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木版年畫,你知道那些畫中的神像都代表什麼嗎?

2021-01-08 騰訊網

滑縣木版年畫的畫幅大小多樣,在以前,普通農民的土房子低就會買小一點的,而富裕大戶人家有可能貼整個外牆大小的年畫。據當地人口述,單單一個祖宗軸就有「連二」、「連四」、「連八」、「連十」、「連十二」等不同的尺寸,其中祖宗軸「拾貳名義」高度可達六尺長,而一些神像單像也有不同大小的版。滑縣木版年畫的畫幅較大,小幅的年畫相對較少,大多是紙牌畫和扇面畫。由於按照大小劃分不夠明確,根據年畫的載體劃分起來則更加清楚明了。主要可以劃分為:中堂畫、軸畫和扇畫

中堂畫,是指貼在房子堂屋(正房居中的一間)正面牆上的年畫,年畫內容幾乎都是神像,尤其以滑縣獨有的《全神圖》最為常見,除此之外其他神像也可以作為中堂畫,比如組像畫《五像》、《三像》、《文武財神》,以及單像畫《佛祖》、《獨坐天》等,中堂畫是滑縣木版年畫中最為常見的形式,在過去家家戶戶的堂屋正面的牆上都要張貼神像畫用於祭拜。

軸畫,是指用掛軸裝裱的年畫,由於滑縣中部分神像畫以及族譜畫是在需要祭拜時拿出來懸掛,祭拜結束時就收藏起來,等到用時再掛,為此採用天地杆(用於書畫裝裱的圓木桿,上端較細為「天杆」,下端較粗為「地杆」)裝裱的方式。其中族譜畫因用畫軸裝裱,故稱「祖宗軸」,每到春節祭祖期間,每家每戶將祖宗軸懸掛進行祭祖膜拜。

祖宗軸在當地又叫「名義」,規格多樣:壹名義、叄名義、陸名義、捌名義、拾名義、拾貳名義等。

扇畫,顧名思義就是扇面畫,滑縣木版年畫中的扇面畫多以戲曲故事為表現內容,這與當地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廣大農村,年時唱戲和聽戲是主要精神文化娛樂,是非常隆重的文化節目,同時也是家庭交流的途徑。扇面畫上的戲曲故事有著傳播當地戲劇文化,同時兼顧農村裡長輩教育晚輩的功能。舊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上學,戲劇成為教育小輩的途徑,扇面畫也成為了文化精神傳播的重要載體。

民間信仰系統

古代的中國神崇拜活動非常強烈,歷代帝王搞神崇拜活動源於商代「以神道設教,則天下安矣」。「萬物有靈」的古老觀念使人們開始了對神靈的創造,遠古人類的質樸與純正,使太陽,月亮,山川,河流,甚至是各種野獸植物都變成了神靈,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促使神靈崇拜活動愈加繁榮。

滑縣的年畫大多是精神信仰類的年畫,這必然與特定區域內人們的精神信仰有著深刻的關係,經過數百年的歷史發展,滑縣木版年畫也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信仰體系。神像題材是滑縣木版年畫的主要題材之一,滑縣處於中原腹地,歷史文化悠久,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人們對神靈的崇拜也保留著最古老的虔誠,信仰文化十分豐富發達,神靈崇拜可以帶給人們生存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也是人們現實道德的體現,對神靈的崇拜包含著一種約束,而這種對道德的要求與規範,也滲透在藝術之中。

在馮驥才先生的年畫普查中得知,滑縣木版年畫僅神像畫的畫版多達四百一十塊。滑縣年畫畫幅豐富,大如門板,小如巴掌,而且神靈的種類和組合也十分繁多。神像畫在各地的年畫中都普遍存在,但是像滑縣如此豐富和專一的,實在罕見,滑縣木版年畫也由此得來「中國神像的百科全書」的美譽。

「佛道」交融的神崇拜

在中國的歷史上,遠古神話豐富多彩,遠古的祭祀巫術也種目繁多,土生土長的宗教與外來教派也在中華大地上流行,儘管如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沒有出現過哪一個宗教獨尊的現象,在封建社會時期也未曾有過政教合一的國家,中國的民間信仰是複雜而龐大的,各種宗教體系相互雜糅。

中國的民間神沒有排他性,諸神其樂融融,不同宗教的神也互相融合,這也是中國儒道釋文化合一的體現。神仙的世界同時也是現實世界的反映,有不同品階的神,也有掌管不同事物的神,對不同神的崇拜也反映人們的內心祈求。

滑縣木版年畫中神仙數量龐大,民間的宗教文化將各類神仙聖人匯集在一起,甚至將始祖或者先賢英雄神化,各流派人物交融一起。玉皇大帝是道教的天界至尊之神,滑縣木版年畫裡的玉皇大帝有《大獨坐天》、《小獨坐天》以及《獨坐皇帝》,是非常重要的題材,滑縣民間稱呼其為「天爺」。在《大獨坐天》中,天爺表情溫和,儀態優雅,畫面黃色和紅色的搭配顯示了天帝超凡的地位,將天帝掌管萬物的氣勢表達的酣暢淋漓。

老君,名李耳,被後世尊為道家始祖,滑縣的《老君》(如圖3-2)將老子表現的惟妙惟肖,神態寧靜,手執如意盤坐墊中,似乎正在為我們說著《道德經》的含義,圖中上方左邊是日,右邊為月,下方左側是山,右側是水,象徵著自然萬物,表達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道家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各種神、仙、聖人,體系複雜,道教人物在滑縣木版年畫中比重很大,題材豐富,民間常出現的還有碧霞元君、三泰山老母、真武大帝等等。

佛教人物也是滑縣年畫重要題材之一,佛祖釋迦牟尼在《全神圖》中地位很高,也有專門的獨像《佛祖》,畫中佛祖已經是中國人的形象特點,完全本土化,佛祖坐於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背後佛光層層閃爍。另一個著名的佛教人物就是觀音了,滑縣年畫中的觀音畫叫做《小南海》,圖中大鵬金翅鳥和玉淨瓶置於觀音的兩旁,是觀音人物重要的參考依據,兩名童子據當地人藝人說是小龍女與紅孩兒。

滑縣木版年畫中,還有先賢神化的人物,像是文財神比幹與武財神關公,有獨像出現,也有二人組合的神像畫,文武財神端坐一排,氣勢宏偉,色彩上一紅一綠,對比效果強烈。滑縣木版年畫有很多組合神像畫,將三位或四、五位神組合在一起,很多時候是將各派神仙雜糅在一起。比如這幅《五像》,共分為四層,最上層是玉皇大帝,第二層是送子觀音,第三層左為神農,右為武財神關公,最後一層是文財神比幹。民間對神靈的崇拜源自人們的精神需求與實際需要,這樣的一張組合神像可以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祈禱追求。

行業神崇拜是對行業創始人的崇拜,體現了勞動者希望神可以保佑他們安居樂業的心態。隨著經濟的發展,行業的增多,行業的保護神自然也變多,很多行業神都與行業創始者的神話傳說有關,從業者供奉這些神主要是出於功利目的,這也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重要特點。

滑縣木版年畫中最常見的始祖神便是田祖和魯班。神農氏,中華的始祖神之一,民間多稱其為田祖,代表農業的創始主。傳說神農氏嘗百草,發明醫藥,還發明了農具,神農氏頭上的角在當地有一種解釋:傳說神農氏為了知道哪些植物可用,哪些有毒,便一一品嘗,每當神農氏嘗到有劇毒的植物時,便握住頭上的角輕輕搖晃,毒便會解開。這應該是民間對神農氏的神話想像,也體現對神農的尊崇。

《田祖》畫中,神農身穿樹葉,裸赤雙腳,人物形象惟妙惟肖,下半部分是人們耕種的場景,旁邊還展示了神農發明的農具,表現了神農的豐功偉績。魯班,姓公輸,名般,魯國人,古時「班」和「般」通用。故稱其為魯班。魯班發明了很多木工用的工具,提高了人們的勞動效率,被尊為土木工匠的始祖。滑縣年畫中的魯班樸實無華、沉穩端莊,手執如意坐於殿中,下方的工具箱裡放著木工工具,左邊是墨斗,右邊是斧頭,箱子上寫著「日進鬥金」,箱子上方還有蝙蝠的圖案,表達古時匠人們對魯班的敬仰與對可以發財興旺的盼望。

全神圖及其信仰觀

「全神」就是將天地之間、儒釋道、以及民間傳說的眾神匯集一堂,滑縣的全神圖陣容之大,在全國各地年畫中應居首位。在這樣一個宏大龐雜的神仙隊伍中,在排列順序上有自己的規範,神像的排列與其在當地人心中位置的高低有關,雖然眾神不會因來源派系出現衝突,但是在民眾的心理卻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

滑縣木版年畫中的全神圖分別有《七十二全神圖》、《七十九全神圖》、《八十二全神圖》等,總稱《全神圖》,較為常見的為七十二、七十九全神圖,其他的全神圖在畫面風格和構圖上都大同小異。之所以會有不同數量的全神圖,也是因為當地獨特的祭祀風俗,「只能增加,不可減少」,如果祭祀的是七十九全神圖、來年可以繼續祭祀,或者祭祀八十二全神圖,但不可以減少為七十二全神圖。

在滑縣人的心中,祭祀是非常虔誠的,沒有哪一個神可以隨意抹去,否則就是對神的不敬,自然會遭受神靈的懲罰。同樣的,製作全神圖的藝人一旦開始印刻,便是代代相傳,如果放棄刻印神像也會招來不吉,而且印刻的藝人也同祭祀的人一樣,今年刻七十二全神,明年可以保持原樣但不能減少神的數量,則也被認為會得罪了除名神仙。

全神圖的總體格局無論是多少數量的全神圖都分為上下七層,「七」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也是一個特殊的數字,充滿神秘具有一定地位,比如在喪禮中有「做七」的風俗,是生者為己亡人超度的喪俗。豎向的的排位體現了諸神的地位和級別,滑縣藝人及民眾都認為豎向是絕對不可變動的,但全神圖的橫向排列上神像則可多可少沒有過多要求。在每層的神像中,中間的神像畫的最大,形體上脫穎而出,其餘神像則分列兩邊,畫面有從中間向兩邊擴散的形式感。

全神圖裡的神仙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祖、佛、神、靈、人。在全神圖的上下七層裡,排在第一位的往往是始祖和三皇五帝,也有版直接寫成三皇,當地人認為始祖是最先的,再此之前沒有神靈出現。第二排則是佛祖,比如七十二全神圖位於第二排中間的佛爺,或者如來,在當地人看來佛祖可以保佑人間的太平。

第三、四、五排是神靈鬼的混雜,在不同版本的神像畫裡有不同的排位,大多依據人們信仰需求來安排,神和靈也有差異,神是有職位的,靈和鬼沒有官職,級別一樣,靈是給活著的人用的,靈則是給死去的人祭拜用的。第六、七層則是人居正位,多是關公作為主角。全神圖中的女性神仙所佔比例很多,比如:託天母、王母娘娘、老田娘、老母娘、泰山老奶、歷山老母、順天母、仙姑、皇姑等。在滑縣的全神圖中,泰山王和泰山老奶若同時出現,往往泰山老奶居於正位,同時還伴有二泰山老母、三泰山老母,由此可見滑縣人對母性的崇拜。

全祌圖的神像類別和神仙排位表現出了滑縣的信仰價值觀。全神圖的第一排多是始祖第二排才是神佛,在滑縣人的心裡,祖靈是高於神佛的。如果沒有祖靈的庇護他們是無法生存的,而神佛則是理想生活的需要,神佛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幸福的生活,但祖靈才是生存的必備條件。縱觀全神圖的各類神靈,會發現全神圖裡有相當多的神是有官職的,比如:玉皇大帝、泰山王、文昌君、平頂王、武官王等

而財神不是重要角色,關公在全神圖裡稱為財神,但他更多是正義的化身,在當地人的心裡可以做官比發財重要,也許是因為滑縣位於多省交界處,歷史上變動較多,所以人們認為對官位的追求更加實際的。滑縣的全神圖裡的神像是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災害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影響巨大,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人們創造了這些充滿傳奇色彩的神靈,給予他們對生活的期望與熱愛。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相關焦點

  • 木版年畫之私人記憶,每幅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就在2019年開年,一場新的展覽,說年品畫——己亥年春節「南桃北柳」古版年畫展在蘇州美術館開展。這場以「年畫重回春節」為主題的重要展覽共展出清康乾時期至近現代蘇州桃花塢年畫和天津楊柳青年畫71件。讓年畫走進生活,走近市民。
  • 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製作工藝和步驟
    濰坊楊家埠年畫是我國三大年畫之一,其他兩個是蘇州的桃花塢木刻年畫、天津楊柳青木刻年畫。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楊家埠木版年畫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家埠年畫屬於木版、水質顏料、套印年畫,其生產印製,大體上可分為繪稿、刻版、印刷等幾道工序。
  • "徒步黃河"考察隊開封朱仙鎮探訪"年畫之源"
    據了解,現在朱仙鎮木版年畫不僅被貼在門上 、牆上,還作為工藝品被博物館收藏,甚至被選為「國禮」饋贈外國友人。     木版年畫當選「國禮」     徒步黃河考察隊在河南境內行走了11天,幾乎每個重要站點都能看到朱仙鎮木版年畫。為了一探究竟,2月23日,由青島市國學學會和本報共同發起的「徒步黃河,弘揚國學」文化考察隊來到開封市朱仙鎮。
  • 高科技讓金東古老木板年畫「活起來」
    這個問題一直是金華木板年畫基地、金華木版年畫博物館負責人黃菁菁近兩年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木版年畫不能只往回看,還要往前看、往未來看,要讓木版年畫煥發時代朝氣,就要求變,賦予木版年畫新的時代主題,為其尋找新的傳播載體。」黃菁菁說,如今他們正往「輕資產」打造非遺文創產業道路上越走越遠。
  • 傳承者 | 綿竹年畫畫師陳雲福:門上重繪鄉土中國的眾神圖
    然而工作室對面援建的綿竹年畫展示館是2008年地震後中央撥款援建的,那些房子進深就很深。陳雲福在綿竹年畫村自家工作室 我十幾歲就跟著老輩子(父親的弟兄)學畫,原來我們在離這不遠的孝德鎮清道街,在場鎮上住。「文革」時破四舊、立四新,年畫木板很多被毀,要麼燒掉,要麼劃了,沒有人敢做。
  • 張張年畫喜盈門:中國傳統年畫藝術
    稿源:新華網  2011-02-23 15:5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到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而貼年畫則是春節的古老習俗之一。年畫作為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起源於古時的門神畫。南朝梁懍所著《楚荊歲時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可見,門神畫是年畫的雛形。  隋唐前,年畫大都是直接畫於桃木板,掛在門上。北宋時,隨著木板雕刻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木板印刷的年畫,稱為「紙畫」。南宋李嵩畫《歲朝圖》,具體描繪出貼門神、賀新春的情景。
  • 【愛申活暖心春】原來我們家裡張貼的年畫中居然有這麼多動植物
    而年畫上有很多象徵著吉祥的花鳥圖案,給年畫帶來了更多美好的寓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年畫上的那些動植物。年畫始於古代的「門神畫」,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過年貼年畫的習俗。距文獻記載,年畫在漢代就有了最早的雛形。除了大名鼎鼎的「南桃北柳」、朱仙鎮、楊家埠、四川綿竹等地,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刻印年畫的作坊。
  • 高手在民間丨王振軍:用心感受木板年畫之美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閆鵬 棗莊報導每年暑假期間,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來到滕州市荊河街道王樓村,傾聽滕州傳承人王振軍講述年畫裡的故事。滕州王樓木板年畫始於明朝永樂年間,興盛於乾隆年間,至清末民初時期又一度興盛,成為魯南地區最大的木板年畫基地,行銷蘇魯豫皖數省。「狀元及第這塊木板是民國時期的板。家裡有學生的話都願意買這個,用來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刻苦用功,金榜題名。你看,他胸前的鶴是白色的,意思是在做官的時候一定要清清白白、乾乾淨淨。」
  • 【書訊】近當代中國年畫流變研究
    《近當代中國年畫流變研究》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 這裡又稱「湖城」,是「木版年畫之鄉」,有舍利塔和古墓群
    讀了一萬本書,走萬裡路,走在路上,欣賞我們祖國的每一個城市,欣賞每一個村莊,你原來就可以發現我們祖國有這麼多美麗的風景,這麼多有趣的人和這麼多感人的故事應該有。手術說,由於交通手術,上一站在德州,所以和河北的嫂子很近,小酒也會坐火車馬上到達嫂子市,嫂子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我國第12個5年計劃中,多條高速鐵路在這裡匯合,可以說,亨洙的高鐵貫穿了我們祖國的四面。
  • 陳學華:「年畫傳說之六」民間木刻版畫分類!
    民間木刻版畫分類一、神像神仙題材的年畫是民間年畫的重要部分。神仙題材除佛教、道教、儒教諸神以及民間俗神外,還有各行各業的祖師神,如魯班、藥王、黃道婆等。神仙類年畫帶有一定的信仰崇拜和祈福迎祥成分,民間對神仙類年畫有大量的需求,表現的都是對美好願望、美好理想的追求。
  • 兒時的紙燈籠帶給你幾多歡樂?探訪安陽內黃木版燈籠畫傳承人張四清
    現在,各種電子燈籠粉墨登場,傳統紙燈籠已經很少見,但是在安陽市內黃縣馬上鄉東四牌村有一位木版燈籠畫的傳承人,仍然堅持做燈籠畫的「守」藝人,昨日,記者來到這位傳承人張四清家中,拜訪了這位燈籠畫傳承人。據了解,張四清今年51歲,是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木版燈籠畫」的傳承人,其父親和爺爺都是從事燈籠畫工作,他從小耳濡目染對燈籠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從十幾歲開始他就開始自己製作燈籠畫。 材料高粱稈:是製作燈籠的「框架」。 走進院子西側的兩間房子裡,裡面放著一張桌子,雕版、刷子、宣紙等在桌上鋪開,靠牆的位置擺放著一摞一摞做好的燈籠。
  • 抖音你知道磚木取什麼嗎套路表情圖分享
    抖音很火的鑽木取什麼套路表情包大家都收藏了嗎?下面好特遊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鑽木取什麼套路表情包大全,接著往下看吧。  抖音「鑽木取什麼表情包」大全  表情包套路一:  你知道鑽木取什麼嗎?  錯,是娶我  再來,鑽木去什麼
  • 賞瑞獸、畫年畫,青島肯德基會員在「祥瑞兆中華」主題店共慶新春本...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媽媽和妻子也是,我們一起在這裡遇見瑞獸,沾沾祥瑞的福氣,希望一整年都順順利利的!」每到鼠年,對於楊先生來說都是特殊的,這一年他將與母親、妻子共同度過紅紅火火的本命年,攜手把幸福的日子經營地熱熱鬧鬧的。2020年開啟了「20」年代的新紀元,亦是來到了中國農曆年十二生肖之首的庚子年,連續幾年,肯德基融匯傳統與現代、貫穿東方與西方,用匠心演繹新國潮。
  • 達文西畫了一幅不微笑的蒙娜麗莎,你知道嗎?
    達文西自畫像不微笑的蒙娜麗莎你見過嗎?更有趣的是,美國緬因州伯特蘭美術館在1984年收到一幅《不微笑的蒙娜麗莎》,經測定,此畫確實是當年達·文西的手筆,畫中的人物除了不微笑以外,其餘都酷似蒙娜麗莎本人。專家由此推測,這幅《不微笑的蒙娜麗莎》可能是作者同時畫的一幅底稿,一幅蒙娜麗莎怎麼會變成兩幅?這是蒙娜麗莎十大恐怖之處其一。
  • 鳳翔木板年畫傳承人:專注和堅持永遠不過時
    尚洪濤 攝 11月11日,在陝西傳統手工技藝大展鳳翔年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邰利平的展位前,除了擺放著年畫和製作年畫的木板外,還擺著一本有關鳳翔木板年畫的書。這是著名學者馮驥才以與邰利平的對話為藍本,寫作的口述史,是目前研究木板年畫領域的權威之作。 「這是馮驥才老師專門給我寫的書。」邰利平的自豪溢於言表,是家傳的影響和多年的堅持,讓邰利平這三個字,在某種意義上就等於鳳翔木板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始於唐宋,盛於明清。
  • 一年13萬份「廉畫」飛入尋常百姓家 樂山夾江年畫散發濃濃「廉味」
    彼時,戰亂至蜀中「血流漂杵」,隨後「湖廣填四川」至夾江的人群中,有善畫能刻者,把從故鄉帶來的門神畫像臨摹下來,雕成木版,印製塗色,貼於門上,以期鎮邪惡、保平安,後逐漸形成習俗。夾江年畫由此興起。入鄉隨俗的夾江年畫,在傳承過程中,與獨具特色的本土農民畫融合,風格通俗易懂、表達直觀,深受農民和手工業者喜愛。在題材上,內容豐富,不受時空限制,主要有門神類、山水花鳥、戲劇人物、神話傳說等,如「神荼、鬱壘」「三顧茅廬」「五穀豐收」「耕讀傳家」都是人們喜愛的主題;在色彩上,以紅、黃為「主打色」,這在陰雨天氣較多的夾江,看上去尤為顯眼。「正因為此,鄉間有『黃丹門神能驅瘟』的說法。
  • 你知不知道那個「畫格子」的蒙德裡安?
    1911年,蒙德裡安接觸到畢卡索、塞尚等法國先鋒藝術家的畫作,受到了極大震撼,開啟了蒙德裡安的抽象之路,最終從立體派中抽離,形成了獨特而著名的格子畫「風格派」藝術模式。看他1912年畫的《姜瓶與靜物》一和二,兩幅同樣構圖和色彩的畫面,卻一個是寫實的影子未能完全脫去,一個已經有了線條所作的抽象的影子,只有看到這些畫作,我才清晰的看到蒙德裡安藝術之路,是怎麼樣在自己的筆下一步步走過來;又是怎麼樣從前輩傳統的畫風中一步步走出來的。
  • 保虎派關克:不關心此事|林業廳 年畫 陝西省_網易新聞
    他說,「你說這照片是老虎的原形,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得讓專家來鑑定才行。我只想問一個問題:如果國家林業局的專家在鎮坪找到了野生華南虎存在的物理證據,比如說毛髮,糞便,經過DNA檢測是野生華南虎的,還有人會質疑照片是假的嗎?如果說照片的真假與老虎的存在是兩回事,那就是強盜邏輯,這個可憐的農民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在網友找到出版年畫的公司之後,記者再次與關克通了電話。
  • 西安那些牛逼的伴手禮們
    戶縣農民畫地域特色鮮明,畫面簡潔而飽滿,想像大膽豐富,風格浪漫稚拙,裝飾意味強烈,古拙中流露天工。鳳翔木版年畫:鳳翔木版年畫始於唐宋,盛於明清。主要題材為大門神方弼等歷史人物、事件、民間故事及六全神、灶王神等神怪形象,常見年畫如《三星圖》、《雙美人》、《四時報喜》和《三國演義》、《水滸》等。鳳翔木版年畫大多與當地鄉土民俗密切相關,寄託著人們對太平安寧的嚮往,從年畫畫稿、雕版、印刷到彩繪,都是鄉村農民手工操作,按自己愛好的傳統造型、配色習慣研製而成,鄉土氣息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