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24日美國的常規動力潛艇「北梭魚」號正奉命在卡納維拉爾角海域進行海上演習,當時參與演習的還有航空母艦「約翰.甘迺迪」號和護衛艦「卡爾」號,作為此次演習的陪練,「北梭魚」號的任務就是充當假想敵潛艇,錘鍊己方航母編隊的反潛能力。到了下午16時30分左右,整艘潛艇都在積極地參與演習,每位艇員都各司其職,艇上儼然一副臨戰狀態。突然潛艇蓄電池艙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打斷了這場演習,還沒等艇員們反應過來,蓄電池艙早就變成了一片火海,濃煙瀰漫,各種各樣的警告燈也開始在指揮臺閃爍。
▲SS-582北梭魚號常規潛艇,該艇屬於美國長頜須魚級常規動力魚雷攻擊潛艇,該級核潛艇是美國人在大青花魚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水滴形常規潛艇,當時整個美國海軍一共有三艘該級潛艇服役,也是美國海軍中唯一的三艘常規動力核潛艇,這三艘潛艇服役後美國人就決定不再建造常規潛艇
爆炸發生後艇長威爾遜立馬下令潛艇排出壓載水艙中的水,緊急上浮並向鄰艦發出求救信號。潛艇上浮到潛望鏡高度後便立馬打開了蓄電池艙的二氧化碳滅火器,然而此時的蓄電池艙在爆炸下早就損壞嚴重,火勢也從最初報告的C級升級為了足以威脅到整艘潛艇的A級。大火瀰漫的同時還有大量的有毒氣體飄出,參與救火的部分艇員也倒在了有毒氣體中。逐漸的火勢愈發不可控制,還有向指揮艙蔓延開來的趨勢,12名艇員因為火災相繼倒下。與此同時整艘潛艇的供電已經完全中斷,柴油機也因為不明原因停止了轉動。在評估了潛艇整體的損傷情況後,威爾遜艇長做出了「棄艦逃生」的命令。
▲火災發生後艇員打開了指揮塔艙蓋,隨即黃綠色的濃煙便飄蕩在潛艇四周
此時附近的航空母艦和護衛艦也相繼到來,由於救援很及時,89名艇員被分別轉移到了護衛艦和航空母艦上,隨後受傷的艇員在直升機的運輸下也被順利的轉移到了附近的海軍基地和醫院。然而還是有3名艇員失去聯繫,不知道是被困在潛艇中還是被爆炸甩入了海中。但是猛烈的大火使得救援人員根本無法靠近,搜索附近的海域也並沒有任何的收穫,所以搜救工作一時間陷入了僵局。鑑於潛艇有隨時沉沒的可能,編隊指揮官決定將潛艇拖往就近的海軍基地,不過隨後的評估表明潛艇的結構強度並沒有被嚴重破壞,暫時沒有沉沒的可能性,所以拖曳工作也就不了了之了。
▲冒著滾滾濃煙的北梭魚號潛艇以及正在通過直升機和快艇撤離的艇員
到了26號「帕特萊爾」號救援船和一艘安裝有起重機的船隻相繼趕到,潛艇的大火也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自己熄滅了。但是惡劣的天氣環境使得後續的救援工作非常的緩慢,時不時的還有海水從撤離時打開的艙門灌入。到了上午11時左右救援人員頂著風浪艱難來到了冒著濃煙的「北梭魚」號上,在關閉了倒灌海水的艙門後救援人員立馬開始了排煙工作,並對潛艇內部空氣做起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潛艇內部並不適合人員進入。於是救援人員開始對艇身的毀壞情況作了評估,並列出了拖艇的方案。
▲從甘迺迪號航空母艦上拍攝到的救援情況,此時救援船隻已經趕到,潛艇的大火也已經自行熄滅,可能是艇員撤離時為了控制火勢開啟的消防系統起了作用
到了27號凌晨後艇內的煙霧所有減少,搜救人員決定進入艇內搜尋失蹤的3名艇員,大火使得整艘潛艇內部被燻得漆黑一片,最終在潛艇內部找到了3名被燒焦的艇員屍體。最後在一艘護衛艦和多艘拖船的努力下,燒成空殼的潛艇被拖到了就近的港口,在那裡美軍對潛艇進行了簡單地修復並調查起了事件的原因,後來的評估表明這艘潛艇已經完全沒有了修復的價值,所以美軍也就直接啟動了退役程序。而關於起火原因,美軍的調查結果是蓄電池產生的氫氣引發了潛艇的爆炸,並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在拖船的簇擁下拖離的北梭魚號潛艇
其實早在「北梭魚」號潛艇奉命下浮的時候,危險就已經出現了,當時用於冷卻電池組的冷卻水滴到了正在放電的電池上,產生了大量的具有刺激性氣味的爆炸性氣體。這一刺激性味道很快就引起了值班艇員的注意,然而這一危險情況並沒有引起這位艇員的重視,也沒有及時關閉正在放電的電池組。等耽誤了一段時間並關閉了電池組後積水已經流到了整個電池組的接線盤上。最終短路導致的電火花和電弧引爆了充斥在蓄電池艙的爆炸性氣體並引發了大火,此外起初關於起火點的判斷也有偏差,真正的起火點是電纜管道,而不是艇員認為的配電設施上。
▲北梭魚號潛艇的內部圖
這起事故也徹底的葬送了常規潛艇在美國海軍中的服役生涯,在評估了此次事件後美國人於1989年和1990年相繼退役了其他兩艘長頜須魚級常規動力攻擊型潛艇。因為作為一款上世紀50年代設計生產的潛艇,老舊的長頜須魚級潛艇安全隱患太多,倒不如用更新更強的核潛艇代替。至此美軍潛艇部隊中沒有一艘服役的常規潛艇,美軍潛艇的全核時代也就此開啟。
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