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龔升教授外號的故事

2020-05-01 西南數學之家


數學家龔升教授外號的故事

數學家龔升


龔升(1930年1月16日-2011年1月10日),數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01

龔升的第一篇論文發表在1951年的《科學記錄》上,標誌著他正式走上了數學專業研究之路,時年21歲。這之後他因肺結核回上海老家修養了一年。病好後,浙大數學系已經併入復旦大學,於是他又隨陳建功到了復旦大學。 在浙大、復旦的幾年中,龔升打下了紮實的數學基礎,同時也學到了不少數學研究方法。

中科院數學所於1952年7月在北京正式成立,華羅庚被任命為所長,龔升是實習研究員,不過此時他本人不在北京。1954年,陳建功讓讓龔升去北京跟華羅庚學習。就這樣,龔升來到了華羅庚的身邊,跟華學習多複變函數論。1958年,中國科大在北京成立,華羅庚先兼任科大數學系主任,後又任副校長。龔升則完全調到科大工作,籌辦數學教研室,又協助華羅庚辦數學系;先是系秘書,不久做副系主任,實際上主持日常教學工作,成為科大數學系創建人之一。1959年,龔升晉升為副教授,時年29歲,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副教授之一。華羅庚高興地叫他「教授」,於是「教授」成為他的外號。至今在科大數學系,說到「教授」那就指的是龔升。

02

1976年之後,科大數學系在龔升主持下迅速恢復了教學秩序,使教學科研工作走上了正軌。1978年,龔升兼任科大數學系副主任、數學研究所所長,1984年他又任科大副校長,並任科大研究生院院長、學位委員會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為科大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先後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安徽省科協副主席,安徽省數學會理事長。在幾何函數論、群上的調和分析、多復變數函數論三個不同的數學領域開展研究。發表論文七十餘篇。著有《多復變數的奇異積分》、《典型群上的調和分析》、《比貝爾勃赫猜想》等。

相關焦點

  • 聰明在於學習 天才在於積累著名數學家,「教書匠」龔升
    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龔升是華羅庚先生的學生,我很早就想去拜訪他。初冬的一天,採訪終於成行。
  • 著名數學家有哪些?盤點中國當代的數學家們
    極客數學幫盤點著名數學家有哪些。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中國當代的數學家們。龔升龔升(1930年1月16日—2011年1月10日),數學家,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在多個與單個複變函數論方面及調和分析方面都作出過突出貢獻。單複變函數論方面,他致力於比貝巴赫猜想的研究。多個復變數函數方面,他曾致力於奇異積分研究及凸與星型研究,以及典型群上調和分析的研究。
  • 23歲與愛因斯坦比肩,僅憑初中學歷自學成清華教授,如今怎樣?
    然而,在故事的開始,華羅庚的開局並不是最好。1910年,華羅庚出生在江蘇常州的一個普通人家中,父親開著一家小雜貨鋪維持這一家人的生活。華羅庚雖然出生在晚清,但他讀書的時候,清朝已經覆滅。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華羅庚就和數學有了不解的緣分。華羅庚從小就對數學痴迷,常常一個人蹲在角落發呆,只為思考一個數學問題。
  • 中國數學家的故事
  • 讓孩子愛上數學:從數學家的故事開始
    原標題:讓孩子愛上數學:從數學家的故事開始 很多偉大的數學家有一些傳奇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不是無意義的瑣碎,也不是一些讓人盲目追求的癖好。而且一些高貴的品質和令人稱豔的能力,讓我們對其敬仰,這些偉人也會因此成為我們的偶像,讓孩子有一個追逐的目標。
  • 由故事啟發的數學家,他就是陳景潤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的數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立了著名的「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的成就源於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的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事被滯留家鄉。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於他是英華的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學課。
  • 數學家的故事:高斯
    約翰·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歲),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
  • 【數學家故事】7位大數學家的小故事,有趣又勵志!
    你知道多少位數學家,又知道多少關於數學家的故事呢?今天,一起看看這些數學家的故事!高斯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在還不會講話時就自己學計算,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長大後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
  • 古今中外數學家盤點
    數學家是指一些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於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於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那麼數學家有哪些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今中外著名數學家盤點,歡迎大家了解!
  • 數學家的愛情故事
    《數學家的故事》由網友ukim於2002年4月6日在北大未名BBS上開始連載,6月10日完結。該系列原標題為《Heros in my heart》,共66篇,在圈內流傳甚廣。大學時,星星就讀過這本小冊子,印象頗為深刻。近日重讀,選擇其中部分章節,另增加一些新內容,整理成幾篇短文,分享給諸君。
  • 湖州師範學院唐笑敏教授:讓人沉醉的多複變函數論研究
    #(通訊員 吳慧伶 記者 張吉)說起華羅庚,想必大家眾所周知,他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方向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 中國女數學家的故事
    籌算女傑王貞儀  女數學家王貞儀(1768-1797),字德卿,江寧人,是清代學者王錫琛之女,著有《西洋籌算增刪》一卷、《重訂策算證訛》一卷、《象數窺餘》四卷、《術算簡存》五卷、《籌算易知》一卷。  從她遺留下來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從事天文和籌算研究的女數學家。
  • 著名數學家龔昇教授逝世
  • 數學家的故事1─高斯
    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一則故事說,高斯10歲時算出布特納給學生們出的將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的算術題,布特納剛敘述完題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確答案。不過,這很可能是一個不真實的傳說。據對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數學史家E·T·貝爾(E.T.Bell)考證,布特納當時給孩子們出的是一道更難的加法題:81297+81495+81693+…+100899。
  • > 數學家的故事1─高斯
    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一則故事說,高斯10歲時算出布特納給學生們出的將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的算術題,布特納剛敘述完題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確答案。不過,這很可能是一個不真實的傳說。據對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數學史家E·T·貝爾(E.T.Bell)考證,布特納當時給孩子們出的是一道更難的加法題:81297+81495+81693+…+100899。
  • 【數學名人故事】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梁燕老師,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位著名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出生於西元1777年,是德國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與阿基米德和牛頓被公認為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三位數學家。一生成就極為豐碩,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       三歲時,有一天,他趴在地板上。看著當水泥工頭的父親在算工人的薪水。父親好不容易算出來後。高斯卻說,父親算錯了。
  • 數學家的故事|數學鬼才佩雷爾曼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任何人在評價佩雷爾曼的工作上具有權威,那麼他應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教授理察·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漢密爾頓在數學上最著名的貢獻就是發現了Ricci流,而Ricci流正是讓佩雷爾曼接近頂峰的助手。佩雷爾曼發表論文之前的許多年裡,漢密爾頓自己以及圍繞他形成的所謂「Ricci流共同體」也一直試圖證明龐加萊猜想,但從未遂願。
  • 漫畫解讀數學家的故事——評《瘋狂的羅素》
    【讀書者說】  作者:楊武金(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數學基礎研究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有了長足的進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湧現了布爾、康託爾、弗雷格、哥德爾、懷特海、維根斯坦、希爾伯特、皮亞諾、龐加萊、圖靈、馮·諾依曼等一大批重量級的數學家同時也是邏輯學家、計算機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