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LED用Mn⁴⁺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研究進展

2020-11-22 澎湃新聞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發光學報3個

Mn4+激活紅光螢光粉是當前白光LED用螢光粉的研究熱點之一。過渡金屬錳元素具有未充滿的d軌道,可形成Mn7+/Mn5+/Mn4+/Mn3+/Mn2+等多種價態,而其他價態的存在會影響Mn4+的吸收/輻射躍遷。因此,以一定手段定性表徵所製備螢光粉中錳離子存在的價態甚至定量確定多種共存價態間的相對含量,具有切實的必要性。

近日,鄭州大學的姬海鵬副教授團隊在《發光學報》發表了題為《白光LED用Mn4+激活紅光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表徵研究進展》的綜述論文。該文對文獻所報導的錳離子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手段進行了總結,並對比評述了這些表徵手段在定性或定量表徵錳離子價態方面的可靠性。最後總結了影響錳離子價態的因素和調控其價態的實驗方法,以期對高效Mn4+激活新型紅光螢光粉的研發提供借鑑。

01 引言

作為一種高效半導體固態光源,白光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正迅速取代螢光燈和白熾燈。為了實現暖白光發光和提高顯色指數,需要在「藍光LED+(Y,Gd)3(Al,Ga)5O12:Ce3+黃光螢光粉」體系中再加入紅光螢光粉。自美國GE公司將K2SiF6:Mn4+紅粉商業化以來,Mn4+激活紅光螢光粉的研發迅速成為紅光螢光粉的研發熱點。

但相比於黃光螢光粉,K2SiF6:Mn4+存在易潮解劣化的問題。其潮解劣化時發生量子效率驟減的主要原因是Mn4+價態的變化,如潮解形成含Mn3+的KMnF4·H2O和K2MnF5·H2O,而在雙85高溫高溼環境下(85℃和85%相對溼度)螢光粉表面的[MnF6]2–可快速水解為MnO2而變黑。雜質錳離子價態存在會影響Mn4+的吸收/輻射躍遷,其多價態共存問題成為研發新型高效Mn4+激活螢光粉的困擾。目前很多相關研究論文對所製備螢光粉中錳離子的價態未進行表徵或採用的表徵手段難以定性或定量確定多種共存價態錳離子的相對含量。

針對此現狀,本文對錳離子價態表徵手段進行總結,並對其結果可靠性和測試便易性進行了對比評述。

02 錳離子價態的定性/定量表徵

(1)漫反射光譜與顏色。螢光粉顏色(體色及激發光下的螢光色)能大概反映所含錳離子價態信息。漫反射光譜(如圖1)(測試波段:200~1100 nm;1100~1400 nm主要為羥基吸收帶;室溫測試;少量樣品)測試便易性較強,同時適用於螢光猝滅及未猝滅樣品,可依據躍遷吸收帶出現的波長,區別Mn5+/Mn4+/Mn3+/Mn2+價態,定性給出螢光粉中賦存錳離子價態信息,但無法定量表徵多價態錳離子間相對含量。

圖1 (a) K2TiF6:Mn4+的漫反射光譜;(b) Lu3Al5O12:Mn4+/2+/3+透明陶瓷退火後的直線透過率;

(c) Ca14Zn6Ga10O35:xMn4+/5+的漫反射光譜;(d) ZnGeF6·6H2O:Mn4+/3+/5+用Xe燈照射前後的吸收光譜。

(2)螢光光譜。螢光光譜(如圖2)(測試波段:200~800 nm;室溫測試;少量樣品)可依據激發與發射光譜的形狀(半高寬/對稱性等)和所在波長區域,定性區別螢光粉中賦存的Mn4+和Mn2+信息,且可與漫反射光譜相結合確認。

圖2 (a) ZnGeF6·6H2O:Mn4+的發射(PL)和激發(PLE)光譜;(b) CaZn1-xMnxOS (x = 0.03)的PL/PLE光譜;(c) BaMgAl10O17:Mn2+/4+的PL/PLE光譜;(d) BaMgAl10O17:Mn4+的PL/PLE光譜;d3(e)和d5離子(f)的Tanabe-Sugano圖。

(3)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XPS譜(如圖3)(常用Al Kα X射線源;室溫測試;微量樣品)表徵樣品表面的化學信息,可根據Mn 2p核心能級的結合能判定螢光粉中Mn4+/Mn3+/Mn2+;表徵的是樣品表面1~10 nm深度的信息。但由於錳元素摻雜量很少,其對應的Mn 2p信號弱,且需要對所得XPS譜進行分峰處理,根據分峰結果來定量表徵多種價態錳離子的可靠性存疑。

圖3 (a) Al2O3:Mn, Al2O3:Mn,Mg和Al2O3:Mn,Si的XPS譜;(b) 不同Mn源合成Na2ZnSiO4:0.015Mn2+的XPS譜;(c) Li2CdSiO4:0.02Mn的XPS譜;(d) Gd3Ga2-δAl2.998+δO12:0.012Mn的XPS譜。

(4)電子順磁共振譜(EPR)。EPR譜(如圖4)(常用頻率:X波段;信號測量:常用掃場法;微量樣品;室溫或低溫測試)僅可進行Mn2+/3+/4+定性表徵;但螢光粉中錳離子EPR信號的影響因素多,需要在正確工作參數下測試才能夠得到真實反映Mn離子價態或存在形式的EPR信號。此外,EPR信號不僅能反映錳離子價態信息,還能夠一定程度地反映其配位環境、螢光粉中缺陷等的存在情況信息,這對於分析螢光粉發光性質很有益處。

圖4 K2TiF6:Mn4+(a)、Mg2TiO4:Mn4+ (b)、Na2ZnSiO4:0.015Mn2+ (c)、Lu3Al5O12:Mn透明陶瓷(d)、ZnGeF6·6H2O:Mn4+ (e)和Na2XF6:Mn4+ (X=Ti/Ge/Si) (f)的EPR譜。

(5)陰極射線發光光譜(CL)。CL發光譜(如圖5)(CL附件形式安裝在SEM上;用電子束激發螢光粉樣品,收集其發光光譜;微量樣品;室溫測試)可對樣品進行納微米範圍內的多價態研究,可有效區別Mn4+/Mn3+/Mn2+的發光;可與掃描電子顯微鏡及能譜儀聯用,進行微區形貌-組成-光譜的聯合分析;可進行樣品斷面測試;可進行空間分布分析和光譜-圖像分析;在微區範圍的空間分布表徵及材料內部(利用新鮮斷面)表徵方面有明顯優勢。但目前沒有CL光譜定量表徵多價態的文獻報導。

圖5 Lu3Al5O12:Mn的CL光譜(a)和CL像(b);(c) Lu3Al5O12:Mn在O2氣下退火後的CL光譜(c)和CL圖像(d)。

(6)X射線吸收近邊結構譜(XANES)。XANES譜(如圖6)需使用同步輻射光源,常難以獲得測試機會;可用於元素摻雜濃度為ppm級的檢測(價態;配位數、價鍵);可區別Mn4+/Mn3+/Mn2+;在選擇了合適的參考化合物的前提下,可定量分析樣品中多種價態錳離子的相對含量;但需選擇與樣品化學環境相近的多種參比樣品進行測試,多價態錳離子的相對含量結果與所選參比物密切相關。

圖6 Mg2TiO4:Mn4+及參比物(a)、γ-AlON:Mn,Mg及參比物(b)、Cd0.99Mn0.01SiO3和參比物(c)的Mn K邊XANES譜;(d) Mn價態與Mn K邊化學位移間關係。

(7)變溫磁化率測試。變溫磁化率譜(如圖7)(少量樣品)需進行從極低溫開始的變溫實驗,實驗條件相對苛刻;可區別Mn2+/Mn3+;可定量表徵多種價態之間的相對含量,但需要結合EPR等測試進行相對含量的精確微調。

圖7 (a) Zn1.8Mn0.2SiO4和Zn1.6Mn0.4SiO4的磁化率與溫度的關係;(b) 兩樣品的室溫EPR圖譜。

03 總結與展望

漫反射光譜、螢光光譜、XPS譜、CL光譜和XANES譜不僅是錳離子而且是其他發光離子價態分析的可用手段,而EPR譜和變溫磁化率譜利用錳離子未充滿d軌道電子所表現出的磁學性質,是錳離子價態表徵相對獨特的技術手段。在定性表徵方面,漫反射光譜、螢光光譜是表徵多價態錳離子的有效手段,可與CL發光光譜聯用表徵Mn4+/Mn3+/Mn2+離子;螢光光譜可與EPR譜聯用,表徵螢光粉中Mn4+離子配位八面體的畸變程度。在定量表徵方面,XANES譜可定量表徵Mn4+/Mn3+/Mn2+離子;若不使用參比物,則可通過變溫磁化率譜可與EPR譜聯用方法進行定量表徵。作者認為,為研發高效白光LED用Mn4+激活紅光螢光粉,可採取多種方法來促進所摻雜錳離子以Mn4+形式存在而抑制其他價態的影響:選取具有較多八面體配位結構的化合物作為基質;基質化合物結構中應儘量不含或少含可容納Mn3+或Mn2+的四面體配位結構等;取代離子應電荷平衡、半徑匹配度高;控制Mn的摻雜濃度在適量水平;進行電荷補償劑離子的共摻;在氧化氣氛下煅燒合成;等等。

通訊作者簡介:

姬海鵬,博士,講師/直聘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7年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得博士學位,2017~2018年在日本京都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8年至今在鄭州大學工作。主要從事固體發光材料方面研究。作為第一/通訊作者在J. Mater. Chem. C, Inorg. Chem., J. Phys. Chem. C, Phys. Chem. Chem. Phys.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40篇,累計被引880餘次。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中國博士後面上基金1項、資源材料省部協同創新中心開放基金1項。

文章信息

王兆武, 姬海鵬, 徐堅, 等. 白光LED用Mn⁴⁺激活紅光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表徵研究進展[J]. 發光學報, 2020, 41(10):1195-1213.

原文地址

https://doi.org/10.37188/CJL.20200178

【】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Banner 區域

往期推薦

走進新刊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敬請期待

新 刊:eLight

ISSN 2662-8643

即 將 隆 重 上 線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477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

原標題:《​發光學報 | 特約綜述:白光LED用Mn⁴⁺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研究進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面解析:現階段白光LED螢光粉技術
    此外為改善利用YAG:Ce系列螢光粉所製作白光LED之演色性無法與傳統白光光源比較之缺失,或者色溫須要調變,必要時可在螢光粉的配方中加入表1中所列舉紅光螢光粉,才能加以有效改善。LED的應用進展神速,如今已有多種可用於白光LED的材料,表3列舉並比較常見的矽酸鹽螢光粉的光譜特性。
  • 中國地大《LPR》:滿足高質量白光LED照明要求的螢光粉
    螢光粉的熱猝滅是發展高質量白光發光二極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具有青色發射的並且具有高熱穩定性的Ba2ZnGe2O7:Bi3+螢光粉。在150℃時,其發射強度增加到25℃時原始強度的114%。
  • 螢光粉技術製作白光LED及彩色LED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012.htmLED實現白光有多種方式,而開發較早、已實現產業化的方式是在LED晶片上塗敷螢光粉而實現白光發射。LED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
  • 白光LED發光原理及技術指標
    白光是一種組合光,白光LED可以分為單晶片、雙晶片和三晶片等,以下將按這一分類來介紹,還將介紹照明用白光led的一些技術指標。  白光LED發光原理   單晶片  InGaN(藍)/YAG螢光粉  這是一種目前較為成熟的產品,其中 1W的和5W的Lumileds已有批量產品。這些產品採用晶片倒裝結構,提高發光效率和散熱效果。螢光粉塗覆工藝的改進,可將色均勻性提高10倍。實驗證明,電流和溫度的增加使LED光譜有些藍移和紅移,但對螢光光譜影響並不大。
  • 這種產生白光的單一材料,將取代LED燈使用的螢光粉?
    據《自然》雜誌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一個包括了美國託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簡稱UT)物理學家在內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一種能夠產生白光的單一材料,為照明領域的最新前沿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 UT物理學教授Yanfa Yan博士介紹道:「這種新材料效率高,有望取代目前在LED燈中使用的螢光粉,它既能消除藍光,又能節約能源。
  • 白光LED與螢光粉之特性探討
    實質上,單一白光LED是無法討論其色域性質,因其單獨本身並不具有色域之這項特性指標。  然而,當白光LED應用作為如TFT-LCD等顯示器之背光源時,經由彩色濾光膜後會分解成紅/綠/藍(R/G/B)等三原色,各畫素再透過這三原色的光量控制而可以展現各項色彩,而其所應用之白光LED背光源的特性,則會影響此顯示器之色彩展現能力。
  • 白光LED螢光粉材料的發展現狀與專利之爭
    白光LED的螢光粉,主流是與藍色組合使用的黃色螢光粉。而現在,正逐漸向發出紅色光和綠色光的螢光粉過渡。原因是,今後在液晶顯示器及照明用途領域,採用紅色和綠色螢光粉的白光LED的需求會迅速增加。  圍繞這種新一代關鍵部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關企業紛紛強化業務或者開始涉足該領域。
  • LED材料:特定螢光粉不可代替
    因此,螢光粉對LED照明和液晶顯示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產業界都對此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 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以稀土鈰激活的石榴石結構鋁酸釔黃色螢光粉搭配藍光LED方式產生白光的發光效率**好,然而由於該螢光粉的發光在紅色部分嚴重短缺,造成白光 LED產品顯色性較差,無法利用該單一螢光粉製備低色溫、高顯色的白光LED。
  • 製作白光LED的幾種方法
    目前,常見的用LED晶片產生白光的方法有三種: ·在led藍光晶片上塗覆YAG螢光粉。在LED藍光晶片上塗覆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釔鋁石榴石)螢光粉,晶片發出的藍光激發螢光粉後可產生典型的500~560nm的黃綠光,黃綠光再與藍色光合成白光。利用這種方法製備白光相當簡單,便於實現且效率高,資金投入不太大,因此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其缺點是螢光粉與膠混合後,均勻性較難控制。
  • 白光發光二極體的製作方法—藍光LED加螢光粉
    因為這種LED採用了環氧樹脂封裝,所以光易於放出,所用螢光粉主要成分是YAG:Ce,其化學組成是(Y1-aGda)3(Al1-bGab)O12:Ce3+,Gd(Gadolinum,釓)可以改變Ce3+晶體電場,使光的波長增加而發黃光,圖2(a)是465nm藍光LED在室溫20mA時的電致發光(EL:Electroluminescence)光譜,圖2(b)是藍光LED
  • LED實現白光的三種方法
    目前,led實現白光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 通過LED紅綠藍的三基色多晶片組和發光合成白光。  優點:效率高、色溫可控、顯色性較好。  缺點:三基色光衰不同導致色溫不穩定、控制電路較複雜、成本較高。
  • 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導讀:本文採用快速微波輻射法成功合成了單相雙鈣鈦礦型螢光粉NaLaMgWO6。採用X射線衍射和Rietveld精修方法對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的晶體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透射電鏡(TEM)證實了其形貌。在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中觀察到了單離子黃白光,並利用光譜技術進一步研究了螢光猝滅現象。
  • 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在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中觀察到了單離子黃白光,並利用光譜技術進一步研究了螢光猝滅現象。來自常熟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針對白光LED當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研究。有許多策略來獲得白光LED。最常用的是將藍光與YAG:Ce3+黃色螢光粉。但由於缺乏紅色發射,這些設備對室內照明的顯色指數較低。另一種方法是基於紫外(UV)晶片與藍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和紅色螢光粉的組合。然而,三色螢光粉在同一激發下表現出不同的發光效率和使用壽命,限制了其潛在的應用前景。此外,由於三色螢光粉的失配,這種方法可能導致量子效率較低。
  • 如何設計開發適合紫外激發的紅色螢光粉
    近年來,在全球提倡環保節能的趨勢下,照明及顯示用白光LED表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目前白光LED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式:使用紅綠藍多晶片封裝點亮合成白光;採用藍色晶片激發黃色螢光粉或激發綠色螢光粉和紅色螢光粉;紫外晶片激發紅、綠、藍螢光粉[4]。其中,採用紫外激發紅、綠、藍螢光粉由於光譜覆蓋範圍寬、連續性好,所合成白光LED的顯色指數高。
  • 美研究人員改良螢光粉 LED目標光效300流明/瓦[譯]
    ,可以改良螢光粉,使LED照明更明亮更高效。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光效達到90%,或300流明/瓦。 共同進行這一突破性研究的人員包括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材料系兼化學與生物化學系的教授Ram Seshadri,材料學教授的Steven DenBaars和博士後副研究員Jakoah Brgoch。研究成果由他們共同撰寫發表在《物理化學》雜誌上。
  • 三菱新螢光粉技術達成更接近陽光的白光?
    ,隨著螢光粉技術的演進,目前有藍色晶片塗綠色與紅色螢光粉,或是紫外光晶片搭配紅綠藍螢光粉等方式發白光,明顯提升演色性表現。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9931.htm  根據三菱在LED製程展LED論壇中的資料顯示,螢光粉技術不斷進步,也帶動LED光源模擬太陽光技術的進展,過去,以藍光晶片加黃色螢光粉發出白光為最大宗,三菱認為,採用此項技術發出的白光演色性較差,演色性小於80,顏色再現性也不好。
  •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打開APP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國際led網 發表於 2020-03-29 21:58:00 1998年發白光的LED開發成功。這種LED是將GaN晶片和釔鋁石榴石(YAG)封裝在一起做成。GaN晶片發藍光(λp=465nm,Wd=30nm),高溫燒結製成的含Ce3+的YAG螢光粉受此藍光激發後發出黃色光發射,峰值550nm。藍光LED基片安裝在碗形反射腔中,覆蓋以混有YAG的樹脂薄層,約200-500nm。
  • 有關LED螢光粉的四大誤區,哪些你曾深以為然?
    誤區一:談專利壁壘就是螢光粉 眾所周知,螢光粉專利一直是影響LED產業的重要力量,螢光粉專利訴訟案件對整個LED產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近年來日亞化學從低調研究的角色向高調維權的角色轉換,"挑"起了不少專利案,將專利戰升級,引起了一些LED廠商的擔憂。
  • 固態照明光源:白光LED的現狀和未來
    白光LED發展的現狀我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一個是白光合成途徑研究進展,白光的合成途徑大體上有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路是紅綠藍,LED是紅綠藍合成了白光,但這種辦法主要的問題是綠光的轉換效率,現在紅綠藍LED牆插入效率分別達30%、10%和25%,白光流明效率可達60lm/W。
  • LED螢光粉材料不可或缺 中國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晶片和螢光粉兩種,缺一不可。儘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採用螢光粉結合藍光LED晶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因此,螢光粉對LED照明和液晶顯示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各國政府、研究機構和產業界都對此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