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I:研究發現催產素促進求助行為

2021-01-13 生物谷

俗話說,「兩人分擔,困難減半」,但不少人張不開嘴,寧願獨自面對。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催產素能夠增強困難時期對他人的信任感,有助於向他人尋求支持和幫助,共同解決困難。

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人類行為研究中心的馬克·埃倫博根和克里斯多福·卡多佐進行一項雙盲實驗,讓100名學生使用催產素或安慰劑鼻用噴霧,然後讓他們遭遇社會排斥。研究人員冒充學生,與志願者對話,其間或與他們發生爭執、或無禮打斷、或對他們不理不睬。

研究人員隨後讓志願者回答一份有關情緒和性格的調查問卷。

結果顯示,對那些遭社會排斥後情緒明顯低落的志願者而言,事前使用催產素鼻用噴霧的志願者對他人的信任度高於使用安慰劑者。但對那些遭社會排斥後情緒無明顯波動的志願者而言,催產素不影響他們對他人的信任度。

研究結果刊載於最新一期《心理神經內分泌學》期刊上。

卡多佐說,這項研究可能給那些因承受巨大壓力、鮮少獲得社會支持而引起心理疾病的患者,譬如抑鬱症患者,提供一項新的治療選擇。「如果有人覺得非常鬱悶,催產素或許可以幫助你尋求社會支持」,抑鬱症患者容易退縮,而社交活動能夠減輕抑鬱,幫助康復。

傳統研究關注催產素對女性生產和哺乳的作用,近年來開始關注這種激素對社會行為的影響。

「先前研究顯示,抑鬱人群體內的天然催產素水平較高,但在這項研究之前,無人知道確切原因,」卡多佐說,「原來,催產素能夠促使抑鬱者向他人尋求幫助。」

卡多佐說,與多數藥物不同的是,催產素的這一效用因個體情況和背景因素差異而不同,因此,多了解這一激素有助今後更好地用於治療。埃倫博根計劃下一步將研究催產素對臨床抑鬱症高危人群的影響。(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doi:10.1016/j.psyneuen.2013.05.006

Stress-induced negative mood moder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oxytocin administration and trust: Evidence for the tend-and-befriend response to stress?

Christopher Cardoso, Mark A. Ellenbogen, Lisa Serravalle, Anne-Marie Linnen

Introduction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oxytocin, a nonapeptide posited to underlie the affiliation-related 「tend-and-befriend」 behavioral response to stress (Taylor et al., 2000), may improve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by facilitating the acquisition of social support during times of distress. The assertion, however, has not been explicitly tested in humans. Thus, we examined whether the effect of oxytocin on self-perceived trust is magnified in inpiduals who experienced higher ratings of negative mood following social rejection.MethodIn a double-blind experiment, 100 students (50♀) were subject to a live social rejection paradigm following random assignment to either a 24IU intranasal oxytocin or placebo administration. Mood and self-perceived trust were measured following social rejection.ResultsMultiple regression and simple slop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xytocin administration increased self-perceived trust relative to placebo in participants reporting a negative mood response following social rejection [b=4.245, t(96)=3.10, p=.003], but not in those whose mood state was euthymic.Conclusion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xytocin may promote the acquisition of social support in times of distress by increasing self-perceived trust. The findings provide empirical support that oxytocin promotes an affiliation-related behavioral response to st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tend-and-befriend theory.

相關焦點

  • 瑞典研究發現體內催產素水平影響婚姻幸福
    瑞典研究人員首次研究發現,這或許與女性體內的催產素水平有關。 「離婚基因」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行為遺傳學者哈瑟·瓦爾倫帶領研究人員檢測超過1800名女性及其伴侶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和體內催產素水平。每對情侶或者已婚,或者同居,在一起的時間均超過5年。
  • 催產素促進社交能力,那男人咋辦?
    催產素促進社交能力,那男人咋辦? 來源: 生物探索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9-30   今日/總瀏覽:1/4261
  • 科學網—研究揭示催產素影響母性行為
    本報訊 4月16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小鼠研究揭示了催產素如何通過調節大腦對顯著聽覺信號的反應影響母性行為。
  • 科學網— 催產素通過腦內投射纖維影響情感行為
    本報訊(記者崔雪芹)11月19日,《神經元》在線發表浙江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合作成果。用光遺傳學方法特異刺激這些繞行的投射纖維,則對動物的社交行為產生調控作用。 下丘腦存在著一群特殊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既保留了神經元的放電特性,又能夠釋放激素入血,作用於外周的靶器官,在調節機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和內環境穩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分泌血管加壓素和催產素(OXT)的神經元主要位於下丘腦室旁核(PVN)與視上核(SON)。
  • 催產素通過腦內投射纖維影響情感行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一工作揭示了催產素並不是僅通過釋放到外周起到激素的作用,也可以通過投射到腦內情感調控區域而影響人們的情感行為。段樹民介紹說,通過高分辨全腦追蹤和精細解析,他們發現下丘腦內分泌神經元一些突起並不是直接投射到垂體,而是繞行投射到腦內一些情感調控的腦區。用光遺傳學方法特異刺激這些繞行的投射纖維,則對動物的社交行為產生調控作用。下丘腦存在著一群特殊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既保留了神經元的放電特性,又能夠釋放激素入血,作用於外周的靶器官,在調節機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和內環境穩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狗眼看人親,只因催產素
    催產素釋放後,一部分會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外周組織,如生殖器官,包括女性的子宮、卵巢和乳腺,男性的前列腺和陰莖等;另一部分則穿過血腦屏障,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起著神經遞質的作用,可以影響我們的很多社會行為[3]。催產素,不止管生催產素對個體行為的調控表現在很多方面。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母性行為的影響。有研究顯示,母親懷孕時的催產素水平與她和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是正相關的。
  • 催產素水平影響婚姻
    瑞典研究人員首次研究發現,這或許與女性體內的催產素水平有關。「離婚基因」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行為遺傳學者哈瑟·瓦爾倫帶領研究人員檢測超過1800名女性及其伴侶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和體內催產素水平。每對情侶或者已婚,或者同居,在一起的時間均超過5年。
  • 催產素在保持動物合作中起關鍵作用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志B輯:生物科學》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催產素與野生黑猩猩維護彼此合作關係密切相關。會相互合作的動物活得更久,並且它們的後代有更好的生存機會。人們發現,在非人靈長類動物和其它合作動物中,密集和持久的社會關係主要存在於相互有遺傳關係的動物之間。
  • 催產素在神經科學領域多影響引科學家關注—新聞—科學網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催產素引起了神經學家的強烈興趣。當時研究顯示,它能驅動多個物種的母性行為和社會依附性。它參與了一系列社會行為,包括田鼠的一夫一妻制、羊的母嬰紐帶,甚至人類間的信任,因此催產素贏得了「擁抱荷爾蒙」的聲譽。「但人們僅僅認為催產素是一個結合分子、一種擁抱荷爾蒙。」埃默裡大學神經系統學家Larry Young說。
  • 新的研究表明,催產素可能會使腦細胞恢復可塑性
    在使用腦組織的實驗室研究中,催產素似乎逆轉了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對腦細胞的影響。這種激素可以恢復細胞的「可塑性」,而可塑性對記憶和學習至關重要。激素催產素起源於大腦的一個叫做下丘腦的部分。催產素在分娩、母乳餵養和社會聯繫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也可能促進浪漫的依戀。身體在性活動過程中釋放激素,從而獲得了它作為「愛激素」而聞名的化學物質。
  • 催產素影響社交能力 男性體內也有
    研究人員發現,與其他人相比,「CD38 基因」表達量高、「CD157 基因」序列存在特定變異的年輕人,他們待人處事時更為友好,密友也更多,社交技能更嫻熟。  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發表於《精神神經內分泌學》期刊,主要負責人理察·埃布斯坦教授表示,研究結果從基因表達量去評價人類社交行為,且證實了催產素對社交技能的重要影響。
  • 「愛情荷爾蒙」催產素也會導致攻擊性行為
    這些條件都是嚴格控制和人為的,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限制影響行為的變量的數量。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老鼠在半自然環境中的行為可以教會我們更多關於自然行為的知識,尤其是當我們打算將這些發現應用到人類身上時。人們曾認為這種激素能調節親社會行為。但研究結果一直是相互矛盾的,一些人提出了另一種假說,稱為「社會顯著性」,稱催產素可能參與放大對各種社會線索的感知,從而導致親社會行為或敵對行為,這取決於個人性格和他們所處的環境等因素。 為了驗證社會顯著性假說,研究小組使用了可以輕輕激活下丘腦中催產素產生細胞的老鼠,將它們首先放置在豐富的、半自然的實驗室環境中。
  • 生孩子出現這2種情況,打催產素刻不容緩!
    「催產素」,顧名思義,就是能夠促進生產分娩的一種激素。那麼,催產素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打呢?打了催產素以後,多久能生呢?……這應該是很多孕媽媽心中的疑問。分娩時,子宮頸和陰道受到壓迫和牽引,可反射引起準媽媽體內的催產素分泌,能促進和加強子宮收縮,有助於分娩。  不過,催產素的分泌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有些準媽媽需要使用外源性催產素來加強宮縮。赫英東醫生表示:通常以下情況需要使用催產素。
  • 最新研究揭示催產素增加人們社交恐懼感—新聞—科學網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7月24日報導,以「擁抱激素」、「愛情激素」聞名的後葉催產素,除了是一種似乎能夠催生愛情的化學物質之外
  • 愛的力量:日本科學家發現愛情激素催產素可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等認知...
    因此,β澱粉樣蛋白(Aβ)及其在引起認知缺陷和記憶缺陷中的作用一直是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的重點。催產素(oxytocin)是一種肽類激素,其生理作用: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平滑肌的收縮,還會誘發愛與幸福感。雖然名為催產素,但它並非女性的專利,男女均可分泌。
  • 大腦如何分泌多巴胺, 羥色胺, 催產素?
    大腦中的丘腦是人類的情愛中心,貯藏著丘比特之箭,並含有多種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羥色胺, 催產素,腎上腺素等。多巴胺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的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200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瑞典的阿爾維德·卡爾松的研究成果說明,多巴胺不僅有左右人們行為的作用,也參與了人的情愛過程並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 德國研究發現催產素助男性保持忠誠
    據新華社電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催產素有助男性與異性保持安全距離,增進男性對伴侶的忠誠度,堪稱「忠誠激素」。  波恩大學精神病學家雷恩·赫勒曼和同事徵募一批身體健康的異性戀男青年為志願者。經研究發現,噴過催產素、有伴侶的男性認為與魅力異性的理想距離為71釐米至76釐米,而其他志願者更願意站在距離魅力異性51釐米至61釐米處。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15日援引赫勒曼的話報導:「催產素能夠增進人們之間的信任,所以我們推斷男性在這種激素的影響下會允許女性實驗者靠得更近,但事實相反。」  催產素是腦下垂體後葉激素之一。
  • 催產素如何讓乳房產奶
    用於催乳的中西醫方法很多,特別是近年倡導的早吸吮、早餵養對促進泌乳很有幫助。但由於某些原因,孩子不能有效吸吮,難達促進泌乳效果。對此,除注意加強乳母的營養和生活護理外,對缺乳者可試用催產素滴鼻。
  • 後葉催產素提高自閉症兒童腦部功能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後葉催產素能夠幫助自閉症兒童理解社交活動信息。  這項研究發現,只需要一劑這種被稱為「愛情荷爾蒙」的激素,自閉症患者大腦中與社交人際關係有關的區域的活躍度就會得到提升。  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通常人們籠統的使用「自閉症」一詞來稱呼。
  • 研究發現:「愛情荷爾蒙」催產素有望治療自閉症
    新華社成都3月21日電(記者吳曉穎)科學家發現,有「愛情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對自閉症症狀有改善作用。電子科技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催產素使高自閉特質個體對積極的面部表情產生了注意偏好。這一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精神神經內分泌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