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成功在高原高寒地區打井取水,官兵喝上甘甜井水!網友:太棒了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官兵喝上甘甜井水!近年,我軍克服高原高寒地區水源難找、水量不穩、成井易凍等困難,完成3個海拔5000米、10個海拔4000米邊防點位的水井建設。配合傳統供水方式,為官兵提供更持久可靠、更純淨安全的生活用水!

網友評論

網友:太棒了

延伸閱讀:

解決駐紮難題!解放軍在南海西沙海灘種菜成功,意味著什麼?

香港《南華早報》6月2日文章近日發布在其官微的一篇報導中,中國人民海軍表示當地駐軍已在南海三沙市永興島海灘上的半畝地上收割1500多斤蔬菜。

曾幾何時,海帶、粉絲、腐竹、南瓜成了「西沙四大名菜」。因長時間吃不到新鮮蔬菜,官兵營養缺失,不同程度患有口腔潰瘍等疾病。

為改變艱苦的生活狀態,一代代守島官兵像螞蟻搬家一樣從大陸運來泥土,在島上開闢出以各省市命名的「巴掌菜地」,種活了空心菜、辣椒等蔬菜,但數量極其有限,難以滿足島上官兵的需求。

2007年,國家科技部在西沙永興島建立了「海島蔬菜生產技術示範基地」。隨後,又為琛航島等島興建了防颱風、防日曬、防暴雨、防腐蝕的「四防」溫室蔬菜大棚。

2014年,永興島引入智能霧化栽培技術,使島上蔬菜產量顯著提升。

隨著三沙市的成立,島礁軍民越來越多,青菜保障難題更加突顯,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

今年年初,海軍駐西沙某部聯合重慶交通大學「沙變土」科研團隊,開展海灘種菜技術攻關。

攻關團隊夜以繼日,經過4個月摸索試驗,成功找到了「海灘」變「良田」的奧秘。

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6月1日文章 中國駐守西沙群島的部隊在「沙變土」的試驗田上成功種出蔬菜。媒體稱這種技術突破駁斥了有關國際謬論,包括這些南海島嶼無法支撐島上社區等。越南海事專家說,這項「耕種聲明」旨在加強北京的主張——這些是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名正言順的島嶼,證明其地理特徵達到能維持人類居住或經濟生活的條件。

(原標題:我軍成功在高原高寒地區打井取水)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軍事 網友評論 中國網 環球網

流程編輯:u021

相關焦點

  • 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 邊防官兵喝上甘甜...
    實現在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點位打井,有效解決永凍層施工難題近日,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高原邊防部隊官兵喝上了甘甜井水。多年來,各級採取運送河(泉)水、融冰化雪取水、安裝淨水設備、上送純淨水等措施,解決高原高寒地區部隊供水保障難題。今年以來,軍委後勤保障部著眼進一步改善戍邊官兵生活條件,遴選陸軍部分高原高寒邊防點位,按照「因地制宜、多措並舉、一點一案」思路,組織開展高原高寒地區打井取水試點。
  • 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
    原標題: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近日,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高原邊防部隊官兵喝上了甘甜井水。目前,我軍已實現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點位打井,有效解決了永凍層施工難題;研製的高原高寒不凍供水裝置,破解高原無法實施快速給水保障關鍵難題,基本滿足邊防官兵日常用水需求。下一步,將深入推廣應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成果,配合傳統供水保障方式,為邊防官兵提供更持久可靠、更純淨安全的生活用水。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高原高寒地區部隊打井取水技術有新突破
    近日,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高原邊防部隊官兵喝上了甘甜井水。多年來,各級採取運送河(泉)水、融冰化雪取水、安裝淨水設備、上送純淨水等措施,解決高原高寒地區部隊供水保障難題。今年以來,軍委後勤保障部著眼進一步改善戍邊官兵生活條件,遴選陸軍部分高原高寒邊防點位,按照「因地制宜、多措並舉、一點一案」思路,組織開展高原高寒地區打井取水試點。實施過程中,軍委後勤保障部、陸軍和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各級密切協同,任務部隊和承建單位集智攻關,精準勘探、鎖定取水點位,因地制宜制訂供水方案,多線並行展開打井試驗。
  • 中方後勤保障又有突破,從永凍層取水成功,高原官兵喝上甘甜井水
    據《環球時報》11月5日報導,近日,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高原部隊的官兵都喝上了甘甜的井水 所以,此次實現永凍層取水這一之難度是無法想像的,因為在海拔5000米高的高原,高寒地區水源不僅難找,
  • 高原打井技術新突破,我軍喝上甜井水!印軍忙了三個月一無所獲
    文/行人近日我國的邊陲一線又傳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好消息,由我軍牽頭組織的高原高海拔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在高原地區執勤的一線邊防部隊終於可以喝上甘甜的井水了。在此之前,高原地區邊防一線部隊的吃水難問題一直是個難題。
  • 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
    保健康就是保戰鬥力  我軍在海拔4500米高原寒區  成功開展首例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這是我軍首例在極高海拔地區完成的此類手術。  幾個月前,駐高原某部藏族新兵斯達桑珠訓練中無意發現自己腹股溝區有腫塊,當時並未引起重視。但隨著訓練任務加重,包塊開始逐漸變大,關鍵是腹股溝區開始有了疼痛,每走一步都有脹墜感,更別說訓練了。  一想到要耽誤的訓練,斯達桑珠心中萬分焦急。聽說陸軍軍醫大學的專家醫療隊上了高原,他寄望於此,希望能儘快解決痛苦,恢復到訓練中。
  • 保溫方艙亮相我軍高原邊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零下55℃照常作業
    近日,我國某高原邊防部隊就收到了新的「補給」,讓我軍的一線保障再度升級。事實上,此次的後勤補給被稱為新型拆裝式自供能保溫方艙,通俗的說就是簡易的住宅房,不過可別小看了這種可迅速拆裝簡易搭建的方艙,其內部稱得上應有盡有。據了解,這種方艙是由戰士寢室、餐廳、集成盥洗室、乾式自潔廁所、庫房、微電網、供暖設備等7大模塊組成。
  • 高原地區的官兵如何安全過冬?這份科學穿戴指南請收好!
    解放軍第950醫院院長譚彥宏:高原地區氣候較為惡劣,氣溫低、積溫少、光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官兵在戶外訓練時,體能消耗大、熱量喪失快,如果穿著不注意,易受涼感冒,誘發高原反應,甚至罹患高原肺水腫、腦水腫等疾病。高原官兵冬季穿衣原則是防護全面、保暖防風、厚薄輕重得當、勤換洗保持衣物乾燥衛生。
  • 中山檢測取水點顯示多菌落超標 建議市民煮沸再渴
    去神仙井取水的市民   五桂山甘甜的礦泉水、身邊幾十年的龍井水,都能喝嗎?近日,中山公用水務組織了一場「水質大起底——常識PK科學」主題活動,並於日前公布了對城桂公路山泉水、長江中心村山泉水、龍井街井水等市民取水點的水和長江水廠出廠水、竹苑管網水的檢測結果。相關化驗結果顯示,其中兩處「山泉水」總大腸菌群都不合格,建議市民不要直接飲用。記者針對這一結果,採訪國內飲用水方面的研究權威專家、陸軍軍醫大學環境衛生學教研室主任舒為群教授,就一些熱點問題給出了專家建議。
  • 粵東南澳:海水淡化設備讓駐島官兵喝上「健康水」
    這套設備充分利用海島充足的自然風光和優質海水條件,實現了海水淡化的不間斷供應,讓守島官兵喝上自產「健康水」。素有「浪花島」之稱的南澎島面積僅有0.34平方公裡,這裡地表花崗巖層堅硬,國家級地質專家和專業打井隊曾先後上島勘察、打井,均因島上地質條件差而告敗。駐守這裡的海防官兵只能長期飲用的淺層地下水實為「半海水」,鹽份大,硬度高,不僅入口苦澀,而且菌群含量嚴重超標。
  • 山東:辛卯山丘區找水打井圖
    被「囚禁」在家裡的婦女們,第一撥跑到井邊上,用手去接那甘甜的水喝,而53歲的李廣良點上了鞭炮,一聲聲炸響,在北大山周圍迴蕩……   村支書李強代表村民給打井人深深地鞠了一躬,面頰上流下了晶瑩的淚滴,李強的淚水,這次不帶苦味……   我們站在第24眼井前面,邊上是村裡新立的「民心井」碑,碑上一字一句詳細記錄著打井過程。
  • 3000米以上高寒地區,成就每一頭青海犛牛
    關注並標星【品牌農業參考】 每天晚上20:30準時送達 這個時節,風雪瀰漫的青海高原一望無際,遍布在山坡上的犛牛成了點綴其間的小黑點。
  • 哪有歲月靜好,是有人負重前行,走進高原,看邊防戰士是怎麼樣的
    由於近段時間邊境的緊張局勢,引發了外界對西部高原地區前線哨所的關注眾所周知,加勒萬河谷地區位於高原山區,海拔5000米,這不僅氣溫低,而且氧氣含量稀薄,一年裡幾乎大部分時間氣溫都在零度以下,邊防士兵們生活條件可以說是非常刻苦。可能很多人會問,既然我國軍隊越來越強大了,那麼為什麼還要在這種偏僻,窮山惡水的地方建立哨所?為什麼不直接使用無人機來進行巡邏?難道是後勤保障沒辦法跟上嗎?
  • 高原「單兵套裝」你了解多少?
    >上了熱搜網友們都在評論區裡「求連結」「求同款」近日武警甘孜支隊為官兵們配發了高原特需藥品「單兵套裝」今天就帶你去看看這個高原專屬「大禮包」裡面都有啥01高原護膚霜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川西高原含氧量僅為內地的60%這裡不僅紫外線強而且空氣乾燥在平原地區生活慣了的官兵
  • 第三軍醫大學:堅守 救死扶傷在高原
    他們,本可留在繁華都市工作,卻選擇了偏遠的西藏;他們,常年忍受著高寒缺氧帶給自己的痛苦,卻堅持不懈地守護著官兵的健康;他們,堅守著救死扶傷的人生誓言,在世界屋脊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他們,就是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在西藏工作的軍醫群體。國慶長假期間,記者走近這些高原軍民的健康「守護神」,探尋他們堅守高原的心路歷程。
  • 農村地區的井水管道水能配合使用淨水機嗎?
    記得95年那會,在我們老家當地各個角落都是打井水用,發展新農村以來,很大一部分農村地區基本已經用上了管道水了,但也是初級過濾,像我們老家那地方,雖然說是管道水,但是也是從河裡井裡抽水到儲水塔裡面然後初級的漂泊階梯形式的過濾下來,連結到每家每戶,但是很多地方依舊在用地下水,農村麼地區的水汙染比市政要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