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掌故丨釣魚城最後守將:郭沫若罵貳臣 後人感其仁義

2021-01-09 網易新聞

日前,重慶時報記者從合川方面了解到,釣魚城遺址申遺工作目前已完成申遺文本、保護辦法、保護管理規劃三大申遺法定要件,並向國家文物局提出了申遺正式申請。這意味著釣魚城有望繼大足石刻後,有望成為重慶第二處世界文化遺產。

釣魚城在宋蒙戰爭中,苦撐36年,擊斃大汗蒙哥的故事早已被人傳頌數世紀。但最後一任守將王立,卻始終「千秋功過,是非不一!」矛盾之處就在於,他固然以開城投降的方式,保存了軍民不被蒙古軍屠戮,卻因為最終沒有殺身成仁,終生帶上道義枷鎖。

這導致了,後世對王立的評價,無法如文天祥、陸秀夫、張珏、王世昌、上官夔等南宋同僚一樣高大上。後面這些人,要麼不屈求死,要麼戰死疆場。

王立所為究竟是否正確?這是一個開放式命題。在1277年這個南宋風雨如晦的年代,謝太后和宋恭宗出城已在1年前出降臨安,襄樊等重鎮早已丟失,就連張珏也在重慶兵敗身亡。釣魚城早晚必被攻破,從現實意義上來說,看不到任何翻盤希望,被屠城是遲早的事。而保住百姓生命,放到現代是件很有人情意味的事。

但明知不可為而為,他的前任王堅遇到過,他的上級文天祥、陸秀夫遇到過、同僚張珏、上官夔遇到過,他的前輩張巡遇到過,他的後輩袁崇煥、孫承宗也遇到過。但他沒有如上述人等那樣堅守理信念。

明清兩代合州知府,在對待王立的問題上,都是一分為二。有的讓他入祠堂,認為「寧屈一己」,有人乾脆讓他滾出祠堂。再往後一些,郭沫若先生是最堅定的唾棄王立者,他詠釣魚臺的詩末兩句「貳臣妖婦同祠宇,遺恨分明未可平」,簡直是發自肺腑對王立的控訴。

嚴格來說,王立和後來大凌河叛清的祖大壽、天京陷落後給曾國藩寫自白書的李秀成,是一個檔次。晚節不保和信念的動搖,讓他們始終無法成為後世榜樣。但王立、祖大壽、李秀成至少在投降前,都是英雄。祖大壽率關寧鐵騎對抗滿清數十年,李秀成則撐起了太平天國最後的大旗。

歷史有時候也很奇怪,是否忠於職守就必須殺身成仁,本身就是一個開放式問題。以抗戰時期為例,方先覺在衡陽保衛戰中指揮國民革命軍第10軍面對6倍於己的日軍重兵圍攻,堅持防守47日投降,結果逃回重慶後反而受到熱烈歡迎。常德保衛戰中,餘程萬率部8000守衛抵擋日軍116師團30000精兵12天,部下僅剩五六十人彈盡糧絕率部突圍(沒有投降),結果被送交軍法處審判差點被殺。

一句話,有時候在中國不怕你犯錯誤,只怕你犯錯誤的時間不對!

原標題:釣魚城最後守將的開放式命題:郭沫若痛罵其為貳臣,也有後人感其仁義

(原標題:重慶掌故丨釣魚城最後守將:郭沫若罵貳臣 後人感其仁義)

本文來源:重慶晨報上遊新聞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釣魚城頂住了元朝大軍20年猛攻,守將王立為什麼遭到世人唾棄?
    釣魚城位於四川合州的釣魚山上,依山面水,前有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匯,後有釣魚山壁立千仞,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有一種說法說釣魚城保衛戰持續36年,這種說法與史實不符。釣魚城建造於1243年,1259年受到蒙元大軍的首次攻擊,到1279年為止,釣魚城保衛戰持續了20年,先後經歷了蒙元大軍20年的猛攻,一直巍然屹立,堅不可摧。
  • CCTV—4《國寶檔案》走進重慶合川,細品釣魚城的歷史故事
    2019年11月17日上午,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攝製組一行人走進重慶合川山城防禦體系陳列館,細細品味釣魚城的歷史故事。著重講述釣魚城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經歷,表現中華歷史不朽價值與魅力。重慶是巴蜀文化之都,歷史源遠流長,本次《國寶檔案》走進重慶進行多期拍攝,重慶三峽博物館七組國寶、合川釣魚城、忠縣石寶寨等都將予以關注。今日,我們跟著拍攝組一起來到位於文峰古街的重慶合川山城防禦體系陳列館,來看看這裡如何講述的釣魚城的歷史故事。
  • 重慶珍檔丨釣魚城之戰:一塊石頭飛向蒙哥,南宋續命20年,改變世界命運
    釣魚城之戰釣魚城之戰背景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大軍依然在擴張。釣魚城之戰1253年,忽必烈徵服了大理,蒙古帝國具備了對南宋、東西兩路夾擊的戰略基礎。1277年的態勢釣魚城之戰過程1258年,蒙哥親率的四萬西路軍兵分三路入川,在當年佔領了四川的大部分城塞,唯有釣魚城孤壘懸江
  • 釣魚城守將王立投降獻城致南宋全面滅亡,卻被立宗祠享祭奠百年
    1258年年底,蒙古大軍進軍四川,在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下受阻。蒙哥派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堅嚴辭拒絕並殺了使者。蒙哥遂決心用武力徵服釣魚城。蒙軍數次發起衝鋒,連續攻打釣魚城及周圍營寨,都被悉數擊退。由於屢攻不克,加上夏季到來,蜀地炎熱,疫症流行,蒙哥也染上疫症,恨恨而死。
  • 南宋釣魚城堅守20餘年,金國也有一悍將,守孤城三年後自焚而死
    雖然南宋和金國有著深仇血恨,「靖康之恥」牢牢記在每個宋朝人的心中,是永遠都無法抹去的痛;但是在面對滅國之危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有一批投降者,但也有一批忠貞的愛國志士,南宋有王堅和王立,守釣魚城二十餘載,可歌可泣。
  • 一座城孤守36年,投降之後守將全部拔劍自刎
    這和宋朝宋太宗趙光義時期定下的戰略有關(宋太宗開始實行「將從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徵將帥應對謀略、攻守計劃,或授以陣圖以指揮前線將帥作戰)。 釣魚城原為釣魚山,在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5公裡處,峭壁千尋,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地理位置十分關鍵;面對南宋的頑強反抗,蒙元只好另闢蹊徑,想要迅速的滅掉南宋;當時他們的想法是想將南宋包圍,而從巴蜀進攻南宋,無疑會方便很多。
  • 著名的圍城戰,這一打就是40年,主動投降後32名守將自殺身亡
    發生於1259年的重慶合州釣魚城之戰,則是其中影響巨大的一場戰事。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後,南宋出兵欲收復河南失地,遭蒙軍伏擊而失敗。1235年, 蒙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遊的數千裡戰線上同時對南宋發動進攻,宋蒙戰爭全面爆發。至1241年,蒙軍蹂躪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則是三大戰場中遭蒙軍殘破最為嚴重的一個地區。
  • 他守釣魚城36年,最終投降元朝,20年後為何被元成宗處死!
    公元前1279年,釣魚城的守將王立將軍,決定帶領士兵投降元朝。在古代,忠君報國,殺身成仁的觀點流行,投降是只有懦夫才會做的事兒,但為何王立投降後卻受到百姓的愛戴,並被後世稱為「英雄」,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曲折的事兒呢?
  • 重慶掌故 | 在不缺山的重慶,最能代表重慶文化符號的非它莫屬
    塗山與題銘一、見山 知城1.南山是重慶城心最大的生態綠肺,離主城最近的山清乾隆年間的巴縣(今重慶主城)知縣王爾鑑組織評選出著名的的巴渝十二景,最能代表當時巴渝的美景,而南山佔有其四:黃葛晚渡:位於塗山之麓,它越長江江心珊瑚壩與南紀門隔江相望,因候渡處有黃葛濃蔭遮庇而得名,北宋初年就已形成;是古時從重慶城中心通往南岸的重要交通口岸,是川黔驛道、黃葛古道的起點。
  • 我將重慶整理成了一份歌單,等你來聽
    @ECHOTSANG-據我愛重慶城,你有沒有好好的看過重慶?攝影丨新浪微博@三慢子那麼,帶上耳機我們一起走進在重慶的生活開啟今日份的好心情重慶的妹兒都有些「大垮垮」,她們熱情又善於交談,極具親和力。但是,少女始終都會有自己的秘密祈禱。還記得教室的窗臺正對著籃球場,趴在窗臺能看見籃球在少年們的手掌和球框間流轉。籃球架下那幾瓶礦泉水,黑板老師上節課的字跡,結伴上廁所的好友……在最後一次下課鈴響後,我們走出了校園。
  • 上半年這些考古新發現 揭開多少「重慶秘密」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考古人員正在對釣魚城進行考古發掘。(攝影:李相博)  秘密 一  釣魚城戰時指揮中心找到了!  缺乏考古實證支撐的歷史遺憾  也得到改變  目前  當地正積極推進釣魚城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重慶下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 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魯迅到底說沒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
    郭沫若,現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最大的成就,在甲骨文的研究上。有趣的是,郭先生也是留學日本學醫,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啟發,於是棄醫從文,後期又對歷史和考古產生興趣,投身於考古事業。郭沫若的文風以描寫和讚揚為主,甚至寫過讚揚史達林的詩。不過比起文學,他考古方面的興趣和天賦要多得多。這種興趣直接導致他什麼墓都想挖,尤其是帝王墓,想挖到近乎瘋狂的地步。
  • 康生:郭沫若那字也叫書法?我用腳趾夾根木棍都比他寫的強!
    如果要說近代書法,就必須提到兩個爭議人物,康生和郭沫若。兩人的書法都是一絕,但是康生卻瞧不起郭沫若的字,而且還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書法,如此狂傲當屬世上少見。那康生和郭沫若的書法到底誰更勝一籌呢?這是一幅上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辦公廳的便籤。
  • 「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魯迅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
    不過大家在提及魯迅先生時,或多或少都會想到另一個人,那就是郭沫若。相信大家對郭沫若這個名字也不陌生,他和魯迅先生一樣,都是文學界的佼佼者,但是兩人之間卻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很多人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無疑是罵人的話,在大家心中魯迅先生是耿直又嚴肅的人,為何他會說出這樣的話呢?或者說他到底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 肖戰《奇妙之城》播出後,來重慶最深的感受就是「迷路」
    有肖戰代言我就買,有他演的劇就看,《奇妙之城》有肖戰做嚮導,再也不會迷路了。我從七點的新聞聯播開始就守著東方衛視了, 終於看肖戰那開心的笑容了。肖戰在哪裡 ,紅海就在哪裡, 我熬夜守了一晚上太值得了 ,還好肖戰是壓軸 ,如果他早出來了估計看完他我就睡覺了, 東方衛視難道收視率還很低嗎?像我這種從來不看電視的人今天可是把新聞聯播都整個看完了的哦。
  • 郭沫若:非正常死亡,被人用鐵釘釘死!
    當然這種死法聽起來就有點讓人難以置信,此番言論一出,立刻引來了很多人的口誅筆伐,其中帶頭的就是郭沫若。 很多人對於郭沫若的印象是:衣冠禽獸,此人偏愛挖人祖墳,被魯迅先生罵作狗。但是卻忽略了郭沫若的學問,他是著名的歷史學家。
  • 重慶掌故 | 吹口氣就能讓石頭像鳥一樣飛翔 這個傳說和地名有關
    原標題:渝北掌故|石船鎮石翔寺與慶龍寨的傳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