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神奇,人工智慧機器為什麼能學習,到底怎麼做的?

2021-01-13 IT它資訊

自從有了計算機以來,信息處理的方式就不斷地產生新的變化。最近這幾年,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特別引人注目,它能讓機器自己學習知識並增長其智力,處理視覺圖像信息,並最終輸出人們所需要的結果。這項技術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醫學圖像分析, 汽車無人駕駛,氣象數據分析與預報,聲音識別交互,農業智能化管理等。

機器為什麼能學習? 它究竟是怎麼學的? 這一切都要回歸到數學。

簡單一句話,按規則大量調整數學模型裡面的各個參數,使計算輸出最貼近實際的結果。

O = f(x)

這是一條數學函數表達式,x作為輸入,可以是多個輸入;O作為輸出,也可以是多個輸出;f 就是函數,即數學模型,裡面包含了各種參數和運算法則,通過這個模型的計算可以得到輸出的結果。

機器要能學習,它需要一個信息處理中心,相當於人的大腦。學習思考,數據處理,對錯判斷,邏輯推理等智力行為都將在這裡進行。這個處理中心也是存放知識的地方,對已經學到的知識進行存放,需要時就把知識拿出來用。這個處理中心會接受外界的信號輸入,數據處理完畢後把信息輸出。這本質上和一個數學的函數差不多。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圖中,藍色的4個點作為樣本以近乎直線的方式排列,設機器大腦的數學模型為 y = kx+b的形式,其中k, b是可變參數,x作為輸入,y 是輸出。現在要找到一條直線L: y = mx + n 使得藍色的4個點儘可能的靠近直線L或直接落在直線上。把這4個點的坐標(x,y)分別讓機器去學習,通過數學的方法,按照這4點到直線的垂直距離總和最少的規則,調試出 m 和 n 的值,這就是要找的直線L。通過這種方式求得的直線,不一定使得樣本中的4個藍點都落在直線上,但該直線卻是最接近這4個點的一條直線。

此時,若要判斷紅色的D點是否歸為同一類,只要給定一個確定的誤差常數,求出D點到直線L的距離,若小於誤差,則D點和4個藍色的樣本是同一類,否則為另外一類。

在以上的例子中, mx + n 是一個數學模型。該模型是事先設定的,通常根據實際的事例來設定。除了像這裡的直線模型之外,還有其它的模型如神經網絡等,它就是數據處理中心。

4個點到直線L的距離總和最少,是微調參數m, n時所遵循的規則,調參必須得有一個正確的方向,不然調出來的數值沒依據。調整參數使距離總和最少便是機器的學習、訓練過程。

m, n是機器學習後最終調出來的參數值,機器大腦學習後的知識點便保存在m, n這兩個參數裡。

4個藍色的點是樣本,即測試數據; D點的判斷是機器訓練完成後的實際應用。

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看到,機器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按照一定的數學模型,在一個確定的規則之下,去調整模型裡面的參數的過程。機器的智力則表現為數學模型裡面的運算規劃和各個參數的值。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AI) 機器學習(ML) 深度學習(DL),到底他們哥仨是什麼關係?
    原標題:人工智慧(AI) 機器學習(ML) 深度學習(DL),到底他們哥仨是什麼關係? A BOUTBEAUTY 有三個詞,這兩年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深度學習(DL),到底他們哥仨是什麼關係?今天小編化繁為簡,用幾張圖帶你迅速看明白。
  • 朱強博士:人工智慧、大數據能揭示生命信息嗎?
    來源微信公眾號:計算機大學生人工智慧、大數據能揭示生命信息嗎?什麼是人工智慧?有時人工智慧也叫機器智能,它是研究如何使機器或計算機變得智能起來。人工智慧是研究使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但人的思維過程看不見、摸不著,而人的智能更加難以定義和統一。現代人工智慧更多藉助技術手段來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務,屬於弱人工智慧的範疇。
  • 學習人工智慧需要哪些必備的數學基礎?
    學習人工智慧該從哪裡開始呢?人工智慧的學習路徑又是怎樣的?   數學基礎知識蘊含著處理智能問題的基本思想與方法,也是理解複雜算法的必備要素。今天的種種人工智慧技術歸根到底都建立在數學模型之上,要了解人工智慧,首先要掌握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具體來說包括:   線性代數:如何將研究對象形式化?   概率論:如何描述統計規律?   數理統計:如何以小見大?   最優化理論: 如何找到最優解?
  •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及認知計算初學者指南
    千年以來,人類一直在思考如何構建智能機器。從那時起,人工智慧 (AI) 經歷過高潮與低谷,既展現了成功的一面,也有許多潛力有待發掘。時至今日,採用機器學習算法來解決新問題屢屢見諸報端。較早期的研究主要專注於強人工智慧,但在這一時期所引入的概念構成了當今所有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算法的基礎概念。
  • 《神奇的莫比烏斯帶》教學設計,了解數學奧秘,學習科學知識
    教學目標:1、動手操作將長方形紙條製成一個神奇的莫比烏斯帶。2、引導學生認識莫比烏斯帶的特點和奇異性質。3、培養學生大膽猜想、細心求證的精神。4、在莫比烏斯帶變化中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拓展數學視野。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重點:會製作一個神奇的莫比烏斯帶;引導學生發現認識莫比烏斯帶的特點和奇異性質。
  • 麥可·奧斯林:中國人工智慧勝過美國,因為中國人數學好
    其實這一切都與數學有關,而美國卻沒能培養足夠數量的公民掌握正確的數學知識,從而保持本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地位。 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神奇的黑盒子,只要向其投入無限量的資金它就會自己生長。如果美國人無法精通支撐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數學,那這些智庫項目和政府報告就將變的毫無意義。如果不掌握能夠變革經濟和軍事的抽象數學能力,那在相關領域投資數十億美元的要求就不合情理。
  • 關於AI學習方法的思考——產品經理入門人工智慧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AI技術突然被媒體熱捧起來的。我看過上面四本書後,才逐漸明白,AI市場火熱的背後是這樣一種技術在支撐:【機器學習(或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技術在發展的60多年裡,經歷過多次起起伏伏,而這一次將人工智慧推向高潮的關鍵技術就是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點燃本次人工智慧技術潮的關鍵事件就是:在2016年3月,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的圍棋之戰。
  • 兒童的玩耍居然比人工智慧還高級?人腦比機器高級在哪裡?
    不僅僅會下圍棋,人工智慧還在撲克和Atari Arcade Classics等複雜遊戲中已達到超人類水平。這些AI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有一個稱為「深度強化學習」的算法(algorithm),該算法將神經網絡建模與從獎勵和懲罰中學習的過程結合起來。在遊戲中訓練過程中,機器在不斷學習,每當機器贏一局,獲得積分或到下一輪時,便會獲得獎勵。
  • 如果機器可以自我思考,人工智慧是否會走向失控?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是人工智慧領域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它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被提了出來,至今七十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非常準確的回答。所以呢,我也不可能通過這一期的視頻就把這個問題給大家講清楚,只是希望通過這一期的視頻能夠傳達我的一些觀點,並且希望引發大家的思考,通過一些人工智慧案例的學習,讓大家對人工智慧的本質有更加清晰的理解。
  • 科大訊飛劉慶峰談人工智慧:機器翻譯將超過英語八級
    他表示圍繞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科大訊飛定下的歷史使命就是要讓機器像人一樣能聽會說,迎接第六次IT產業的到來,以及讓機器能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慧建設美好世界。人工智慧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到底到什麼程度?首先是語音合成,讓機器開口說話,未來越來越多的場合下沒有屏幕的時候,機器要像人一樣讀出來。
  • 人工智慧,「吃一塹長一智」的機器
    機器能思考嗎?早在20世紀初,人類就開始想像機器像人類一樣思考的可能性。英國科學家和數學家阿蘭·圖靈在1950年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人類可以從已有信息進行推理和邏輯判斷來解決問題,那為什麼機器不可以這麼做呢?「可以」,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
  •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或者是人工智慧根據預定的規則來控制機器.人工智慧可以用於搜索,診斷,預測,監控和機器人等諸多方面.人工智慧為人類提供了創造性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不僅能創造出改變,同時還能控制它們.世界對於人工智慧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為它們讓人類工作變得更加高效.然而,智能的出現時間還很短暫,遠沒有到大眾普遍接受的階段.那麼,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
  • 如何從零開始逐步學習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慧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 走進人工智慧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識,且聽我為你一一道來。
  • 程式設計師必問的一道題:數學沒學好,到底能不能學好算法?
    我還是更建議你能仔細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學什麼,然後直接去學。 除非你真的想要學的是數學,否則的話,我不建議「從頭學數學」。 為什麼?
  • 通向強人工智慧
    強人工智慧必須要能與人類溝通,必須要能解釋,必須要懂人類語言。理解自然語言是通向強人工智慧的必經之路。自然語言是人類智慧最有效的載體。因為語言中至少包含了以下幾點:知識,常識,解釋,規則,推理和算法。理解語言讓人工智慧至少可以具備以下幾個重要功能:(1)可解釋,(2)能推理,(3)更通用。
  • 人工智慧:人類是高估了自己還是低估了機器的智能?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通過研究智能實質,生產出一種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包括機器人、語言和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系統等。有的人為什麼反對AI的發展?是來源於內心的恐懼,害怕有朝一日智慧機器人會取代人類。《西部世界》正是反映了人類內心對AI的恐懼,機器人有了複雜思維後,反過來想取代人類,儘管是個虛構的故事,但多少能引發我們的反省:當智能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當我們的生活中,機器人無處不在時,人類該如何重塑社會秩序以保持人類對世界的主導地位?
  • 從阿爾法狗到人工智慧學院,信息教育該怎麼做,這是國內外新問題
    從「阿爾法狗」引發全世界對未來的暢想之後,信息教育應該怎麼做,是國內外教育家們一直探討的問題。直播後,關於人工智慧、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的討論熱鬧非凡,人工智慧浪潮也由此展開。不以人類為師,又能無師自通,AlphaGo 「圍棋之神」由此誕生。就國內而言,有關人工智慧產品「自動駕駛汽車」的消息也很受網友關注。2017年12月2日上午,一輛無需駕駛員駕駛方向盤即可自行運行的無人駕駛公交從深圳福田保稅區發出。
  • 人工智慧 | 物理學家用數學理論證明人工智慧無法超越人類智慧
    做物理的說搞數學的是人文科學,因為自然科學的基本原則是實驗來檢驗真理,廢話少說,做實驗給你看。數學不是不重要,只是數學是邏輯,是研究自然科學的工具。基於有限的假設,這麼說OK,那麼說也OK,要能在某一個領域裡得到應用才有意義。同樣某一個物理理論能在某一個實驗裡得到證實才重要,物理是實證的自然科學,因為它可以被證偽。
  • 深蘭科技方林博士:結伴學習讓機器懂審美
    方林:我從1990年開始學習人工智慧,1992年開發了人生第一個人工智慧程序——五子棋人機對弈。自博士畢業後,已經致力於人工智慧的研究長達20年。記者:您為什麼會投身AI領域呢?方林:在眾多的計算機理論中,人工智慧是我最感興趣的理論之一。她是研究如何讓計算機具備人類智能的學科,由數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們提出的眾多理論和算法組成。
  • 人工智慧與設計(1):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定義
    對很多人來講,這一階段開發出來的程序堪稱神奇:計算機可以解決代數應用題、證明幾何定理、學習和使用英語。在眾多研究當中,搜索式推理、自然語言、微世界在當時最具影響力。大量成功的AI程序和新的研究方向不斷湧現,研究學者認為具有完全智能的機器將在二十年內出現並給出了如下預言:1958年,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