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航空網際網路好事連連,6月16日騰訊攜手海航高調進軍數字航空運營領域;7月7日第一架國產Ka飛機首飛;7月9日中國第一顆Ku高通量衛星亞太6D發射成功;航空公司各種「隨心飛」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布局用戶運營。這些變化給受疫情打擊巨大的民用航空運輸業些許亮色。
後疫情時代的航空網際網路隨著飛機「天路」建設,開始有些起色了,本期漫談,老鷹重點談談飛機的「天路」建設。
飛機的「天路」
航空網際網路,通俗的說就是飛機上網,要解決乘客的兩大需求,娛樂與通信。通信的核心就是解決飛機空中接入網際網路,老鷹將地空網絡通俗的比喻成「天路」。
「天路」有兩種不同的建設方式,一種是衛星網際網路,另一種是ATG,詳見下表
註:GEO同步軌道衛星;LEO低軌道衛星
從上表可以看出,「天路」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無論是衛星網際網路,還是ATG都號稱在未來2-3年打造一張可解決立體覆蓋的寬帶網際網路,滿足飛機空中接入網際網路的需求。
天路的未來
(一)GEO Ku/Ku HTS
Ku衛星是目前國際上航空網際網路的主流解決方案,國內也有200餘架飛機完成了Ku衛星的加改裝,由於傳統Ku有限的衛星資源和高昂的轉發器租賃費用,飛機的Ku上網口碑很差,連不上,網絡慢成為抱怨的焦點。
Ku HTS亞太6D衛星的發射升空,使得制約Ku發展的資源不足和資費問題得到大幅度緩解,可以預見,未來1-2年,Ku HTS會興起一陣加改裝的熱潮。
(二)GEO Ka HTS
Ka衛星是GEO衛星的未來,大量的新頻率投入使用,使得Ka衛星的容量可以做到幾百G,甚至可以做到1T,相比於KuHTS的幾十G,有了很大的飛躍。
中星18去年失利,使得中星16 Ka衛星一直要撐到中星26/27兩顆大容量衛星上天,才能實現可以媲美Ku HTS的區域覆蓋,從目前信息看後續的Ka衛星發射基本要在2021年以後,所以,看似未來容量無限的Ka短期內將面臨Ku HTS巨大的挑戰。
(三)LEO
新國網的橫空出世,讓中國版的LEO星座充滿了無限的想像,但考慮到LEO星座部署和終端應用成熟周期,老鷹認為LEO應該是2025年以後的選項,現階段航空公司沒有必要等待它的成熟。
(四)4G ATG
國內4G ATG建設經歷了漫長的實驗和商用測試過程,技術上已經驗證了ATG「天路」,但在商業上一直沒有完成全國陸地覆蓋的網絡建設,使得4G ATG錯過了其發展的黃金時代,但其歷史地位不容質疑。
(五)5G ATG
無論是中國電信還是中國移動都在積極的進行5G ATG建設,5G改變社會,5G也必將改變飛機,由於飛機在萬米高空,飛機向下可見範圍巨大,因此5G ATG面臨的頻率的抉擇難題,但從目前情況看,兩大運營商都已做好了建設5G ATG的準備,後續關鍵看兩者的建設和商業推廣速度了。
(六)天路之間的關係
條條大路通羅馬,至少有5條天路在建設,3條衛星天路,2條ATG天路,真的有這麼大的需求?這些天路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5條天路建設是天地一體化覆蓋的必然要求。寬帶衛星網際網路的目標把衛星拉下神壇,走入億萬大眾;ATG是4G/5G網絡由平面覆蓋走向立體覆蓋的必要結果;飛機上網這個需求恰好成為了這5條天路建設重要的驅動。
ATG就像在地面上建設的低軌道衛星一樣,無需發射成本,可以隨時維修升級,且不會漂移可以實現區域覆蓋,成本相比衛星網際網路低廉,但缺點也十分明顯,只能滿足陸地上空覆蓋;衛星網際網路很好的解決覆蓋問題,但也存在巨額的改裝和相對昂貴的流量成本。兩種天路各有優缺,二者並非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隨著衛星成本下降,ATG網絡的逐步建成,老鷹認為,未來飛機頂部是衛星,腹部是ATG可能是大概率的選項,畢竟一旦航空網際網路的需求爆發了,衛星和ATG的容量很快會被填滿,加上飛機自身聯網的需求,未來衛星與ATG均加裝的是大概率的事件。
至於Ku、Ka、LEO,老鷹認為各有千秋,未來很難出現一架飛機同時存在Ku、Ka、LEO衛星天線,但隨著技術發展,一定會有一部分飛機選擇Ku,一部分飛機選擇Ka,一旦LEO成熟以後,越來越多的飛機會選擇LEO(應該是5年以後的選項)。
「天路」是應民航飛機空中上網需求而建設,但「天路」絕不僅僅服務於民航飛機的乘客,隨著人類從平面走向立體交通,會有更多的終端、更多的需求在天路上馳騁和出現。
老鷹觀點
「十三五」尚處於概念階段的天地一體化需求,在「十四五」期間必將走向現實,「天路」建設也成為大家角力的重點,Ku、Ka、LEO、ATG你方唱罷我登場,條條「天路」在比進度、比容量、比應用,未來的交通出行也會因「天路」建成而變得更加便捷,老鷹2013年創業的初心:「讓我們飛行生活更美好」必將能夠實現。
關於飛聯網聯盟
飛聯網聯盟是在民航局、工信部授權及指導下,由中國移動與民航、通航、無人機、機場等飛聯網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社會團體自願組成的跨行業、開放性、非營利性的創新組織。聯盟立足於打造智慧航空新生態,匯聚科技與航空領域中堅力量,協同行業龍頭,賦能行業應用,共同構建行業開放型生態體系,推進航空行業發展。歡迎相關產業單位、專家加入飛聯網聯盟,攜手努力,共同開啟地空暢聯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