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婚姻為何由最初的甜蜜走向爭吵乃至最終解體?瑞典研究人員首次研究發現,這或許與女性體內的催產素水平有關。
「離婚基因」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行為遺傳學者哈瑟·瓦爾倫帶領研究人員檢測超過1800名女性及其伴侶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和體內催產素水平。每對情侶或者已婚,或者同居,在一起的時間均超過5年。
檢測結果顯示,體內攜帶催產素受體基因變體A-allele的女性一般較難與他人保持親密關係,也較難步入婚姻殿堂。即使結婚,與那些不攜帶這種基因變體的女性相比,她們婚姻觸礁或最終離婚的機率高出50%。
研究人員稱A-allele為「離婚基因」。他們發現,與攜帶「離婚基因」的女性結婚的男性婚姻滿意度較低。
愛情激素
催產素是腦下垂體後葉激素之一。先前研究顯示,催產素不僅能促進哺乳期母親分泌乳汁,還有助增進人際互動,如母子間聯繫、陌生人間信任和慷慨、夫妻間親密感等。催產素因此獲稱「愛情激素」。
如果女性無法正常分泌催產素,她們很可能無法與包括父母、伴侶、孩子或朋友在內的其他人保持正常、良好的關係,甚至可能患上孤獨症。
英國《每日郵報》25日援引瓦爾倫的話報導:「我們已找到催產素影響人類配對表現的證據,不同的催產素受體基因與女性對待伴侶的態度存在關聯。」
先前美國和瑞士研究人員一項實驗顯示,讓關係緊張的夫婦使用催產素鼻噴霧劑之後,他們的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明顯降低。
「風流基因」
如果說女性攜帶「離婚基因」容易婚姻觸礁,攜帶「風流基因」的男性同樣容易讓婚姻變質。
所謂「風流基因」指後葉加壓素受體1a。這種基因影響下丘腦所分泌激素後葉加壓素的受體。瓦爾倫等人先前研究發現,這種基因的一個變種334型等位基因與男性能否與伴侶建立親密關係有關。
研究顯示,攜帶兩份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與不攜帶或僅攜帶一份的男子相比,婚姻出現危機的機率高一倍,攜帶一份或兩份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與沒有它的男子相比,前者妻子的婚姻滿意度更低。
不攜帶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中,20%出現婚姻危機,有兩份這種等位基因男子同比為34%;至少攜帶一份這種等位基因的男子中30%未婚,不攜帶這種基因的男子同比為17%。
研究人員說,獲知這些遺傳信息雖然不能「未雨綢繆」,但或可「亡羊補牢」,敦促人們設法擺脫它的影響。(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