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44歲教授退出川大副校長競聘

2021-01-13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潘波)川大全球公開選聘8名副校長工作漸入尾聲之際,昨晚,川大在該校校園網上發布「關於鄭強同志不再競聘四川大學副校長的公告」。川大11月29日發布《關於確定四川大學副校長候選人考察人選的公告》,公布了10位副校長候選人考察人選名單,44歲的鄭強榜上有名。

  公告稱:「2004年12月7日,四川大學公開選聘副校長辦公室收到浙江大學鄭強同志來函,明確表示不再參加競聘四川大學副校長職務。經四川大學公選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尊重鄭強同志本人意願,鄭強同志不再列入四川大學副校長正式候選人名單。」

  公告後還附有鄭強致「四川大學公選辦公室並請呈有關領導」的信函。信函中說:「在我參加此次四川大學公選副校長活動之前,我所在單位浙江大學推薦我申報了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1月下旬已通過專家評審。國家文件規定,『特聘教授在聘期內一般不得擔任高等學校實質性領導職務(包括校級領導及學校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或調離受聘崗位』。因此,我只能遵守國家文件的規定,特此報告。」

  鄭強還談到了參加此次川大副校長公選的親身感受:「此次公選不僅認真、嚴肅,而且公開、公正,無論是書記、校長,還是廣大師生所表現出的建設川大、發展川大的決心、氣勢,讓人振奮;對海內外參選人員的親切、熱情,讓人感動;求賢若渴的真摯情意,令人動容!可以說,這次公選不僅對母校川大的建設和發展,對中國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及優秀領導幹部的選拔都產生了廣泛的、積極的社會影響。」鄭強,男,漢族,1960年9月生,福建武夷山市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博士,教授,現任浙江大學材料化工學院副院長。在8個川大副校長崗位中,鄭強競聘本科教學崗位。

相關焦點

  • 浙大教授競聘川大副校長未獲準允 已選擇退出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消息(記者胡澤文實習記者黃小容攝影雷湘琥)四川大學面向全球招聘8名副校長的消息對外公布後,引起海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整個選聘工作進入最後階段,昨(16)日晚,四川大學在該校校園網上發布了「關於鄭強同志不再競聘四川大學副校長的公告」。
  • 川大有望產生首位女副校長
    本報訊(記者 張映莎實習生朱光)昨日,記者從四川大學了解到,經四川大學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並報教育部人事司同意,從日前參加競聘副校長民主測評的24名候選人中,產生出10名四川大學副校長候選人考察人選,他們是石堅、孫衛國、李虹、李光憲、步宏、陳愛民、周學東、鄭強、趙昌文、魏於全。
  • 川大聘副校長10選8名單出爐 8人來自川大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潘波)昨日,四川大學發布《關於確定四川大學副校長候選人考察人選的公告》,公布了10位副校長候選人名單。  《公告》稱,經四川大學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並報教育部人事司同意,根據四川大學黨政領導班子建設的需要通盤考慮,按崗位職數與候選人1:1.2的比例,確定在述聘及民主測評大會上同時獲得評議委員會委員推薦票1/3以上、參會代表推薦票1/3以上的10位述聘人,為四川大學副校長候選人考察人選。
  • 川大教授邱沛篁:一個甲子的新聞情緣
    他是四川大學新聞專業的主要開拓者和創始人,見證了川大一個甲子的風雲成長;他被譽為「四川新聞界的傳奇」「新聞教育的永動機」,一同開拓了中國西部新聞傳播事業的半壁江山。他北京採訪茅盾、上海八訪巴金、廣州訪秦牧....... 把大半輩子時間都獻給了新聞發展和教育事業,他就是四川大學邱沛篁教授。
  • 港媒:浙大最年輕教授「降職」 27歲博導曇花一現
    浙大原先公布的簡歷,陸盈盈將以27歲之齡任該校教授、博士導師,引起網民廣泛關注。不過,浙大26日緊急澄清「網頁內容有誤」,並將陸盈盈職級修改為特聘研究員。據香港《成報》2月27日報導,一篇名為《浙江大學將現88年教授、博導》的文章近日在微信圈瘋傳,1988年、教授、博士班導師和浙大幾個關鍵字組合,引起內地網友廣泛關注。
  • 快遞小哥破解百年數學難題,浙大教授慧眼識才,真相卻是這樣的
    有媒體報導,這位快遞小哥餘建春在做出成果後,連續8年拜訪多家名校,包括北大、復旦、武大、川大和港大。即使見不到教授,他也會把手稿寄給專業人士。 遺憾的是一直被當成民科(民間科學家),無人對他的成果感興趣,直到浙大教授蔡天新收到他的郵件後,才邀請他到浙大演示他的解題方法,最終破解了數學界百年難題。
  • 浙大90歲老教授獲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每日商報訊 昨天,是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陳橋驛老先生「雙喜臨門」的日子:第一喜是他獲得了代表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第二喜是浙大地球科學系的大學生們為他慶祝了90歲的壽辰。
  • 楊教授訪問浙大
    Young)教授到訪浙江大學,正式拉開2018年諾貝爾獎創新啟迪項目(Nobel Prize Inspiration Initiative, NPII)序幕。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會見項目團一行。吳朝暉表示,在全球科技和經濟協同、融合發展的背景下,諾獎科學家成為溝通高校及青年科學家的橋梁,不僅對浙大,而且對中國的科技和教育將產生重要意義。
  • 浙大網紅教授59歲鄭強調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近日,59歲的浙江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正廳級)鄭強教授調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從這一任命可以看出,年齡不再是高校幹部選任的紅線,這是否可以看作是高校幹部選任的一種新動向呢?有待進一步觀察。1978年,時年18歲的鄭強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考入浙江大學化學系。1982年大學畢業時,鄭強被分配到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擔任助理工程師。1985年,鄭強考入成都科技大學(現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系碩士研究生,後留校任教。鄭強1990年考上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科學家徐僖的博士研究生,1992年被選派為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到日本京都大學留學。
  • 宜章縣三完小:任人唯賢 擇優選才-開中層幹部競聘上崗
    學校校級領導、辦公室主任、教務處主任、工會主席、各教研組長及競聘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學校校長李節雲主持。範向梅書記首先闡明了本次競聘會的規則及流程,強調了本次競聘的意義和重要性,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注重實績、優勝劣汰;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等。
  • 嫉惡如仇的浙大鄭強教授對許可馨一事,為什麼沒有表態?
    在許可馨的事情上,為什麼要帶出來鄭強教授呢?在人手一部5G手機,人人都可以做自媒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鄭強教授,為什麼在許可馨的事情上,非得要這樣的高分子專家教授來表態呢?難道許可馨被我們罵的還不夠狠嗎?
  • 浙大教授腦研究 浙大胡海嵐教授腦研究獲獎將有望治癒抑鬱症?
    【浙大教授腦研究】7月15日,國際腦研究組織-凱默理(IBRO-Kemali)基金會評獎委員會宣布:第12屆國際獎的獲得者,為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這是該獎自199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歐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受聘擔任川大兩學院名譽院長
    丁肇中先後三次訪問川大,2016年應邀擔任四川大學發展戰略國際諮詢理事會理事。2016年9月,丁肇中在四川大學與大學生進行了一個小時的互動交流,分享了自己求學、科研的經歷和體會。今年9月27日,丁肇中應邀出席四川大學發展戰略國際諮詢理事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並在會上發言。他自謙說,自己對中國高等教育僅有非常粗淺的了解,只能提點淺薄的建議。
  • 西湖大學選出創校管理層,暫缺常務副校長和黨委書記
    他在4月16日舉行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西湖大學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先是成為創校校董,又被宣布作為首任校長候選人,經過競聘演講、校董會投票表決後,正式當選校長。      施一公發表競聘演講。   作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顧問委員會代表,96歲的楊振寧曾給西湖高研院成立大會發去的視頻致辭中表示:   「假如我年輕的話,我想我一定會參加他們的隊伍。現在我年紀大了,我想我只能祝賀他們大大的成功,為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科技研究事業做出好的貢獻。」
  • 浙大舉辦流形的幾何與拓撲國際會議
    浙大常務副校長宋永華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浙大數學中心執行主任劉克峰教授,南開大學張偉平院士,中科院數學研究院周向宇院士,中山大學副校長朱熹平、首都師大方復全、北京師大唐梓洲、復旦大學傅吉祥、中國科大麻希南、中山大學陳兵龍等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中科院數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友德、杭州電子科大特聘教授陳豪等國家傑青獲得者,以及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國內其他兄弟院校的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數學家龔升教授外號的故事
    龔升(1930年1月16日-2011年1月10日),數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01龔升的第一篇論文發表在1951年的《科學記錄》上,標誌著他正式走上了數學專業研究之路,時年21歲。這之後他因肺結核回上海老家修養了一年。病好後,浙大數學系已經併入復旦大學,於是他又隨陳建功到了復旦大學。 在浙大、復旦的幾年中,龔升打下了紮實的數學基礎,同時也學到了不少數學研究方法。
  • 浙大教授吳飛: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原標題:浙大教授吳飛近日撰文稱:人文科學正越來越邊緣化,大家應該清醒一下  人文科學無用論,可以休矣  每年夏天,文科總要被「黑」幾次。  當有大學新生諮詢填報志願時,不少「過來人」會真誠地給出建議:不要選文科,不賺錢。  在人工智慧崛起、網際網路時代,文科專業往往處於「就業鄙視鏈」底端。
  • 微積分成搶手課:浙大教授「礦爺」開直播
    3月23日,浙大紫金港校區東教學樓,微積分課上,蘇德礦拿著手機給學生們講解。視覺中國 圖  【編者按】  近日,人稱「礦爺」的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蘇德礦成了「網紅」。和直播間裡的爭奇鬥豔的美女們相比,這名貌不驚人的老教授是個靠內涵的「實力派」。大學校園裡公認最難的「微積分」,在蘇德礦教授手裡瞬間成了搶手課。  3月23日,蘇教授在課堂上用三腳架架起手機開始直播。
  • 我省兩教授入圍中科院候選院士
    浙大生物信息學研究所所長朱軍、浙大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葉志鎮上榜  近日,中國科學院學部院士對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結束,一共產生了145名初步候選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2位,化學部23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位,地學部25位,信息技術科學部18位,技術科學部27位。
  • 鄭強:兩年半當上教授,49歲成為浙大副書記,卻飽受爭議
    中國的外語教授講英語還不如美國賣菜的農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日本博士、德國教授說不出英語的多得是,我們怎麼能說一個人不會說英語就是文盲呢?語言就是一個工具!你沒有那個環境,他怎麼能講這個語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