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老師闖南極,探索空間物理科學

2020-11-13 中國江蘇網

本報訊(通訊員 劉敏 杜選平 方美華 融媒體記者 談潔)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近日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執行南極考察任務。昨天,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航天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全榮輝副教授參與了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他將前往南極中山站考察,依託國際子午圈空間科學計劃,探索空間物理和空間科學的相關科學問題。

「南極的天然實驗室最吸引我。」全榮輝通過中國極地中心歷時1年的3輪篩選、3輪培訓,隨隊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他在團隊中承擔空間環境觀測。團隊將在12月底1月初抵達南極中山站,在南極科考1年,再歷時5個月回到南京。

對全榮輝來說,這次南極科考雖然是一次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挑戰,但同時更是科研上的一個難得機會。空間物理學是全榮輝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在一次交流中讓他了解到了這一項目,對南極天然實驗室極其感興趣的他果斷參與,「南極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大陸,有幸參與南極大陸的觀測並獲取數據的話,對我們的研究是很有幫助的。」

這次科考歷時長、路途遠,80後的全榮輝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他最牽掛的就是家人,到了科考站後就會有網絡,將通過手機和家裡人分享南極的照片與生活日常。

全榮輝此次赴南極考察,得到了學校和學院的全力支持。全榮輝將通過視頻連線,定期與學院教師交流科研心得、為學院同學開設學術沙龍等方式分享其在南極科考的情況。

據了解,第37次南極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

相關焦點

  • 去中山站探索空間物理,第37次南極考察隊中有個南航老師
    記者今天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航天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全榮輝副教授參與了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他將前往南極中山站考察,依託國際子午圈空間科學計劃,探索空間物理和空間科學的相關科學問題。全榮輝通過中國極地中心歷時1年的三輪篩選、三輪培訓,隨隊前往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他在團隊中承擔空間環境觀測。團隊將在12月底1月初抵達南極中山站,在南極科考一年,再歷時五個月回到南京。對全榮輝來說,這次南極科考雖然是一次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挑戰,但同時更是科研上的一個難得機會。
  • 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裡,有個南航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全榮輝參與了此次南極考察任務,他將前往南極中山站考察,依託國際子午圈空間科學計劃,探索空間物理和空間科學的相關科學問題。「南極的天然實驗室最吸引我。」全榮輝此行,通過中國極地中心歷時1年的三輪篩選、三輪培訓。他在團隊中承擔空間環境觀測。
  • 南極老船長來了!與沈權老師同行南極旅行
    與「雪龍」號船長沈權老師同行南極旅行,聽他講故事是怎樣的體驗?南極我已去過無數次,儘管多數時候是以工作的身份前往南極,主要精力執行科考任務,工作緊張忙碌,但同時也享受著南極最美的季節。沈權#雪龍號的歷史##雪龍號極地科考故事(極地探險經歷)##長城站建站歷史及意義##中國南極探索歷史及意義
  • 物理科學學院召開教學工作研討會
    2017年8月25-2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在雁棲湖校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教學工作研討會。蘇剛副校長講話  陳曉松代表學院感謝各位老師前來參會,他指出「科教融合」物理科學學院自2015年初成立時就非常重視教學,注重通過研討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來不斷完善。如今學院已經走入第三年,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經驗和做法,希望大家暢所欲言,為更好地推進相關工作建言獻策。
  • 探索南極已有百年 南極科考都在研究什麼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探索南極已有百年 南極科考都在研究什麼  「中國牆」包圍南極冰蓋最高點  1月12日中國南極內陸冰蓋考察隊再度登頂南極「冰蓋之巔」,1月15日冰雷達探測小分隊因雪地車故障遇險,16日遇險隊員和救援人員安全返回大本營
  • 物理科學學院舉辦2020年研究生秋季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怡瞳 白璐)12月19日,「開放融合·互助共享」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2020年研究生秋季論壇在南開大學八裡臺校區省身樓二樓報告廳成功舉辦,150餘位師生參會,為物理學科各專業研究生帶來了一場全新的學習體驗。
  • 可能是南航最好的明珠經濟艙!腿部空間很充裕,不亞於窄體公務艙
    航班預訂最近上海廣州航線南航每天至少有兩個航班派上了777,這一趟上海之行,去程打卡了吉祥787的公務艙,回程便體驗一下南航777的明珠經濟艙(這大概是南航最好的經濟艙產品)。航班選擇就是找著南航777去的,最終選擇了計劃起飛時間為15點50分的CZ3540。
  • 現代物理科學大廈內容需要豐富
    現代物理科學大廈內容需要豐富威縣二中 054700 張樹乙 現代物理科學大廈內容的更新和豐富是必然的,否則我們就無法更準確地反映物質世界的客觀運動規律物和本來面目。現代物理科學大廈只能無限地接近物質世界客觀運動規律物和本來面目,我們科學探究的一切行為的意義就在於此。 這是因為支撐這座物理科學大廈的兩大基礎或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存在矛盾和衝突。
  • 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為大科學裝置研究提供「利器」
    發現100TeV以上的超高能伽瑪射線,被譽為打開了探索極端宇宙問題的新窗口。「利用西藏羊八井得天獨厚的優勢,中日、中意合作進行宇宙線實驗,每年產生超過數百TB的原始數據,數據從羊八井傳回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再分別傳到日本、義大利分析處理,合作單位進而能實時訪問數據。」
  • 關注「天問一號」|總師又雙叒是「南航造」!這一次的火星探測器也不例外
    揚子晚報網7月23日訊(實習生 張紫略 記者 楊甜子)「天文一號」火星探測器,總師又是「南航造」!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了解到,南航88級校友孫澤洲擔任了此次火星探測器的總設計師。而中科院院士、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更是親歷我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親手推動了中國衛星遙感、月球與深空探測及空間科學的快速發展。
  • 南航首架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從廣州飛揭陽,空間不輸幹線客機
    機艙設施與服務雖然是支線客機,但是經濟艙個人空間上完全不輸幹線客機該機並未配備個人娛樂系統,但準備了數量充足的讀物,頭頂儲物空間也算充裕。令人驚喜的是,南航準備了精緻的點心給旅客帶下飛機食用!是我愛的南航呀。機長做了廣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微博找,有人發了錄像。
  • 南航引進第二架ARJ21飛機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該項目是首個落戶海南自貿港的國產飛機租賃項目,也是南航首個落戶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國產飛機租賃項目,對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具有裡程碑意義。據介紹,今年年內,南航還將引進一架ARJ21飛機。預計到2024年,南航ARJ21機隊規模將達到35架。
  • 南極上空的奇異空間,南極上空的時間漏洞是真的嗎?
    南極上空的奇異空間,南極的時間漏洞是真的嗎?一直以來研究時間與空間的科學家他們研究的步伐從未停止過,可惜的是直到目前為止對於時間與空間還沒有太準確的定義,而相對論中的理論則認為重力是可以使得時間變慢的假如真是這樣的話那時間漏洞或許也會存在。然而據說在南極有個地方就存在這樣一個時間漏洞然而在南極的這個時間漏洞上方還有一個一直在不停旋轉空間。那麼出現在南極的這個時間漏洞是真的嗎?
  • 科學家南極建8千英裡深天文臺 以捕捉空間粒子
    8000英裡深處完工,該天文臺被稱為南極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IceCube Neutrino),用於探測難以捉摸的次原子物質中微子。截至目前,科學家對中微子所知甚少,只知道它以光速在空間穿梭,可能蘊含著關於空間起源和黑洞奧秘的信息。  冰立方巨型天文臺位於南極平原8000多英裡深的地下,其大小規模有1 立方千米。
  • 身為城市SUV,它上北極下南極、闖戈壁抵珠峰,為何這麼牛?
    作為一款舒適的家用城市SUV,它不僅上過北極、下過南極、闖蕩過戈壁沙漠,而且還伴隨著科考隊,一起抵達珠穆朗瑪峰,它便是東風日產奇駿。 雖然,南極和北極都擁有著極其惡劣的環境條件,不僅地面冰凍,同時氣溫極度嚴寒,對於車輛的性能以及質量都有著嚴峻的考驗
  • 平行空間真的存在?NASA南極發現可疑現象,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
    文/仗劍走天涯平行空間真的存在?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經就提出了關於平行空間存在的論述。不過這也僅僅只是一種猜想而已,人類並沒有找到平行空間存在的一絲一毫的證明。人類世界的科學技術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所以雖然在史蒂芬霍金活著時候,人類不能夠探索平行宇宙、平行空間的這些論點,但是不代表如今的人類是做不到的。
  • 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大灣區分中心揭牌
    為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11月10日,國家高能物理科學數據中心在中國散裂中子源(東莞)揭牌,正式成立大灣區分中心,為大灣區的大科學裝置及科學研究提供直接的服務。大科學裝置立項、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都把科學數據系統作為不可或缺的部分。粵港澳大灣區有多個已建成和在建的大科學裝置,包括中國散裂中子源在內的這些大科學裝置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同時需要高性能的數據管理和數據處理服務。
  • 崀山上了南航飛機
    據了解,為助力新寧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南航湖南分公司在其執管的所有飛機上免費播放崀山宣傳視頻南航湖南分公司執飛航班通達國內50多座大中城市,每月運送旅客35萬人次,在其航班上播放宣傳視頻,目標精準,影響旅客達百萬人次,將極大地提升崀山知名度和影響力。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亞楠教授、化學系胡適研究員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在博逸樓401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Extreme-environment enabled advanced nano-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機齡0.9的南航B789商務艙!全平躺後「像打地鋪」,腿部空間巨大
    地鐵上查閱新聞得知南航7月1日才剛開始投放兩架B789到CGO基地,執飛前往PVG,CAN,CTU和KMG的國內線,採用商務28經濟269兩艙布局(南航內部稱為78C),這兩架B789可能是CGO投入使用以來第一次有寬體客機駐場使用。翻閱茶館大佬的報告得知南航B789商務艙採用交錯式布局,因此網上選擇了7A真·靠窗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