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催產素增加人們社交恐懼感—新聞—科學網

2020-12-08 科學網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7月24日報導,以「擁抱激素」、「愛情激素」聞名的後葉催產素,除了是一種似乎能夠催生愛情的化學物質之外,或許還要對愛情破裂、關係失敗負責。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科學家們發現,後葉催產素能夠強化愛情、促進社會交往,但同時也在活躍大腦中痛苦的情感記憶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發現,在有過消極或沉重的經歷後,這種激素會增加人對恐懼和憂慮的敏感度。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強烈的愛情會帶來痛苦的悲傷,這可能會導致的結果是,雙方關係一旦惡化就難以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幾十年的研究,催產素通常被認為是緩解緊張感的一大要素。但最新研究則揭示了催產素是如何增加人們對社交的恐懼感的,而非減緩,並闡釋了催產素作用在了人類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哪一處。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開發新的方式來幫助人們克服負面情緒和記憶。事實上,這種激素已經應用於治療抑鬱症患者的實驗研究中。

 

研究人員認為,在社會語境下,理解催產素對刺激和減緩焦慮的雙重作用,能在應用催產素的治療中通過改善方法、避免刺激消極反應來獲得更好的治療結果。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催產素在神經科學領域多影響引科學家關注—新聞—科學網
    Froemke等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荷爾蒙會以一種方式促進神經信號,著重於遇險信號或可能的面部表情等社會相關的輸入。而且,研究人員又開始了一波更具野心的實驗,以檢測催產素是否有助於治療一些類型的孤獨症。 該研究將帶來對催產素及其對行為的複合作用的更複雜理解。「催產素研究領域已經成熟,已在吸引研究人員投入其中,推動該領域飛速發展。」Young說。
  • 催產素影響社交能力 男性體內也有
    研究人員發現,與其他人相比,「CD38 基因」表達量高、「CD157 基因」序列存在特定變異的年輕人,他們待人處事時更為友好,密友也更多,社交技能更嫻熟。  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發表於《精神神經內分泌學》期刊,主要負責人理察·埃布斯坦教授表示,研究結果從基因表達量去評價人類社交行為,且證實了催產素對社交技能的重要影響。
  • 催產素促進社交能力,那男人咋辦?
    催產素促進社交能力,那男人咋辦? 來源: 生物探索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9-30   今日/總瀏覽:1/4261
  • 科學網—研究揭示催產素影響母性行為
    本報訊 4月16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小鼠研究揭示了催產素如何通過調節大腦對顯著聽覺信號的反應影響母性行為。
  • 研究稱男人不結婚因催產素太低 吃藥能增加幸福
    吃一粒藥片就可以增加幸福感?廣東科學中心將於本周日,推出免費大型主題展覽——「大腦展」,為市民帶來有關大腦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揭開人類各種感知的秘密。另外,還有各種測試小遊戲,為你的大腦功能「體檢」。
  • 科學網— 催產素通過腦內投射纖維影響情感行為
    用光遺傳學方法特異刺激這些繞行的投射纖維,則對動物的社交行為產生調控作用。 下丘腦存在著一群特殊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既保留了神經元的放電特性,又能夠釋放激素入血,作用於外周的靶器官,在調節機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和內環境穩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分泌血管加壓素和催產素(OXT)的神經元主要位於下丘腦室旁核(PVN)與視上核(SON)。
  • 後葉催產素提高自閉症兒童腦部功能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後葉催產素能夠幫助自閉症兒童理解社交活動信息。  這項研究發現,只需要一劑這種被稱為「愛情荷爾蒙」的激素,自閉症患者大腦中與社交人際關係有關的區域的活躍度就會得到提升。  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通常人們籠統的使用「自閉症」一詞來稱呼。
  • 狗眼看人親,只因催產素
    《科學》(Science)上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和狗狗的相互凝視形成了催產素分泌的正反饋,正是這一反饋讓狗狗成了人類最好的朋友;而狼就沒有這個機制。看起來,催產素不但成為了人類愛意的紐帶,還創造了跨物種的情誼。催產素是什麼提到催產素,可能很多人都會望文生義,以為它只是一種能加快生產過程的激素,所以肯定也只有女性才會分泌催產素。
  • PII:研究發現催產素促進求助行為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催產素能夠增強困難時期對他人的信任感,有助於向他人尋求支持和幫助,共同解決困難。加拿大康科迪亞大學人類行為研究中心的馬克·埃倫博根和克里斯多福·卡多佐進行一項雙盲實驗,讓100名學生使用催產素或安慰劑鼻用噴霧,然後讓他們遭遇社會排斥。研究人員冒充學生,與志願者對話,其間或與他們發生爭執、或無禮打斷、或對他們不理不睬。
  • Sci Rep:母乳餵養可幫助嬰兒吸收後葉催產素
    2017年10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後葉催產素是一類多肽類激素,它對於人們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後葉催產素也被認為對於大腦的「社交活動」十分必要的元素。此前研究已經揭示:後葉催產素能夠釋放到整個大腦區域以及血液中。母親的奶水中含有血液中來源的後葉催產素。
  • 新的研究表明,催產素可能會使腦細胞恢復可塑性
    在使用腦組織的實驗室研究中,催產素似乎逆轉了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對腦細胞的影響。這種激素可以恢復細胞的「可塑性」,而可塑性對記憶和學習至關重要。激素催產素起源於大腦的一個叫做下丘腦的部分。催產素在分娩、母乳餵養和社會聯繫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也可能促進浪漫的依戀。身體在性活動過程中釋放激素,從而獲得了它作為「愛激素」而聞名的化學物質。
  • 催產素通過腦內投射纖維影響情感行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一工作揭示了催產素並不是僅通過釋放到外周起到激素的作用,也可以通過投射到腦內情感調控區域而影響人們的情感行為。用光遺傳學方法特異刺激這些繞行的投射纖維,則對動物的社交行為產生調控作用。下丘腦存在著一群特殊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既保留了神經元的放電特性,又能夠釋放激素入血,作用於外周的靶器官,在調節機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和內環境穩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實驗證實手觸摸所感受到的柔軟和愉悅感能使唾液中催產素含量增加
    花王株式會社感覺科學研究所和衛生研究所不斷推進的、有關催產素和觸感之間關係的研究最近證實,手在觸摸時所感受到的柔軟和愉悅(舒適),能使唾液中的催產素含量增加。  「催產素」※1,又被稱作「愛的荷爾蒙」、「擁抱荷爾蒙」,是關係到育兒者和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形成的荷爾蒙。
  • Neuron最新:小細胞催產素神經元在自閉症發病機制中的關鍵作用
    2020年10月27日,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Eastman M Lewis等人,在《Neuron》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Parallel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ircuits Are Differentially Impacted in Autism」的文章,提供了雄性小鼠中大細胞和小細胞催產素(OT)神經元的首個全面表徵
  • 金斯瑞科普|愛的荷爾蒙——催產素竟與男性性功能存在潛在聯繫
    隨著對人體內在機制的不斷解碼,研究人員將愛情解釋為人體內多種愛荷爾蒙的「雞尾酒作用」,是各種激素爆炸分泌相互影響的作用。與其說,愛情是被靈魂所吸引,被激素所吸引這種說法更有據可依。儘管在多種愛荷爾蒙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多巴胺,但催產素才是名副其實的愛激素。多巴胺更像是一種自我獎勵激素,與興奮,動力相關。而催產素則是真正增加信任感,親密度的激素。
  • 催產素在保持動物合作中起關鍵作用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志B輯:生物科學》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催產素與野生黑猩猩維護彼此合作關係密切相關。會相互合作的動物活得更久,並且它們的後代有更好的生存機會。人們發現,在非人靈長類動物和其它合作動物中,密集和持久的社會關係主要存在於相互有遺傳關係的動物之間。
  • 催產素水平影響婚姻
    瑞典研究人員首次研究發現,這或許與女性體內的催產素水平有關。「離婚基因」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行為遺傳學者哈瑟·瓦爾倫帶領研究人員檢測超過1800名女性及其伴侶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和體內催產素水平。每對情侶或者已婚,或者同居,在一起的時間均超過5年。
  • 金斯瑞科普|愛的荷爾蒙——催產素竟與男性性功能存在潛在聯繫
    而催產素則是真正增加信任感,親密度的激素。其本質是一種肽類激素,由垂體後葉分泌。在提高伴侶對彼此的忠誠度,社交活動、建立兩性關係、生殖、分娩和母乳餵養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催產素並不是女性的專有激素,男女均可分泌。
  • 噴一噴就能讓人增加信任,催產素真有如此魔力?
    這有時也被稱為心理學的「可重複危機」,這次危機也發生在了催產素研究上。 當科學家們用新的被試重複催產素實驗時,他們通常無法復現當初的結果。因此,研究人員更深入地審視了研究方法。一篇2015年的統計概述得出結論:「在關於催產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的報告中,大多數陽性結果都可能是假陽性。」
  • Psychopharmacology:催產素與古柯鹼成癮之間的關係
    2020年1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南卡羅來納州醫科大學(MUSC)的成癮研究人員小組在《Psychopharmac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催產素是下丘腦中天然產生的一種激素,當用於治療有兒童創傷史的古柯鹼成癮者時,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該研究由神經科學系教授Jan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