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學設計出不需要螢光粉塗層實現白光發射的WLED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理工大學設計出不需要螢光粉塗層實現白光發射的WLED

Yue 發表於 2021-01-06 11:23:49

目前,電力照明功耗已佔全球功耗的15%,從而導致高效能、低成本的照明技術開發極其重要。而白色發光二極體(WLEDs)恰憑藉其自身高壽命、高效率的優勢一躍成為當前照明和顯示行業的焦點,其製造方式主要是藉助RGB LED陣列或者螢光粉塗層的藍色LED實現,因此導致現有的WLED技術比較依賴於藍色LED的外延晶片(如GaN外延晶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製造流程的成本。

為了進一步降低WLED的製造成本,南京理工大學的曾海波教授團隊和華盛頓大學的David Ginger教授團隊合作,研究人員基於溶液處理的單層異相滷化物鈣鈦礦設計並製備了一種WLED,該LED不僅不需要螢光粉塗層實現白光發射,而且具備較大的寬帶發射層和極高的峰值亮度,並且隨著該製備方法的繼續研究,其效率和亮度還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滷化物鈣鈦礦由於具有較高的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優異的光電性能和低成本的溶液處理等優點,而被眾多科研人員所青睞,試圖將其作為WLED的發光材料。

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優化,目前鈣鈦礦型綠色LED和紅色LED的外部量子效率(EQE)已經超過了20%,但在藍色LED的開發中卻一直未有所突破,從而阻礙了鈣鈦礦型WLED的實現。

此外,鈣鈦礦材料具有很強的載流子-聲子和激子-聲子耦合,其中載流子和激子在晶格畸變中「自陷「效應,導致在整個可見光光譜範圍都具有良好的寬帶發射效應,因此也可以將其直接應用於WLED的發光材料中。

雖然目前鈣鈦礦材料中自陷態激子的白色光致發光(PL)的發展很快,但由於該材料的電荷傳輸特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白色電致發光(EL)的效率,也使得鈣鈦礦型WLED的實現遭遇了瓶頸。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曾海波等人將同時具有α相和δ相碘化銫鉛(α-CsPbI3和δ-CsPbI3)材料作為鈣鈦礦型WLED有效注入和複合載流子的發射層,如圖1(a)所示。這種混合相材料可以將α-CsPbI3的高電荷傳輸特性和δ-CsPbI3寬帶白色自陷發射特性相結合,從而彌補鈣鈦礦材料中電荷傳輸特性較差的問題。

圖1 (a)鈣鈦礦型WLED結構示意圖;(b)工作狀態下的WLED實物圖。

圖源:Nature Photonics, 2020: 1-7.Fig1(a)、(b)

在實際工作時,α-CsPbI3負責電荷的注入和傳輸,隨後由δ-CsPbI3負責改進白色EL,並最終在α/δ-異相界面處實現兩相的電荷注入平衡,從而賦予鈣鈦礦型WLED較高的效率和亮度,其亮度可達12,200cd·m−2,EQE可達6.5%,如圖1(b)所示。

此外通過調整退火工藝,如圖2所示,在398K以下α-CsPbI3會向δ-CsPbI3產生緩慢相變,此時可以根據目標α/δ的相位比選擇合適的溫度以停止相變過程,從而對鈣鈦礦型WLED的色溫實現自由調控的特性。

圖2 CsPbI3樣品在加熱/冷卻條件下的相變和α/δ比的變化示意圖

圖源:Nature Photonics, 2020: 1-7.Fig2(a)

這項工作為基於溶液處理的滷化物鈣鈦礦型WLED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並可通過提高控制α相和δ相域的大小和連通性的方式實現WLED穩定性及其他性能的改善,從而滿足低成本、寬帶發射的商業化WLED要求。

 

原文標題:異相鈣鈦礦型白光LED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螢光粉技術製作白光LED及彩色LED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012.htmLED實現白光有多種方式,而開發較早、已實現產業化的方式是在LED晶片上塗敷螢光粉而實現白光發射。LED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
  • 如何設計開發適合紫外激發的紅色螢光粉
    近年來,在全球提倡環保節能的趨勢下,照明及顯示用白光LED表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目前白光LED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式:使用紅綠藍多晶片封裝點亮合成白光;採用藍色晶片激發黃色螢光粉或激發綠色螢光粉和紅色螢光粉;紫外晶片激發紅、綠、藍螢光粉[4]。其中,採用紫外激發紅、綠、藍螢光粉由於光譜覆蓋範圍寬、連續性好,所合成白光LED的顯色指數高。
  • 全面解析:現階段白光LED螢光粉技術
    LED照明商用化的快速發展,預計將會加大白光LED螢光粉的市場需求,在各界持續投入螢光粉的研發能量之下,目前已發展出的三大主流白光LED螢光粉,將可望因應不同應用,滿足對於性能的多樣性與嚴苛度的要求。
  • 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有許多策略來獲得白光LED。最常用的是將藍光與YAG:Ce3+黃色螢光粉。但由於缺乏紅色發射,這些設備對室內照明的顯色指數較低。另一種方法是基於紫外(UV)晶片與藍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和紅色螢光粉的組合。然而,三色螢光粉在同一激發下表現出不同的發光效率和使用壽命,限制了其潛在的應用前景。此外,由於三色螢光粉的失配,這種方法可能導致量子效率較低。
  • 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在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中觀察到了單離子黃白光,並利用光譜技術進一步研究了螢光猝滅現象。來自常熟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針對白光LED當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有許多策略來獲得白光LED。最常用的是將藍光與YAG:Ce3+黃色螢光粉。但由於缺乏紅色發射,這些設備對室內照明的顯色指數較低。另一種方法是基於紫外(UV)晶片與藍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和紅色螢光粉的組合。然而,三色螢光粉在同一激發下表現出不同的發光效率和使用壽命,限制了其潛在的應用前景。此外,由於三色螢光粉的失配,這種方法可能導致量子效率較低。
  • 如何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LED?
    LED實現白光有多種方式,而開發較早、已實現產業化的方式是在LED晶片上塗敷螢光粉而實現白光發射。LED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成熟,由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具體來說,第一種方法是在藍色LED晶片上塗敷能被藍光激發的黃色螢光粉,晶片發出的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互補形成白光。
  • 異相鈣鈦礦型白光LED
    而白色發光二極體(WLEDs)恰憑藉其自身高壽命、高效率的優勢一躍成為當前照明和顯示行業的焦點,其製造方式主要是藉助RGB LED陣列或者螢光粉塗層的藍色LED實現,因此導致現有的WLED技術比較依賴於藍色LED的外延晶片(如GaN外延晶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製造流程的成本。
  • 白光LED螢光粉材料的發展現狀與專利之爭
    白光LED的螢光粉,主流是與藍色組合使用的黃色螢光粉。而現在,正逐漸向發出紅色光和綠色光的螢光粉過渡。原因是,今後在液晶顯示器及照明用途領域,採用紅色和綠色螢光粉的白光LED的需求會迅速增加。  圍繞這種新一代關鍵部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關企業紛紛強化業務或者開始涉足該領域。
  • 大道至簡(II):弗洛裡光電材料實現通過點膠形成SMD LED螢光粉保形...
    最近,弗洛裡光電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成功實現了通過點膠形成SMD LED螢光粉保形塗層(White LED Conformal Phosphor Coating via Dispensing)圖1和2。 圖1. SMD螢光粉保形塗層:使用高折光率、有機矽沉澱膠H30,通過點膠實現螢光粉保形塗層(2835 SMD支架)。
  • Nature Photonics:異相鈣鈦礦型白光LED
    而白色發光二極體(WLEDs)恰憑藉其自身高壽命、高效率的優勢一躍成為當前照明和顯示行業的焦點,其製造方式主要是藉助RGB LED陣列或者螢光粉塗層的藍色LED實現,因此導致現有的WLED技術比較依賴於藍色LED的外延晶片(如GaN外延晶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製造流程的成本。
  • 白光LED用Mn⁴⁺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研究進展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發光學報3個Mn4+激活紅光螢光粉是當前白光LED用螢光粉的研究熱點之一。為了實現暖白光發光和提高顯色指數,需要在「藍光LED+(Y,Gd)3(Al,Ga)5O12:Ce3+黃光螢光粉」體系中再加入紅光螢光粉。自美國GE公司將K2SiF6:Mn4+紅粉商業化以來,Mn4+激活紅光螢光粉的研發迅速成為紅光螢光粉的研發熱點。但相比於黃光螢光粉,K2SiF6:Mn4+存在易潮解劣化的問題。
  • 白光LED的實現方法及優缺點
    目前,LED實現白光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通過LED紅綠藍的三基色多晶片組和發光合成白光  缺點:三基色光衰不同導致色溫不穩定、控制電路較複雜、成本較高。  2、藍光LED晶片激發黃色螢光粉,由LED藍光和螢光粉發出的黃綠光合成白光,為改善顯色性能還可以在其中加少量紅色螢光粉或同時加適量綠色、紅色螢光粉。  優點:效率高、製備簡單、溫度穩定性較好、顯色性較好。
  • 白光LED的實現及其在使用過程中的輻射損失
    德國量一的晶片內通過在矽膠中摻入納米螢光粉可使折射率提高到1.8以上,降低光散射,提高LED出光效率並有效改善了光色質量。通常螢光粉尺寸在1um 以上折射率大於或等於1.85,而矽膠折射率一般為1.5左右,由於兩者同折射率的不匹配以及螢光粉顆粒尺寸遠大於光散射極限(30 nm),因而螢光粉顆粒表面存在光散射,降低了出光率。
  • 三菱新螢光粉技術達成更接近陽光的白光?
    隨著LED照明應用逐步成熟,LED廠除了積極提升LED發光效率外,也越來越重視LED照明產品演色性表現,三菱就提出,過去多以藍色晶片塗上黃色螢光粉方式發出白光,但演色性相對不佳
  • 深圳wled顯示屏製造
    柔性LED顯示屏、高彈性的特殊軟材料,可以安裝在任何形狀的情況下,安全性高,容易與磁鐵的設計安裝,無需任何工具。尺寸和形狀可定製設計。常規模塊無可比擬的優勢。,常規LED顯示屏大多是平直僵硬結構,只能平直安裝,不能彎曲安裝,這樣對有些特定的場所,對於設計師做的有些創意的曲面彎曲顯示造型就實現不了;比如牆體弧形結構顯示,舞臺創意顯示拱形造型顯示等等,普通屏體都不能完美顯示。深圳wled顯示屏製造LED顯示屏行業不知不覺中實現了全行業的優化升級,並且升級的規模和方向也越來越明確。
  • 中國地大《LPR》:滿足高質量白光LED照明要求的螢光粉
    螢光粉的熱猝滅是發展高質量白光發光二極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具有青色發射的並且具有高熱穩定性的Ba2ZnGe2O7:Bi3+螢光粉。在150℃時,其發射強度增加到25℃時原始強度的114%。
  • 白光LED與螢光粉之特性探討
    演色係數的測量及計算[13],乃是利用十四種標準顏色之樣品(14 selected Munsell samples;)求出每一種標準顏色之演色係數值。美國能源之星目前有關演色性的規定為對室內使用的所有固態光源燈具設備之演色係數不得小於75(註:原文為CRI,判斷應是指Ra值)。
  • 白光LED實現普遍使用 還存在的主要問題
    這些問題導致白光LED沒能實現普遍使用。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414.htm1、白光質量有待提高,需規範改善參數設計所謂白光LED,需要對多種顏色進行調整,從而使其發出需要的白光,由此可知,多種顏色光的混合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 白光發光二極體的製作方法—藍光LED加螢光粉
    圖3是不同含量YAG:Ce螢光粉在色度圖中的位置,圖中並有藍光LED與不同含量螢光粉所產生白光在圖中的位置。當LED與螢光粉發光功率不同比例時,460nm藍光LED加YAG:Ce螢光粉所產生白光的色溫CCT值、演色性Ra值及發光效率列在圖4的插表中,圖4是其光譜圖。
  • 【原創】有研稀土:白光LED螢光粉技術發展趨勢
    【原創】有研稀土:白光LED螢光粉技術發展趨勢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