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治療青光眼的新方法。每年注射兩次水凝膠,即可有效釋放患者的眼部壓力。
微針將天然可降解材料注入眼部後,材料會形成水凝膠,為釋放眼部壓力打開通道。
全球有近7500萬青光眼患者。青光眼患者由於眼壓過大而使視神經受損,最終導致不可逆失明。目前,青光眼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日常滴眼藥水、手術或植入醫療器械,目的均在於為眼部洩壓。然而,這些治療方案的效果有限。
medicalxpress.com網站當地時間12月7日報導,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治療青光眼的新方法。他們用水凝膠前體材料成功控制了眼部壓力累積。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簡單的注射方案可能是第一種非藥物、非手術的長效青光眼治療策略。相關結果發表在《尖端科學》雜誌中。
多餘液體離開眼部有兩條途徑——位於眼睛前部的小梁網是主要途徑,狹窄的脈絡膜上腔(SCS)為次要途徑。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網結構被堵塞,為了減輕眼壓,醫護人員需要打開SCS,讓液體流出。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向病人的SCS注入約50微升水凝膠前體物質,後續形成的凝膠結構可以讓SCS暢通數月。
研究人員Mark Prausnitz 教授說:「我們注入的黏性物質開闢了一條原本無法有效利用的通道,以清除眼部積液。」
GIT教授Ross Ethier 說:「青光眼的治療策略主要是降低眼部壓力。水凝膠讓患者得到了解脫,它副作用很少,安全性很高。」
動物實驗結果表明,水凝膠可以顯著降低眼壓。
水凝膠材料注射過程只需要短短幾分鐘,減壓效果卻可以持續4個月。而且,研究人員未在實驗中觀察到明顯的炎症現象。Prausnitz教授等正在嘗試優化聚合物材料,希望將起效時間延長到至少6個月,這能讓病人的就診安排時間更充裕。
Prausnitz教授說:「如果我們能讓治療次數維持在一年兩次,就不會打亂臨床進程。我們有信心讓注射治療成為簡單的『例行程序』。一次注射後,患者在下次就診前可能就不必再接受其他治療了。」
此外,研究人員還需要驗證重複注射不會傷害患者眼球,因此,在開展人體試驗之前,他們還需要完成更多動物試驗。
「這種持續6個月的『一次性治療』方案,對於無法隨時獲得最佳醫療服務的人群非常重要。」Ethier教授說:「在大流行或其他中斷期,接受醫療保健服務變得非常困難。這時,長效療法的優勢就顯得格外突出了。」
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尖端科學》
期刊編號:2198-3844
原文連結: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2-hydrogel-path-glaucoma-treatment-drug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