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即地球的最北端,英文為North Pole,也就是北緯90°的那一個點。北極地區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主要包括冰雪覆蓋的北冰洋和它周圍的島嶼以及北美洲和亞洲的沿海地區。
除了沿海各國的經濟專屬區之外,北極海域還有大片浩瀚的公海。而負責管理北極事務的主要是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其屬下的諸如北極動植物保護CAFF(Conservation of Arctic Flora and Fauna )以及北極海洋環境保護PAME(Protection of the Arctic Marine Environment )等工作小組專門負責愛護北冰洋公海海域的一草一木以及一魚一蝦。
眾所周知,北冰洋裡有豐富的魚類和浮遊生物,吸引了數百萬隻海鳥前來築巢避暑。同時,這裡有海鳥、海豹、鯨、馴鹿、犀牛、狼還有憨態可掬的北!極!熊!但是,這裡人煙稀少,只有因紐特人適應了那嚴寒冷酷的氣候,千百年來在這裡世代繁衍。
不過,作為吃貨兼旅遊愛好者的你,可能會問:北極地區當地海鮮都有哪些???
鮮甜彈牙的北極蝦、爽脆鮮美的北極貝、威武霸氣的帝王蟹,等等等等。實在不少!
格陵蘭比目魚
學名: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英文名為:Greenland halibut,也被叫做格陵蘭庸鰈。在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北部和東部都有分布,但是我們這裡講到的主要是分布於靠近北冰洋邊緣的白令海。身長一般在80-100cm之間,體重在11-25kg之間,最大身長可以長到120cm,體重可達45kg。所以,差不多是一個五年級體型稍微豐滿的學生大小。
格陵蘭比目魚,主產於大西洋的一種底棲魚類。魚體淡褐色或黑色,北極地區的比目魚生活在水深250-2000米的北極洋深處。
資深的吃貨們一定知道其高蛋白低脂肪,健康有營養。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脂肪酸,也是維生素D的極佳來源,同時富含珍貴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的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和大腦都有保健、修復和再造功能,其富含DHA,EPA,維生素B,歐米茄3,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特別適合嬰幼兒,能夠增強體質,美國阿拉斯加深海魚油主要提煉於此類魚中。
阿拉斯加 狹鱈
俗名: 狹鱈,阿拉斯加狹鱈,黃線狹鱈,白眼狹鱈(Walleye pollock)。阿拉斯加狹鱈是全球消費最多的一種食用魚。
阿拉斯加狹鱈是Gadidae魚類家族的一員,同一家族成員還包括真鱈和無須鱈。正確區分阿拉斯加狹鱈和太平洋綠青鱈是很重要的,後者主要產自美國東岸東北部和整個北大西洋水域。與大西洋綠青鱈相比,阿拉斯加狹鱈個體較小,肉質更白,含油量較低。阿拉斯加狹鱈可長至15磅(6.8公斤)以上,但大多數捕撈的阿拉斯加狹鱈小於2磅(約0.9公斤)。
狹鱈魚具有高營養、低膽固醇。狹鱈魚的魚脂中含有球蛋白、白蛋白及磷的核蛋白,還含有兒童發育所必需的各種胺基酸,易被人消化吸收;狹鱈魚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鎂、硒等元素,營養豐富。
雪蟹:又名皮匠蟹、皇后蟹,為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殼動物,主要灰眼雪蟹和紅眼雪蟹兩類。雪蟹生活在水溫較低的海域,體型較大,足長而肉質豐滿;蟹殼顏色比較淡,比較軟,而肉厚膏肥,可謂是皮薄餡大。和其他蝦蟹不同,優品碼頭雪蟹無論如何加工,也不會變紅。活雪蟹新鮮煮製的蟹肉特別甜美,也便於製作,蒸煮燜都很適合。
雪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中醫認為螃蟹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活血、通經絡、利肢節、續絕傷、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損傷、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此外,雪蟹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高血脂及各種癌症有較好的療效。
喜歡小小美食甲文章的請秒贊吧!歡迎分享、添加關注!!這裡每天都有新品出爐,期待您的留言。讓我們一起學習探討美食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