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2020-09-09 材料material

導讀:本文採用快速微波輻射法成功合成了單相雙鈣鈦礦型螢光粉NaLaMgWO6。採用X射線衍射和Rietveld精修方法對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的晶體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透射電鏡(TEM)證實了其形貌。在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中觀察到了單離子黃白光,並利用光譜技術進一步研究了螢光猝滅現象。


來自常熟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針對白光LED當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相關論文以題目為「Fast synthesis of Dy3+ and Tm3+ co-doped double perovskite NaLaMgWO6: A thermally stable single phase white-emitting phosphor for WLEDs」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期刊上。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39/C9TC05592D


白光發光二極體(WLEDs)由於其環保、高效、穩定、節能等優點,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得到了蓬勃發展。有許多策略來獲得白光LED。最常用的是將藍光與YAG:Ce3+黃色螢光粉。但由於缺乏紅色發射,這些設備對室內照明的顯色指數較低。另一種方法是基於紫外(UV)晶片與藍色螢光粉、綠色螢光粉和紅色螢光粉的組合。然而,三色螢光粉在同一激發下表現出不同的發光效率和使用壽命,限制了其潛在的應用前景。此外,由於三色螢光粉的失配,這種方法可能導致量子效率較低。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策略,可以將UV晶片與單晶片相結合相位螢光粉實現白光發射。


本文主要研究了Dy3+和Tm3+共摻雜的NaLaMgWO6單相白色螢光粉的快速合成,並研究了Dy3+在NaLaMgWO6中的猝滅濃度。深入研究了Tm3+與Dy3+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和熱性能。有趣的是,由於摻雜離子之間的能量轉移,引入Tm3+離子可以實現白光發射。通過調整稀土離子的摻雜濃度,使NaLaMgWO6:Dy3+,Tm3+螢光粉的CIE坐標由綠色區域向白色區域移動。單相白色螢光粉的發光和熱性能在WLEDs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近幾十年來,微波輻射法已被廣泛應用於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微波加熱使反應溫度迅速升高,大大縮短了反應時間。另外,微波輻射法已被用於合成無機螢光粉,但僅用於合成白鎢礦結構的鎢鉬化合物。在900℃下僅需10min就可得到一系列Li3BaSrLa3(WO4)8:Eu3+紅色螢光粉,與傳統的高溫固相反應法相比,合成過程大大縮短。


由於三價鏑離子在黃色和藍色區域有躍遷而被廣泛用作白光的發光中心。但Dy3+離子摻雜的螢光粉的研究報導較少。據報導,稀土離子可以佔據NaLaMgWO6的低對稱位。如果Dy3+離子佔據低對稱位,4F9/2→6H13/2的躍遷強度將高於4F9/2→6H15/2的躍遷強度,產生黃白色發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引入Tm3+,因為它在457 nm左右發射藍光。在Dy3+和Tm3+共摻雜的基礎上,可以實現發射顏色的調製。另一方面,457 nm處的發射光譜與Dy3+的激發光譜很好地吻合,表明摻Tm3+也可以提高這種單相白粉的發射強度。然而,如何在短時間內合成出單相雙鈣鈦礦型螢光粉,同時實現純白光發射,仍然是一個挑戰。

圖1。NaLa0.98Dy0.02MgWO6的TEM圖像(a、b)和HRTEM圖像(c、d)。


圖2。NaLa0.9-yDy0.1TmyMgWO6的螢光光譜。(b)不同波長數下NaLa0.9-yDy0.1TmyMgWO6的歸一化強度。(c) NaLa0.98-zTm0.02DyzMgWO6的光致發光光譜。(d)NaLa0.98-zTm0.02DyzMgWO6中Tm3+與Dy3+之間的能量轉移效率。


圖3。NaLa0.94Tm0.02Dy0.04MgWO6在不同溫度下的發射光譜。

(文:愛新覺羅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來自常熟理工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針對白光LED當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的研究。(WLEDs)由於其環保、高效、穩定、節能等優點,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得到了蓬勃發展。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策略,可以將UV晶片與單晶片相結合相位螢光粉實現白光發射。 本文主要研究了Dy3+和Tm3+共摻雜的NaLaMgWO6單相白色螢光粉的快速合成,並研究了Dy3+在NaLaMgWO6中的猝滅濃度。深入研究了Tm3+與Dy3+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和熱性能。有趣的是,由於摻雜離子之間的能量轉移,引入Tm3+離子可以實現白光發射。
  • 全面解析:現階段白光LED螢光粉技術
    /Y3Al5O12:Ce3+(簡稱YAG:Ce)螢光粉的單晶片白光LED,螢光粉轉換白光LED技術隨之成為市場主流。  表2歸納頻寬、量子效率、熱安定性、化學安定性以及發光波長是否可調變等特性,比較目前市場上業界最為關注的三大類熱門螢光粉的性能。
  • 中國地大《LPR》:滿足高質量白光LED照明要求的螢光粉
    螢光粉的熱猝滅是發展高質量白光發光二極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具有青色發射的並且具有高熱穩定性的Ba2ZnGe2O7:Bi3+螢光粉。在150℃時,其發射強度增加到25℃時原始強度的114%。
  • 製作白光LED的幾種方法
    目前,常見的用LED晶片產生白光的方法有三種: ·在led藍光晶片上塗覆YAG螢光粉。在LED藍光晶片上塗覆YAG(yttrium aluminum garnet,釔鋁石榴石)螢光粉,晶片發出的藍光激發螢光粉後可產生典型的500~560nm的黃綠光,黃綠光再與藍色光合成白光。利用這種方法製備白光相當簡單,便於實現且效率高,資金投入不太大,因此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其缺點是螢光粉與膠混合後,均勻性較難控制。
  • 這種產生白光的單一材料,將取代LED燈使用的螢光粉?
    目前,用於照明的能耗佔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五分之一
  • 螢光粉技術製作白光LED及彩色LED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012.htmLED實現白光有多種方式,而開發較早、已實現產業化的方式是在LED晶片上塗敷螢光粉而實現白光發射。LED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
  • 白光LED與螢光粉之特性探討
    4、演色係數  演色性(Color rendition)是照明光源能展現物體顏色之忠實程度的一種能力特性,通常以演色係數(Color rendering index;CRI)作為指標,其測量標準是將標準光源(熱熾燈或D65標準光源)照射物體所呈現之顏色定義為100(即100%真實色彩),另外則以測試光源照射物體所呈現之顏色的真實程度的百分比數值
  • 白光LED螢光粉材料的發展現狀與專利之爭
    白光LED的螢光粉,主流是與藍色組合使用的黃色螢光粉。而現在,正逐漸向發出紅色光和綠色光的螢光粉過渡。原因是,今後在液晶顯示器及照明用途領域,採用紅色和綠色螢光粉的白光LED的需求會迅速增加。  圍繞這種新一代關鍵部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關企業紛紛強化業務或者開始涉足該領域。
  • LED實現白光的三種方法
    目前,led實現白光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 通過LED紅綠藍的三基色多晶片組和發光合成白光。  優點:效率高、色溫可控、顯色性較好。  缺點:三基色光衰不同導致色溫不穩定、控制電路較複雜、成本較高。
  • 白光LED發光原理及技術指標
    白光是一種組合光,白光LED可以分為單晶片、雙晶片和三晶片等,以下將按這一分類來介紹,還將介紹照明用白光led的一些技術指標。  白光LED發光原理   單晶片  InGaN(藍)/YAG螢光粉  這是一種目前較為成熟的產品,其中 1W的和5W的Lumileds已有批量產品。這些產品採用晶片倒裝結構,提高發光效率和散熱效果。螢光粉塗覆工藝的改進,可將色均勻性提高10倍。實驗證明,電流和溫度的增加使LED光譜有些藍移和紅移,但對螢光光譜影響並不大。
  • 白光發光二極體的製作方法—藍光LED加螢光粉
    激發YAG:Ce螢光粉所產生的光譜,產生555nm黃光,此黃光與藍光混合而成白光。圖3是不同含量YAG:Ce螢光粉在色度圖中的位置,圖中並有藍光LED與不同含量螢光粉所產生白光在圖中的位置。圖5(a)是同一成分P7193螢光粉所產生白光的CCT分布圖及其Ra值,圖5(b)則是同一波長藍光LED但成分不同的YAG螢光粉所產生白光的CCT分布圖及其Ra值,由圖可知,Ra的值均在60~80範圍的值,似乎不太理想。
  •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打開APP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國際led網 發表於 2020-03-29 21:58:00 LED基片發出的藍光部分被螢光粉吸收,另一部分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混合,可以得到得白光。 現在,對於InGaN/YAG白色LED,通過改變 YAG螢光粉的化學組成和調節螢光粉層的厚度,可以獲得色溫3500-10000K 的各色白光。 白光LED的種類及發光原理解析 表一列出了目前白色LED的種類及其發光原理。
  • LED材料:特定螢光粉不可代替
    白光LED具有高光效、長壽命、節能環保等顯著優點,在綠色照明和信息顯示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商用白光LED的核心材料有藍光LED晶片和螢光粉兩種,缺一不可。儘管還有許多可選的技術方案,但從發展趨勢來看,採用螢光粉結合藍光LED晶片將一直是白光LED的主流生產方式。
  • 白光LED用Mn⁴⁺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研究進展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發光學報3個Mn4+激活紅光螢光粉是當前白光LED用螢光粉的研究熱點之一。因此,以一定手段定性表徵所製備螢光粉中錳離子存在的價態甚至定量確定多種共存價態間的相對含量,具有切實的必要性。近日,鄭州大學的姬海鵬副教授團隊在《發光學報》發表了題為《白光LED用Mn4+激活紅光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表徵研究進展》的綜述論文。該文對文獻所報導的錳離子激活螢光粉中錳離子價態的表徵手段進行了總結,並對比評述了這些表徵手段在定性或定量表徵錳離子價態方面的可靠性。
  • 一種用於白光LED的複合材料
    來自景德鎮陶瓷大學,東華大學和蘇州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製備CIZS/ZnS/PVP複合材料的有效方法,並對其在白光發光二極體(WLEDs)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在離子液體(IL)的輔助下,採用水熱法合成了CIZS量子點,在提高發光性能的同時縮短了反應時間。系統地研究了水熱溫度和水熱時間對CIZS量子點的相組成、形貌和光學性質的影響。
  • 中性白光LED與冷白光LED在街道照明應用中的差異
    照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0072.htm本文將介紹在街道照明應用中使用中性白光基於LED的路燈首先於幾年前在街道上出現,儘管它們主要被用於展示設計概念或是校園測試燈。黃色螢光粉在當時是唯一可用且穩定的、用以搭配藍光晶片產生白光輸出的螢光粉之一。大部分這些路燈都採用冷白光LED設計,色溫約在6000K甚至更高。不幸的是,大部分人並不喜歡這些路燈發出的冷白光線,部分甚至抱怨冷白光會帶來寒冷的感覺。另外,還有人覺得色彩在冷白光源的照射下顯得蒼白。
  • 有關LED螢光粉的四大誤區,哪些你曾深以為然?
    而這專利維權戰的加劇,結果造成了一談到專利侵權就是螢光粉造成的誤區,可是事實並非如此。雖然螢光粉作為LED封裝的關鍵材料之一,但它也僅僅是構成白光器件的必要構件材料之一。除個別新型氮化物等螢光粉之外,其實其他螢光粉單獨是不構成侵權的。
  • 解析白光LED光斑均勻性的改進方法
    白光LED以其效率高、功耗小、壽命長、固態節能、綠色環保等顯著優點,被認為是「綠色照明光源」,預計將成為繼白熾燈、螢光燈之後的第三代照明光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利用螢光粉轉換的方法實現白光是目前研究得最多最熱的一種方法。
  • 螢光材料物理特性對白光LED光輸出冷熱比的影響
    引言 白光LED(WLED)是新一代固態綠色光源,具有節能環保、小體積、高光效、性能穩定等諸多優點。 目前WLED以PC/MC方式實現白光的路徑有三條:1)藍光LED晶片+黃色螢光粉;2)紫光LED晶片+紅+綠+藍三基色螢光粉;3)藍光LED晶片+綠光LED晶片+紅光LED晶片。
  • 三菱新螢光粉技術達成更接近陽光的白光?
    ,隨著螢光粉技術的演進,目前有藍色晶片塗綠色與紅色螢光粉,或是紫外光晶片搭配紅綠藍螢光粉等方式發白光,明顯提升演色性表現。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9931.htm  根據三菱在LED製程展LED論壇中的資料顯示,螢光粉技術不斷進步,也帶動LED光源模擬太陽光技術的進展,過去,以藍光晶片加黃色螢光粉發出白光為最大宗,三菱認為,採用此項技術發出的白光演色性較差,演色性小於80,顏色再現性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