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道地藥材三七

2020-10-30 植物細胞工程閱讀筆記

中國植物志描述(http://www.iplant.cn/frps)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傘形目 Umbelliflorae→五加科 Araliaceae→人參族 PANACEAE→人參屬 Panax→假人參 Panax pseudoginseng

三七(雲南)田七(廣西),山漆(本草綱目) 圖版22: 4-6

假人參(原變種)人參三七(西藏常用中草藥) 圖版22: 1-3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pseudo-ginseng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竹鞭狀,橫生,有2至幾條肉質根;肉質根圓柱形,長約2-4釐米,直徑約1釐米,幹時有縱皺紋。地上莖單生,高約40釐米,有縱紋,無毛,基部有宿存鱗片。葉為掌狀複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釐米,有縱紋,無毛;託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釐米,寬3.5-4釐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生,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直徑約3.5釐米,有花20-50朵;總花梗長約12釐米,有縱紋,無毛;花梗纖細,無毛,長約1釐米;苞片不明顯;花黃綠色;萼杯狀(雄花的萼為陀螺形),邊緣有5個三角形的齒;花瓣5;雄蕊5;子房2室;花柱2(雄花中的退化雌蕊上為1條),離生,反曲。果實未見。

產西藏(聶拉木),生於密林下,海拔2450-4200米。尼泊爾也有分布。模式標本採自尼泊爾。

過去文獻上記載我國有假人參(原變種)的報導,都是假人參的其他變種之誤。假人參(原變種)的根狀莖原記載為斜生的。從國產僅有的兩份4-5年生的標本(張永田、郎楷永4395號及北京自然博物館採的103號)看,其根狀莖是橫生的,而不是直生或斜生的,這和 N. Wallich 的模式標本原圖中的1個匍匐狀的根狀莖相似(圖1)。根據採集者在野外的觀察,其根狀莖和肉質根生在土壤表層,很容易採起來。因此,其生長年數已久的根狀莖也將象假人參其他變種那樣是在土壤中橫生的竹鞭狀根狀莖。

本種變異性強,我國還有下列5變種。(本文僅列出一種)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Hoo & Tseng, 植物分類學報 11: 435. 1973——Aralia quinquefolia Decne. & Planch. var. notoginseng Burkill in Kew Bull. Misc. Inform. 1902: 7. 1902, pro parte ——Panax notoginseng F. H. Chen ex C. Y. Wu & K. M. Feng, 植物分類學報 13(2): 41. 1975——Panax pseudo-ginseng auct. non Wall.: Li in Sargentia 2: 117. 1942, pro parte; Hara in Journ. Jap. Bot. 45: 208. 1970, pro parte;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2: 1045. f. 3820. 1972, pro parte.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小葉片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兩面脈上均有剛毛,託葉卵形或披針形,傘形花序有80-100朵或更多的花,花梗被微柔毛。

栽培於雲南和廣西,近年來廣東(樂昌、南雄、信宜)、福建(長泰、南靖、連城)、江西(廬山)以及浙江等地也有試種,種植於海拔400-1800米的森林下或山坡上人工蔭棚下。

三七的紡錘根是著名跌打損傷特效藥,止血散瘀、定痛消腫的功效良好,葉、果以及根狀莖也可藥用。

本變種僅有栽培的,迄今未發現野生的。在播種後不移植的情況下,其根狀莖在初生二、三年內是直生的,此後即顯著傾斜生長(不是移栽時人工橫置)。生長年數較久的根狀莖,其自然位置如何,雖迄今尚不了解,但根據其4年生即在土中斜生的情況推測,有與本種中其他變種同樣是橫生的可能性。

本變種葉的被毛、傘形花序的花數以及花柱合生至中部等特徵雖與假人參(原變種)差別較大,但它為長期栽培的植物,象一般作物那樣,許多形態總會在栽培條件下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由於其特徵比較穩定,也可考慮升級作為獨立的種。

三七的葉有託葉、傘形花序的花數較多等特徵是比較原始的性質,但已有單性花,花柱合生至中部等特徵又比現存的其他人參屬植物的進化程度為高,根據生殖器官保守性比營養器官大的原則,它可能不是現存人參屬最原始的類型。



文山州政府官網對三七的描述

三七生長需要特殊環境條件,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緯23.5°,雲南文山為原產地和主產地。據有關文獻記載,三七使用歷史近600年,栽培歷史近500年。

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 文山三七 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藥"雲南白藥"和"片仔黃",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製成。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後三至七年挖採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藥。三七具有"生打熟補"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參治跌打勞傷有效;服熟三七(用雞油或其他油將生三七炸黃即成熟三七),能補血強身。


相關焦點

  • 乾旱下的雲南藥材(之一)三七 草果 乾薑 紅花 白扁
    【天地網訊】    (圖片為雲南騰衝受旱的草果)雲南特大旱災已經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這次乾旱程度之重、範圍之大均為歷史罕見。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雲南省近600萬人、360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3000多萬畝秋冬播農作物受災,全省夏糧將因災減產一半以上,農業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 雲南精耕道地中藥材擬用3-5年時間培育推出「十大雲藥」
    「發展中藥材產業是雲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客觀需要。隨著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等重大部署的實施,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雲南道地中藥材產業潛力巨大,精耕種、精加工、精銷售,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是未來雲南道地中藥材發力的方向。」雲南省中藥材種植養殖行業協會會長蘇豹表示。
  • 風味雲南,「藥」你好看
    三七  古人道:「北有人參,南有三七」。其中「南三七」指的便是雲南的三七。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國三七的主要產區,那裡海拔約1800米,夏長冬暖,熱量充足,年溫差小,擁有最適宜三七生長的天然環境。那裡的三七產量大、質量好,是全國最大的三七種植和加工基地,被命名為「中國三七之鄉」。
  • 重樓如何不「重路」 ,雲南重樓種植背後的那些事
    2009年雲南旱災,三七的供求關係逐漸失衡,2009 年底三七開始漲價,2010年後,雲南持續的乾旱等系列原因促使三七價格繼續上漲,2013年6月漲至歷史最高點901.18元/公斤。    滇重樓是雲南省的道地藥材,曾經遍布全省。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滇重樓藥材的價格從2005年開始,每年的漲幅都超過80%。
  • 2020-2026年中國道地藥材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道地藥材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是道地藥材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道地藥材行業發展趨勢,洞悉道地藥材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雲南憑藉天然藥材庫資源 擦亮「民族藥」品牌
    雲南憑藉天然藥材庫資源 擦亮「民族藥」品牌 2015-04-17 00:34:58近年來,雲南省不斷加大資金、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憑藉天然藥材庫資源,著力擦亮「民族藥」品牌。  記者16日從雲南省發改委獲悉,目前,雲南省自主研發、全國獨家生產的「雲藥」品種達280多個,其中中藥、民族藥、天然藥就有250多個。民族藥產業已經成為雲南生物醫藥產業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領域。
  • 雲南又現旱情部分中藥材漲價 泉州仍賣"庫存價"
    最近,雲南又現旱情,嚴重影響當地中藥材的種植和供應,相關中藥價格應聲而漲。昨日,記者走訪泉州中藥材市場發現,目前多數藥店銷售的中藥都是庫存貨,價格還未出現大幅波動。不過業內人士分析,這一「庫存價」支撐不了多久,5月份,新藥材的上市或將大範圍助推中藥價格上漲。
  • 恩施一展銷會攤位用「陰陽打粉機」騙人:進去真藥材,出來假藥粉…
    服務生活 溝通你我據恩施晚報消息:近日,有市民向恩施市市場監管局舉報,反映在州文化中心廣場舉辦的「2019恩施秋季服裝展 全國名優食品展」的展銷會上,購買的雲南文山三七懷疑是假的,有可能是在加工打粉過程中被調包了
  • 野生三七和人工種植三七的區別
    1、形狀不同野三七多年生草本,高45-55m。野三七在秋季挖取塊根,除去泥沙及細根,曬乾或烘乾。來源百度3、生產地不同三七主產於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乾燥根和根莖。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野三七生於海拔1100-1700m的山谷潮溼林內。分布於雲南東南部。
  • 中國三七獲國際認可 上線美國植物藥目錄(附受益股)
    中國三七獲國際認可 上線美國植物藥目錄(附受益股) 關注中金在線:
  • 生物藥材拔「窮根」 ——臨滄市發展林下藥材產業促脫貧
    有23種珍稀名貴藥材,9種藥材屬道地藥材。市委、市政府經過深入調研後,認為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建設道地藥材生產示範基地和GAP基地,一方面能夠進一步豐富全市中藥材資源,為民族醫藥的保護、研究、開發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通過森林內人工撫育藥材、仿野生種植藥材,可使藥用植物野生資源得到恢復,對發展保護藥用植物資源,特別是珍貴瀕危的野生藥用植物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於推動民族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打響「臨藥」特色知名品牌。
  • 詩詞中的湖南道地藥材及其藥用價值
    湖南比較著名的道地藥材有靖州茯苓、邵東玉竹、隆回百合、新化黃精、湘潭蓮子等。靖州茯苓體巨大「山人採藥晞喬松,披雲扶石松根空。搗霜鉺玉得不死,大樂真與神靈通。論功合在金石上,何意坐隨脂澤融。誰令千古玉環穢,涴此萬壑寒林風。」(宋代項安世《次韻張安撫李侍郎同賦茯苓酥》)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
  • 未來幾年哪些藥材值得發展
    二、價格趨勢比較穩定,可適量發展的品種 主要有:山藥、牛膝、板藍根、急性子、紫蘇、蛇床子、荊芥、雞冠花、玄參、大黃、木香、皂角、南沙參、玉竹、白芥子、前胡、玫瑰花、錦燈籠、連翹、紫草、白花菜、麥冬、天麻、茯苓、夏枯球、杜仲、山萸肉、冬花、薄荷、三七、北五味子、丹皮等。
  • 這種網紅野果其實是道地藥材 你也吃過的!
    在很多人還搞不清覆盆子和蓬蘽這兩種野果「誰是誰」時,淳安縣臨岐鎮的覆盆子交易量已經佔到全國市場的近一半,而且品質優良,是知名的「道地藥材」。哇,小時候最愛吃的野果竟然是藥材!
  • 紅花油和雲南白藥,治扭傷用哪個?
    小魯市場上最常見的跌打損傷外用藥,非紅花油和雲南白藥噴霧劑莫屬。兩者都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扭傷後到底應該如何選擇?雲南白藥噴霧劑是雲南著名的中成藥,由雲南民間醫生曲煥章於1902年研製成功,原名「曲煥章百寶丹」。雲南白藥是國家級保密配方,由名貴藥材製成,主要成分有三七、重樓等。三七能止血化瘀、消腫鎮痛,重樓則能有效清熱解毒、止痛消腫、涼肝定驚。
  • 這種「網紅」野果其實是道地藥材 你也吃過的!
    在很多人還搞不清覆盆子和蓬蘽這兩種野果「誰是誰」時,淳安縣臨岐鎮的覆盆子交易量已經佔到全國市場的近一半,而且品質優良,是知名的「道地藥材」。  【插播科普】道地藥材: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在特定地域通過特定生產過程生產,較其他地區所產的同種藥材品質佳、療效好,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藥材。
  • 溝谷邊、村宅旁常見的一種爬藤植物,不光是藥材,葉子還能吃
    藤三七是一種中藥材,又稱「藤子三七」,植物中名字帶「七」的還有三七、土三七(也就是菊三七,有毒),這三種植物可不是一種,千萬要區分開了。,野生的多分布在貴州、雲南等省,在農村不難尋找其蹤跡。 藤三七在種植後75天可進入盛產期,每分地每月約可採收750~1000公斤千葉片,採收期可長達半年以上。採收時間以清晨為佳,因清晨葉片細胞內膨壓大、水分含量高,採收容易,此時田間溫度較低,包裝貯運時,可維持較長時間。
  • 都有通血管的作用,三七和丹參哪一個效果更好?不少人弄錯了
    今天,就著這個話題,小妙來給大家講講,三七和丹參到底有什麼區別。三七三七被稱為「金不換」,別稱山漆、血參、人參三七、參三七,主產於我國雲南文山,因此又被稱為文州三七。三七味甘、微苦,性溫,歸肝、胃經,最早記載於明代的《本草綱目》,藥用價值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入藥部位為植物的乾燥根和根莖。
  • 盛產道地中藥材!河北這十大縣(市)你了解多少?
    在8月11日閉幕的第三屆京津冀中藥材產業發展大會上,河北省評選出十大道地中藥材產業縣(市)。道地藥材是指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在特定地域通過特定生產過程所產的藥材。河北省十大道地中藥材產業縣(市)你知道幾個?
  • 不毛之地蝶變綠色家園——石漠化地區雲南西疇縣的綠色發展之路
    這句寫在雲南文山州西疇縣興街鄉東升村委會江龍村小組院牆上的順口溜,正是江龍村民們脫貧致富的秘訣,也是石漠化地區西疇縣綠色發展之路的通俗表達。20世紀60至80年代,西疇縣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全縣森林覆蓋率僅為25%,石漠化面積佔全縣國土面積的71.6%,是全國石漠化程度深重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