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7歲看三國,10歲讀論語,一不留神成了別人口中的才女

2020-12-10 現代閱讀

雄偉突兀的松幹,撐著一片蒼綠,簇擁在欄前。柔媚的桃花,含笑地掩映在松隙裡,如同天真的小孫女,在祖父懷裡撒嬌。左右山嶂,夾著遠遠的平原,在清晨的陽光下,擁託著一天春氣。石桌上,我翻閱了十年來的創作;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往事,都奔湊到眼前來。我覺得不妨將我的從未道出的,許多創作的背景,呈訴給讀我「全集」的人。

我從小是個孤寂的孩子,住在山東芝罘東山的海邊上,三四歲剛懂事的時候,整年整月所看見的:只是青鬱的山,無邊的海,藍衣的水兵,灰白的軍艦。所聽見的,只是:山風,海濤,嘹亮的口號,清晨深夜的喇叭。

生活的單調,使我的思想的發展,不和常態的小女孩同其徑路。我終日在海隅山陬奔遊,和水兵們做朋友。雖然從四歲起,便跟著母親認字片,對於文字,我卻不發生興趣。

還記得有一次,母親關我在屋裡,叫我認字,我卻掙扎著要出去。父親便在外面,用馬鞭子重重地敲著堂屋的桌子,嚇唬我。可是從未打到過我頭上的馬鞭子,也從未把我愛跑的癖氣嚇唬回去!.

颳風下雨,我出不去的時候,便纏著母親或奶娘,請她們說故事。把「老虎姨」「蛇郎」「牛郎織女」「梁山伯祝英臺」等,都聽完之後,我又不肯安分了。那時我已認得二三百個字,我的大弟弟已經出世,我的老師,已不是母親,而是我的舅舅——楊子敬先生——了。

舅舅知道我愛聽故事,便應許在我每天功課做完,晚餐之後,給我講故事。頭一部書講的,便是《三國志》。三國的故事比「牛郎織女」痛快得多。我聽得晚上捨不得睡覺。每夜總是奶娘哄著,脫鞋解衣,哭著上床。而白日的功課,卻做得加倍勤奮。

舅舅是有職務的人,公務一忙,講書便常常中止。有時竟然間斷了五六天。我便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天天晚上,在舅舅的書桌邊徘徊。然而舅舅並不接受我的暗示!至終我只得自己拿起《三國志》來看,那時我才七歲。

我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的,直看下去。許多字形,因著重複呈現的關係,居然字義被我猜著。我越看越了解,越感著興趣,一口氣看完《三國志》,又拿起《水滸傳》和《聊齋志異》。

那時,父親的朋友,都知道我會看《三國志》。覺得一個七歲的孩子,會講「董太師大鬧鳳儀亭」,是件好玩有趣的事情。每次父親帶我到兵船上去,他們總是把我抱坐在圓桌子當中,叫我講《三國志》。

講書的報酬,便是他們在海天無際的航行中,唯一消遣品的小說。我所得的大半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林譯說部。如《孝女耐兒傳》《滑稽外史》《塊肉餘生述》之類。從船上回來,我歡喜地前面跳躍著;後面白衣的水兵,抱著一大包小說,笑著,跟著我走。

這時我自己偷偷地也寫小說。第一部是白話的《落草山英雄傳》,是介乎《三國志》《水滸傳》中間的一種東西。寫到第三回,便停止了。因為「金鼓齊鳴,刀槍並舉」,重複到幾十次,便寫得沒勁了。

我又換了《聊齋志異》的體裁,用文言寫了一部《夢草齋誌異》。「某顯者,多行不道」,重複地寫了十幾次,又覺得沒勁,也不寫了。

此後便又儘量地看書。

從《孝女耐兒傳》等書後面的「說部叢書」目錄裡,挑出價洋一角兩角的小說,每早送信的馬夫下山的時候,便託他到芝罘市唯一的新書店明善書局去買。——那時我正學造句,做短文。做得好時,先生便批上「賞小洋一角」,我為要買小說,便努力作文——這時我看書看迷了,真是手不釋卷。

海邊也不去了,頭也不梳,臉也不洗;看完書,自己喜笑,自己流淚。母親在旁邊看著,覺得憂慮;竭力地勸我出去玩,我也不聽。有一次母親急了,將我手裡的《聊齋志異》卷一,奪了過去,撕成兩段。我趑趄地走過去,拾起地上半段的《聊齋》來又看,逗得母親反笑了。

舅舅是老同盟會會員。常常有朋友從南邊或日本,在肉鬆或茶葉罐裡,寄了禁書來,如《天討》之類。我也學著他們,在夜裡無人時偷看。漸漸地對於國事,也關心了,那時我們看的報,是上海《神州日報》《民呼報》。於是舊小說、新小說和報紙,同時並進。

到了十一歲,我已看完了全部「說部叢書」,以及《西遊記》《水滸傳》《天雨花》《再生緣》《兒女英雄傳》《說嶽》《東周列國志》等等。其中我最不喜歡的是《封神演義》。最覺得無味的是《紅樓夢》。

十歲的時候,我的表舅父王夆逢先生,從南方來。舅舅把老師的職分讓給了他。第一次他拉著我的手,談了幾句話,便對父親誇我「吐屬風流」。——我自從愛看書,一切的字形,我都注意。人家堂屋的對聯;天后宮,龍王廟的匾額,碑碣;包裹果餌的招牌紙;香菸畫片後面,格言式的短句子;我都記得爛熟。這些都能助我的談鋒。——但是上了幾天課,多談幾次以後,表舅發現了我的「三教九流」式的學問,便委婉的勸誡我,說讀書當精而不濫。

於是我的讀本,除了《國文教科書》以外,又添了《論語》《左傳》和《唐詩》。(還有種種新舊的散文,舊的如《班昭女誡》,新的如《飲冰室自由書》。)直至那時,我才開始和經詩接觸。

夆逢表舅是我有生以來,第一個好先生!因著他的善誘,我發瘋似的愛了詩。同時對於小說的熱情,稍微的淡了下去。我學對對子,看詩韻。父親和朋友們,開詩社的時候,也許我旁聽。我要求表舅教給我做詩,他總是不肯,只許我做論文。直到我在課外,自己做了一二首七絕,呈給他看,他才略替我改削改削。這時我對於課內書的興味,最為濃厚。又因小說差不多的已都看過,便把小說無形中丟開了。

《現代閱讀》雜誌推薦

原題:冰心:我的文學生活|長江文藝出版社《憶讀書》|作者:冰心

更多精彩書摘,請關注


《現代閱讀》雜誌訂閱方式

● 全國各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8-16

●打開微信「我」→點擊「支付」→城市服務→郵政服務→中國郵政報刊訂閱→搜索「現代閱讀」

●雜誌鋪京東旗艦店,搜索「現代閱讀」

相關焦點

  • 於丹自曝幼時自閉 四歲看論語五歲讀紅樓夢
    去年「十一」黃金周,這個「生活中的普通小女人」從北師大的講臺走到了觀眾面前,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7天開講《論語》心得,一舉成名天下知,被稱為「學術超女」、「女易中天」。  雖然以講《論語》聞名,她卻不是那種鑽進故紙堆出不來的「老夫子」,她貪玩,會玩,敢玩。
  • 民國鄙視鏈:楊絳嫌張愛玲醜,張愛玲瞧冰心做作,冰心諷林徽因綠茶
    自古以來,才子才女便受人尊敬,他們舞文弄墨,有著屬於自己的清高與孤傲。民國之後,中國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各大才子才女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他們的作品在那時就獲得極高的關注度,直至今日也依然影響著我們。說起民國時期有名的才女,我們很容易便能想到楊絳、張愛玲、冰心以及林徽因等人。但這幾個才女之間的相處並不和諧。
  • 兩個才女不相容:冰心和林徽因為何「互撕」
    林徽因和冰心,在民國時期都是著名才女、作家,但二人之間卻發生過不愉快,有過一次著名的「互撕」事件。其實說起來,林徽因和冰心之間淵源頗深,兩人不僅同籍,還曾經是校友,兩人的丈夫梁思成和吳文藻更是清華大學的同事。但兩人的性情頗不相同。
  • 3歲背古詩、6歲學論語,詩詞陪伴長大,她活成了別人家孩子的樣子
    她3歲時就開始背誦古詩,六歲開始學習論語,她在詩詞的陪伴下長大,最終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立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她是2018年感動中國年度候選人物,是2019年南開大學教育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她的一生履歷輝煌,卻也和詩詞緊緊相扣。
  • 11歲女童半年寫詩300首現代詩 愛讀論語老子(圖)
    11歲女童半年寫詩300首現代詩 愛讀論語老子(圖)   妞妞今年11歲,剛上小學六年級,別看她小小年紀,卻已經寫出300多首詩。
  • 冰心做錯了什麼?她的親孫為何罵她,竟在墓碑上寫「枉為人表」
    冰心作為近現代時期有名的作家,我們這一代的人大多都看過她的文字。如此才華橫溢,一生都擁有美名的才女,但是在死後卻不得安生。冰心孫子在她的墓碑前大鬧,被傳得沸沸揚揚,她有何過錯,讓自己的家人對她大罵呢?一、一代文學巨匠冰心冰心是我國的近現代作家,很多的作品都被列為我國中小學生的必讀之物,比如說《寄小讀者》散文,《兩個家庭》小說等,她在世的時間長,從1900年出生,到1999年故去,活了九十九歲,是個德高望重的大學者,世人對她非常的尊敬。
  • 你是人間四月天:一代才女林徽因,雖光彩奪目,亦未能盡興
    現代文學史研究學者陳學勇在《林徽因尋真》中,轉引了李健吾寫的《林徽因》一文,關於眾人皆知的冰心與林徽因之間的「送醋」故事,李健吾是這樣寫的:「(林徽因)林徽因絕頂聰明,又是一副赤熱的心腸,口快,性子直,好強,幾乎所有的婦女都把她當做仇敵。
  • 《論語》讀後感:孔子其實是個愛憎分明的性情中人!
    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裡面全是格言,好像孔子不食人間煙火一樣,平常就專門說格言。其實這是誤解,孔子從三十歲教學,一直到七十三歲去世,中間共四十多年,這些年得說多少話,不可能全是格言。《論語》不過是把他這四十多年所講的話,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把這些精華集中起來,我們才產生了這樣的誤解。
  • 7歲孩童答後,孔子拜孩童為老師!
    7歲孩童答後, 孔子拜孩童為老師!文|稻草人孔子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徒弟可以算得上是繁星滿天,他的眾多徒弟在後世也創出了自己的名號,所以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老師。孔子的一生是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它並非是好為人師,而是對知識非常的渴望,他如果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就會去請教別人,不管別人是什麼身份,只要能回答上他的問題,那麼他就會拜別人為師。有一次,他在路上偶遇一個小孩,他看見小孩正拿一個棍子在地上亂寫亂畫。孔子看孩子正好擋在路中間便想著繞道而行。但他又來到了小孩的身邊,想看一看小孩到底是在畫什麼?
  • 真三國無雙7猛將傳 黃月英美臀服裝MOD下載(10)
    名稱:真三國無雙7猛將傳 黃月英美臀服裝MOD   運行環境:WinXP,WinVista,Win7,Win8
  • 林徽因:魯迅罵她虛偽,錢鍾書冰心寫文諷刺,她是如何回應的?
    說起民國時期的才女,林徽因一定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為這個大才女不僅長得漂亮,還有著極高的文學天賦。她20歲就登臺表演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不僅扮演的是其中的女主角齊德拉公主,全程還是用得非常流利的英文,後來更是有機會陪同泰戈爾遊玩,還擔任其翻譯。
  • 古代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在當下,「別人家的孩子」一詞常見於各類媒體,傳播廣泛;那麼古代有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呢?有,不過表述與現在不同而已。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對顏回也多有稱讚。《論語》「雍也」篇中記載有孔子對顏回直言不諱的讚詞:「賢哉,回也!」在《周易》「繫辭下」中,也記載有一句孔子稱讚顏回的話:「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意思是顏回修養真的差不多了,顏家後繼有人呀。
  • 徐志摩遇害現場:頭上一個洞,左邊身軀全折斷,冰心悼詞暗有所指
    徐志摩性格浪蕩不羈,在有妻子的條件下還是追求女神,但每一段感情都留下詬病,被人一直批評至今,儘管徐志摩不被所有人喜歡,但一提到他35歲墜機英年早逝,還是讓人忍不住說一聲可惜。徐志摩這個人,家世背景顯赫,人生經歷曲折波瀾,連離開的方式都那麼不同,再好的編劇也寫不出他那麼精彩的人設。
  • 27歲高顏值女生成浙大女博導:你不努力,拿什麼和別人拼?
    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參加高考。之後,考入浙江大學、畢業後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畢業,從事博士後研究。 6年裡,發表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0多篇。 27歲當上博導,是目前浙大最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她指導的博士生甚至只比她小3歲。
  •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講的到底是什麼?
    01《論語》的歷史地位有句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為什麼能治天下,這還得從歷史說起。《論語》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誕生於春秋末期,而《論語》成書於戰國初期,可以說《論語》是名副其實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部著作。
  • 現在的人讀《論語》,真的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嗎?
    有一次聽到有人議論《論語》,說出來的話嚇了我一跳。我沒有想到,現在居然有好些人認為,讀《論語》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研究這部國學經典,除了咬文嚼字,裝點門面之外,無任何作用。甚至有人認為,《論語》就是皇帝的新衣,是偽君子用來附庸風雅的道具。
  • 6歲吃狗糧,32歲嫁庾澄慶,47歲為秦昊生娃,伊能靜還缺愛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52歲的傲嬌小公主,是如何自詡才女,又是如何給自己招黑找罵的。 只有6歲的吳靜怡(伊能靜)成了姐夫的出氣筒,挨打挨罵是常態,更嚴重的時候姐夫還會餵她吃狗糧。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陶哲軒(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著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
  • 1歲寶寶誤把這個東西放入口中,結果「砰」的一聲爆炸了…
    無獨有偶,此前也有媒體曾報導電池在幼童口中爆炸的事件。↓↓↓1歲女童疑因用牙磕電池結果電池在口中爆炸據武漢晨報2016年2月1日報導,1歲半女童萱萱是河南信陽人。案例三2018年7月,一位女童趁大人不注意,將餐桌上的藥丸當作糖果吃下。慶幸及時送醫,經過洗胃治療,身體並無大礙。
  • 7歲出家,12歲成國師,被囚禁17年,另一國率10萬大軍來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它出自《心經》,然而《心經》最初是一本梵文經書,將它翻譯並準確解釋出來的人是鳩摩羅什。作為天竺國宰相的長子,他不計榮華富貴,而是出家為僧,為弘揚佛法,他東度蔥嶺,至龜玆國。走到這裡,龜茲國公主看中,非逼著他成親。婚後生下了一子一女,即鳩摩羅什和弗沙提婆。一個是國王妹妹,一個是宰相繼承人,都是慧根深種之人,生下了的兒子繼承了父母的優秀基因,他5歲開始誦讀經文,7歲就隨著母親出家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