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材料所突破氮化物螢光粉綠色低成本合成技術

2021-01-08 和訊網

  由於能源的緊缺,目前全世界節能產品的研發和替代已經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而日常生活中的照明和顯示器件佔據了電能消費的大部分份額,因此LED(光電二極體)半導體照明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競相發展的焦點。白光LED中使用的傳統螢光粉主要為矽酸鹽和鋁酸鹽基等無機化合物材料,而目前另一類高性能氧氮化物/氮化物螢光粉在顯色指數、發光效率、色溫、壽命、化學穩定性及熱穩定性等性能指標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因而逐步成為一類重要的應用於白光LED的螢光粉材料體系,已經廣泛應用在LED照明和LED背光源顯示器件中。

  目前製備氧氮化物/氮化物螢光粉體的主要方法是氣壓合成法,該方法對設備要求高,用電量較大,維護成本也相應增高。產品質量上粉體在高溫(1700度以上)煅燒後比較容易團聚,後期粉碎造成顆粒表面的破壞,導致大量表面缺陷的產生,直接影響發光性能。另外,顆粒大小的分布也不均勻,使得粉體的堆積密度小而增大散射係數,降低了發光效率。氮化物螢光粉合成時所需要的金屬或者金屬氮化物原料,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在空氣中極不穩定,導致這些氮化物螢光粉的製備過程複雜,生產成本高。目前只有日本美國少數幾家公司能夠穩定提供該類螢光粉。因此,我國亟需開發綠色、可靠、低成本的合成技術來製備顆高質量的氧氮化物/氮化物螢光粉體。

  目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結構與功能一體化陶瓷研發團隊劉麗紅博士後和黃慶研究員同浙江省千人計劃解榮軍博士合作,利用微波法成功實現了低溫常壓下製備出高質量氮化物螢光粉。其基本加熱原理是利用原料分子與電磁場的耦合,將微波能轉變為熱能而加熱物體,因此其較傳統氣壓合成方法可實現材料中大區域的零梯度均勻加熱、並且升溫速度快、燒結時間短,有利於獲得粒度分布均勻的粉體。如在1550攝氏度常壓下成功的合成了高品質的白光LED用Ca-α-SiAlON:Eu2+螢光粉,該合成溫度較常規氣壓法(1700度,0.5MPa氮氣保護)相比降低了150攝氏度,並且與相同溫度條件下氣壓法合成的該粉體的發光特性相比,其在發光強度、量子效率及熱穩定性方面都有顯著提高。在450nm波長激發下測試的未經優化的該螢光粉的外部量子效率可達48%,經分篩和純化後該效率有望達到或優於商業粉的發光效率。圖1為微波法合成Ca-α-SiAlON:Eu2+螢光粉的實物發光圖片;圖2為微波法合成SrSi2O2N2:Eu2+綠色螢光粉的實物發光圖片。

  氮化物螢光粉綠色低成本技術的成功開發,將極大促進大功率LED照明器件及背光源顯示等成本的降低,並將大規模加快我國半導體照明技術推廣的進程。目前該技術已經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201110152682.4)和PCT專利保護,並正在推動中試化生產。

  本項目得到寧波材料所「團隊行動」人才基金、中科院「百人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圖1 微波法合成Ca-α-SiAlON:Eu2+黃色螢光粉的實物發光圖片

圖2 微波法合成SrSi2O2N2:Eu2+ 綠色螢光粉的實物發光圖片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微波法合成氮化物螢光粉獲突破
    本報訊  (記者王劍) 近期,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結構與功能一體化陶瓷」研發團隊的劉麗紅和黃慶,成功實現低溫常壓下製備高質量氮化物螢光粉,並在8月份通過材料螢光特性測試。  氮化物螢光粉是LED(發光二極體)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體系。據黃慶介紹,該項新技術將微波功率轉變為熱能,實現整體加熱。
  • LED螢光粉材料不可或缺 中國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晶片和螢光粉兩種,缺一不可。儘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採用螢光粉結合藍光LED晶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因此,螢光粉對LED照明和液晶顯示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產業界都對此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
  • LED材料:特定螢光粉不可代替
    白光LED具有高光效、長壽命、節能環保等顯著優點,在綠色照明和信息顯示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晶片和螢光粉兩種,缺一不可。儘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採用螢光粉結合藍光LED晶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
  • 全面解析:現階段白光LED螢光粉技術
    目前市場上白光LED生產技術主要分為兩大主流  第一為利用螢光粉將藍光LED或紫外UV-LED所產生的藍光或紫外光分別轉換為雙波長(Dichromatic)或三波長(Trichromatic)白光,此項技術稱之為螢光粉轉換白光LED(Phosphor Converted-LED);  第二類則為多晶片型白光LED,經由組合兩種(或以上)不同色光的LED組合以形成白光
  • 寧波材料所發展出路易斯酸熔鹽合成MXene的通用方法
    近日,Nature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在MXene材料合成和儲能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A general Lewis acidic etching route for preparing MXenes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 寧波材料所等發展出路易斯酸熔鹽合成MXene的通用方法
    4月13日,Nature Material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在MXene材料合成和儲能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A general Lewis acidic etching route for preparing MXenes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 宇極芯光與NIMS籤氮化物紅色螢光粉應用專利授權協議
    北京宇極芯光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單位 合成新型氧化鈷催化劑
    原標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單位合成新型氧化鈷催化劑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張建團隊與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張志東團隊等合作,利用碳包覆鈷磁性納米膠囊結構中缺陷石墨殼層的束縛作用,合成了富含高指數晶面的氧化鈷催化劑,在甲烷催化燃燒反應中體現出可替代貴金屬鈀、鉑的潛力。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新突破:用了半世紀的活性炭或有替代者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擁有比活性炭比表面積更大、吸附能力更強的材料正從實驗室邁向應用化。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了解到,由該院新能源所陳亮課題組領銜的「新型雜化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取得突破,將為氣體吸附、分離等取代活性炭材料帶來可能。
  • 【原創】有研稀土:白光LED螢光粉技術發展趨勢
    【文/高工LED 甘勤】通過螢光粉技術創新,提高LED封裝器件光效、改善光色品質、降低封裝成本是LED螢光粉技術發展的永恆主題。   「隨著LED產業的快速發展,照明產品無疑朝著高顯色方向發展,而背光產品則對寬色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ED螢光粉將對實現這些趨勢起到關鍵作用。」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LED用稀土發光材料研究獲進展
    寧波材料所所屬二級所先進位造所的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 Ba 9 Lu 2 Si 6 O 24 :Ce 3 矽酸鹽青色螢光粉;在160℃時,其螢光量子效率可維持室溫的94%,表現出良好的熱穩定性。
  • 價格逼近成本線 螢光粉企業的突圍之道
    伴隨著LED封裝業的高速發展,作為其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的LED螢光粉市場規模在逐年穩步壯大。經過前幾年的激烈拼殺,行業不斷分化,截止2016年底,國內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力的LED螢光粉企業僅剩三四家,大部分的LED螢光粉企業生產狀態其實並不容樂觀。
  • 寧波材料所合成出前過渡族金屬碳化物二維納米晶體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特種纖維與核能材料工程實驗室合成出全新的前過渡金屬碳化物二維納米單晶材料。此外,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進一步預測了合成的Zr3C2Tz材料的結構、彈性性質以及電學性質。
  • 氮化物粉體的3種類型及其8大應用領域
    離子型氮化物的化學性質較活潑,易水解生成相應的氫氧化物和氨。目前,離子型氮化物中僅Li3N得到應用,Li3N為深紅色固體,屬於六方晶系,密度為1.27g/cm3,熔點為813°C,其合成方便,離子導電率高,能與固態或液態鋰共存,是目前能提供的最好的固體鋰電解質之一。
  • 螢光粉技術製作白光LED及彩色LED知識
    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日亞化學公司的Nakamura等人經過不懈努力,突破了製造藍光LED的關鍵技術,並由此開發出以螢光材料覆蓋藍光LED產生白光光源的技術。半導體照明具有綠色環保、壽命超長、高效節能、抗惡劣環境、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響應快、工作電壓低及安全性好的特點,因此被譽為繼白熾燈、日光燈和節能燈之後的第四代照明電光源,或稱為21世紀綠色光源。美國、日本及歐洲均注入大量人力和財力,設立專門的機構推動半導體照明技術的發展。
  • 博睿光電發布面向高光量子密度白光LED的氮化物紅粉
    螢光粉和晶片是構成白光LED器件的核心部分,特別是隨著白光LED器件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其中氮化物紅粉的信賴性極為關鍵,該性能優劣將對於白光LED光效維持率及抗色漂性能影響顯著,進而影響到成品的使用壽命。
  • 楊明輝:高性能金屬氮化物水氧化催化劑設計關鍵——氧化活性層
    Paul Attfield通訊單位: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論文DOI:10.1002/anie.202008116 背景介紹為了滿足日益上升的能源需求,發展綠色可持續能源技術成為關鍵。通過選擇適合的三元金屬氮化物,可在SOAL的形成中引入適合的第二金屬,通過「電子泵」效應,助力活性位點的高OER催化活性。基於此,通過urea-glass法成功合成了一種高OER活性三元氮化物材料Ni2Mo3N,SOAL中的Mo協助活性位點Ni,實現高催化性能。
  • 寧波材料所開發的環保型銅加工表面處理技術通過環保技術評審
    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液相表面技術研究小組開發了一套環保型銅加工表面處理技術,採用中性溶液,銅處理後廢水中銅離子量降低85%且無六價鉻離子,生產過程中無酸霧,工藝綠色環保。11月7日,寧波市環保局主持召開了環保型銅加工表面處理新工藝技術評審會。寧波市環保局、寧波環境工程技術評估中心、寧波環境檢測中心、寧波電鍍協會等專家出席評審。
  • 碳氮化物材料合成有新法
    15789次閱讀 作者:甘曉 丁蘇雅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5月11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與四川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
  • 博睿光電發布全系列高信賴性氮化物紅粉產品
    螢光粉和晶片是構成白光LED器件的核心部分,特別是隨著白光LED器件的功率密度不斷提高,其中氮化物紅粉的信賴性極為關鍵,該性能優劣將對於白光LED光效維持率及抗色漂性能影響顯著,進而影響到成品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