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螢光粉材料不可或缺 中國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白光LED具有高光效、長壽命、節能環保等顯著優點,在綠色照明和信息顯示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晶片和螢光粉兩種,缺一不可。儘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採用螢光粉結合藍光LED晶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因此,螢光粉對LED照明和液晶顯示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產業界都對此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

  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以稀土鈰激活的石榴石結構鋁酸釔黃色螢光粉搭配藍光LED方式產生白光的發光效率最好,然而由於該螢光粉的發光在紅色部分嚴重短缺,造成白光LED產品顯色性較差,無法利用該單一螢光粉製備低色溫、高顯色的白光LED。這種藍光晶片黃粉產品作為照明光源時,在視覺感覺上過分陰冷;作為液晶背光源時,顯示色域窄,全彩效果不好。採用藍光晶片黃粉紅粉製作的白光LED器件的顯示指數雖有大幅度提高(80以上),但是若要獲得更高的顯示指數(90以上),還必須加入綠色螢光粉。

  在LED螢光粉開發過程中,硫化物、硫氧化物、鎢鉬酸鹽、鍺酸鹽、砷酸鹽、鈧矽酸鹽等都曾被開發和嘗試應用,但因這些體系的螢光粉各自存在穩定性差、激發效率低、成本高等缺點,均未被廣泛應用。目前,鋁酸釔黃粉以其高光效以及優良的結構和化學穩定性仍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氮化物和氮氧化物螢光粉以其獨特的結構、優異的發光性能和穩定性能成為目前白光LED紅色和綠色螢光粉的研發和推廣應用重點。

  由於我國專門、系統開展對LED螢光粉的研製開發起步較晚,國外在LED螢光粉專利方面佔據了有利地位。如具有石榴石結構的鋁酸釔螢光粉是較為傳統的螢光粉材料,因其超短餘輝特性,在20世紀60年代曾被廣泛用於飛點掃描儀,因而該螢光粉本身並不存在專利問題。而1997年,日亞採用GaN晶片搭配該螢光粉獲得白光並申請了專利。再如在液晶背光源白光LED中普遍使用的矽酸鹽體系材料在早期被廣泛用做長餘輝材料,但後來在LED用矽酸鹽螢光粉專利布局方面,國外又走在了前面。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國內的有研稀土和大連路明分別在鋁酸鹽黃粉、矽酸鹽綠粉方面初步突破了國外的專利限制,產品質量也基本與國外水平相當。氮化物/氮氧化物螢光粉因具有激發和發射範圍寬、發光效率高、化學和熱穩定性好等優點,作為LED紅色和綠色螢光粉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在氮化物 /氮氧化物體系專利方面,日本三菱化學等國外企業佔據了優勢,而有研稀土等單位對氮化物/氮氧化物螢光粉的組成、製備工藝進行了系統研究,也申請了一系列專利。

  關注質量而非價格

  與節能燈用三基色螢光粉不同,LED螢光粉有其獨特性。一是LED螢光粉僅佔白光LED 器件成本的1%~2%,LED封裝廠家首先關注的是產品質量,而非價格,因而LED螢光粉市場上只有一流產品能生存;二是LED晶片和封裝技術在不斷進步,同時要求螢光粉性能相應持續進步和變革,只有具有深厚研發積累和較強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生存;三是目前中國LED產品大部分是出口而非內銷,對螢光粉有專利方面的要求,沒有專利的螢光粉很難進入市場。基於上述原因,儘管國內目前聲稱可以生產LED螢光粉的廠家不下20家,除有研稀土等少數企業產品進入市場外,白光LED螢光粉的市場卻基本為日本根本化學(市場品牌為臺灣弘大)和美國英特美所佔領,國產白光LED螢光粉的市場佔有率不到20%。近年來,日本三菱化學藉助氮化物紅粉的優勢也在迅速搶佔市場份額,並且最近又宣布在西安投資設廠生產LED螢光粉。

  有研稀土從事螢光粉的研發已有40多年的歷史,從事LED螢光粉的研發也有10多年的歷史,已在鋁酸鹽、矽酸鹽、鋁矽酸鹽、氮化物等螢光粉體系及相關LED器件方面申請了30多項中國發明專利和10多項外國發明專利,已有10多項中國發明專利和5項美國等外國的發明專利獲得了授權。通過專利的實施許可,保障了國內許多封裝大廠的出口權益。

  根據業內人士的經驗,要提升國產LED螢光粉的市場佔有率,不僅要在現有螢光粉體系上進行努力,而且要進一步加快新型螢光粉的開發,並取得自主智慧財產權,這樣才可能在市場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進而進一步保障我國LED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LED材料:特定螢光粉不可代替
    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以稀土鈰激活的石榴石結構鋁酸釔黃色螢光粉搭配藍光LED方式產生白光的發光效率**好,然而由於該螢光粉的發光在紅色部分嚴重短缺,造成白光 LED產品顯色性較差,無法利用該單一螢光粉製備低色溫、高顯色的白光LED。
  • 有關LED螢光粉的四大誤區,哪些你曾深以為然?
    而這專利維權戰的加劇,結果造成了一談到專利侵權就是螢光粉造成的誤區,可是事實並非如此。雖然螢光粉作為LED封裝的關鍵材料之一,但它也僅僅是構成白光器件的必要構件材料之一。除個別新型氮化物等螢光粉之外,其實其他螢光粉單獨是不構成侵權的。
  • 白光LED螢光粉材料的發展現狀與專利之爭
    白光LED的螢光粉,主流是與藍色組合使用的黃色螢光粉。而現在,正逐漸向發出紅色光和綠色光的螢光粉過渡。原因是,今後在液晶顯示器及照明用途領域,採用紅色和綠色螢光粉的白光LED的需求會迅速增加。  圍繞這種新一代關鍵部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關企業紛紛強化業務或者開始涉足該領域。
  • 宇極芯光與NIMS籤氮化物紅色螢光粉應用專利授權協議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 Science(NIMS)籤署了氮化物紅色螢光粉(1113體系S/CASN紅粉)應用專利授權協議。宇極芯光獲得NIMS授權使用1113體系氮化物紅粉開發、製造LED光源產品專利許可。基於宇極科技與三菱化學在S/CASN體系紅粉方面的戰略合作關係,宇極全力支持NIMS這一行動。宇極芯光為一家專業LED光源的製造商,是中國大陸首家與NIMS籤訂該協議的LED封裝企業。此外,同時公布籤約的還有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其他四家企業。
  • 大道至簡(II):弗洛裡光電材料實現通過點膠形成SMD LED螢光粉保形...
    最近,弗洛裡光電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成功實現了通過點膠形成SMD LED螢光粉保形塗層(White LED Conformal Phosphor Coating via Dispensing)圖1和2。 圖1. SMD螢光粉保形塗層:使用高折光率、有機矽沉澱膠H30,通過點膠實現螢光粉保形塗層(2835 SMD支架)。
  • 寧波材料所突破氮化物螢光粉綠色低成本合成技術
    白光LED中使用的傳統螢光粉主要為矽酸鹽和鋁酸鹽基等無機化合物材料,而目前另一類高性能氧氮化物/氮化物螢光粉在顯色指數、發光效率、色溫、壽命、化學穩定性及熱穩定性等性能指標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因而逐步成為一類重要的應用於白光LED的螢光粉材料體系,已經廣泛應用在LED照明和LED背光源顯示器件中。
  • 全面解析:現階段白光LED螢光粉技術
    下圖1簡要歸納並比較多種白光LED構裝原理和優劣點,其中(a)型構裝方式、演色性最佳,但成本最高,尚未能普及;構裝方式(b)則具有技術最成熟且成本低廉之優勢,但色偏、演色性不佳,須以適當紅、黃光螢光粉加以改善,此外,最嚴重者為日亞化學專利限制難以規避;而構裝方式(c)與(d)兩者所製作的白光LED演色性俱佳、色偏小、成本低且專利局限較不嚴重,因此未來深具發展潛力。
  • 大道至簡III:弗洛裡推出用於CSP的可固化螢光粉壓敏膠膜
    螢光粉膠膜是CSP工藝中的一個關鍵材料。由於螢光粉的比重非常大,導致傳統工藝下製作的螢光粉膠膜很不均勻,肉眼就可以看到螢光粉的不均勻分布。弗洛裡光電材料在江蘇省和蘇州市各項雙創項目的支持下,自2013年以來就致力於CSP螢光粉膠膜的開發和完善,獨立開發出可固化的、壓敏膠螢光膜技術,目前已經申請多項專利,並已經獲得專利授權。
  • 中國地大《LPR》:滿足高質量白光LED照明要求的螢光粉
    螢光粉的熱猝滅是發展高質量白光發光二極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具有青色發射的並且具有高熱穩定性的Ba2ZnGe2O7:Bi3+螢光粉。在150℃時,其發射強度增加到25℃時原始強度的114%。
  • 白光LED光源用發光材料應用現狀及趨勢
    稀土發光材料是當前照明、顯示和信息探測器件的核心材料之一,也是未來新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目前稀土發光材料研發和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美國、德國和韓國,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發光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
  • 這種產生白光的單一材料,將取代LED燈使用的螢光粉?
    據《自然》雜誌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一個包括了美國託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簡稱UT)物理學家在內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一種能夠產生白光的單一材料,為照明領域的最新前沿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 UT物理學教授Yanfa Yan博士介紹道:「這種新材料效率高,有望取代目前在LED燈中使用的螢光粉,它既能消除藍光,又能節約能源。
  • 簡介Intematix 螢光粉及多種高效LED 白光解決方案
    鑑於美國Intematix 公司螢光粉性能的穩步提升,市場佔有率的迅速擴大, 特別是近來韓國三星強力推出LED 背光電視, 大量採用Intematix 專利螢光粉,Itematix的產品現已具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
  • 螢光粉技術製作白光LED及彩色LED知識
    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日亞化學公司的Nakamura等人經過不懈努力,突破了製造藍光LED的關鍵技術,並由此開發出以螢光材料覆蓋藍光LED產生白光光源的技術。LED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下面將具體介紹:第一種方法是在藍色LED晶片上塗敷能被藍光激發的$螢光粉,晶片發出的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互補形成白光。
  • LED的歷史以及LED燈的種類區分
    LED燈有好多種,有led照明燈、led燈帶、led燈杯、led節能燈、led裝飾燈、led地埋燈、led輪廓燈、led投光燈......
  • 盤點上半年LED圈專利保衛戰
    銳高耶內爾斯多夫有限責任公司(Tridonic Jennersdorf GmbH)、日本的豐田合成株式會社、德國的Leuchtstoffwerk Breitungen GmbH和Litec GbR共同組成的B.O.S.E.聯盟擁有藍光LED晶片和黃色矽酸鹽螢光粉的組合轉換為白光的LED技術的基礎專利。銳高認為訴訟對象的智慧型手機侵犯了B.O.S.E.聯盟所擁有的數個專利。
  • OLED發光材料專題報告:以技術之矛突破專利之盾
    目前,化學原材料國內產能充足,市場競爭激烈,國內企業議價能力 較弱,毛利率僅有 10%-20%;中國是全球 OLED 中間體/粗單體主要生產 國,目前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行業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毛利率達 30%-40%;而發光材料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國產化能力較弱,目前由國 外企業壟斷,毛利率高達80%。國內企業主要從事 OLED 中間體/粗單體生產。
  • 影視照明科普:LED照明顯色性
    今天給大家來講一講led燈光的優勢和缺陷。LED燈光一般採用多燈珠陣列排列,以增加亮度,減少大功率發熱量;單顆大功率LED的發熱量較大,而且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使用時必須使用外置主動散熱,否則會大大影響燈光壽命以及亮度。
  • 英特美將繼續尋求對三菱氮化物紅粉專利無效的審查
    針對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和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第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該項技術在2009年由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教授與劉召軍教授申請專利並已獲得授權(專利號:US 13/466,660, US 14/098,103)。 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與量子點(QD: Quantum Dots)。
  • 微波法合成氮化物螢光粉獲突破
    本報訊  (記者王劍) 近期,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結構與功能一體化陶瓷」研發團隊的劉麗紅和黃慶,成功實現低溫常壓下製備高質量氮化物螢光粉,並在8月份通過材料螢光特性測試。  氮化物螢光粉是LED(發光二極體)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體系。據黃慶介紹,該項新技術將微波功率轉變為熱能,實現整體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