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山站探索空間物理,第37次南極考察隊中有個南航老師

2020-11-11 金陵晚報

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近日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記者今天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航天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全榮輝副教授參與了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他將前往南極中山站考察,依託國際子午圈空間科學計劃,探索空間物理和空間科學的相關科學問題。

「南極的天然實驗室最吸引我。」全榮輝通過中國極地中心歷時1年的三輪篩選、三輪培訓,隨隊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他在團隊中承擔空間環境觀測。團隊將在12月底1月初抵達南極中山站,在南極科考一年,再歷時五個月回到南京。對全榮輝來說,這次南極科考雖然是一次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挑戰,但同時更是科研上的一個難得機會。

空間物理學是全榮輝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在一次交流中讓他了解到了這一項目,對南極天然實驗室極其感興趣的他果斷參與,「南極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大陸,有幸參與南極大陸的觀測並獲取數據的話,對我們的研究是很有幫助的。」

南極雖然是一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但環境的惡劣也讓大家望而生畏,據全榮輝介紹,科研團隊在選拔人員時多次進行體檢與心理測試,人員確定後,科研團隊進行了數次培訓,原定的安全培訓在春節後於黑龍江舉行,但由於疫情的原因轉為線上。

受疫情影響,此次將全程從海路去往南極,路途遙遠,在海上的大部分時間將處於斷網狀態,面對如何度過漫長的海上時間,全榮輝笑稱科研團隊也考量了多種方式,如科研組做相應報告,舉辦健身大賽等。

這次科考歷時長、路途遠,又是疫情期間,困難重重,「我家裡人很理解我參與這個項目,但離開的時候還是會有點捨不得。」80後的全榮輝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他表示,自己最牽掛的就是家人,到了科考站後就會有網絡,將通過手機和家裡人分享南極的照片與生活日常,「如果說想念飯菜的話,還是最難忘南航食堂的飯菜。」

全榮輝此次赴南極考察,得到了學校和學院的全力支持,課程組老師將在確保課程教學質量和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前提下,繼續完成全老師所帶課程的授課工作和研究生教育培養工作。全榮輝將通過視頻連線,定期與學院教師交流科研心得、為學院同學開設學術沙龍等方式分享其在南極科考的情況。

據了解,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通訊員 劉敏 杜選平 方美華

南報融媒體記者 談潔

相關焦點

  • 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裡,有個南航人
    揚子晚報網11月11日訊(通訊員 劉敏 杜選平 方美華 記者 楊甜子)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全榮輝參與了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他將前往南極中山站考察,依託國際子午圈空間科學計劃,探索空間物理和空間科學的相關科學問題。
  • 南航老師闖南極,探索空間物理科學
    本報訊(通訊員 劉敏 杜選平 方美華 融媒體記者 談潔)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近日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昨天,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航天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全榮輝副教授參與了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他將前往南極中山站考察,依託國際子午圈空間科學計劃,探索空間物理和空間科學的相關科學問題。
  • 目標南極!3位氣象科考隊員隨第37次南極考察隊出徵
    出徵南極11月10日,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船在上海出發。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選派的山西省氣象局五臺山氣象站董劍、陝西省氣象局華山氣象站武維剛以及安徽省壽縣氣象局凌新鋒將隨「雪龍」號分別前往南極中山站、長城站,開展為期18個月的常規氣象觀測和大氣成分觀測。
  • 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10日從上海出發
    今天(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今天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此次科考由「雪龍2」船執行,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歷時198天「雙龍探極」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凱旋
    4月23日,「雪龍」號、「雪龍2」號回到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了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總結匯報活動,傳達了自然資源部領導重要指示,標誌著中國笫36次南極考察隊圓滿完成任務,主要圍繞「雙龍探極」、南大洋業務化觀監測、考察站基本建設、「綠色考察」四項重點任務
  • 中國發布丨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今日啟程
    中國網11月10日訊(記者 趙曉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據了解,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 ...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上午凱旋-雪鷹 南極考察隊 極地 赫德島...
    圖說: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上午凱旋 來源:網絡圖。  東方網4月12日消息:「雪鷹」的成功試飛,「雪龍」的最南航行,南極亮星巡天望遠鏡的初光,南極冰芯單季鑽探的新紀錄,崑崙站主體建築的正式入住使用……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今日凱旋,其出色的成績單上充滿了引人矚目的關鍵詞。上午10時,在位於上海的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國家海洋局與上海市政府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歡迎儀式。
  • 從這裡登上南極內陸最高點——寫在南極中山站建站30周年之際
    南極中山站站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極地大氣與空間物理學研究室主任胡紅橋正在經歷第三次南極越冬。  近日,南極中山站雷射雷達安裝成功。在天空晴好時,今年他和團隊可實現對極區中高層大氣24小時晝夜連續觀測,填補我國極區中高層大氣觀測空白。
  • 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返回東半球
    此後,「雪龍」號3次成功穿越西風帶,先後完成在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卸貨補給任務和在阿根廷烏斯懷亞港的油料、淡水補給,於22日正式踏上奔赴中國南極中山站的徵程。在此次考察中,「雪龍」號已累計航行13400餘海裡(1海裡等於1.852公裡)。    「雪龍」號大副朱兵說,返回東半球後,「雪龍」號仍將沿著南緯60度向東航行,預計於12月8日左右抵達中山站附近。
  • 張國立和中國首次東南極考察隊隊員們與南極中山站現場連線
    不負南極之行,他們有三大收穫:一是《長城向南延伸》獲得第十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特別獎;二是成為國際上首個在南極拍攝的電視劇;三是得到隊友們高度信任與評價。最大遺憾是劇組主要演員金乃千返程途中病逝於新加坡。
  • 中國執行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記者張佳琪)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 第31次南極考察隊明啟程 乘坐"雪龍"號船從上海出發
    東方網10月29日消息:記者昨天從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隊將於明天啟程,乘坐「雪龍」號船從上海出發,前往南極大陸。考察隊由281名隊員組成。本次科考總航程約3萬海裡,歷時163天。
  • 我國開展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新華社上海11月10日電(記者王立彬 張建松)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起航,奔赴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 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今日啟程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本次考察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
  • 我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出徵
    我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出徵】今天,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今天啟程
    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本次考察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
  • 「雪龍2」號再出發,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今日啟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本次考察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預計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據悉,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 中國第37次科考隊乘「雪龍2」號出徵南極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據介紹,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 京津冀 | 張金龍:在南極中山站的351天
    來源標題:張金龍:在南極中山站的351天據悉,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昨日在南大洋太空人海執行科考任務,這是中國首次在這一海域開展考察。南極是什麼樣?在南極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越冬隊員張金龍。
  • 中國執行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 計劃航程3萬餘海裡
    央廣網北京11月10日消息(記者張佳琪)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