usecubes充滿樂趣的3D方塊建模網站
    對於《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應該沒有人會感到陌生,用最基礎的方塊就可以搭建出氣勢恢宏的史詩建築,甚至還有高級玩家搭建出了一臺可以運算的計算機,倘若運算力足夠,理論上可以從最細微的原子結構上開始搭建,創造一個能思考的生命,這種暢想令人咂舌不已。
  • 日本自由行之必去景點:大阪環球影城!
    日本自由行之大阪環球影城安利如果能夠在日本自由旅行,並且能在大阪多逗留幾天的話,請一定要抽出整整一天的時間留給大阪環球影城,我想這絕對是個讓人不會後悔的決定。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環球影城吸引人的地方吧!
  • 日本牡丹華人藝術團十周年紀念音樂會在埼玉縣舉行
    中國僑網11月26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24日,日本華人藝術團——牡丹藝術團在日本埼玉縣川口市舉行十周年紀念音樂會,牡丹藝術團、在日華人女性交流會合唱團、同源中文學校合唱團等特邀嘉賓登上舞臺,為觀眾獻上一臺精彩的演出。
  • 旅遊:楠邦國家公園,看巖塔沙漠、白色沙灘與藍色海灣
    巖塔沙漠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珀斯市以北250千米處的楠邦國家公園內,佔地約4平方千米。巖塔沙漠荒無人煙,寸草不生,以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巖塔而聞名天下。巖塔的高度在1-5米,數量約10000座,形似墓碑,故又被稱為「沙漠中的墓地」。巖塔沙漠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楠邦國家公園,距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珀斯市約250千米。
  • 東京塔海賊王樂園宣布結束營業,五年的回憶,最後的盛宴……
    2015年3月13日開業,今年迎來五周年紀念的 東京塔海賊王樂園(Tokyo One Piece Tower)近期宣布正式結束營業。官網中文消息聲明此前受到疫情影響,東京塔海賊王樂園間斷處於臨時休業狀態。雖然目前日本全國緊急事態解除,但考慮到 「判斷難以繼續長期提供像以往相同品質滿足遊客的服務」,決定於7月底閉園。
  • 日本東京灣!一個被誤認為軍事裝置的風之塔
    好奇的圍觀者懷疑這奇怪的結構,是日本政府秘密機構的所在地?也有些人懷疑這是座雷達預警系統,或者開玩笑的是個水下巢穴?遠觀看去,它就是個藍白相間條紋的船帆,難以想像真實用途。但它真相卻平淡無奇!實際上,它是位於東京灣水上線(Tokyo Bay Aqua-Line),隧道段供應空氣的通風井,風之塔(Kaze noTō)。
  • 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塔,竟然在中國境內?可以看看!
    也是一條重要的緯線,它穿過中國的雲南、廣東、福建、臺灣,因此這一條緯線有些重要的紀念意義。另外,北回歸線也是北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因此,它也令人值得紀念。由於北回歸線橫穿中國四省,因此中國也是世界上北回歸線標誌塔最多的國家。那麼世界最高的北回歸線標誌塔在中國哪個省份呢?大家可以猜測一下!
  • 靜讀|空間的政治意涵——對蹠點、異託邦、中央公園
    △《Antipode》(對蹠點)雜誌封面紐約,「全球城市」(Global City),「世界資本之都」(Capital of world capital)。中央公園,在這個時刻,在你的生活裡,不是理性化的資本主義的與國家的空間秩序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只是讓自己的紐約成為紐約的那個關鍵元素。我是一個流浪漢。在一天的漫遊之後,我帶著菲薄的收入,走進了中央公園。儘管這座城市充滿了冷漠,但是傍晚的夕陽和中央公園的景色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 長春解放紀念碑為啥建在南湖公園?日本人幫忙,留下一大片空地!
    去過南湖公園的人,肯定看過解放紀念碑。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很多長春人都會到這裡祭拜。那麼,長春解放紀念碑為啥建在南湖公園?原來是日本人幫忙,留下一大片空地!受災最為嚴重的就是興隆溝下遊,也就是今日的南湖公園湖底。日本人佔據長春後,想把這裡建設成日本的首都,所以在《大新京都市計劃》中,決定根除興隆溝下遊的水患。1937年,日本人在今日的修建了一條高10米、長800米的攔河壩,憋住了興隆溝的水,變成了今日的南湖。後來,這條攔河壩就變成了工農大路。 在當時長春城區內的各個公園中,南湖公園非常重要。
  • 四天三晚之大阪亂走,毛細血管遊那種
    中午:燒肉牛魔四橋店下午:去世博園看太陽廣場的太陽神塔,順便逛全日本最大的跳蚤市場。另外的,雜貨鋪、咖啡館和藝術畫廊也是一間挨一間。但逛的時候要用很隨意的心,似乎那樣,才會找到緣分的東西。位於三角公園中心位置的那個地方經常聚集了許多崇尚外來文化的年輕人。到了周末,這裡也經常舉辦跳蚤市場及各類表演,充滿張揚個性的青春活力。
  • 不將富士山私有,算什麼日本旅遊!
    // 日本最佳旅行時間 //10月-12月秋天,紅楓燒過河口湖畔,涼風拂過富士山頭,霧氣若有似無,美景盡顯。鎌倉長谷寺群芳爭豔,東京塔的橘色暖光照進心間......// 日本旅遊線路概覽 //··· Day 1:去新宿尋找深夜食堂降落在東京羽田國際機場,住在好評多多、服務貼心,還充滿義大利風情的三井花園飯店,開啟第一站——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