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大小不影響意識能力 小昆蟲或懂計算數字

2020-12-07 中華網科技

大腦大小不影響意識能力 小昆蟲或懂計算數字

    導讀:動物之間腦容量的差別很大。鯨魚的大腦重達9公斤,有2,000億個神經細胞。人腦的重量介於1.25至1.45公斤之間,估計有100多億個神經細胞,每天能記錄生活中大約8600萬條信息。

蜜蜂的大腦僅有1毫克重,其神經細胞不足百萬個

    據英國媒體報導,近日有專家聲稱,雖然昆蟲的大腦極小,但可能與個頭較大的動物一樣聰明,甚至有意識。研究人員開玩笑的稱:「針頭大小的大腦有時也會令你精神振奮。」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稱,根據計算機模擬顯示的結果來看,昆蟲大腦裡的神經迴路可令昆蟲產生意識。昆蟲大腦模型顯示,完成一次簡單的計算過程僅需幾百個神經細胞的活動,而幾千個神經細胞的活動足以使高級動物具有意識。可見,昆蟲的大腦要勝過一個智能化的「活生生的機器人」。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心理研究中心的拉爾斯教授在《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稱:「腦容量較大的動物未必聰明。我們知道動物個頭的大小是預測其腦容量的一個最佳方法。然而和現在流行的觀念相反,我們不能根據動物的腦容量來預知它們的智能行為能力。通常我們在腦容量較大的大腦中沒發現更複雜的狀態,僅僅看到相同的神經迴路在反覆、連續不斷地重複。這可能會給大腦中記憶的圖像或聲音添加細節,但不會增加任何的複雜程度。使用計算機模擬可以看出,在許多情況下較大的腦容量可能相當於較大的硬碟,但未必是較好的處理器。」

    動物之間腦容量的差別很大。鯨魚的大腦重達9公斤,有2,000億個神經細胞。人腦的重量介於1.25至1.45公斤之間,估計有100多億個神經細胞,每天能記錄生活中大約8600萬條信息。相比之下,蜜蜂的腦重量僅有1毫克,其神經細胞也不足百萬個。但科學家指出,許多腦容量的差異僅存在於特殊的腦區。有著高度發達官能的動物也不例外,官能包括視覺、聽覺,或能做出準確動作的能力。腦容量的增加使得大腦活動更加細緻、具有出色的分辨力和更高的靈敏性或達到極高的準確性。

    研究表明,較大的動物也許需要較大的腦容量,因為有更多的東西需要控制。例如,要使大塊肌肉運動就需要更多的神經。通過對昆蟲大腦的研究,科學家表示,使用非常有限的神經細胞便能進行大量的「高級」思考,小小的昆蟲有可能會懂得計算數字,不要以為腦袋大就很聰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相關焦點

  • 將意識上傳到虛擬世界,人真的可以獲得永生嗎?
    意識上傳也就相當於把我們的內心世界做了一個副本,上傳到一個巨大的數據處理計算機中,模仿我們的心智。那麼,在未來,我們真的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永生嗎?我們的意識是基於大腦構造、化學反應所存在的,在受到身體和環境的物理約束下,我們會做出相應的反應和思考。這是我們意識的來源。
  • 大腦是如何區分自我和他人的意識的?
    >美工 | 雪今金編輯 | 小注人類模仿他人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假如這個過程出了錯,會引發很嚴重的心理問題。但是影響我們的不僅僅是周圍人的行動,我們還會更加深刻地被思維影響。我們模仿這些人的思維方式,隨著年齡增長,還會學習如何像身邊的人一樣思考,大腦也確實尤為擅長這件事——我們的大腦會複製他人大腦內的計算方式。但是,大腦是如何區分自己和他人的意識的呢?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文章,讓我們更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
  • 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大腦物質與意識之間的聯繫線索
    人的意識是如何產生的?這是一個既極為古老然而又相當年輕的問題,幾千年來一直困擾著許多領域的科學家們。科學至今不知道大腦所產生的意識如何從大腦物質本身產生的?為什麼人的大腦比鳥、貓、狗的更聰明?顯然,我們腦海裡所發生的一切,與所有其它生物中發生的都不一樣,人的意識是非常獨特的。
  • 昆蟲的智慧--中國數字科技館
    科學家描述過螞蟻、胡蜂、蟋蟀、蜜蜂等很多昆蟲運用相對初步的空間再現進行遷移的路線,這些昆蟲對它們經常通過的地點均具有構成圖像的能力。這些圖像以「瞬間成像」的形式被儲存起來並與它們後來處於另一個活動點的圖像相對照。通過對看到圖像和記憶中圖像進行比較並認定一致後,昆蟲就能確定自己在空間中的位置。不過,它們看到的圖像與儲存圖像之間的一致性並非絲毫不差。
  • 再小的昆蟲,也有大腦,他們也有像人類類似複雜的神經系統網絡
    即使是微小的昆蟲也有大腦,儘管昆蟲的大腦沒有人類大腦那麼重要。事實上,一隻昆蟲可以在沒有頭的情況下存活數天,前提是它在斬首時不損失致命量的血淋巴,即昆蟲的血液。昆蟲大腦中神經元的數量各不相同。普通的果蠅有10萬個神經元,而蜜蜂有100萬個神經元。(相比之下,人腦中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第一個葉被稱為原大腦,通過神經連接到複眼和小眼,後者是檢測運動和控制視力的感光器官。原腦包含蘑菇體,兩束神經元組成昆蟲大腦的重要部分。這裡的神經元被稱為肯揚細胞。
  • 吸菸改變青少年大腦結構:影響腦島大小和容量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長年吸菸會改變大腦處理尼古丁刺激信號的方式,從而讓人產生難以抗拒的渴望和滿足感。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3月3日報導,在最近的研究中,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和藥理學教授埃戴絲·倫敦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年輕吸菸者的大腦特定區域確實與非吸菸者存在差別。
  • 再小的昆蟲,也有複雜的神經網絡系統,它們同樣擁有NB的學習能力
    即使是微小的昆蟲也有大腦,儘管昆蟲的大腦沒有人類大腦那麼重要。事實上,一隻昆蟲可以在沒有頭的情況下存活數天,前提是它在斬首時不損失致命量的血淋巴,即昆蟲的血液。昆蟲大腦中神經元的數量各不相同。普通的果蠅有10萬個神經元,而蜜蜂有100萬個神經元。(相比之下,人腦中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第一個葉被稱為原大腦,通過神經連接到複眼和小眼,後者是檢測運動和控制視力的感光器官。原腦包含蘑菇體,兩束神經元組成昆蟲大腦的重要部分。這裡的神經元被稱為肯揚細胞。
  • 樹突的電學特性或能解釋人類大腦獨特的計算能力
    他們的研究揭示,人類樹突中的電信號隨傳遞減弱,導致電分隔(electrical compartmentalization)增大,意味著微小局部的樹突可以獨立應答而不受其他神經元幹擾。    這些差異有可能促使人類大腦形成了強大的計算能力,研究人員說。
  • 意識無法被計算嗎?
    在這類圖形中,小的多邊形或其他圖形通過相互不遮蓋的方式平鋪,從而得到整體圖形。其非周期性體現在當我們將這些菱形繼續平鋪到任意有限的範圍,只要圖形本身不旋轉,就無法得到重複的平鋪列陣。在神經元中,微管可以幫助控制突觸的連接強度,而它們管狀的結構可以幫助它們免受周圍更大的神經元帶來的噪音影響。這些微管的對稱、晶格結構恰恰是彭羅斯最感興趣的。他相信這樣的特徵「散發著某種量子物理的氣味」。不過,想要對意識產生任何影響,你需要的不僅僅是隨機且持續發生的量子相干性事件。
  • 文獻精讀 | 人類全麻後意識及認知能力的恢復
    由於病理狀態的恢復本身不可預判,因而本文作者將麻醉視作一種可控、可重複的幹預方法:通過麻醉影響意識和認知,以對恢復過程進行系統研究。研究結果對於麻醉後有無持續的認知損害這一公共健康話題亦提供了一定的科學解釋。Part1.
  • 大腦意識上傳雲端得永生?你可能想多了
    雖然長生不老這種美好的願景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圍繞思維永生的相關研究不斷引得眾多科學家關注。比如在身體死亡後,講人的大腦意識上傳到雲端,進入一個虛擬的世界,是否能像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能夠通過電話或視頻通話與現實世界中的親人保持聯繫?這種未來的可能性就稱為思維上傳,也就是在「數字來世」中繼續維持一個人的思想意識。
  • 《最強大腦》裡的「小度」計算能力比阿爾法更強
    浙江在線1月8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莊小蕾)本周五晚,中國電視史上首場「人機大戰」,中國「腦王」王峰2:3惜敗於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  比賽共分兩輪,都是人臉識別對決,最精彩的環節莫過於辨識雙胞胎  據《最強大腦》幕後科學家透露,章子怡選中了一對雙胞胎出題,出乎所有人意料。
  • 世界觀可能崩塌… 中國科學院朱清時:量子意識(人人能懂版)
    原標題:世界觀可能崩塌… 中國科學院朱清時:量子意識(人人能懂版) 點擊上方藍色「現代與經典」即可關注我們,添加小編個人微信xdyjd2005
  • 科學無界限:氣象對昆蟲的影響,你所不知道的小知識!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講一下氣象對昆蟲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昆蟲會因為季節的變化發生周期性的不同活動狀態,冬天會蟄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冬眠,可是你知道嗎?昆蟲還會出現夏眠,這都是因為氣象變化才會對昆蟲產生影響,當然也會包括遺傳學的問題,不多說了,進入今天的話題吧!昆蟲與其周圍的生活環境有密切的關係。
  • "中國雨人"測試結果:智商情商低 數字能力超常
    結果表明:從量表測驗的結果來看,周瑋的智商和情商都顯著地低於常人,但他的算術能力在多方面測試上與常人一致,並且在開方、乘方上遠超成人。  記者從《最強大腦》節目組獲悉,北京的大腦鑑定機構對周瑋進行了詳細的關乎智商和情商的測試,分別為:標準的智力測驗——韋氏智力測驗,以及標準的EQ測驗——RMET(reading minds in the eyes,從眼神中讀心,暨微表情判斷)。
  • 數字孿生體的「超級大腦」
    人類能夠"稱霸"地球靠的是強大的"大腦",正是大腦的不斷進化,讓人類擁有了更為高級的智慧,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思考判斷能力,以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數字孿生體與物理世界的互動,推理判斷,以及預測能力,跟人類大腦的功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數字孿生體之所以能夠流行,在於其能夠通過互動感知、數字建模、數據分析等,影響並有效解決物理世界問題的能力。
  • 魚也有感情:研究認為魚類擁有一定意識感知能力
    那麼魚類、昆蟲或植物是否有感情呢?這一問題又引起了另一個科學思考,即如何推斷動物或植物具有情感體驗。英國斯特林大學科學家就此問題展開了深入研究,發現魚類也擁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識能力。為了證明或反對人類以外的動物擁有情感和意識,科學家們採用了許多不同的判斷標準。比如,那些認為魚類沒有此能力的科學家指出,魚類的大腦較小且簡單,缺少哺乳動物大腦中負責協調高層次信息處理的大腦皮質。
  • 神經元樹突在大腦計算處理信息能力中的作用出乎意料| Neuron
    "看起來樹突棘是我們大腦中神經元如何實現計算處理信息的內在屬性。 這種情況並不是罕見的事件,"Lou Beaulieu-Laroche 說,他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也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 "我們所觀測的神經元都有樹枝狀的棘,而且樹枝狀的棘分布很多。"
  • 物質和意識是相互影響和決定的,唯物論和唯心論都不該以第一自居
    導讀:物質和意識是相互影響和決定的,唯物論和唯心論都不該以第一自居。本章內容5200字,需要30分鐘閱讀時間。正如我一直在強調的,物質和意識是一體,分不開,這是「意識裡沒有假的東西」 的原因。所以我其實也不是支持二元論哲學的人,無法分開,哪來的二元?而且當代哲學,依然沒有突破自我。
  • 人類意識加工對我們認識宇宙的影響
    原因在於他們(它們)的感覺器官對氣體分子的感知能力、大腦對信號的反映是不相同的。所以,才會出現,有些人覺得榴槤的氣味是香的而喜歡聞榴槤的氣味,而有些人覺得榴槤的氣味是臭的,一聞到就噁心想吐的原因。嗅覺能力,是生物在億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在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下,進化而來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生物適應環境的一種策略,是需要生物的「感覺器官」和「意識」參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