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的千古名句,「得饒人處且饒人」我們一直以來都理解錯了

2020-11-25 騰訊網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我們以為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它原本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它是怎麼演變成,我們現在的認知了。

我們都只知道「得饒人處且饒人」,卻不知它的上一句有多霸氣。

這句話,最初是出自《唾玉集》,全文如下:

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根據《唾玉集》記載,這首詩其實是,出自一個棋藝高超的道士。典故如下:

傳聞,曾經有個道士很擅長下棋,自從他出山之後,就沒有遇到過,真正能敵他的對手,並且和別人下棋的時候,他總是讓別人先走一步,更不會咄咄逼人,而是能夠,饒別人一點,就儘量饒他人几子;這裡的「饒」字其實是在下象棋時,「讓」別人的意思。

就這樣,老道無論是棋藝,還是棋風,都深受世人稱讚。

後來這個道士死在褒信縣,死前他曾委託,村裡的一個老人,為他辦理後事;幾年後,這個老人遵照,囑託為道士改葬,可打開墳墓,見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罷了。

這事傳開以後,世人都認為老道不是凡人,可遺憾的是,老道留下的信息實在太少了。

而這首詩,正是他留在世間的,唯一作品。因為詩的前一句不好理解,而「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字面通俗易懂,於是人們,便謹記了後面這一句;並把它作為,待人的傳統美德,永久流傳了。

其實「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這兩句是寫明了老道的棋藝之高。

在古代「爛柯」指的就是下棋對弈。

「真訣」就是下棋的法門。

「妙通神」三個字,這是對自己高超棋藝的自信。

「幾度春」寫出了本人的感慨,也領悟到了下棋的真諦。

這裡的「爛柯」也有個典故,講的是圍棋,是出自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是說「西晉時期,王質進山伐木,見幾個童子在下棋,等到棋下完了,王質發現自己斧頭的,木質斧柄早已腐爛。

正所謂,「山中一日、世上百年」,大概便是如此了。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一直被流傳至今。

現在我們來分析下,前一句「自出洞來無敵手」是多麼的霸氣,給人一種獨孤求敗的感覺。

而接下來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卻讓人感受到了,真正的王者風範;就是因為,有了前一句的霸氣,才更加突出老道的寬容、謙虛的美好品質。

你想想,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他,明明有高傲的資本,可是他卻願意退讓,這樣的風度,怎能不令人欽佩。

但是好人也不是隨便做的,「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前提是:「實力強大到無敵手」,得要先有「無敵手」,而後才有資格「饒人」。

就是說,你得有把對方,隨意捏圓搓扁的能力,才能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果你沒有這種能力,碰到誰,你都得饒人處且饒人,那麼大家只會認為,你是個軟柿子,人人都會來,踩你一腳。

而且作者原意是:當無生死利害關係時,你有遠超對手的能力,那麼能放對手一馬的時候,就放他一馬。

由此可見,自己要有能力,才會幫助到別人,也會饒恕別人。

而現在一般流傳的,只有後半句,並且意思曲解成:「任何時候,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能放對手就放」,這意思,跟作者原意完全扭曲了。

那麼這首詩,最出彩的後兩句,如果你讀懂了就會受益一生!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如果你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得饒人處且饒人」,下半句更體現古人的處世準則
    俗語是我們生活中常聽到的句子,朗朗上口,簡單易懂。這是老祖宗的人生智慧,口口相傳留給了我們。 在眾多的俗語中,有一句關於為人處世的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意思就是與人相處,能寬恕別人的地方,就不要太過追究。
  • 俗語「得饒人處且饒人」是何意思?讀了上句才知不是誰都有資格說
    古代的文化經過長時間的精煉,都各有其深意。現代的繼承採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法。而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代俗語,都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演變與代代傳頌才能有幸聽聞。例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其實,這句俗語也是有著屬於它的典故。
  • 慫了吧,林更新,但得饒人處且饒人,雖然你沒理卻還想給你機會
    慫了吧,林更新,但得饒人處且饒人,雖然你沒理卻還想給你機會 熟悉林更新的人都知道,自從他進入娛樂圈以來,一直順風順水,就算偶爾出現一些緋聞,也不會對林更新事業有所影響。
  • 「得理」何妨也「饒人」?
    這是一起典型的「無理賴三分」案例,雖屬個案,但在生活節奏快、社會流動性大的當下,動輒發火、心存暴戾之氣的人並非少數。否則「快遞哥剮蹭轎車被車主扇耳光、保安勸離遛狗男子被打成骨折、好心人行善反遭眾人譏笑」等新聞就不會發生,挑戰人們的道德底線。
  • 有一種胸懷,叫「得理也饒人」
    1 得理不饒人,贏得是道理,輸的是胸懷。相聲演員嶽雲鵬17歲時,曾在一家飯館打工。有一次,因為不小心把3號桌點的兩瓶啤酒,錯寫到了5號桌的單子上,其實就是6塊錢的事。結果,客人不肯買單,還大罵了他近3個小時。
  • 科學家覺得白居易千古名句有錯,登山考察了後,才知白居易有多牛
    1000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杜牧在江南寫了首千古名作《江南春》,頭兩句是這樣的「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兩句詩大家應該都還記得,畢竟這是一個千古名句,這首詩也入選課本多年。白居易有一首千古名句,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的,名叫《大林寺桃花》,全詩如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魔白居易出手,必然是精品了。這首七言絕句,無論是遣詞還是意境,都是一等一的唐詩。
  • 李白的一個千古名句,李敖曾提出個新穎的看法,方舟子:誤人子弟
    詩看起來很容易理解,開篇也是一個千古名句。但其中「萬戶搗衣聲」這5個字,卻曾引起不小的爭議。在詩詞大會上,也曾出了這樣一道題:題目有點兒刁。答案應該是選B,搗衣是指用杵在砧上搗衣料;當時臺上的小選手選的是A,她認為是洗衣服。當時百人團的100位詩詞高手,也僅有40答對,60人都被這題考倒。但事後,也有觀眾表示:不懂正常,當年李敖都理解錯。
  • 句句經典,人人喜愛,白居易50個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千古流傳
    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達到了後人難以超越的高度,更留下了不計其數的詩詞名句。在這幾年春節期間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盛讚《長恨歌》「句句是經典,句句是名句」。下面老沙精選白居易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詩詞名句50句,與大家共賞。
  • 李遠哲,饒了臺灣人吧
    臺灣中時新聞網快評說,臺立法機構為了蔡當局開放美豬進口議題吵翻天,正當絕大多數臺灣人憂心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即將進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竟語出驚人表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諾貝爾獎得主竟如此不科學的護航萊豬。李遠哲,饒了大家吧!
  • 你喜歡「得理不饒人」的人嗎?
    丁薇私人微信:dingwei2017。我今天本來想工作的,你把我好心情都毀了,我幾十萬的生意耽誤了你們賣了咖啡館夠不夠賠?」S拼命道歉,人家不接受,S說賠錢,人家也不幹,反正就是要罵。「那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難看的一張臉,」S說,「當時我看著她,真是惶恐無助極了,那情景現在想想都肝顫。所以剛才小姑娘說她死的心都有,你可能覺得誇張,可是我特別理解,真是那種心情。
  • 饒了孩子吧!
    饒了孩子吧! 2015-07-31 14:42: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7月31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31日刊文稱,「反課綱運動」竟然犧牲了一位高中學生,不能不令人震驚。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些僅憑半句就流傳千古的詩句
    在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中,有著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流傳於世,它們都有著鏗鏘的韻律和豐富優美的含義。但是也有著這麼一部分詩詞名句,它們都只憑半句就為眾人所知,另外半句卻鮮有人知曉。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向來都以深遠意境令無數人喜愛,可你知道它的上半句嗎?
  • 王維懷念友人,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家喻戶曉!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如李白《三五七言》中的「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中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等。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以詩相警,讓人更易銘記於心。譬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警示人們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勸人讀書學習是勸誡詩詞吟詠最多的題材。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學士都曾作詩勸誡家族子弟讀書勉學。這些「讀書」詩在今日讀來,依然對我們有警示作用。今天狗子就歸納了史上最為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江西饒萬龍,潛心黃臘石雕刻,助推玉雕產業發展
    黃臘石作為21世紀以來的玉石新寵,以前並不為人所重視,自本世紀初雲南龍陵縣發現黃臘石(又名黃龍玉)後,各地黃臘石資源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日益成為生活藝術的一部分。黃臘石表層呈黃臘油狀,故名。可分為二大類,一類是天然奇石,玉化程度較低,另一類完全玉化,是寶貴的雕刻玉材。作為稀有資源,普通黃臘石大者可置園林,中者可放廳堂,小者可作手玩,是展現天地靈氣的奇石佳作。
  • 饒舜專訪瑞士Stevans 樂隊:《China is strong》加油中國!
    -饒舜英語訪談(Allentalk)庚子冬春跨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籠罩武漢波及全國,全世界人民風雨同舟,同齊心抗疫,為武漢,為中國加油!曾接受過《饒舜英語訪談》的瑞士樂隊Stevans心繫中國,在大洋彼岸推出新單曲聲援中國抗疫:《 China is strong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歌曲以輕快的旋律,鼓舞身在疫情中的人們,同時表達了對中國能取得抗疫勝利的信心。
  • 三首流傳千古的小詩,四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孟郊憑此成就名傳千古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詩人,就是被人稱為「詩囚」的孟郊。孟郊一生寫詩500餘首,其中《遊子吟》和《烈女操》兩首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還有一首雖未進入《唐詩三百首》,但知名度卻絲毫不低於這兩首,那就是著名的《登科後》。這三首詩加在一起一共十六句,但卻創造了四個膾炙人口的成語,以此見出孟郊真可謂創造成語的高手。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 饒舜專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直抵全球化教育的真相
    這樣我們就會意識到有人們生活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政治觀點,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品位,不同的消費者偏好。差異是全球對話,任何地方有相似之處就有差異之處。疾病,現在幾乎所有的流行病都是全球性的疾病,這些疾病可能從南美或非洲開始,然後蔓延從一個大陸到另一個大陸,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現在人們會旅行各地,細菌也會跟著旅行,速度和人一樣快。所以我們必須理解,幾乎我們學習的所有內容都具有全球性。
  • 魯迅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風趣詼諧,第三句是千古名句!
    【注釋】華蓋:是星座名,在封建迷信中有這樣一個說法,人要是犯了華蓋星,就代表運氣不好。破帽:指破舊的帽子漏船載酒:出自《晉書·畢卓傳》中的典故:「得酒滿數百斛(hú)……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欲何求」、「未敢」都帶有反語的意外,是具有極其強烈的憤激之詞,從這一句也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明作者對國民政府已經不抱任何幻想,並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藐視和憎恨。這一句中的「鬧市」暗喻敵人橫行霸道的地方。這一句用象徵的手法,用來說明當時社會形勢的惡劣。
  • 與老公相差37歲,婚後退圈做全職太太,饒芯語的變化令人羨慕
    人這一生,誰不求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地安穩度過?可是,總有那麼一些人,老大的年紀還想要折騰,可是最終卻真的折騰出了一些門道。 而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感情生活——74歲時迎娶小他37歲的嬌妻,堪稱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