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產素水平影響婚姻

2020-12-05 網易財經

一段婚姻為何由最初的甜蜜走向爭吵乃至最終解體?瑞典研究人員首次研究發現,這或許與女性體內的催產素水平有關。

「離婚基因」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行為遺傳學者哈瑟·瓦爾倫帶領研究人員檢測超過1800名女性及其伴侶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和體內催產素水平。每對情侶或者已婚,或者同居,在一起的時間均超過5年。

檢測結果顯示,體內攜帶催產素受體基因變體A-allele的女性一般較難與他人保持親密關係,也較難步入婚姻殿堂。即使結婚,與那些不攜帶這種基因變體的女性相比,她們婚姻觸礁或最終離婚的機率高出50%。

研究人員稱A-allele為「離婚基因」。他們發現,與攜帶「離婚基因」的女性結婚的男性婚姻滿意度較低。

愛情激素

催產素是腦下垂體後葉激素之一。先前研究顯示,催產素不僅能促進哺乳期母親分泌乳汁,還有助增進人際互動,如母子間聯繫、陌生人間信任和慷慨、夫妻間親密感等。催產素因此獲稱「愛情激素」。

如果女性無法正常分泌催產素,她們很可能無法與包括父母、伴侶、孩子或朋友在內的其他人保持正常、良好的關係,甚至可能患上孤獨症。

英國《每日郵報》25日援引瓦爾倫的話報導:「我們已找到催產素影響人類配對表現的證據,不同的催產素受體基因與女性對待伴侶的態度存在關聯。」

先前美國和瑞士研究人員一項實驗顯示,讓關係緊張的夫婦使用催產素鼻噴霧劑之後,他們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明顯降低。

「風流基因」

如果說女性攜帶「離婚基因」容易婚姻觸礁,攜帶「風流基因」的男性同樣容易讓婚姻變質。

所謂「風流基因」指後葉加壓素受體1a。這種基因影響下丘腦所分泌激素後葉加壓素的受體。瓦爾倫等人先前研究發現,這種基因的一個變種334型等位基因與男性能否與伴侶建立親密關係有關。

研究顯示,攜帶兩份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與不攜帶或僅攜帶一份的男子相比,婚姻出現危機的機率高一倍,攜帶一份或兩份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與沒有它的男子相比,前者妻子的婚姻滿意度更低。

不攜帶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中,20%出現婚姻危機,有兩份這種等位基因男子同比為34%;至少攜帶一份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中30%未婚,不攜帶這種基因的男子同比為17%。

研究人員說,獲知這些遺傳信息雖然不能「未雨綢繆」,但或可「亡羊補牢」,敦促人們設法擺脫它的影響。(喬穎)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瑞典研究發現體內催產素水平影響婚姻幸福
    一段婚姻為何由最初的甜蜜走向爭吵乃至最終解體?瑞典研究人員首次研究發現,這或許與女性體內的催產素水平有關。
  • 狗眼看人親,只因催產素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催產素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元合成並分泌,它並不是女性所特有的,相反,男女都會分泌催產素。催產素釋放後,一部分會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外周組織,如生殖器官,包括女性的子宮、卵巢和乳腺,男性的前列腺和陰莖等;另一部分則穿過血腦屏障,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起著神經遞質的作用,可以影響我們的很多社會行為[3]。
  • 催產素影響社交能力 男性體內也有
    千萬不要被它的名字所誤導,催產素其實是一種神經肽,在男女體內均存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楊志華告訴記者,通過這種神經肽的不停刺激,人們會產生出對愛情伴侶的依戀。  「後葉催產素不是女性的專利,不同性別、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的人,都會產生後葉催產素,譬如處於青春期的男性。」他說,「催產素被認為是人與人之間親密的關係的起源,戀人們之所以會渴望擁抱親吻,也是由於催產素在起作用。」
  • 催產素在神經科學領域多影響引科學家關注—新聞—科學網
    催產素催生的硬科學
  • 催產素在保持動物合作中起關鍵作用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志B輯:生物科學》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催產素與野生黑猩猩維護彼此合作關係密切相關。會相互合作的動物活得更久,並且它們的後代有更好的生存機會。人們發現,在非人靈長類動物和其它合作動物中,密集和持久的社會關係主要存在於相互有遺傳關係的動物之間。
  • 關於催產素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催產素又名「縮宮素」,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催生針」。是一種用來引產、催產、防止產後出血的具有選擇性興奮子宮平滑肌、刺激子宮收縮的子宮收縮劑。催產素能降低人體內腎上腺酮等壓力激素的水平,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 宮縮素除催產還有什麼作用?
    原標題:宮縮素除催產還有什麼作用?   宮縮素又叫催產素,是一種肽類激素,由垂體後葉分泌,由下丘腦室旁核和視上核合成。其生理作用: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促進母愛的作用。此外,它還能減少人體內腎上腺酮等壓力激素的水平,以降低血壓。它並非女人的專利,男女均可分泌。
  • 基因可能會影響婚姻的幸福感嗎?
    基因可能會影響婚姻的幸福感嗎?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人們在婚姻中所獲得的幸福感,比如:適當的溝通,共同的生活習慣等,然而基因其實也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婚姻的感受。根據耶魯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婚姻的幸福感可能與催產素受體基因變體OXTRrs53576(基因位點)有關。實際上,催產素一直在社交關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與之相關的受體基因變異以前就被認為與情緒穩定及同理心有關。研究人員發現,當婚姻中至少一方的受體基因中有GG基因型(基因中含有兩個鳥嘌呤脫氧核糖核酸)變異時,夫妻雙方對婚姻會感到更滿意。
  • 你知道催產素對胎兒有什麼影響嗎?這六類孕婦,千萬不能用催產素
    但若是有其他的突發情況,如宮縮不好,就需要注射人工催產素了。一、天然催產素不僅催生還催情催產素對個體行為的調控表現在很多方面。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母性行為的影響,母親的催產素水平高,她對自己的子女就表現出更多的依戀和親密行為,如擁抱、愛撫等。
  • 科學網— 催產素通過腦內投射纖維影響情感行為
    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用光遺傳學方法特異刺激這些繞行的投射纖維,則對動物的社交行為產生調控作用。 下丘腦存在著一群特殊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既保留了神經元的放電特性,又能夠釋放激素入血,作用於外周的靶器官,在調節機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和內環境穩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分泌血管加壓素和催產素(OXT)的神經元主要位於下丘腦室旁核(PVN)與視上核(SON)。
  • 催產素通過腦內投射纖維影響情感行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一工作揭示了催產素並不是僅通過釋放到外周起到激素的作用,也可以通過投射到腦內情感調控區域而影響人們的情感行為。從神經垂體釋放入血的加壓素與催產素調控機體的水鹽平衡、分娩與泌乳等重要過程。
  • 科學網—研究揭示催產素影響母性行為
    本報訊 4月16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小鼠研究揭示了催產素如何通過調節大腦對顯著聽覺信號的反應影響母性行為。
  • PII:研究發現催產素促進求助行為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催產素能夠增強困難時期對他人的信任感,有助於向他人尋求支持和幫助,共同解決困難。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人類行為研究中心的馬克·埃倫博根和克里斯多福·卡多佐進行一項雙盲實驗,讓100名學生使用催產素或安慰劑鼻用噴霧,然後讓他們遭遇社會排斥。研究人員冒充學生,與志願者對話,其間或與他們發生爭執、或無禮打斷、或對他們不理不睬。
  • 過了預產期,要不要打催產素「催產」?胎兒和母體的狀況說了算
    導語:快到預產期,尤其是到了預產期,胎兒還沒有發動的跡象,孕媽媽會著急,擔心胎兒的跡象,有個問題,過了預產期需要打「催產針」嗎?到底要不要打催產素呢,有的說法是講究瓜熟蒂落,也有的說法是怕催產素對胎兒不好,催產素會使宮縮太嚴重,胎兒承受不住。很多孕媽媽過了預產期胎兒不發動,孕媽媽也沒有臨產的徵兆出現,但是胎兒會不會有問題呢?是不是需要打催產素催產呢?
  • 婚姻幸福可能與基因有關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美國一項新研究稱,婚姻是否幸福不僅取決於夫妻雙方的興趣愛好、價值觀等因素,還可能與他們的基因有關。  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說,他們以178對年齡37歲至90歲的已婚夫婦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進行婚姻安全感和滿意度調查,並提取他們的唾液樣本開展基因分析。  論文稱,一種與催產素有關的基因——催產素受體基因在婚姻安全感和滿意度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內心的溫暖來源於它——催產素
    激情多巴胺消退後,催產素登上舞臺。高水平的催產素,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溫柔,更穩定,更加有利於我們親密關係的維持。什麼是催產素?催產素(英文名為 Oxytocin,簡稱 OT)是一種哺乳動物激素,其化學結構如下:在人體內,催產素由大腦下視丘「室旁核」與「視上核」神經元所分泌,經垂體後葉進入血液中,不論男女都會分泌。九十年代,科學家就已經成功測定了催產素的 9 個胺基酸序列 。
  • 不是所有孕媽,都能直接使用催產素!
    催產素又名「縮宮素」,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催生針」,是一種用來引產、催產、防止產後出血的具有選擇性興奮子宮平滑肌、刺激子宮收縮的子宮收縮劑。什麼是催產素?催產素是一種具有「產前引產、產中催產、產後催乳、止血」作用的激素。催產素還能降低人體內腎上腺酮等壓力激素的水平,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此外,研究表明,當人處在心情開朗或具有強烈歸屬感時,心臟也會產生催產素,體內組織的供氧量大量增加,具有減輕壓力的作用。
  • Sci Rep:母乳餵養可幫助嬰兒吸收後葉催產素
    2017年10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後葉催產素是一類多肽類激素,它對於人們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後葉催產素也被認為對於大腦的「社交活動」十分必要的元素。此前研究已經揭示:後葉催產素能夠釋放到整個大腦區域以及血液中。母親的奶水中含有血液中來源的後葉催產素。
  • 大腦如何分泌多巴胺, 羥色胺, 催產素?
    大腦中的丘腦是人類的情愛中心,貯藏著丘比特之箭,並含有多種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羥色胺, 催產素,腎上腺素等。多巴胺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的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200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瑞典的阿爾維德·卡爾松的研究成果說明,多巴胺不僅有左右人們行為的作用,也參與了人的情愛過程並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 生孩子出現這2種情況,打催產素刻不容緩!
    「催產素」,顧名思義,就是能夠促進生產分娩的一種激素。那麼,催產素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打呢?打了催產素以後,多久能生呢?……這應該是很多孕媽媽心中的疑問。分娩時,子宮頸和陰道受到壓迫和牽引,可反射引起準媽媽體內的催產素分泌,能促進和加強子宮收縮,有助於分娩。  不過,催產素的分泌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有些準媽媽需要使用外源性催產素來加強宮縮。赫英東醫生表示:通常以下情況需要使用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