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次,但是,釣魚城之戰卻有它獨特的地位,甚至是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這場戰爭改變了世界的進程,最神奇的是,這場戰爭是因為一塊神奇的石頭而結束的。
釣魚城之戰
釣魚城之戰背景
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大軍依然在擴張。
在歐洲,1235年,蒙古大軍攻佔了莫斯科等地;1240年,拔都攻佔了基輔,接著入侵了波蘭、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捷克;在中東,旭烈兀西徵,攻佔了阿拔斯王朝統治中心巴格達、敘利亞;而在東亞,1227年蒙古滅夏,1234年滅金,1253年滅大理;到了第四任大汗手中的蒙古國橫跨歐亞,疆域達到近三千三百萬平方公裡。
釣魚城之戰
1253年,忽必烈徵服了大理,蒙古帝國具備了對南宋、東西兩路夾擊的戰略基礎。1257年,蒙哥下詔各王,大舉興兵徵宋,為了避開長江天險,分為東、西兩線:東路軍一部分在淮漢水一帶作戰,另一部忽必烈從雲南至廣西向東北湖南譚州方向運動;而蒙哥則親率西路軍進攻四川,浮江東下,與東路軍會合。
1277年的態勢
釣魚城之戰過程
1258年,蒙哥親率的四萬西路軍兵分三路入川,在當年佔領了四川的大部分城塞,唯有釣魚城孤壘懸江,成為了屏障要地重慶的最後保障。
1258年春,蒙哥的大軍到達了釣魚城下,向這個堅固的要塞發起了攻擊。但攻城拔塞並是不蒙古騎軍所長,何況是修築在近三百米高的釣魚山上的釣魚城。蒙軍損失慘重。蒙哥一度想不戰而降宋軍,派降將晉國寶入城招降,被王堅所殺。
釣魚城遺址
蒙哥憤怒了,發誓一定要攻克釣魚城,派出兩路軍攻佔周邊城池,斷絕援軍
1259年二月,蒙哥親督諸軍攻釣魚城,不克;三月,連續進攻城東之東新門、奇勝門、鎮西門、小堡等處,但在宋守城軍民頑強抗擊下,均遭失敗;四月,連降大雨二十天,二十二日初晴,蒙古軍偷襲城南護國門未逞,次日深夜,攻破城北出奇門至嘉陵江一側的一字城,但被王堅率部奪回;五月,宋將呂文德援蜀,進入 重慶;六月,呂文德率部救援釣魚城,被蒙軍擊敗;退回重慶,七月,蒙軍中瘟疫流行,戰鬥力銳減。
名人題字
不知不覺,蒙古被阻釣魚城下已達半年。正逢夏季,蒙古軍隊嚴重不適應。而城內的王堅並不一味死守,不時率部奇襲蒙軍,搞得蒙軍心驚膽戰。蒙哥不聽術速忽裡避開釣魚城東下的建議,一定要吞下這塊骨頭,繼續猛攻。蒙哥的頑固很快得到了回報,蒙軍前鋒元帥汪德臣在前線指揮中被飛石擊中斃命。蒙哥大怒,直接接過汪德臣的鞭子指揮攻城。歷史卻殺了一個回馬槍。蒙哥同樣被飛石所擊,喪命釣魚城下。
名人題字
釣魚城之戰影響
1.南宋延續20年,直到忽必烈掌權後,承諾不殺一人,釣魚城才放下城門。
2.消息傳到了遠在西歐的旭烈兀那裡,使得他停下了外擴戰爭,撤兵回國,從而緩解了歐洲戰場中各國的壓力,給了歐洲國家發展的空間,也使得蒙古大軍與非洲大陸無緣。
3.蒙古至此發生內鬥,無暇再次徵戰世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