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舊識!關於精子,這點認知我們錯了 | Nature子刊

2021-02-13 生物探索

生命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開始的!一項最新發表在Nature子刊上的研究顛覆了關於受精的認知。這項研究稱,在受精過程中,父親的精子捐獻的中心粒是2個,而不是1個。而這一新發現的精子結構可能會導致不孕、流產和出生缺陷。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18-04678-8)

6月7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題為「A novel atypical sperm centriole is functional during human fertilization」的論文中,美國託萊多大學的Tomer Avidor-Reiss教授帶領的團隊證實,精子中新發現的中心粒(centriole)的功能與先前已知的中心粒相似,但結構並不相同。

中心粒是唯一由父親單獨貢獻的重要細胞結構。由父親精子提供的中心粒是組成成人人體的數萬億細胞中所有中心粒的起源。中心粒對構建細胞的纖毛和細胞骨架以及完成準確的細胞分裂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受精卵需要兩個中心粒才能開始生命。由於母親的卵子不提供中心粒,而父親的精子只擁有一個可識別的中心粒,因此,Avidor-Reiss教授團隊想知道受精卵中的第二個中心粒是從哪裡來的。

先前,科學家們認為,精子提供了一個中心粒給卵子,然後該中心粒複製了自己。在這項新研究中,Avidor-Reiss教授等利用尖端的技術和顯微鏡發現了以前難以識別的第二個中心粒。新發現的中心粒之所以在過去被忽視,是因為它在結構和蛋白組成上與已知的中心粒完全不同。

具體來說,新發現的(非典型的)中心粒包含了一小組核心蛋白。而這些蛋白是先前已知的精子中心粒在受精卵中形成一個功能完整的中心粒所需要的。


Tomer Avidor-Reiss教授(Credit: Dan Miller,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除了人類精子,Avidor-Reiss教授和他的團隊還研究了果蠅、甲蟲和牛的精子。「這項研究的整個想法是從果蠅開始的,因為一些基礎研究顯示,我們對果蠅的精子結構有所誤解。」 論文的第一作者Emily L. Fishman解釋道。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把這項研究提升到臨床水平。他們正與託萊多大學醫學中心的泌尿科合作,研究非典型中心粒的臨床意義,以確定它是否與不孕有關。

「這項研究意義重大,因為對於沒有治療選擇的夫婦來說,非典型的(新發現的)中心粒的結構和功能異常可能是導致不明原因的不孕的根源。該中心粒也可能在早期流產和胚胎發育缺陷中發揮了作用。」Avidor-Reiss教授總結道。

責編:風鈴

參考資料:1)Men may contribute to infertility through newly discovered part of sperm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2019年2月24日,Nature官網正式上線了一個新子刊:Nature Food。這是一本在線期刊,將於2020年1月正式啟動。
  • Nature子刊,今年首個IF就突破12分,明年或可衝18分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本SCI期刊:Nature Sustainability。來自WoS截圖今年是Nature Sustainability拿到的第1個IF,作為Nature子刊,首個IF就超12分,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期刊基本信息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atsustain/
  • 雙語閱讀:人類300多年的認知都錯了,揭秘精子的3D花式運動
    最新研究發現,精子的遊動方式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翻譯:塗博士繪圖:Phyllis新的研究顛覆了人類三個多世紀以來關於精子如何運動的認知。在顯微鏡下,人類的精子似乎像搖擺的鰻魚一樣遊動,精子尾巴在尋找卵子受精時來迴旋轉。
  • Nature子刊:太陽能電池效率或大幅提升!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9-0297-7現代太陽能電池板採用工作原理基本一樣:一個光子產生一個激子,激子轉化為電流。然而,某些分子可通過單線態裂分使單個光子產生兩個激子,這類分子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兩個激子的「存活時間」非常短(幾十納秒),科學家們很難將它們以電的形式收集起來。研究團隊通過新的設計規則,開發出了迄今為止最有效和技術上最有用的分子內單線態裂變材料。
  • 為什麼果蠅的一個精子和你手指頭一樣長?
    ,果蠅的精子長度可以超過五釐米。他們顯示精子的生成和雄性的狀態有關:最健康,最高質量的雄性產生最多最大的精子。這給雌性間接帶來遺傳益處,因為她們就更容易和最健康最優質的雄性產生後代。>How sexual selection can drive the evolution of costly sperm ornamentation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新聞與觀點文章Evolution: The bigger, the betternature.com
  • Nature子刊一周連發兩篇研究,我被相反的結果整...
    第一篇,Nature子刊Science of Learning,11月1日發表,作者來自佛羅裡達國際大學、德拉瓦大學、天普大學、卓克索大學。  下面是四項焦慮評分的散點圖,紫色是女生,綠色是男生,每一項中左側是教學前,右側是教學後。
  • 我的三篇Nature子刊之旅
    作者 | 愛吃魚的大番薯 審校 |玉米地裡吃過虧 那些年錯失的正刊 背景:本人年方不到三十,卻早已經邁入中年油膩肥胖的行列,目前在某課題組做二當家,目前2篇Nature子刊一作
  • 幾位大牛Nature子刊同時發布:單原子Pt和單原子Au同臺競技!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的界面位點是決定其催化性能的關鍵。單原子催化劑(SACs)通過使每個原子均與載體接觸,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界面活性位點。然而,單原子位點是否具有與納米催化劑界面位點相似的催化性能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近日,兩篇Nature子刊相繼報導了單原子催化劑催化CO氧化反應,讓我們去一探究竟!
  • 小蝌蚪的叫法是錯的?最新研究發現男性精子並非擺動尾巴前行
    而科學的魅力也正是這不斷探索,不斷推翻舊識,離真理越近一步的過程。一直以來(長達350年),生物學都認為男性精子是左右擺動尾巴前進的,事實真是這樣的嗎?國外3D顯微影像最新研究發現,精子並不是類似於小蝌蚪般的遊泳健將,而是旋轉天才。
  • Nature子刊:「抑癌好蛋白」的太極精神
    然而,來自雅典大學、曼徹斯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卻在最近揭露出了它「陰暗」的一面,並把這一發現發表在了Nature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上。作為一種細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劑,p21一直被認為與大名鼎鼎的抑癌蛋白p53有著密切的功能聯繫。
  • Nature子刊: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腦科學頂刊導讀78期
    頂刊導讀目錄 1,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2,交互中心認知:他人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過程3,前額葉皮質投射神經元靶向背側紋狀體控制行為抑制4,所有人都是直覺科學家:重新思考決策的統計解釋5,從失敗的行為改變中學習1,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期刊:nature reviews
  • Nature子刊: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 腦科學頂刊導讀78期
    2,交互中心認知:他人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過程  3,前額葉皮質投射神經元靶向背側紋狀體控制行為抑制  4,所有人都是直覺科學家:重新思考決策的統計解釋  5,從失敗的行為改變中學習  1,靈長類腦中抽象規則認知的產生  期刊: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 【Nature Plants】哥倫比亞大學顛覆了植物共生固氮的固有認知!
    更多前沿研究,請關注我們!  2018年8月20日,Nature Plant雜誌發表了哥倫比亞大學Benton N.事實上,這一過程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更為關鍵,比如光照。    2016年至2017年,Benton N. Taylor在哥斯大黎加埃雷迪亞省的前山溼地森林中的La Selva生物站進行了開放式屋頂實驗和森林苗木取樣。研究對象是被稱作Pentaclethra macroloba(大列葉五凱木)的當地樹種。
  • 顛覆孟德爾定律:卵細胞也會主動選擇精子?
    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的主任研究員 Joe Nadeau 發現的證據表明,卵子和精子並不總是隨機地相結合,這一發現如果被證實的話,將顛覆孟德爾遺傳學中最為明確的原則之一。然而,所有這些策略都只是為女性選擇男性精子提供機會。在一次射精中,哪個精子可以最終與卵細胞結合看上去仍然是隨機的。
  • 月球正在圍繞太陽旋轉,顛覆以往認知!課本上的知識難道錯了?
    月球正在圍繞太陽旋轉,顛覆以往認知!課本上的知識難道錯了?宇宙當中許多天體的運行規律非常複雜,但是又都能夠通過簡單的公式來進行計算和分析,讓人不得不感嘆科學公式的簡潔性和普適性。我們知道萬有引力的公式:物體之間的引力和質量乘積成正比,和距離平方成反比。那麼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1021萬倍左右,日月距離大概是地月距離的510倍左右。把這些數據代入公式來計算,很容易能夠計算得到,太陽對於月球的引力,大概是地球對於月球的引力的2.54倍左右,近似2.5倍——好像按理來說,月球應該也是圍繞著太陽旋轉的。
  • 《Nature》子刊:不含全氟化合物的疏油織物整理劑
    《Nature》子刊:不含全氟化合物的疏油織物整理劑 發表時間:2020/9/22
  • Nature子刊有多少、Nature系列期刊等級,一篇文章整明白!
    《Nature》子刊又雙叒叕增加了,現在共57本!系列期刊159本!!!《Nature》及這57本子刊的影響因子信息如下:可以看到,《Nature》子刊更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並且大部分《Nature》子刊(即Nature research journals)的水平還是不錯的,影響因子都相對較高,也都是本領域權威期刊。
  • Nature子刊封面:哈佛等開發微型手術機器人
    Wood) 基於摺紙結構研發了一款超輕便,高精度的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mini-RCM,該項研究發表於nature旗下新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機器智能)》,並登上該期刊8月份封面。
  • 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博士在Nature子刊和JACS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
    其中,研究論文「Tuning molecular emission of organic emitters from fluorescence to phosphorescence through push-pull electronic effects」發表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SCI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