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LPR》:滿足高質量白光LED照明要求的螢光粉

2020-12-05 孜然學術

螢光粉的熱猝滅是發展高質量白光發光二極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具有青色發射的並且具有高熱穩定性的Ba2ZnGe2O7:Bi3+螢光粉。在150℃時,其發射強度增加到25℃時原始強度的114%。證明抗熱猝滅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結構剛度高,並為開發高質量WLED應用的抗熱猝滅螢光粉開闢了新的思路。相關論文以題目為「Anti-Thermal-Quenching Bi3+ Luminescence in a Cyan-Emitting Ba2ZnGe2O7: Bi Phosphor Based on Zinc Vacancy」發表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期刊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02/lpor.202000048

作者報導了一系列摻Bi3+的黃鐵礦螢光粉,它的發光顏色可以從藍色調成紅光。由於結構剛度高,BMGO:Bi3+螢光粉具有很低的TQ,在150℃時發射強度達到25℃時初始強度的87%。此外,TQ特性可以通過元素替換進一步優化。

BZGO:Bi3+螢光粉具有優異的抗TQ性能,在150°C時螢光強度達到25°C時原始強度的114%。BZ0.95GO:Bi3+的抗TQ性能空前提高,在150℃、200℃、250℃下,發光強度分別提高到138%、148%和134%,其抗TQ性能顯著提高。

其機理主要是Bi2+的熱誘導自氧化和氧空位缺陷。產生氧空位缺陷和實現Bi2+離子熱誘導自氧化的概念為開發抗TQ螢光粉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一理念有助於照明技術的快速發展。此外,W-led具有高顯色指數(Ra=98.9)和較低的校正色溫(CCT=4466k)的暖白光,證明所製備的青色螢光粉能夠很好地滿足高質量W-led照明的要求。(文:愛新覺羅星)

圖1。Ba2(Zn/Mg)Ge2O7的晶體結構a)[010]和b)[001]方向。c)基於漫反射光譜的線性外推計算了BZGO和BMGO的光學帶隙值。d)用混合DFT和3×3×5k點網格計算BZGO單元的總態密度和分態密度。費米能級設置為零能量。以上DFT計算在VASP軟體上進行。

圖2。a)BZ0.4M0.6GO:Bi3+的漫反射光譜(灰線)和BZ1-的歸一化PLE和PL光譜yMyGO:Bi3+(0≤y≤1)。b)BZ1-中Mg2+濃度(y)與發光特性(峰位、半峰寬和積分強度)的關係yMyGO:Bi3+(0≤y≤1)。c)BZ1-的數碼照片yMyGO:Bi3+(0≤y≤1)在365 nm光照下。d) X射線光電子能譜BZGO:Bi3+以及BMGO:Bi3+,參考標準-Bi2O3。e)BZ1-中Ba&O和Zn/Mg-O鍵長隨y值的變化yMyGO:Bi3+(0≤y≤1)。f)BZ1負極中的藍色換檔機構示意圖yMyGO:Bi3+(0≤y≤1)螢光粉。

圖3。a)溫度依賴的螢光光譜BZGO:Bi3+(y=0)和BMGO:Bi3+(y=1)在溫度為25–250°C的360 nm下監測的磷光體。b)BZ1-的集成PL強度yMyGO:Bi3+(2)濃度函數≤1。c)綜合光致發光強度BMGO:Bi3+,vSr2+(0≤v≤0.3)(頂部)和BMGO:Bi3+,nEu3+(0≤n≤0.1)(底部),插圖為活化能(Ea)變化BMGO:Bi3+,vSr2+(0≤v≤0.3)。d)綜合光致發光強度BZGO:Bi3+,zSi4+(0≤z≤0.5)(頂部)和BZGO中的電荷補償:[Bi3+,A+](A+=無,Li+,Na+,K+)(底部),插圖繪製了BZGO:Bi3+,0.5Si4+。e)o1s的XPS譜BZGO:Bi3+以及BMGO:Bi3+。f)BZ1GO:Bi3+(0≤≤0.15)的積分強度,插圖繪製了BZ0.95GO:Bi3+螢光粉的溫度依賴性螢光光譜。

圖4。a)w-led原型的EL光譜BMGO:Bi3+以及BZGO:Bi3+螢光粉。b)CIE-製造w-LED器件的坐標位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螢光粉技術製作白光LED及彩色LED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012.htmLED實現白光有多種方式,而開發較早、已實現產業化的方式是在LED晶片上塗敷螢光粉而實現白光發射。LED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
  • 全面解析:現階段白光LED螢光粉技術
    LED照明商用化的快速發展,預計將會加大白光LED螢光粉的市場需求,在各界持續投入螢光粉的研發能量之下,目前已發展出的三大主流白光LED螢光粉,將可望因應不同應用,滿足對於性能的多樣性與嚴苛度的要求。
  • 白光LED螢光粉材料的發展現狀與專利之爭
    白光LED的螢光粉,主流是與藍色組合使用的黃色螢光粉。而現在,正逐漸向發出紅色光和綠色光的螢光粉過渡。原因是,今後在液晶顯示器及照明用途領域,採用紅色和綠色螢光粉的白光LED的需求會迅速增加。  圍繞這種新一代關鍵部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關企業紛紛強化業務或者開始涉足該領域。
  • 這種產生白光的單一材料,將取代LED燈使用的螢光粉?
    據《自然》雜誌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一個包括了美國託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簡稱UT)物理學家在內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一種能夠產生白光的單一材料,為照明領域的最新前沿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 UT物理學教授Yanfa Yan博士介紹道:「這種新材料效率高,有望取代目前在LED燈中使用的螢光粉,它既能消除藍光,又能節約能源。
  • 固態照明光源:白光LED的現狀和未來
    根據黑體輻射原理製成的白熾燈,由於色溫不可能太高,大部分能量轉變成了紅外輻射,這部分對照明沒有貢獻,使發光效率降低,不同色光合成白光有不同的合成,可以是兩種、三種或更多種色光合成白光,色種用得多的話,它的象素就高,但是流明效率降低,這與對合成白光的質量要求有關。
  • 白光LED與螢光粉之特性探討
    相對於演色性之於照明光源的重要性,色域特性則是顯示器展現其色彩能力的重要指標。實質上,單一白光LED是無法討論其色域性質,因其單獨本身並不具有色域之這項特性指標。LED必需應用螢光材料,始能獲得照明所需的白光,而螢光材料攸關單晶片白光LED的發光效率、安定性、演色性、色溫、使用壽命等項特性,可謂是單晶片白光LED系統中相當重要的關鍵材料。
  • 中性白光LED與冷白光LED在街道照明應用中的差異
    黃色螢光粉在當時是唯一可用且穩定的、用以搭配藍光晶片產生白光輸出的螢光粉之一。大部分這些路燈都採用冷白光LED設計,色溫約在6000K甚至更高。不幸的是,大部分人並不喜歡這些路燈發出的冷白光線,部分甚至抱怨冷白光會帶來寒冷的感覺。另外,還有人覺得色彩在冷白光源的照射下顯得蒼白。
  • 白光LED發光原理及技術指標
    白光是一種組合光,白光LED可以分為單晶片、雙晶片和三晶片等,以下將按這一分類來介紹,還將介紹照明用白光led的一些技術指標。  雙晶片  可由藍 LED+黃LED、藍LED+黃綠LED以及藍綠LED+黃LED製成,此種器件成本比較便宜,但由於是兩種顏色LED形成的白光,顯色性較差,只能在顯色性要求不高的場合使用。  三晶片 (藍色+綠色+紅色)LED  Philips公司用470nm、540nm和610nm的LED晶片製成Ra大於80的器件,色溫可達3500K。
  • 【原創】有研稀土:白光LED螢光粉技術發展趨勢
    【原創】有研稀土:白光LED螢光粉技術發展趨勢 文章來源自:高工LED
  • LED螢光粉材料不可或缺 中國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晶片和螢光粉兩種,缺一不可。儘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採用螢光粉結合藍光LED晶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因此,螢光粉對LED照明和液晶顯示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產業界都對此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
  •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白光 LED 的開發 對於一般照明而言,人們更需要白色的光源。LED基片發出的藍光部分被螢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 現在,對於InGaN/YAG白色LED,通過改變 YAG螢光粉的化學組成和調節螢光粉層的厚度,可以獲得色溫3500-10000K 的各色白光。 白光LED的種類及發光原理解析 表一列出了目前白色LED的種類及其發光原理。
  • 照明用白光LED的主要技術路線分析
    白光LED種類:照明用白光LED的主要技術路線有: ①藍光LED+螢光粉型; ②RGB LED 型; ③紫外光LED +螢光粉型。這種以GaN為主的LED綠光效率不高的現象被稱為「綠光缺口」。其主要原因是綠光LED還沒找到專屬自己的外延材料,現有磷砷氮化物系列材料在黃綠色譜範圍裡效率都很低,而採用紅光或藍光的外延材料製作綠光LED,在較低的電流密度條件下,因為沒有螢光粉轉換損耗,綠光LED要比藍光+螢光粉型綠光的光效更高,據報導在 1mA電流條件下其發光效率達到291Lm/W。
  • 照明LED封裝創新思路探討
    貼片封裝(SMD)是一種無引線封裝,體積小、薄,很適合做手機的鍵盤顯示照明,電視機的背光照明,以及需要照明或指示的電子產品,近年來貼片封裝有向大尺寸和高功率的方向發展,一個貼片內封裝三、四個led晶片,可用於組裝照明產品。
  • 白光LED照明電路的工作原理
    圖2-33所示為LED檯燈電路,電路中採用了20個高亮度白光LED組成發光陣列,照明效果良好。白光LED的開發成功,使得LED照明成為現實。白光LED的基本結構如圖2-34所示,由藍光LED晶片與黃色螢光粉複合而成。藍光LED晶片在通過足夠的正向電流時會發出藍光,這些藍光一部分被螢光粉吸收激發螢光粉發出黃光,另一部分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混合,最終得到白光。
  • 白光LED的大企圖
    LED光源從根本上改變了光源發光機理,在提升照明質量和效用的同時,還可以改善環境、節約能源,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目前,白光LED光源正在各個領域慢慢吞噬傳統光源的市場。它的應用領域主要有:局部範圍低照度照明、液晶(LCD)顯示的背光源、交通照明、室內照明及特殊照明等。據東芝公司(Toshiba)預測,在特殊照明市場,2010年將有16%被LED取代,2012年將達到30%。
  • 有關LED螢光粉的四大誤區,哪些你曾深以為然?
    從國內螢光粉專利的申請角度看,近幾年國內在LED螢光粉領域專利申請很活躍,而且由原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請專利為主,慢慢轉為企業重視專利申請,這對提升中國螢光粉乃至LED器件領域的專利實力非常重要。 首先,目前市場成熟的YAG體系及1113結構氮化物紅粉體系螢光粉,針對這兩個系列的螢光粉,國內設備廠和國內螢光粉廠商經過這麼多年對設備的琢磨,已經和國外沒有太大差異,這類設備基本已國產化。 其次,新的螢光粉體系(如氮化物綠粉)對設備的溫度和壓強提出了更高要求,滿足這類螢光粉的設備,目前國產的從最高溫度,最大壓強,以及設備穩定性等方面與國外的還是有較明顯的差異。
  • LED材料:特定螢光粉不可代替
    白光LED具有高光效、長壽命、節能環保等顯著優點,在綠色照明和信息顯示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晶片和螢光粉兩種,缺一不可。儘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採用螢光粉結合藍光LED晶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
  • 關於照明用LED封裝工藝中的創新探討
    貼片封裝(SMD)是一種無引線封裝,體積小、薄,很適合做手機的鍵盤顯示照明,電視機的背光照明,以及需要照明或指示的電子產品,近年來貼片封裝有向大尺寸和高功率的方向發展,一個貼片內封裝三、四個led晶片,可用於組裝照明產品。
  • 功率型白光LED封裝技術發展的四個趨勢
    後來,YAG:Ce3+因其轉化效率高、熱穩定性好以及激發波段寬等優勢,成為白光的主流技術。  趨勢一:新型螢光粉的開發  YAG:Ce3+是最早被廣泛應用於白光LED技術中的一種螢光粉,但是由於其發射光譜中紅色成分較少,難以獲得較高顯色指數和低色溫的白光LED;另一方面,半導體照明的持續發展推動人們開發出更高轉化效率的螢光粉。
  • LED白光技術原理及發展趨勢
    LED光源從根本上改變了光源發光機理,在提升照明質量和效用的同時,還可以改善環境、節約能源,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目前,白光LED光源正在各個領域慢慢吞噬傳統光源的市場。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固體照明的主要應用還是在彩色LED照明領域。而作為LED業界的最終目標,大功率高亮度白光LED在如今的市場上並沒有達到通過機理分析所預期的卓越性能,且價格相對高昂。  技術原理  要了解白光LED的進步空間,讓我們首先補充一點LED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