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過載 你受「熵」了嗎?

2020-12-06 TechWeb

作為網際網路界的時尚盛宴,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GMIC)每年都雲集了各路國際IT大腕,明星CEO和科技潮人。會場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從炫目的科技產品,到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新理念,再到廠商爭奇鬥豔的展臺,GMIC都不負眾望地給科技粉們帶來耳目一新的前沿理念與尖端產品。

5號當天,享受著雨後初晴的清朗天氣,小編也忍不住慕名前來見識一下本次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的盛況。展廳裡各家網際網路大佬們可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新型軟體、智能產品,還有精心裝扮的站臺模特,給展廳增色不少。目不暇接之時,騰訊「下一代移動生活」主題分論壇一個若大的「熵」字把小編吸引了過去。這個字倒是考到了小編,首先讀音這關都很難邁過,更別說它的涵義了。正在小編跟會場所有人一樣迷惑不解時,QQ瀏覽器首席產品架構師葉駿講述了其中的奧妙。

原來「熵」引自物理熱力學,在資訊時代指的是信息熵,也即總信息量與有價值信息的比值,是衡量信息價值的工具,「熵」的值越小意味著信息混亂程度越低,用戶獲取的有價值信息也更多。

聽完葉總的解釋,小編立刻明白了八分,然而「熵」跟QQ瀏覽器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微信、微博等社會化信息的嚴重泛濫,讓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被信息綁架的狀態,信息的碎片化導致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被淹沒在浩瀚的信息狂流中,我們眼前充斥著太多繁雜的閒散內容,卻不知如何才能有效獲取真正想要的東西,快速獲得個性化、社交化、智能化的內容是每位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真切心聲。由此, QQ瀏覽器作為行業領先者,有義務為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承擔降低信息熵值的歷史使命。

      可是這降「熵「說來容易,落實到實際操作中恐怕也絕非易事吧,手機瀏覽器的確是人們日常獲取信息重要入口,但是要如何提高有效信息的獲取率,又怎麼才能猜出人們的心中暗語呢?

隨著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現場發布《手機瀏覽器發展趨勢白皮書》,一切豁然開朗。該白皮書指出:下一代手機瀏覽器應具備六大核心要素——更快捷,更簡潔,更準確,個性化,聚合化,智能化。通過判斷用戶信息需求,精準篩選信息類別,在第一時間滿足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的不同需求,從而給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高品質信息,這一流程便實現了降「熵「。這理論可謂瀏覽器中的六脈神劍,看似高深莫測,實則一招致勝。

     那麼當下QQ瀏覽器又如何做到呢?先來看一組數據,騰訊公司已經坐擁8億網際網路用戶, 15年海量數據積累以及涵蓋QQ、微信、空間、微博等龐大社交平臺的生態圈,因此豐富的大數據與龐大的社交系統成為QQ瀏覽器最大的優勢。再加上QQ瀏覽器特有的X5內核技術,其強大的延展性、融合性將更好地滿足用戶在手機上的多元需求,成為建立起各項產品之間橋梁的關鍵因素。這不禁讓小編想起《黑客帝國》中的一句話:「你想要漢堡時Matrix就給你漢堡,你想做明星Matrix就讓你成名。」QQ瀏覽器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界的Matrix,深諳用戶喜好,竭誠提供最智能化的個性服務。

小編看到這兒,著實覺得這趟GMIC之旅不虛此行啊,真真的大開眼界,同時也對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充滿期待與信心,尤其是被QQ瀏覽器提出的「熵」深深折服。最後激動的只能用論壇上楊錦麟先生的一段話表達深處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感受:「2.0時代最大的改變就是互動,新時代改變了人際關係、改變了觀念、改變了思維,改變了思考的方式,讓我們能夠挑戰所有的不可能,做到想要就要。「

相關焦點

  • 知乎精神破局信息過載終局
    資訊理論之父 C. E. Shannon 曾經提出一個 「信息熵」 的概念,即總信息量與有價值信息的比值。比值越高意味著信息混亂程度越高,人們在單位信息裡獲得的價值就越少。70年後,用 「信息熵」 來描述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過載狀況,仍然十分貼切。網際網路連接萬物的同時,帶來了信息過載的負面效應,成為下一步效率革命的阻路迷霧。
  • 坤鵬論:信息是熵?錯!
    而且通常還把內容質量也納入其中解說,真心比信息熵的正解高大上的多得多。不過,真要深入學習信息熵,這樣的李鬼在信息熵的正解面前,就會現原形,結果是你一時間徹底暈菜了!因為,你的思想處在了非常擰巴的狀態中。對!
  • 信息、熵、螺旋星系
    在新的研究中,我們證明了信息和熵也能以一種完全相同的方式聯繫在一起,成為「信息熵」。電流會產生磁場,而變化的磁場會產生電流;信息和熵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相互影響。 熵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簡單地說,它是對一個系統混亂程度的度量。
  • 宇宙的終極是熵?你知道熵是什麼嗎?
    那宇宙的終極是它嗎?死亡,亦或是終焉時刻?這兩個詞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對的。但是太過於概念化,太哲學了。是不會被當前統治人類思維領域的"科學"所認可的。科學是嚴謹的,而這兩個詞顯然不夠合適。那到底什麼才是宇宙的終極呢?
  • 答案會讓你明白熵與信息的含義
    在上面這個場景中,熵可以定量地描述一個系統的微觀組分在保持其宏觀性質不變時所具有的排列組合數目,這些排列組合數目就是其中隱藏的微觀細節的額外信息,如果你能得到這些信息,那麼你就能夠區分宏觀上看起來相似、但微觀上卻有差異的不同組態。事實上,在上面的硬幣的例子中,我們很容易計算它的熵。如果硬幣只有2個,那麼就會有四種組態,即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 第二個麥克斯韋妖——信息熵
    " 第一個小妖,分離了速率不同的分子,降低了系統的熵,引發了人們對生命的思考;第二個小妖,讓一個分子推動活塞做功,降低了系統的熵,引導了人們建立信息理論。兩個妖啟迪了人類的智慧,開闢了新的疆域。"然而,這件事也引起了人們的疑惑:像熵這樣的物理量,是屬於被研究的物質對象自身具有的一種客觀存在,是一個多粒子物質系統某個宏觀態所包含的微觀態數,怎麼會與小妖的主觀觀察、獲得信息發生聯繫呢?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齊拉特提出了熵與信息之間的聯繫,但沒有能解決這個問題。
  • 漢語的「信息熵」劣勢
    這個基礎建設的基本依據,是信息科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信息熵(ENTROPY)。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為了提高信息儲存和傳遞的效率,發明了多種新的編碼方法,奠定了現代信息科學技術的基礎。戰爭結束後,這些方法得到了飛躍發展。在這些方法當中,科學家山農和霍夫曼提出的信息熵和數據壓縮的理論和方法最能代表現代信息學的基本概念。個人計算機和BBS問世以後,信息熵和數據壓縮技術迅速普及。
  • 信息熵是什麼,為啥漢語被稱為信息熵最大的語言?最普及的英語呢
    在1949年外國學者發表了一篇論文,讓人們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所有發生的事件都可以用信息的單位來度量,很多人就提出,語言作為人與人進行溝通的必須手段,裡面的信息量應該很大吧,到底有多少?經過各學者多年的探究和各種語言的統計,得出一個結果,漢語是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語言。那麼這個信息熵是什麼呢?
  • 【20180928】原小點科普·最大信息熵原理
    這兒所說的最佳方案,與資訊理論中的「最大信息熵原理」有關。什麼是最大信息熵原理?它來自於熱力學及統計物理中的熵增加原理。要講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太多篇幅,在此只作簡單介紹。用通俗的話來說,最大信息熵原理就是當你對一個隨機過程不夠了解時,你對概率分布的猜測要使得信息熵最大。熵最大就是事物可能的狀態數最多,複雜程度最大。
  • 口譯醬 | 我們的大腦能進化適應信息過載嗎?(E-C)
    第4期,我們簡略地聊了一下
  • 生活中的熵增定律&信息維度的熵減
    關鍵詞:熵、熵增、熵減、信息工具。 解答問題:為什麼生活中有那麼多越來越亂的現象?人為什麼需要自律?)、吉布斯(考普利獎獲得者)……,也有五花八門的熵:信息熵、度量熵、拓撲熵、玻爾茲曼熵,還有一堆的公式、不等式、概率論和函數。
  • 坤鵬論:為什麼漢字信息熵大,表現出來的卻是言簡意賅?
    所以,資訊理論的信息量都是講從現在的不確定到未來完全的確定性,還需要輸入多少信息。那麼,像「信息量 = 獲取信息前事件的信息熵 - 獲取信息後事件的信息熵」,這樣的公式就不太正確了。或者,就像如果給你看「中華人__共__國」,你基本就能猜出空格的兩個字是「民」、「和」,因為它們出現在這個組合中的概率非常高,信息熵低,不確定性弱,證明它們的確定性極強,那麼這兩個字就是冗餘的,就可以不傳輸。同時,就像快遞包裹,是以個為單位,不管裡面有多少東西。
  • 信息熵是怎樣煉成的 | 紀念資訊理論之父香農
    撰文 | 丁玖(南密西西比大學數學教授)紀念"資訊理論之父"香農的最好方式,莫過於重溫一下他怎樣定義信息熵的數學思想,去理解現代資訊理論這個基本概念——僅用初等代數即可推導,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確定性過程在數學裡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 大數據之從存儲單位到信息熵
    bit表示計算機的位,同時它也是信息熵的度量單位。定性看信息與信息熵我們常說的信息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人們常說信息多,信息少,但很難量化信息到底有多少。能夠消除不確定性的信息有三種類型:1) 調整概率2) 排除幹擾3) 確定情況以商場抓獎活動為例,你的面前有四個顏色分別為紅、黃、藍、綠的小球,其中一個小球裡面有大獎。
  • 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
    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軟體V3.4.1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Steven J. Phillips基於 Java平臺設計的一款用於預測物種潛在分布軟體。目前在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應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藥材適宜性評價及區劃)。
  • 漢語為何成為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語言,英語只有漢語的十分之一
    漢語是世界上信息熵最大的主流語言。在1948年發表了一篇論文,震撼了學術界,而這篇論文也開創了一個信息度量的時代,既然事件發生的信息可以度量,語言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的手段,那麼語言中的信息是多少?世界上有最優秀的語言嗎?   在此之前我們先來談談什麼叫做信息熵。
  • 理解熵、交叉熵和交叉熵損失
    為了全面理解,我們需要按照以下順序理解概念:自信息, 熵,交叉熵和交叉熵損失自信息"你對結果感到驚訝的程度"一個低概率的結果與一個高概率的結果相比,低概率的結果帶來的信息量更大。現在,如果$y_i$是第i個結果的概率,那麼我們可以把自信息s表示為:熵現在我知道一個事件產生某個結果的自信息,我想知道這個事件平均帶來多少自信息。對自信息s進行加權平均是很直觀的。現在的問題是選擇什麼權重?因為我知道每個結果的概率,所以用概率作為權重是有意義的,因為這是每個結果應該發生的概率。
  • 意識的進化即智慧的進化,就是一個信息熵減的過程
    驅使外部環境熵減的能力其實也是來自於量子,這就是量子自由意志帶來的結果,是較多個量子自由意志綜合的結果,即較多個量子的綜合效應實際上是達到了信息熵減的作用,在對外界的作用上表現出來就是物理熵減。上述所說的多個量子造成的信息熵減,實際上人類的觀念以及直接反應,甚至其他生命也具有同樣的功能。
  • 《量子信息不守恆定律:信息量子的序動量與熱輻射的熵能量可以相互轉化嗎?》
    我們在深入研究黑洞信息悖論問題時發現:物體毀滅,物質不滅。信息丟失,熱熵增加。能量守恆,序動量減少,熵能量增加。我們最終發現了:「物質質量、信息量、能量、熵能量」四者之間存在此起彼伏的正相關關係。這就是質能量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質能量信息量轉化和守恆定律或者信息量子熱力學第一定律認為:物體是生成的,信息是生成的,時空是生成的,熱熵量是生成的。
  • 熵:傷腦筋的熵
    我在德國鄉間一所大學讀書的時候,在機械系一間實驗室的窗框上讀到過這樣的一段話,原文記不住了,大意是「熱力學是這樣的一門課:你學第一遍的時候覺得它挺難,糊裡糊塗理不清個頭緒,於是你決定學第二遍。第二遍你覺得好像明白了點什麼,這激勵你去學第三遍;第三遍你發現好像又糊塗了,於是你只好學第四遍。等到第四遍,well,你已經習慣了你弄不懂熱力學這個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