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開發適合紫外激發的紅色螢光粉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如何設計開發適合紫外激發的紅色螢光粉

胡薇 發表於 2018-09-19 16:02:35

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節能環保、壽命長、體積小和發光效率高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照明、顯示、背光源及數碼產品等領域[1-3]。近年來,在全球提倡環保節能的趨勢下,照明及顯示用白光LED表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目前白光LED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式:使用紅綠藍多晶片封裝點亮合成白光;採用藍色晶片激發黃色螢光粉或激發綠色螢光粉和紅色螢光粉;紫外晶片激發紅、綠、藍螢光粉[4]。其中,採用紫外激發紅、綠、藍螢光粉由於光譜覆蓋範圍寬、連續性好,所合成白光LED的顯色指數高。螢光粉作為白光LED的關鍵組分,直接影響著器件的光效、顯色指數以及穩定性等性能指標。設計開發適合紫外激發的紅色螢光粉是製備高顯色白光LED的關鍵。

鉬酸鹽材料晶體結構較為穩定,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被作為基質廣泛應用於稀土發光材料中[5-7]。相對於其他螢光粉而言,鉬酸鹽螢光粉製備方法較為簡單,能夠有效吸收360nm附近的激發光,且發光效率較高、發射顏色純正。近年來,稀土離子激活鉬酸鹽發光材料成為國內外研究者廣泛研究的焦點[8-9]。如韓勇等[10]採用高溫固相法製備了SrMoO4:Eu3+螢光粉,並研究了其結構和發光性能;龍丹丹等[11]人研究了Bi3+摻雜對CaMoO4:Eu3+螢光粉的結構及發光性能的影響規律。Gd2MoO6晶體為單斜晶系,空間群為C2/c,其結構穩定性好;採用三價稀土離子激活該鉬酸鹽體系螢光粉具有穩定性好、發光性能優異等特點。

Sm3+電子躍遷屬於4f→4f的電偶極躍遷,能級豐富,對紫外波段有很突出的應激能力,吸收紫外能量能夠發射位於紅色區域的特徵波段。且Sm3+和Gd3+的價態相同,半徑相似,非常適合作為Gd2MoO6的發光中心替代Gd3+的部分格位。

採用高溫固相法合成了Gd2MoO6:Sm3+螢光粉材料,運用X射線衍射儀和螢光光度計對螢光粉的結構和發光性能進行了表徵,並研究了不同種類的助熔劑對Gd2MoO6:Sm3+螢光粉的晶體結構和發光性能的影響規律。

1.1原料

Gd2O3(99.9%)、MoO3(99.5%)、Sm2O3(99.9%)、H3BO3(分析純AR)、BaCl2(分析純AR)、BaF2(分析純AR)、NH4F(99.9%)。

1.2 樣品製備

將實驗原材料Gd2O3、MoO3、Sm2O3按照Gd1.96MoO6:Sm3+0.04進行化學計量配比稱量,置於瑪瑙研缽中充分研磨,轉移到箱式烤爐進行高溫固相反應合成Gd2MoO6:Sm3+螢光粉,反應條件為:在空氣中不加蓋燃燒6h,反應溫度為1300℃。

在上述步驟完成後,向每組Gd2MoO6:Sm3+螢光粉材料中加入不同種類的助熔劑H3BO3、BaCl2、BaF2、NH4F。最後將煅燒後的樣品進行充分研磨,得到所需的粉末樣品。

1.3 表徵

採用荷蘭帕納科公司的X』 Pert PRO型X射線衍射儀(X-ray diffraction,XRD)來確定樣品中的物質成分,對樣品進行物相的定性分析。使用日本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公司的螢光分光計(型號F4600),對樣品進行螢光光譜的測試。

2.1 Gd2MoO6:Sm3+螢光粉的結構及其發光性能研究

圖1是不同反應溫度下(1300℃,1400℃,1500℃)Gd2MoO6:Sm3+螢光粉的XRD圖譜,將不同溫度的XRD圖譜與國際標準卡片對比可知,所合成的螢光粉樣品均為Gd2MoO6純相,無雜相產生。通過樣品外觀分析,1400℃和1500℃溫度下所合成螢光粉粉體較硬,說明合成溫度偏高;因此,本實驗選取1300℃為樣品合成溫度。同時,我們在1300℃合成溫度下,研究了不同保溫時間(3h,6h,9h)對螢光粉結構及發光性能的影響。如圖2所示,不同保溫時間下合成的螢光粉樣品均為Gd2MoO6純相,無雜相產生,保溫時間為6h時的衍射峰強度高,說明螢光粉結晶較好。圖3為不同保溫時間下Gd2MoO6:Sm3+螢光粉的發射光譜,可以看出保溫時間為6h時的發光強度最高,當保溫時間選用9h時,發光強度反而減弱,原因可能是保溫時間太長,螢光粉發生團聚。基於以上結果,本實驗選取的合成制度為:燒結溫度1300℃,保溫時間6h。

圖1 不同反應溫度下Gd2MoO6:Sm3+螢光粉的XRD圖譜

Fig.1  XRD pattern of Gd2MoO6:Sm3+ phosphors at different reaction temperature

圖2 不同反應時間下Gd2MoO6:Sm3+螢光粉的XRD圖譜

Fig.2  XRD pattern of Gd2MoO6:Sm3+ phosphors at different time

圖3  不同反應時間的Gd2MoO6:Sm3+螢光粉的發射光譜圖

Fig.3  emission spectra of Gd2MoO6:Sm3+ phosphors at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2.2 不同種類助溶劑對螢光粉結構及發光性能影響

圖4是加入不同助熔劑的Gd2MoO6:Sm3+螢光粉的XRD圖譜。其中給出了未加入助熔劑的對照組和Gd2MoO6的國際標準卡片,對比下可知所合成的物相均為Gd2MoO6的純相,說明少量不同種類助熔劑的加入並未改變螢光粉的晶體結構。

圖4 加入不同助熔劑後Gd2MoO6:Sm3+螢光粉的XRD圖譜

Fig.4  XRD pattern of Gd2MoO6:Sm3+ phosphor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fluxing agent

圖5為Gd2MoO6:Sm3+螢光粉的激發光譜,監測波段為652nm。其激發光譜的覆蓋範圍在280nm--450nm之間,位於290nm~345nm間有一個寬發射帶,對應於MoO66-離子團的電荷遷移帶。在360nm的位置,有一個強峰屬於Sm3+間4f→4f能級間的電偶極躍遷,對應於 6H5/2→4H1/2的能級躍遷。

圖6是摻入不同種類助熔劑的Gd2MoO6:Sm3+螢光粉的發射光譜,在360nm紫外光激發下,各組螢光粉的發射光譜的基本形狀沒有改變,有三個特徵發射峰,位於566nm,603nm和645nm三個位置,分別對應Sm3+的4G5/2→6H5/2,4G5/2→6H7/2,4G5/2→6H9/2的能級躍遷。此外,可以看出採用2%的BaF2或BaCl2作為助熔劑時,Gd2MoO6:Sm3+螢光粉發光強度明顯增強,發射光譜並未發生偏移;採用2%的硼酸或氟化銨作為助熔劑時,螢光粉的發光強度基本沒有發生改變。這主要是由於氟化鋇(1200℃左右)或氯化鋇熔點(1000℃左右)和Gd2MoO6:Sm3+螢光粉的合成溫度相近,當作為助熔劑時,能夠提升螢光粉的結晶度,進而提升其發光強度。硼酸和氟化銨熔點相對較低(<200℃),在螢光粉結晶過程中,助溶劑在相對低溫條件下轉變為液態或氣態,對Gd2MoO6:Sm3+螢光粉高溫條件下成核、長大等結晶過程的作用不大,因此其發光強度基本沒有改變。

圖5  Gd2MoO6:Sm3+螢光粉激發光譜

Fig.5  excitation spectrum of Gd2MoO6:Sm3+ phosphors

圖6 摻入不同助熔劑材料的Gd2MoO6:Sm3+螢光粉發射光譜

Fig.6  emission spectra of Gd2MoO6:Sm3+ phosphor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fluxing agent

利用高溫固相法成功製備了Gd2MoO6:Sm3+螢光粉,研究了不同種類助熔劑對螢光粉發光性能的影響規律。該螢光粉最適宜紫外波段激發,在360nm紫外光激發下,螢光粉的發射峰值位於566nm,603nm和645nm。採用BaCl2或BaF2作為助熔劑可以明顯增加Gd2MoO6:Sm3+螢光粉的發光強度。對比助熔劑H3BO3、BaCl2、BaF2、NH4F的熔點得知,BaCl2、BaF2助熔劑熔點與反應溫度更為匹配,有利於螢光粉的成核、長大等結晶過程。因此,螢光粉的發光強度能夠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鳴鳴,仇帥,李小佳,徐傑,張豔豔. 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J]. 新材料產業,2016(11):14-20.

[2]高敏. LED顯示屏發展綜述[J].電子製作,2015(08):107.

[3]李西林. 白光LED燈用紅色螢光粉的製備及發光性能研究 [D]. 長春:長春理工大學. 2017.9.

[4]吳洪鵬,顏魯婷,王鵬,司文捷. 白光LED用鉬酸鹽體系紅色螢光粉的研究進展[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9,38(11):2065-2068

[5]王鐵卓. 固相合成稀土摻雜鉬酸鹽螢光粉的光譜性質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 2015.7.

[6]張建夫,李玉琴,李可,梁桂萍,王振領. 鉬酸鹽摻雜稀土離子螢光粉的合成及發光性能研究[J].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14,31(02):79-81+96.

[7]史紅閣,茹晶晶,劉明江等.Sm摻雜的紅色螢光粉的製備及發光性能研究[J].廣州化學,2014,39(03):52-54+51.

[8]顧席光. 助溶劑對白光LED用紅色螢光粉LaSr2AlO5的螢光性能研究 [D]. 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學. 2016.5.

[9]Yan Chen. A host sensitized reddish-orange Gd2MoO6 :Sm3+ phosphor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1.1

[10]韓勇. 一種新型的白光LED用紅色螢光粉SrMoO4:Eu3+  [J].河北: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06.6

[11]龍丹丹. Bi3+摻雜對CaMoO4:Eu3+螢光粉發光性能的影響 [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3.7

[12] 畢長虹. CaWO4:Sm3+螢光粉的發光性質及其能量傳遞機理 [J]. 物理學報. 2013.9.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全面解析:現階段白光LED螢光粉技術
    )所發展的黃光螢光粉TAG表現則較為遜色;另外,利用藍光LED晶片搭配綠色與紅色的硫化物或氧化物螢光粉亦是另一種可行的選項(圖1構裝型式(c))。  圖2(a)與(b)分別顯示具有高度彈性激發頻寬的矽酸鹽螢光粉激發光譜和Sr2+摻雜量對(Ba1-XSrX)2SiO4:Eu2+矽酸鹽螢光體發光波長的效應。上述光譜學特性顯示(Ba1-XSrX)2SiO4:Eu2+螢光粉之獨特性,也說明為何矽酸鹽螢光粉成為目前業界製作白光LED的熱門材料之一。
  • 【原創】有研稀土:白光LED螢光粉技術發展趨勢
    【文/高工LED 甘勤】通過螢光粉技術創新,提高LED封裝器件光效、改善光色品質、降低封裝成本是LED螢光粉技術發展的永恆主題。   「隨著LED產業的快速發展,照明產品無疑朝著高顯色方向發展,而背光產品則對寬色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ED螢光粉將對實現這些趨勢起到關鍵作用。」
  • 螢光粉技術製作白光LED及彩色LED知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012.htmLED實現白光有多種方式,而開發較早、已實現產業化的方式是在LED晶片上塗敷螢光粉而實現白光發射。LED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並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
  • 三菱新螢光粉技術達成更接近陽光的白光?
    技術的演進,目前有藍色晶片塗綠色與紅色螢光粉,或是紫外光晶片搭配紅綠藍螢光粉等方式發白光,明顯提升演色性表現。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9931.htm  根據三菱在LED製程展LED論壇中的資料顯示,螢光粉技術不斷進步,也帶動LED光源模擬太陽光技術的進展,過去,以藍光晶片加黃色螢光粉發出白光為最大宗,三菱認為,採用此項技術發出的白光演色性較差,演色性小於80,顏色再現性也不好。
  • 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導讀:本文採用快速微波輻射法成功合成了單相雙鈣鈦礦型螢光粉NaLaMgWO6。採用X射線衍射和Rietveld精修方法對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的晶體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透射電鏡(TEM)證實了其形貌。在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中觀察到了單離子黃白光,並利用光譜技術進一步研究了螢光猝滅現象。
  • 常熟理工《JMCC》:一種用於白光LED的熱穩定單相螢光粉
    導讀:本文採用快速微波輻射法成功合成了單相雙鈣鈦礦型螢光粉NaLaMgWO6。採用X射線衍射和Rietveld精修方法對摻Dy3+的NaLaMgWO6螢光粉的晶體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透射電鏡(TEM)證實了其形貌。
  • LED材料:特定螢光粉不可代替
    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以稀土鈰激活的石榴石結構鋁酸釔黃色螢光粉搭配藍光LED方式產生白光的發光效率**好,然而由於該螢光粉的發光在紅色部分嚴重短缺,造成白光 LED產品顯色性較差,無法利用該單一螢光粉製備低色溫、高顯色的白光LED。
  • 利用殼層分離納米顆粒增強螢光粉的等離子體增強螢光顯示技術
    以納米精度微調SHIN尺寸,如金屬核直徑和矽殼厚度,可以優化螢光粉的螢光增強,同時有效地抑制猝滅效應。在這裡,我們設計了一種通用的「衛星納米結構」方法,將Ag-SHINs衛星組裝到螢光粉顆粒上,通過調節表面電荷,Ag-SHINs很容易附著在螢光粉表面,並作為納米天線增強其螢光信號。
  • 如何做好LED照明系統創新設計
    LED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現就針對照明應用系統創新設計的相關問題及開發的方向一一探討。當然品牌代表某種程度的質量信賴,此外視覺感官對於顏色喜好也會有所影響,因此如何創新設計適合市場需求的LED光源,將是技術面要探討的課題。LED光源的發光效率發展至今,已超越絕大部分傳統光源(圖1、2),唯獨少部分低壓或高壓放電光源的效率可以一較高下,但就電源控制和驅動上,體積與溫度又各自有其優缺點,以下將就LED照明系統設計的每一環節說明。
  • 紫外LED成白光照明行業新寵
    此前,在LED半導體領域有兩種製造白光LED的方法:第一種,採用色度學中的三基色原理,將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發光二極體進行某種程度上的聚合,控制輸出比例後得到白光LED;第二種,採用藍光LED表面塗敷螢光粉,螢光粉經藍光輻照後發射出黃光,黃光與剩餘部分的藍光混合
  • LED螢光粉材料不可或缺 中國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初步突破國外專利限制  目前,以稀土鈰激活的石榴石結構鋁酸釔黃色螢光粉搭配藍光LED方式產生白光的發光效率最好,然而由於該螢光粉的發光在紅色部分嚴重短缺,造成白光LED產品顯色性較差,無法利用該單一螢光粉製備低色溫、高顯色的白光LED。
  • 宇極芯光與NIMS籤氮化物紅色螢光粉應用專利授權協議
    北京宇極芯光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宇極芯光)近日與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 Science(NIMS)籤署了氮化物紅色螢光粉宇極芯光獲得NIMS授權使用1113體系氮化物紅粉開發、製造LED光源產品專利許可。基於宇極科技與三菱化學在S/CASN體系紅粉方面的戰略合作關係,宇極全力支持NIMS這一行動。宇極芯光為一家專業LED光源的製造商,是中國大陸首家與NIMS籤訂該協議的LED封裝企業。此外,同時公布籤約的還有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其他四家企業。
  • 福建物構所廣色域顯示用高抗溼性能氟化物紅光螢光粉研究獲進展
    近些年,Mn4+離子摻雜的氟化物螢光粉由於其能被藍光有效激發特別的,就液晶顯示背光源而言,其要求發光材料(藍、綠、紅)具有儘可能窄的發射帶寬和合適的發射波長,從而獲得高的色純度及廣的色域範圍(>92% NTSC),而目前商用的氮化物紅色螢光粉難以滿足這一要求。近些年,Mn4+離子摻雜的氟化物螢光粉由於其能被藍光有效激發、高發光效率以及~630 nm的尖銳譜線發射(帶寬<7 nm)等優勢而受到廣泛關注,在廣色域液晶顯示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全光譜高顯色LED照明用螢光粉項目榮獲2020年度稀土科學技術獎...
    日前,有研稀土作為主體並聯合下遊應用企業開發完成的「全光譜高顯色LED照明用高性能螢光粉及應用」項目(編號:CRESTA2020-02-047)獲得2020年中國稀土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技術發明類)。本項目針對全光譜高顯色LED照明對高端螢光粉及配套LED光源的迫切需求,設計研製出適合紫光/藍光激發的新型高效螢光粉,發明了滷磷酸鹽、多位摻雜石榴石型鋁酸鹽、氮氧化物等多體系材料的先進位備技術,開發形成了高性能螢光粉產品;突破了紫光/藍光晶片激發的全光譜高顯色LED光源及其先進封裝技術,器件的發光效率和顯色指數等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重慶文理學院:媲美葉綠素的螢光粉!光合效率高達83%
    來自重慶文理學院新材料技術研究所科研團隊製備了一種新型的螢光粉,這些螢光粉具有較高的內量子效率,在425 k時最多保留95%的初始發光強度。最後,利用紫外晶片和螢光粉製作了pc-LEDs,作為監測常綠植物螢光光譜的光源。結果表明,這些螢光粉對常綠植物的光合效率高達83%,比單一發射螢光粉提高10%,對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有關LED螢光粉的四大誤區,哪些你曾深以為然?
    最近朋友圈和各大公眾號被日本如何強大給刷屏了
  • 《JMCC》一種很有前途的無稀土雙鈣鈦礦藍色螢光粉
    它是一種寬禁帶化合物(Eg≈5.1 ev),Sb3+可產生很強的紫外吸收。通過3P1→1S0躍遷,輻射弛豫回到5s2基態,產生強烈的藍光,中心波長為445nm,光致發光量子產率為79%。0.94 eV的Stokes位移比相應的空位有序雙鈣鈦礦Cs2NaInCl6要小33%。斯託克斯位移的減少可能是由於Sb3+的配位數從Cs2NaInCl6中的6配位變化到Cs2NaInCl6中的5配位。
  • 《JMCC》一種很有前途的無稀土雙鈣鈦礦藍色螢光粉!
    它是一種寬禁帶化合物(Eg≈5.1 ev),Sb3+可產生很強的紫外吸收。通過3P11S躍遷,輻射弛豫回到5s2基態,產生強烈的藍光,中心波長為445nm,光致發光量子產率為79%。0.94 eV的Stokes位移比相應的空位有序雙鈣鈦礦Cs2NaInCl6要小33%。斯託克斯位移的減少可能是由於Sb3+的配位數從Cs2NaInCl6中的6配位變化到Cs2NaInCl6中的5配位。
  • 如何採用螢光粉實現白光LED?
    LED實現白光有多種方式,而開發較早、已實現產業化的方式是在LED晶片上塗敷螢光粉而實現白光發射。具體來說,第一種方法是在藍色LED晶片上塗敷能被藍光激發的黃色螢光粉,晶片發出的藍光與螢光粉發出的黃光互補形成白光。該技術被日本Nichia公司壟斷,而且這種方案的一個原理性的缺點就是該螢光體中Ce3+離子的發射光譜不具連續光譜特性,顯色性較差,難以滿足低色溫照明的要求,同時發光效率還不夠高,需要通過開發新型的高效螢光粉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