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瀉肝丸事件暴露制度弊病

2020-11-30 搜狐網

  程剛

  新藥審批制度執行缺陷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缺失 毒性藥物召回制度失範 藥品說明書監管不力

  「龍膽瀉肝丸事件暴露了我們國家現行的醫藥法律、醫藥監督管理等一系列的制度弊病。」卓小勤律師說。

  他介紹說,按照《藥品管理法》和有關新藥審批程序,一種藥物的行政審批,需要經過基礎研究、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等三個階段,並只有在嚴格確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礎上才能投入生產。「為了公眾安全,這個審批程序極為嚴格,通常需要經歷幾年時間。」

  「在如此嚴格的審批程序下,對腎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龍膽瀉肝丸如何順利通過了審批,這是個值得檢討的問題。」卓小勤說。

  「龍膽瀉肝丸事件還充分暴露了藥品不良反應監督監測制度的缺失。」卓小勤指出。有報導表明,馬兜鈴酸造成的腎損害,醫學上最初報導於1964年,國外將其稱為「中草藥腎病」。加拿大政府甚至為此向公眾發出謹慎使用龍膽瀉肝丸的提醒。

  「同仁堂在2000年向藥監局報告了這一問題,但當時並未引起藥監局足夠重視。事實上,我們的法律裡僅規定了對藥品不良反應的報告制度,但並未規定相應的向公眾告知和對毒性藥物的召回制度。」卓小勤強調。

  含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是國家藥監局於1999年公布的第一批經過審定的非處方藥。這意味著,不必非得經過醫生的處方,消費者在任何一家藥店即可隨意購買到。

  此事去年被披露後,國家藥監局立即將龍膽瀉肝丸從非處方藥的名單中刪除,並要求廠家變更配方。這表明藥監局承認了此藥應作為處方藥管理,以此來限制患者可能的超劑量服用。

  國家藥監局《藥品包裝、標籤和說明書管理規定》規定,中藥的使用說明書應包括藥品名稱、主要成分、藥理作用、功能與主治、不良反應、禁忌症、注意事項等內容。但有些企業生產的龍膽瀉肝丸的說明書卻沒有不良反應、禁忌症這樣重要的內容。「顯然,藥監部門對龍膽瀉肝丸說明書中明顯存在的問題未盡到監管職責。」卓小勤說。

  受害人王春華說,大家之所以決定提起集體訴訟,更希望以此案引起有關政府部門的重視並促使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相關焦點

  • 龍膽瀉肝丸事件:傾家蕩產也要賠付
    長期服用「清火良藥」龍膽瀉肝丸的吳淑敏等28人,決定起訴擁有335年歷史的老字號——同仁堂。《中國青年報》2月25日報導說,部分龍膽瀉肝丸受害者醞釀集體訴訟。  差不多是一年前的這個時候,「龍膽瀉肝丸事件」經媒體的廣泛披露震驚國人。
  • 龍膽瀉肝丸事件當事人難討賠付
    發送GP到6666 隨時隨地查行情   龍膽瀉肝丸事件當事人難討賠付  2004年12月14日,長期服用龍膽瀉肝丸的北京患者尹同福和吳淑敏接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兩人的起訴均被駁回,因為他們
  • 龍膽瀉肝丸案件引發藥品召回新制度期待
    本報記者 秦旭東 牛曉波 實習記者 秦 嬰北京報導7月17日,新華社報導了國內第一個龍膽瀉肝丸受害者勝訴案的誕生。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判令被告——龍膽瀉肝丸在當地的經銷商——翁牛特旗醫藥支公司向原告王小華支付賠償金3.9萬餘元。被告沒有上訴,判決已經生效。
  • 江蘇「龍膽瀉肝丸」事件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調查中發現,江蘇省目前僅有兩家企業生產龍膽瀉肝丸,他們分別是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徐州頤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但去年至今,兩家均未生產龍膽瀉肝丸,再生產龍膽瀉肝丸時,這兩家生產企業已用木通替換處方中的關木通了。
  • 曾導致「馬兜鈴酸腎病」事件的龍膽瀉肝丸 現在怎麼樣了
    這也讓曾經在臨床廣泛使用的龍膽瀉肝丸再次步入公眾視野。龍膽瀉肝丸曾經一度使用馬兜鈴酸含量高的關木通替代了原有組方中的木通,而關木通雖是一味常用中藥,具有清熱利溼功用,但因為其含有馬兜鈴酸,對腎臟有較強的毒性,可以損害腎小管功能,導致腎功能衰竭。由於當時全國有200多家藥廠都曾生產含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導致因服用此藥罹患馬兜鈴酸腎病的患者數量至今難以統計。
  • 新聞追蹤:含「關木通」龍膽瀉肝丸仍在賣
    龍膽瀉肝丸的成分中含「關木通」,這味藥可能會引起腎臟損壞。但昨日記者在京城的各大中藥店中看到,含有「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仍在銷售。  昨日本報報導了「服用龍膽瀉肝丸可能會導致尿毒症」的消息後,很多讀者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希望就此事繼續追蹤下去。
  • 「萬絡致死事件」拷問中國藥品不良反應機制
    近期全球藥品不良反應事件頻頻爆發,藥品全球召回事件也此起彼伏。    但國內對於此類事件的處理卻顯得有些滯後。前不久發生的龍膽瀉肝丸事件便是一例證明。     該藥品因曾含有有害物質馬兜鈴酸「關木通」,而引起多起不良反應事件。
  • 馬兜鈴酸與肝癌事件述評之二,開噴中藥副作用的套路和正確姿勢
    但是,悲劇還是發生了,引起軒然大波的是2013年的「龍膽瀉肝丸事件」。那年的2月,新華社發布了一篇題為《龍膽瀉肝丸--清火良藥還是「致病」根源》的文章,披露了服用龍膽瀉肝丸導致腎功能受損的採訪情況。該文提到北京某醫院一位出身於世家的老中醫,也因服用龍膽瀉肝丸而導致尿毒症,該中醫回憶,行醫的爺爺經常開該藥給家人在「上火」時服用,最終,他爺爺和他同樣行醫的父親都因服用龍膽瀉肝丸的習慣而死於尿毒症。
  • 記者調查: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來龍去脈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5日電 記者調查:馬兜鈴酸致肝癌事件來龍去脈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一篇關於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肝癌的科研論文連日來引起激烈爭論。馬兜鈴酸是亞洲一些地區肝癌高發的原因嗎?各國對馬兜鈴酸又採取了哪些措施?
  • 醫用敷料三巨頭IPO暴露行業弊病:高度依賴貼牌出口
    三大巨頭角逐資本市場,從公司招股書來看,三家的營業收入均已超過十億元,但背後也暴露出了行業高度依賴貼牌出口等弊病。嚴重依賴出口,難撕代工標籤醫用敷料是醫療器械的一個細分子行業,產品包括紗布、無紡布、繃帶等醫用衛生材料。
  • 龍膽花
    龍膽花(Gentiana spp.)與杜鵑花、報春花被譽為我國三大高山名花。龍膽花的花朵成漏鬥狀。昂立向上,它們的莖短,花卻很長,往往比莖高好幾倍,遠遠望去,成片的龍膽花只見花朵不見莖葉,就象齊地開出似的,十分美觀別致。尤其是其花色碧藍秀麗,寧靜素雅,在紛繁的植物世界裡,藍色花是比較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