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身為皇后卻要求葬在荒地,說是會有帝王為她守墓,果然應驗

2021-01-17 騰訊網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蹟。這個奇蹟叫圓明園。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是法國知名作家雨果對於圓明園的評價,由此可見,在雨果的認知裡,圓明園非常的神聖。

眾所周知,圓明園是清朝標誌性的建築,它的偉大和歷史意義不可估量,但不幸的是,圓明園毀於晚清時期的列強侵略之中。在列強的數次掠奪中,圓明園不復存在。

然而,在舉世聞名的圓明園中有一個知名建築,叫做佛香閣,它與元朝皇后有著密切的聯繫。原來,它的修建正是應驗了元朝皇后的一句話。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還要從元朝皇后說起。

她就是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也是元朝第一位皇后,也被世人稱之為「傳奇皇后」。

一、有勇有謀,得封皇后

弘吉剌·察必,姓弘吉剌氏,名察必,濟寧忠武王弘吉剌·按陳之女,後人稱之為察必皇后。察必皇后生的一張好面容,元世祖忽必烈尚未繼位之時,她便侍奉元世祖,深得忽必烈的寵愛。可以說,察必皇后是元世祖眾多妻妾中最受寵愛的那個。

然而,察必皇后不僅為忽必烈生下長子真金,更是忽必烈「成功路上」的智囊。在忽必烈的人生道路中,察必皇后一直都扮演著成功男人背後偉大女人的角色。可以說,在忽必烈繼位、建立元朝的過程中,察必皇后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元憲宗九年,忽必烈徵討南宋,正值渡江圍攻鄂州的關鍵時刻,元憲宗蒙哥突然暴斃。此時,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和林,並在其黨羽阿藍答兒等人的勸說下試圖立為大汗。在此危機時刻,察必皇后展現出她有勇有謀的一面。

當時,察必指責阿里不哥:「發兵是大事,太祖的曾孫真金在此,你們難道不知道嗎?」經過察必一番慷慨陳詞,讓阿里不哥感到非常沮喪和自責。就在這個時候,察必派人告知忽必烈,並讓忽必烈迅速返回。隨後,忽必烈順利繼位。

不得不說,在忽必烈成功繼位這件事情中,察必發揮了不可忽略的重要重用。倘若沒有察必,忽必烈未必能夠繼位,就算忽必烈雄才大略,也免不了蒙古內部一場生死角逐。所以說,察必是忽必烈的「恩人」,而忽必烈也一直記得察必皇后恩情。

等到中統三年,察必被立為皇后。至元十年三月受冊封,上尊號為「貞懿昭聖順天睿文光應皇后」。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冊封皇后的禮儀,從察必皇后開始。由此可見,忽必烈對察必皇后的重視程度。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深受帝王重視的皇后,卻在臨死之前要求把自己埋葬在荒山之中。一時間,實在難以理解察必皇后的想法。

二、淡泊名利,埋葬荒山

像察必皇后這樣的女人,對忽必烈乃至整個元朝都有著巨大貢獻,按照常理說,不管她生前死後都應該享受殊榮。但是,察必皇后並沒有,她一生清貧不說,就連死後,也不為忽必烈增添一點負擔。

據悉,察必皇后只活了五十多歲,在臨死的時候,對忽必烈提了一個要求。她要求在她死後,一定要把把她葬在丹稜的一座山上。

對此,忽必烈表示非常疑惑,他覺得元朝幅員遼闊,哪裡不能埋葬他的皇后,為什麼會挑選這樣一個窮地方呢?

然而,察必皇后似乎看出忽必烈的疑惑,並且對忽必烈說到:「皇上不必為我擔心,我雖然現在埋在荒山之中,但在將來一定會有皇帝為我守墓。」

等到察必皇后去世以後,忽必烈遵照皇后的遺願,把她葬在了「荒山」之上。忽必烈為了可以讓皇后享受寧靜的地下生活,特意在察必皇后的墳墓上種上草皮,做了一些保密處理。在察必皇后葬禮的前後各項事宜,忽必烈都秘密進行的。就這樣,察必皇后神不知鬼不覺的在荒山中度過了五百年的安寧。

直到五百年後,察必皇后的陵墓才被世人知曉。當時因為圓明園的出現,察必皇后的陵墓得以重見天日。與此同時,也正好應驗了察必皇后當初的預言。

三、預言成真,乾隆守墓

據悉,在乾隆逐漸圓明園之前,就有風水先生告知他要慎重行事,但是乾隆自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對於世間任何事情都有所畏懼。就這樣,乾隆下令工人開工,對著埋葬察必皇后的荒山進行深挖。

然而,當工人們挖到一半的時候,卻發現挖到一個墓碑,在那墓碑之上,寫著一些大字,似乎在埋葬此人的時候,他們已經預料到墳墓會被挖出。

只見陵墓上面的石碑上寫著幾個大字:「不要動我,否則會動你。」對此,乾隆皇帝也是非常疑惑,他非常好奇地下的人是怎麼知道他要建造圓明園。隨即,乾隆又找來風水先生,對此地進行偵破,此時,風水先生告知地下之人不想讓乾隆動工,並勸說乾隆改道。

之後,乾隆命人將挖出來的土全部蓋了回去,並且將這一片土地恢復了原樣。不僅如此,乾隆也在察必皇后的墓上建造了佛香閣,一來為了供奉察必皇后,二來也為了鎮住察必皇后,不讓地下有知的察必皇后危及自己。

就這樣,圓明園以佛香閣為中心便建立起來,經過幾十年的精心逐漸,圓明園也成為當時震驚中外的皇家林園。其實換句話說,圓明園是以察必皇后的陵墓為中心修建,它建立在察必皇后的陵墓基礎上。

這樣看來,不得不佩服察必皇后的預言能力,早在五百年前的元朝,她似乎已經預料到之後會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她預料到會有天子為她守墓,不正對應乾隆修建圓明園這一事情嗎?

所以說,察必皇后當年要求把自己埋葬在荒山之中,想必是已經是預料到多年以後,會有後世皇帝為她守墓。如此看來,察必皇后的預言能力真的是不同凡響。

那麼,察必皇后是依靠什麼預料到未來所發生的事情呢?這是科學都無法解釋的。

結語:

察必皇后作為忽必烈的皇后,也是元朝第一位皇后。察必皇后對於忽必烈乃至於元朝有著不可磨滅的巨大功勞,至於這一點,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會改變。通過忽必烈對於察必皇后追風的諡號,足以看出元朝傳奇皇后察必的重要性。

然而,來自元朝的察必皇后,對於清朝也是有著巨大功勞的。在圓明園的建設中,因為察必皇后的「幹涉」,迫使乾隆皇帝不得不改道修建,並在察必皇后的墓上建造了「佛香閣」。可以說,察必皇后即使長埋於地下,但她對於圓明園修建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不得不說,察必皇后作為一位傳奇的皇后,她的事跡以及經歷都是充滿傳奇色彩的。從她智勇雙全幫助忽必烈繼位,到她臨死之前要求埋葬荒山,都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實在不敢想像,一個普通女子竟然可以做出如此決定。並且,她的這些決定從特定角度來看都是無比正確的選擇。

所以說,察必皇后被稱之為元朝的傳奇皇后,可謂是當之無愧。

參考資料:《元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劉月群/長孫皇后與昭陵遺存
    生母高氏,為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孫,樂安王高勵之女,名臣高士廉之妹。大業九年(13歲)嫁給了唐國公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為妻,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被冊封為秦王李世民妃。武德九年(626)六月,玄武門之變發生後,被冊封為太子李世民妃,同年八月李世民升儲登基以後,被立為皇后。
  • 為「奴隸宰相」守墓 商丘畢姓一家六代為伊尹守墓
    這樣的大殿有三個,加上15000平方米的院子,畢道亮和他老婆每天都要打掃一遍。畢道亮牽著孫女在伊尹祠裡溜達。他的兒子和兒媳婦都在鄭州上班。「將來兒子回來不回來接我的班,我也不知道,隨他吧,我們都看了六代了!」畢道亮說。 伊尹何許人也?據相關史料,他從奴隸到宰相先後輔佐過五個帝王,死後葬於虞城縣。
  • 埃及法老王墓中藏密室?或葬有最美豔王后
    雷達掃描顯示,在位於盧克索的圖坦卡蒙墓中還有兩處疑似墓室的房間未被打開。埃及的文物部長Mamdouh el-Damaty表示,這裡極有可能保有這位少年帝王的重要遺存。部分學者認為很有可能圖坦卡蒙父親的正牌妻子,至今其木乃伊仍未被發現的娜芙蒂蒂就葬在其中一間房間。如果推測正確,這座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的著名陵寢的真正主人就將變成娜芙蒂蒂王后。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北京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論文,首次揭開了萬曆皇帝的葬式之謎,並大膽推斷出明代帝王均為身體側臥,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鬥七星」葬式。它是新中國成立後,有計劃發掘的第一座皇陵,由此揭開了明代帝王陵墓的秘密。 據考古資料記錄,定陵地宮是由前、中、後、左、右五座高大寬敞的殿堂連接組成的,全部為石結構。後殿(玄堂)的正面棺床上停放著三口棺槨,中間的特別大,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棺槨。另兩口分別是皇后孝端和孝靖的棺槨。
  • 一女子死後,全村人為她守墓500年,乾隆本想挖,看到8字扭頭就走
    古代的人是非常迷信的,非常相信算命的人說的話,而且還相信人死後可以投胎轉世,所以古代對人死之後都會葬的很體面,他們認為這樣死去的人來世才能投一個不錯的胎。而皇室的人都是非常尊貴的,所以在他們死去的時候,就會有非常隆重的葬禮,而且還會有專門的守墓人在陵墓旁邊守著,所以說皇室的人就是跟普通人不一樣,死的時候排面都這麼大。在古代有一個女子死了之後,全村為她守墓500年,後來連乾隆想要挖這塊墓地的時候,看見八個字之後就離開了,也再也沒有動過這個墓。那麼這個女子究竟是誰呢?
  • 「十葬」秋瑾:遺骨浙湘兩地遷葬 三葬西湖之畔
    當她遇難消息傳來,親屬躲進深山,恐遭株連。所以秋家無人收屍,後遺骨由紹興同善局草草成殮,縞葬紹興府城外臥龍山西北麓。這便是秋瑾的首葬。  秋瑾死後,其家人為其不得入土為安,深深自責。兩個月後,秋瑾兄譽章始秘密僱人,1907年10月,將秋瑾遺體挖出放入棺木遷往紹興常禧門外嚴家潭殯舍暫放。可是不久,殯舍主人得知這是「女匪」秋瑾的棺木,便令秋譽章遷走。
  • 盜墓者心裡不安,主動上交寶貝,考古隊藉機找到帝王陵墓
    事實也正是如此,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帝武則天與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就是選在這裡作為自己的合葬皇陵。漢武帝劉徹更是帶著自己的愛妃李夫人、愛將衛青、霍去病一同埋葬在此。一生起伏跌宕的劉邦呂雉,被人詬病的李世民長孫皇后,也都選在鹹陽長眠。在這片土地上,沉睡著太多帝王與他們窮盡一生收集來的寶貴財富。
  • 南京帝陵規制的墓為何葬在王侯墓區(圖)
    它就是南京棲霞區獅子衝有著「帝王魂」的南朝陵墓。其陵前石刻被認為是南京陵寢石獸中最為精美的。《棲霞區志》如是記載,神道前兩獸都為瑞獸,雙角為天祿,獨角為麒麟,它們在守護一座南朝帝陵——永寧陵。然而諸多事實已經推翻了這一帝陵定論。
  • 兩顆牙齒確定隋煬帝墓 蕭皇后身高僅1.5米(圖)
    同葬一墓  蕭皇后留有屍骨 隋煬帝為何僅剩牙齒  專家表示因為長江流域為酸性土壤,這樣的土壤不利於人體屍骨保存。此次隋煬帝墓考古發掘領隊、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束家平也表示,一號墓保存得略遜於二號墓,這跟一號墓坍塌粉化現象較為嚴重不無關係。
  • 《燕雲臺》皇后為什麼自稱朕 蕭燕燕當上皇帝了嗎
    《燕雲臺》皇后為什麼自稱朕蕭燕燕是後族之女,北府宰相蕭思溫的幼女,文武雙全,聰慧過人,勇敢果斷,心存大義,後嫁給遼景宗耶律賢,因耶律賢體弱多病,不能經常處理國事,加上蕭燕燕對政事有獨到的見解,於是耶律賢下旨讓蕭燕燕代他上朝理政。
  • 守墓人:夜夜守護墓園,只為逝者安息
    在小說、電影裡,只要提起守墓人,浮現出的影像多半是個滿頭白髮、佝僂著腰的老人,提著一個破舊的燈籠在墓地穿梭……一直以來,守墓人都是一份神秘的職業。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殯葬習慣的改變,守墓人不用刻意去守護墓葬財物了,但他們依舊以墓園為家,白天打掃墓區、清理雜草,晚上巡邏、陪伴逝者。
  • 三大帝王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了,一個找不到!
    要說我國古代什麼最動人心,估計很多人會說皇帝之位吧,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手中的權力在古代是最大的,對於手下的人,有生殺予奪的大權。 不過我們都知道,即使再輝煌的朝代也終有落幕的一天,那些皇帝死後會有大量的陪葬品,跟隨著他們葬一起,這也導致他們的陵墓,被很多人光顧,不過如今有三大帝王之墓,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了,還有一個找不到。
  • 「母以子貴」是古代社會的普遍現象,在帝王之家更是一條定則
    西晉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武帝為太子司馬衷擇妃,準備聘娶徵北大將軍衛瓘之女,而皇后受了賄賂,力主聘侍中賈充之女。武帝爭辯說:「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
  • 第五人格漫畫:守墓人×夢之使者—這個人到底會不會講情話
    歡迎大家又來漫醬這裡吃狗糧(也可能是刀子)~每篇都可能會有你不喜歡的cp,請自行避雷, 勿在評論區ky哦~最後如果你喜歡這位大大的漫畫,請記得去給這位大大一個關注,一個點讚,啾咪~漫畫作者:江糰子ID:jiangtuanziyuai出自:Lofter(
  • 家族為大明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第17代
    老人從去年3月起已經行動不便,坐上了輪椅,但依然在盡著最後的值守:「等我身體好了,我還會像從前一樣,回到袁祠,繼續守墓。」  「守墓是什麼?是形影不離,是把亡人這種精神宣傳給國人,這才是守墓。」佘幼芝說,守墓是她最後的使命、遺產。
  • 佘家為大明抗清將領袁崇煥守祠385年 已傳17代
    不過,老人表示已經不再考慮第十八代接班人的事兒了:兒子的骨灰安放在袁崇煥老家的衣冠冢旁,永遠守墓下去。  老人從去年3月起已經行動不便,坐上了輪椅,但依然在盡著最後的值守:「等我身體好了,我還會像從前一樣,回到袁祠,繼續守墓。」  「守墓是什麼?是形影不離,是把亡人這種精神宣傳給國人,這才是守墓。」佘幼芝說,守墓是她最後的使命、遺產。
  • 《女醫明妃傳》的原型是誰,她與帝王有愛情嗎
    朱祁鈺的皇后的確姓汪,朱祁鈺的確也廢了汪皇后,立杭氏為新皇后,原因卻是朱祁鈺廢掉哥哥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位,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汪皇后規勸他不要這樣做。他反而廢了皇后,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朱見濟正是他與妃子杭氏的兒子,只是這個杭氏不是女醫譚允賢,本名叫談允賢,至於什麼名字,不重要,古時候女子很少有名字。只是並不像電視劇中,杭氏的兒子沒有生下來就被害死了。
  • 慈禧為何親手砍了同胞妹妹墓上的銀杏樹並用石灰水灌之?
    封建帝王家的宗廟傳承有著嚴格的要求,按古代中國的習慣,如果皇帝沒有後代,則須過繼一個兒子,過繼的兒子就是皇帝的兒子,這樣,皇家的宗廟就有了傳承。清朝同治以前,每個皇帝都有兒子作繼承人,宗廟傳承十分順利。而到了同治這一代,出了點狀況,同治皇帝十七歲時舉行了大婚典禮,到他十九歲時因患天花而死。
  • 隋煬帝蕭皇后:隋唐之際的傳奇女性,真的服侍過六位帝王嗎
    隋煬帝蕭皇后是隋唐時期的一位傳奇女性,歷經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很有才學,是一位才貌雙全的美女。《隋唐演義》等小說中都說她十分妖媚,服侍過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唐太宗等六位帝王。那這是真的嗎,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西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