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頂住了元朝大軍20年猛攻,守將王立為什麼遭到世人唾棄?

2021-01-09 騰訊網

公元1234年,南宋聯合蒙元騎兵,攻破了金國的最後據點蔡州。南宋大將孟珙在廢墟中找到金哀宗完顏守緒的半截遺骸,帶回了都城臨安。南宋終於報了百年世仇,洗雪靖康之恥,宋理宗欣喜若狂,舉行了盛大儀式祭拜天地祖先。

然而,南宋君臣沒有料到的是,他們聯蒙滅金,完全是一步臭棋。蒙元早已對中原虎視眈眈,志在必得,清除了金國之後,南宋馬上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1234年5月,宋將趙葵、全子才等人帶領5萬多兵力,試圖北上佔領宋朝舊地汴梁、洛陽,結果遭到蒙元騎兵的猛烈攻擊,全軍潰敗,史稱「端平入洛」事件,以此為肇端,宋元戰爭全面爆發。

這場事關歷史走向的對決,最終以南宋的滅亡而告終。不過,南宋軍民在抗擊蒙元大軍的過程中,雖然長期處於守勢和弱勢,但他們根據蒙元騎兵長於野戰爭鋒、不善攻堅、不善水戰的特點,步步為營,節節抵抗,充分利用險要地勢和城寨堡壘,有力阻遏了蒙元大軍的攻勢,使得滅宋之戰成為元朝最難啃的硬骨頭。

釣魚城之戰,就是宋元戰爭中一個十分經典的防禦戰典範戰例。蒙元大軍在南下侵宋過程中,因為不善水戰與攻城,一直難以突破南宋以長江為依託的京湖防線,於是又開闢了四川作為第二戰線,試圖佔領四川全境,再溯江而下,與京滬前線達成鉗形攻勢,一舉滅宋。

但在攻略四川過程中,蒙元大軍再度頓兵于堅城之下,在釣魚城軍民拼死反擊下寸步難進。釣魚城位於四川合州的釣魚山上,依山面水,前有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交匯,後有釣魚山壁立千仞,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有一種說法說釣魚城保衛戰持續36年,這種說法與史實不符。釣魚城建造於1243年,1259年受到蒙元大軍的首次攻擊,到1279年為止,釣魚城保衛戰持續了20年,先後經歷了蒙元大軍20年的猛攻,一直巍然屹立,堅不可摧。蒙元大汗蒙哥、名將汪德臣殞命於釣魚城下,釣魚城幾乎以一城之力逆轉宋元戰局,創造了古代軍事史上的奇蹟。

然而,釣魚城的守將王立,卻下場悽涼,被視為「貳臣」「叛將」,受到世人唾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釣魚城前後一共有三任守將,前兩任是王堅、張鈺,他們在任期間對南宋忠心不二,浴血奮戰,守住了釣魚城。

從1275年開始,釣魚城守將由王立擔任。王立曾在張鈺手下擔任武將多年,早期也是一員猛將,在抗擊元朝的戰鬥中屢立戰功。1276年二月,元軍一舉突破長江防線,佔領南宋國都臨安,南宋少帝宋恭帝被俘。此後南宋形勢急轉直下,一步步走向滅國邊緣,大勢已經不可挽回。

在此背景下,釣魚城守將王立的思想發生了動搖。此時的釣魚城已經徹底成了一座糧盡援絕的孤城,南宋全境都已淪陷,不可能再有一個援兵到來。王立躊躇再三,最終決定,以元朝保全釣魚城中軍民性命為條件,投降了元朝。釣魚城保衛戰至此落下帷幕。

然而在傳統忠君理念看來,王立身為一城守將卻開門降敵,顯然有悖於忠君之道,結果他被世人視為「貳臣」和叛徒,遭到世人唾棄。但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站在人道主義精神立場而言,王立這樣做也無可厚非,畢竟他投降之前南宋已經國破家亡,皇帝都被俘虜,王立這樣做是為了保全城中百姓性命,是犧牲個人名節以求大義的英雄。孰是孰非,史學界至今難有定論。

參考資料:《宋史》《元史》

相關焦點

  • 釣魚城守將王立投降獻城致南宋全面滅亡,卻被立宗祠享祭奠百年
    1258年年底,蒙古大軍進軍四川,在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下受阻。蒙哥派人前去招降,宋知合州王堅嚴辭拒絕並殺了使者。蒙哥遂決心用武力徵服釣魚城。蒙軍數次發起衝鋒,連續攻打釣魚城及周圍營寨,都被悉數擊退。由於屢攻不克,加上夏季到來,蜀地炎熱,疫症流行,蒙哥也染上疫症,恨恨而死。
  • 他守釣魚城36年,最終投降元朝,20年後為何被元成宗處死!
    公元前1279年,釣魚城的守將王立將軍,決定帶領士兵投降元朝。在古代,忠君報國,殺身成仁的觀點流行,投降是只有懦夫才會做的事兒,但為何王立投降後卻受到百姓的愛戴,並被後世稱為「英雄」,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曲折的事兒呢?
  • 重慶掌故丨釣魚城最後守將:郭沫若罵貳臣 後人感其仁義
    這意味著釣魚城有望繼大足石刻後,有望成為重慶第二處世界文化遺產。釣魚城在宋蒙戰爭中,苦撐36年,擊斃大汗蒙哥的故事早已被人傳頌數世紀。但最後一任守將王立,卻始終「千秋功過,是非不一!」矛盾之處就在於,他固然以開城投降的方式,保存了軍民不被蒙古軍屠戮,卻因為最終沒有殺身成仁,終生帶上道義枷鎖。
  • 南宋釣魚城堅守20餘年,金國也有一悍將,守孤城三年後自焚而死
    雖然南宋和金國有著深仇血恨,「靖康之恥」牢牢記在每個宋朝人的心中,是永遠都無法抹去的痛;但是在面對滅國之危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有一批投降者,但也有一批忠貞的愛國志士,南宋有王堅和王立,守釣魚城二十餘載,可歌可泣。
  • 重慶珍檔丨釣魚城之戰:一塊石頭飛向蒙哥,南宋續命20年,改變世界命運
    釣魚城之戰釣魚城之戰背景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大軍依然在擴張。1257年,蒙哥下詔各王,大舉興兵徵宋,為了避開長江天險,分為東、西兩線:東路軍一部分在淮漢水一帶作戰,另一部忽必烈從雲南至廣西向東北湖南譚州方向運動;而蒙哥則親率西路軍進攻四川,浮江東下,與東路軍會合。
  • 一座城孤守36年,投降之後守將全部拔劍自刎
    釣魚城原為釣魚山,在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5公裡處,峭壁千尋,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地理位置十分關鍵;面對南宋的頑強反抗,蒙元只好另闢蹊徑,想要迅速的滅掉南宋;當時他們的想法是想將南宋包圍,而從巴蜀進攻南宋,無疑會方便很多。
  • 投降後還會被立廟祭祀,誰給了這個南宋降將如此待遇
    立此大功的釣魚城守將王堅,在第二年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後改任湖北安撫使、兼知江陵府。1263年十月,張珏出知合州,負責釣魚城的守衛。1266年十二月,蒙古軍隊再次來襲,張珏遣部將史照、王立率五十名敢死士兵收復被蒙軍侵佔的渠州城,自此在合州憑藉釣魚城與蒙元軍隊進行了十幾年的堅韌對抗。
  • 著名的圍城戰,這一打就是40年,主動投降後32名守將自殺身亡
    釣魚城之戰宋蒙(元)戰爭從公元1235年全面爆發,至1279年崖山之戰宋室覆亡,延續近半個世紀,它是蒙古勢力崛起以來所遇到的費時最長、耗力最大、最為棘手的一場戰爭。發生於1259年的重慶合州釣魚城之戰,則是其中影響巨大的一場戰事。1234年宋、蒙聯合滅金後,南宋出兵欲收復河南失地,遭蒙軍伏擊而失敗。1235年, 蒙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遊的數千裡戰線上同時對南宋發動進攻,宋蒙戰爭全面爆發。至1241年,蒙軍蹂躪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則是三大戰場中遭蒙軍殘破最為嚴重的一個地區。
  • 手握百多項發明專利,被譽時代英雄,幾十年後為何卻遭世人唾棄?
    &34;遭到後人的唾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有這麼一位&34;小託馬斯·米基利,一生中持有一百多項發明的專利。然而,被稱為&34;的小託馬斯·米基利卻因為發明了氟利昂和四乙基鉛,一直遭到後人的唾棄。1922年,米基利因為這項發明獲得當時美國化學會授予的尼克斯獎章。而到了1923年,儘管美國人都知道鉛和鉛的化合物均為有毒有害物質,依舊還是推廣四乙基鉛,將其換了個名字&34;,避免大眾聽到鉛會產生恐慌。並且有關部門還專門成立了一家負責監督四乙基鉛生產的化學公司,當時米基利還被任命為公司副總裁。
  • 此女身為皇后卻要求葬在荒地,說是會有帝王為她守墓,果然應驗
    可以說,在忽必烈繼位、建立元朝的過程中,察必皇后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元憲宗九年,忽必烈徵討南宋,正值渡江圍攻鄂州的關鍵時刻,元憲宗蒙哥突然暴斃。此時,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並在其黨羽阿藍答兒等人的勸說下試圖立為大汗。在此危機時刻,察必皇后展現出她有勇有謀的一面。
  • 蒙古軍竟數十年沒有攻克
    可誰又能想到,數年之後這座在當時堪稱固若金湯的鋼鐵堡壘,竟然釣到了13世紀人類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條魚,這座小城也因此聞名天下。這一切還得從那場驚天動地的「釣魚城之戰」說起。公元1258年,蒙古可汗蒙哥率軍討伐南宋,他手上掌握著當時世界最精銳的戰爭武器。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後,南宋四川地區的大部分州縣都被蒙古軍攻克。
  • 此人對道家思想的貢獻並不次於老莊,但卻遭到了時代的唾棄與批判
    但和老莊可歸為一類的楊朱卻鮮少為人所知,甚至遭到了一些大家的唾棄批判,這究竟是為何呢,歷史漫談君將會在下文詳細道來。道家這個概念是在西漢才被提出來的,所以老子楊莊和莊子也並不知道自己是道家中人,說楊莊是道家中人是因為他的一些觀點和老莊相似。
  • 【朝鮮古代君王譜】高麗王朝(二十六):高麗忠肅王
    (2)被扣元朝  忠宣王不僅是高麗國王,還兼任了元朝所封的沈王,他將高麗王位傳給忠肅王,三年後又把沈王王位傳給侄兒王暠。忠宣王對這個侄兒的寵愛似乎更勝親兒,甚至還立他為忠肅王的接班人,許多高麗人也歸心於王暠,王暠的野心隨之愈發膨脹,迫不及待地要奪取高麗王位。延祐七年(1320年),元仁宗駕崩,皇太子碩德八剌繼位,是為元英宗,忠宣王遭到迫害,流放吐蕃,忠肅王趁機肅清了忠宣王的親信權漢功、蔡洪哲、裴廷芝等人,試圖建構自身的權威,忠肅王的勢力「謀改忠宣之政」,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國政紊亂。
  • 他曾被稱天才發明家,2項發明世界聞名,為何幾十年後卻遭唾棄?
    他曾被稱天才發明家,2項發明世界聞名,為何幾十年後卻遭唾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發明,而這些發明家也是被人們所尊敬和感激的,但是有些發明卻並沒有獲得後人的感激,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發明家,他曾經被人們認為是天才發明家,並且他的兩項發明聞名世界,雖然當時的他被稱為時代英雄,但是幾十年後他卻遭到世人的唾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CCTV—4《國寶檔案》走進重慶合川,細品釣魚城的歷史故事
    2019年11月17日上午,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攝製組一行人走進重慶合川山城防禦體系陳列館,細細品味釣魚城的歷史故事。著重講述釣魚城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經歷,表現中華歷史不朽價值與魅力。重慶是巴蜀文化之都,歷史源遠流長,本次《國寶檔案》走進重慶進行多期拍攝,重慶三峽博物館七組國寶、合川釣魚城、忠縣石寶寨等都將予以關注。今日,我們跟著拍攝組一起來到位於文峰古街的重慶合川山城防禦體系陳列館,來看看這裡如何講述的釣魚城的歷史故事。
  • 元朝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元朝是我國古代倒數第三個王朝,在1271年建立,在1368年滅亡,統治時間不到100年。很多人現在評價元朝,基本上都以負面評價為主。尤其是元朝的殺戮和對生產力的破壞,還有對各民族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平等對待,都讓元朝在我國歷史中,被唾棄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