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梭魚」號潛艇爆炸事故:美軍一氣之下,退役了所有常規潛艇

2020-11-22 騰訊網

1988年4月24日美國的常規動力潛艇「北梭魚」號正奉命在卡納維拉爾角海域進行海上演習,當時參與演習的還有航空母艦「約翰.甘迺迪」號和護衛艦「卡爾」號,作為此次演習的陪練,「北梭魚」號的任務就是充當假想敵潛艇,錘鍊己方航母編隊的反潛能力。到了下午16時30分左右,整艘潛艇都在積極地參與演習,每位艇員都各司其職,艇上儼然一副臨戰狀態。突然潛艇蓄電池艙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打斷了這場演習,還沒等艇員們反應過來,蓄電池艙早就變成了一片火海,濃煙瀰漫,各種各樣的警告燈也開始在指揮臺閃爍。

▲SS-582北梭魚號常規潛艇,該艇屬於美國長頜須魚級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級核潛艇是美國人在大青花魚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水滴形常規潛艇,當時整個美國海軍一共有三艘該級潛艇服役,也是美國海軍中唯一的三艘常規動力核潛艇,這三艘潛艇服役後美國人就決定不再建造常規潛艇

爆炸發生後艇長威爾遜立馬下令潛艇排出壓載水艙中的水,緊急上浮並向鄰艦發出求救信號。潛艇上浮到潛望鏡高度後便立馬打開了蓄電池艙的二氧化碳滅火器,然而此時的蓄電池艙在爆炸下早就損壞嚴重,火勢也從最初報告的C級升級為了足以威脅到整艘潛艇的A級。大火瀰漫的同時還有大量的有毒氣體飄出,參與救火的部分艇員也倒在了有毒氣體中。逐漸的火勢愈發不可控制,還有向指揮艙蔓延開來的趨勢,12名艇員因為火災相繼倒下。與此同時整艘潛艇的供電已經完全中斷,柴油機也因為不明原因停止了轉動。在評估了潛艇整體的損傷情況後,威爾遜艇長做出了「棄艦逃生」的命令。

▲火災發生後艇員打開了指揮塔艙蓋,隨即黃綠色的濃煙便飄蕩在潛艇四周

此時附近的航空母艦和護衛艦也相繼到來,由於救援很及時,89名艇員被分別轉移到了護衛艦和航空母艦上,隨後受傷的艇員在直升機的運輸下也被順利的轉移到了附近的海軍基地和醫院。然而還是有3名艇員失去聯繫,不知道是被困在潛艇中還是被爆炸甩入了海中。但是猛烈的大火使得救援人員根本無法靠近,搜索附近的海域也並沒有任何的收穫,所以搜救工作一時間陷入了僵局。鑑於潛艇有隨時沉沒的可能,編隊指揮官決定將潛艇拖往就近的海軍基地,不過隨後的評估表明潛艇的結構強度並沒有被嚴重破壞,暫時沒有沉沒的可能性,所以拖曳工作也就不了了之了。

▲冒著滾滾濃煙的北梭魚號潛艇以及正在通過直升機和快艇撤離的艇員

到了26號「帕特萊爾」號救援船和一艘安裝有起重機的船隻相繼趕到,潛艇的大火也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自己熄滅了。但是惡劣的天氣環境使得後續的救援工作非常的緩慢,時不時的還有海水從撤離時打開的艙門灌入。到了上午11時左右救援人員頂著風浪艱難來到了冒著濃煙的「北梭魚」號上,在關閉了倒灌海水的艙門後救援人員立馬開始了排煙工作,並對潛艇內部空氣做起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潛艇內部並不適合人員進入。於是救援人員開始對艇身的毀壞情況作了評估,並列出了拖艇的方案。

▲從甘迺迪號航空母艦上拍攝到的救援情況,此時救援船隻已經趕到,潛艇的大火也已經自行熄滅,可能是艇員撤離時為了控制火勢開啟的消防系統起了作用

到了27號凌晨後艇內的煙霧所有減少,搜救人員決定進入艇內搜尋失蹤的3名艇員,大火使得整艘潛艇內部被燻得漆黑一片,最終在潛艇內部找到了3名被燒焦的艇員屍體。最後在一艘護衛艦和多艘拖船的努力下,燒成空殼的潛艇被拖到了就近的港口,在那裡美軍對潛艇進行了簡單地修復並調查起了事件的原因,後來的評估表明這艘潛艇已經完全沒有了修復的價值,所以美軍也就直接啟動了退役程序。而關於起火原因,美軍的調查結果是蓄電池產生的氫氣引發了潛艇的爆炸,並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在拖船的簇擁下拖離的北梭魚號潛艇

其實早在「北梭魚」號潛艇奉命下浮的時候,危險就已經出現了,當時用於冷卻電池組的冷卻水滴到了正在放電的電池上,產生了大量的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爆炸性氣體。這一刺激性味道很快就引起了值班艇員的注意,然而這一危險情況並沒有引起這位艇員的重視,也沒有及時關閉正在放電的電池組。等耽誤了一段時間並關閉了電池組後積水已經流到了整個電池組的接線盤上。最終短路導致的電火花和電弧引爆了充斥在蓄電池艙的爆炸性氣體並引發了大火,此外起初關於起火點的判斷也有偏差,真正的起火點是電纜管道,而不是艇員認為的配電設施上。

▲北梭魚號潛艇的內部圖

這起事故也徹底的葬送了常規潛艇在美國海軍中的服役生涯,在評估了此次事件後美國人於1989年和1990年相繼退役了其他兩艘長頜須魚級常規動力攻擊型潛艇。因為作為一款上世紀50年代設計生產的潛艇,老舊的長頜須魚級潛艇安全隱患太多,倒不如用更新更強的核潛艇代替。至此美軍潛艇部隊中沒有一艘服役的常規潛艇,美軍潛艇的全核時代也就此開啟。

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穿越對馬海峽突入日本海,二戰美軍潛艇的一次大冒險
    「刺鮁」號的損失讓美軍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的指揮官查爾斯·A.洛克伍德海軍中將崩潰,「這是我們遭到的最嚴重的打擊」,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心都碎了,願上帝懲罰日本人」。在備忘錄中,洛克伍德提出日本海有足夠多的作戰目標,改進後的調頻聲吶令潛艇具備了以最小的代價穿過位於日本海南部的對馬海峽的能力——對馬海峽雖然只有40 英裡寬,但布滿了水雷。太平洋上的洋流也對行動有利:有一股名為「黑潮」的洋流正好通過對馬海峽,流入日本海,然後繼續向東北,通過宗古海峽,與「親潮」相遇,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洋流;美軍潛艇可以利用這股洋流。
  • 一雪前恥!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何況,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由於噪聲相當大等特點,在跟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對峙中處在弱勢地步,而且在1994年朝鮮啟動石墨反應堆事件,美軍出動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威懾,再碰到中國漢級403號核潛艇,美軍鷹號航母戰鬥群竟然死死纏住403號核潛艇,並且對403號核潛艇進行精確定位,連續進行7次模擬攻擊,這場對峙72小時的中國核潛艇和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遭遇事件,最終以中國核潛艇落敗結束。
  • 舊金山碼頭突發火災,戰艦時不時傳出爆炸聲,美軍潛艇被困
    美國舊金山一處碼頭突發火災,現場一片火光沖天,美軍的戰艦受到了威脅,目前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美國舊金山的居民拍到了非常震撼的一幕,一處碼頭突然發生了火災,火焰的高度從遠處看起來比戰艦的桅杆還要高,而且時不時地還有爆炸聲傳來。
  • 超越時代的設計:德國XXI型常規潛艇卻被美軍當靶子
    這艘外觀非常漂亮的潛艇是德國二戰中最先進的XXI型常規潛艇,1944年在漢堡Blohm + Voss造船廠建造。同年10月,加入德國海軍服役,編號為U-2513。但直到戰爭結束,這艘先進的潛艇也沒有獨立作戰。
  • 揭秘漢口「黑鯊魚」303退役潛艇五大看點(圖)
    記者昨日從海軍工程大學獲悉,停泊在漢口22碼頭江面的被市民稱作「黑鯊魚」的303退役潛艇,明日將有組織地接受武漢市民的參觀。作為退役的潛艇,雖然303潛艇沒有動力、失去攻、防能力,但它作為教學實習用潛艇,仍有很多世人不知一面。
  • 黃海「狼群」,千島稱霸——翻江倒海的「刺鮁」號潛艇傳奇
    以前盟軍潛艇從未到過這裡,一是能力不夠,二是這裡海水很淺,平均水深只有37米,潛艇很容易暴露。所以「刺鮁」號途中進行了潛水、消防和水面作戰演習,為後繼者積累經驗。正所謂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其實日軍也沒想到盟軍敢來這裡,所以反潛力量薄弱,整個航程中「刺鮁」號沒有遇到任何反潛飛機,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上航行。
  • 「妖婦」大鬧日本海:美軍潛艇狼群襲擊,擊沉日軍艦船27艘!
    9艘潛艇分別為:「廷奴沙」號、「泥魚」號、「海鮫」號、「克利威爾」號、「鏟魚」號、「金槍魚」號、「鰩魚」號、「骨魚」號和「飛魚」號。6月5日至6日,美軍潛艇全部進入指定位置,襲擊即將開始。「鏟魚」號艇長比較生猛,利用下雨的時機,指揮潛艇駛入日軍小樽港基地,可惜的是,基地內只有幾艘小破船,沒有值得襲擊的目標,但艦長還是下令打沉了4艘,才掃興地退出。繼續遊弋時,「鏟魚」號連續擊沉了5艘日本船隻,總噸位大約8700噸。
  • 新核潛艇已裝備,為何還大力發展常規潛艇?總設計師:作用不一樣
    作者:八爪魚編輯:布星判斷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是否強大,其海軍部隊的綜合戰鬥水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參考指標。常規動力潛艇還是要大力發展的很多人會說,多建造幾艘095型核潛艇,中國海軍以前的老式039潛艇,就要退役了吧?軍事專家說,095型潛艇很重要,但是像039這種常規動力潛艇還是要大力發展的。這是因為常規潛艇的機動性和區域軍事功能,是095這樣的核潛艇無法比擬的。
  • 全球10大潛艇事故蘇俄潛艇佔一半,美核潛艇製造最大災難
    從遇難人數來看全球10大潛艇事故,美俄潛艇製造世界第一第二大潛艇遇難人數,美『長尾鯊』級核潛艇製造最大遇難人數令129人喪生,而俄羅斯潛艇製造全球十大潛艇事故一半數量。1,1963年4月10號,美國『長尾鯊』級核潛艇事故,129人遇難美國海軍一共發生過兩起核潛艇沉沒事故,其中一起主角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快最安靜攻擊核潛艇『長尾鯊』級,這位主角也製造了史上最大潛艇沉沒事故,共計有129人遇難。
  • 日本「蒼龍」級:世界最大最先進常規潛艇(圖)
    近年來,日本該級潛艇以每年1艘的速度陸續下水和服役。蒼龍級潛艇以優異的性能引起部分國家的關注。據悉,澳大利亞政府正在討論從日本購買一批該級潛艇,以取代日益老化的柯林斯級常規動力潛艇。  蒼龍級潛艇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為何能夠贏得澳方的青睞?未來日本潛艇的發展趨勢如何?本文為您一一解讀。
  • 瑞典潛艇發展史
    後「諾登費爾特」-II號成功裝備土耳其海軍,而「諾登費爾特」-III號在交付過程中發生擱淺事故,後被拆解。這3艘「諾登費爾特」號潛艇雖然都沒有裝備過瑞典海軍,但是作為一種深索,它們為瑞典的潛艇發展開了一個好頭。時間轉眼到了19世紀末,當時美國先進的「霍蘭」型潛艇技術不斷成熟,各國海軍紛紛前往學習,瑞典當然也不例外。
  • 東海海底發現美國潛艇殘骸,疑似發生過爆炸,80人遇難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東海海底發現美國潛艇殘骸,疑似發生過爆炸,80人遇難一個致力於尋找失蹤船隻的美國調查小組最近在東海海底發現了一艘美國潛艇的殘骸。該潛艇被確認為美國海軍的「灰鯨船」。它位於衝繩西南海的海床上。美國隊在435米深處發現了美國「灰鯨船」的下落。從水下相機拍攝的鏡頭顯示了一個金屬銘牌,上面寫著「 USS Grayback Submarine」。
  • 組圖:海軍南海艦隊退役潛艇303「駐防」武漢港
    人民網訊海軍工程大學9日發布新聞:10日下午起,漢口江邊的21碼頭西安艦旁邊,將新增一道美麗風景:已經退役的海軍303常規動力潛艇將永久停泊在此  這艘隸屬於海軍南海艦隊的常規動力潛艇,9月22日從海南三亞出發,經過19個晝夜、3400公裡的海面、江面連續航行,10日下午進駐武漢港,成為海軍工程大學的教學用艇和我市中小學生國防教育的新場所。  據前往迎接303潛艇的海工大訓練部張金輝介紹,為國家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海軍303潛艇,退役後移交海軍工程大學。
  • 聖胡安號潛艇失蹤的真正原因?艇中搭載一名身份特殊女性
    然而,潛艇事故屢屢發生,為何新仍解決不了老問題?種種疑問讓人匪夷所思。據媒體報導,「聖胡安」號潛艇在15號最後一次上浮發出電力故障報告後不知所蹤,隨即多國同阿根廷海軍一起參與潛艇救援,3天後收到該潛艇最後一次求救信號,本應希望越來越大,奈何天氣惡略,救援進度受阻,收效甚微。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此間不少國家都十分注重潛艇力量的建設,並大有你追我趕之勢。日本:潛艇服役年限短、型號新二戰戰敗投降後,日本的軍工能力幾乎被全部摧毀,由於受到《和平憲法》和國際條約的限制,它只能發展常規動力潛艇。幾十年來,日本在這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如今,該國已成為世界上常規潛艇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
  • 深海巨網,潛艇剋星——美國SOSUS遠洋反潛網的前生今世!
    深海有數不清的魚,有史前怪獸,有連綿不絕的山峰和峽谷。當然,也有人類製造的恐怖核潛艇,還有一張追捕它的深海巨網!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蘇聯潛艇進出大西洋必經GIUK缺口狹窄水道。美國SOSUS系統平均監測距離500公裡,每一艘從缺口穿過的蘇聯潛艇都會被監聽到。而事實也的確如此。1960年,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潛艇橫穿大西洋到英國,幾千公裡航程都被SOSUS監聽,而潛艇自己毫不知情。美軍因此狂言:蘇聯潛艇一出港就能在幾千公裡外聽到它,倒也並不算吹牛。
  • 荷蘭海鱔級潛艇
    海鱔除排水量可根據用戶需求在1100噸至1800噸之間變化外,在設計中還結合了設計生產海象級與旗魚級常規潛艇的經驗,既能安裝不依賴空氣的閉式循環柴油機,也能根據客戶要求安裝各種國家的硬體,比如法國的聲納,德國的引擎等等。   不幸的是,包括皇家荷蘭海軍在內的多國海軍都沒有對此表現出太大的興趣。西班牙海軍90年代初在選擇常規潛艇時也對這一海鱔極為排斥。
  • 他靠一雙耳朵挽救了一艘潛艇
    但潛艇這個「海軍重器」,也並非金剛不壞之軀,一旦遭遇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從二戰結束到1990年間,各國潛艇發生非戰鬥沉沒事故共約91起(其中核潛艇15起,死亡600多人;常規潛艇76起)。就在新中國成立不久之時,我國也發生了一起令人刻骨銘心的潛艇事故。
  • 二戰紐西蘭「幾維鳥」號掃雷艦撞擊日軍潛艇之戰
    如何在美軍嚴密封鎖之下將物資偷運上瓜島就成了當務之急。早在瓜島戰役期間,聯合艦隊就曾多次派遣驅逐艦和潛艇客串過運輸艦的角色,在夜間將物資運到瓜島,這兩種輸送方法日軍分別稱為 「鼠輸送」和「蟻輸送」。但隨著盟軍夜戰能力的提高,使用水面艦艇運輸的風險越來越大。
  • 蒼龍潛艇有多強?日本想賣潛艇,美媒幫著做廣告
    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的最新報導,軍事專家凱萊布·拉森把蒼龍級潛艇一頓狂吹。之所以會在這個時間節點吹"蒼龍"級這種國際軍火市場的棄兒,與新冠疫情下日本自衛隊緊張的財政狀況不無關係。本月月底的時候,日本防衛省甚至要拍賣一些過時破爛武器上的零件來"湊夠一架買F-35戰鬥機的錢",足見其經費的窘迫程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為了省錢,甚至不惜得罪大哥,把"陸基宙斯盾"的部署計劃都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