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糧食夏收圓滿結束,秋糧進入生產關鍵期,上海松江農民爭分奪秒...

2020-12-08 上觀

春爭日,夏爭時,眼下全國糧食夏收圓滿結束,秋糧也進入生產關鍵期。作為滬上重要糧倉,當前上海市松江區的糧食生產穩定,在秋糧生長關鍵期,農民爭分奪秒抓生產,農技、農機等部門做好農業服務保障,齊心協力築好秋糧豐收基礎。


種地不單靠「老把式」經驗

經歷相比往年而言有些漫長的梅雨季節,趁著出梅後的晴好天氣,泖港鎮種糧大戶楊仁雲又在田間忙碌起來。「我今年種了375畝田水稻,前期梅雨季節雨水多,我通過『擱田』、施肥,現在的苗情已經穩定,苗勢很好。」 楊仁雲表示,對於今年的豐產豐收很有信心。


不同於以往種地主要靠「老把式」的經驗,要抓好糧食生產,還需要農技部門的協力參與。田間指導、蟲情測報,在糧食生產的關鍵期,農技人員也紛紛走到田間地頭,幫助種植戶更好地抓好田間管理,把握好施肥用藥的時機。

一邊觀察著苗情,松江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科副科長董陽洋一邊同農戶開始了「田間課堂」。「根據當前的天氣情況,已經到了放水 『擱田』時機,農作物同人一樣需要呼吸,放水有利於植物根系接觸氧氣,促進禾苗生長,為後期豐產高產打好基礎。」董陽洋介紹說,接下來主要是做好穗肥的施用,保證稻穗的形成,確保糧食豐產高產。

病蟲害的防治,也是糧食種植田間管理的重要方面。「長翅灰飛蝨一頭,3齡白背飛蝨一頭。」在隨機選擇的一處稻田,區農技中心植保科的單鑫蓓和同事,一人手拿白盤採集蟲害,一人手持紙筆記錄,以監測稻田蟲害情況。

近期,為了防止梅雨季過後帶來的蟲害肆虐,單鑫蓓和科室的其他植保人員,幾乎每天都要下田頭。每天一大早,植保工作人員會在全區的四個點位開展蟲情監測。其中一處設在離區農技中心不遠的一處稻田旁邊,記者看到,監測儀器上端是誘蟲燈,下端艙門打開,是一個個收集蟲害的塑膠袋。單鑫蓓介紹,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誘蟲燈吸引稻田中的蟲害進入等底部的收集袋中,一早再進行收集統計。除此之外,一星期一次,植保部門還會開展面上的田間普查。「根據燈下蟲情和面上普查情況,我們會適時提出防治意見,布置全區的家庭農場進行防治,以確保松江區水稻安全生產。」單鑫蓓說。


農機一小步,農業一大步

抓好糧食生產,需要農技部門對「藏糧於技」戰略落地見效,也需要農機部門跨前一步,為糧食生產做好農機保障。

近日,在位於張米公路1500號的區農機服務中心,農機手培訓、農機維修保養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為接下來的「三秋」做好機械化保障。「現在我們利用農機作業相對空閒的時間來開展培訓工作 。」松江區農機管理所所長陳勇介紹,當前正在開展的是全市舉辦的農機修理工技師的培訓。松江的農機高級技師基本都參與了培訓,經過培訓,農機維修服務質量和水平將得到大幅提升,而之前全區針對拖拉機和收割機駕駛員的持證上崗培訓也已經完成。

農機手培訓的同時,對於三秋時期需用到的收割機、烘乾機等大型農機也將提前開展維修保養工作。「今年三秋,將有180臺收割機,40多臺烘乾機投入使用。」陳勇稱,通過延保服務,要讓這些「鋼鐵巨人」在三秋投入使用時發揮出最優的性能。

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是老百姓的「金飯碗」,同農機、農技部門一樣,農業部門對於促進糧食銷售的各項舉措,同樣是促進松江糧食生產的「金扁擔」。據了解,今年松江區在三個糧食主產街鎮建設助力農產品銷售的「優質稻米產業化聯合體」。區農業農村委種植辦主任俞春雲介紹,聯合體內以轄區內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和營銷組織為牽頭主體,輻射帶動5個以上家庭農場,實現統一生產管理、生產標準、主打品牌、包裝設計、營銷價格、利益分配,以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抱團」闖市場,從而讓更多家庭農場實現從「賣稻穀」到「賣大米」的轉變

相關焦點

  • 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
    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 新華網河南頻道其中,糧食作物7600萬畝、油料作物1900萬畝、蔬菜瓜類1780萬畝。河南夏種基本結束 累計播種秋作物1.17億畝左右2020-06-24 08:36:40來源: 河南日報
  • 廣東糧食總產量近8年最高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王彪 通訊員/粵調)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廣東糧食生產再獲豐收。2020年廣東省糧食總產量1267.6萬噸,比上年增加26.8萬噸,增長2.2%,增幅比全國高出1.3個百分點,總產量達近8年(2013年以來)最高水平。
  • 遼寧省發布秋糧生產和市場價格調研報告
    央廣網瀋陽12月3日消息(記者徐志強)遼寧省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局日前正式發布《遼寧省秋糧生產和市場價格情況調研報告》,通過對10個糧食主產縣專題調研,對今年遼寧省秋糧產量、新糧收購價格、種糧收益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
  • 遼寧發布秋糧生產和市場價格調研報告
    原標題:遼寧發布秋糧生產和市場價格調研報告12月1日,省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局發布《遼寧省秋糧生產和市場價格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10個糧食主產縣專題調研,對今年我省秋糧產量、新糧收購價格、種糧收益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
  • 唐山市167萬畝小麥機收圓滿結束
    河北新聞網訊(張永春、楊文進)截至目前,唐山市167萬畝小麥機收圓滿結束,機收率達到99.8%,秸稈還田率達到95%;已完成夏玉米播種152萬畝,機播率達到97%,實現了小麥顆粒歸倉、夏玉米適時播種。麥收期間,全市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播種機等各類機械8萬多臺(套),機具供應充足、調配有序、服務到位,作業秩序良好,沒有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 遼寧發布秋糧生產和市場價格調研報告——預計種糧收益整體有所提升
    本報訊 記者李波報導 12月1日,省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局發布《遼寧省秋糧生產和市場價格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10個糧食主產縣專題調研,對今年遼寧省秋糧產量、新糧收購價格、種糧收益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
  • 種子是糧食生產的「晶片」,優質高產品種滿足吃好又吃飽的需求
    今年人們比較關注的兩個事件:中美的「晶片之戰」和糧食安全。晶片被人卡了,可以自主研發,哪怕時間長一點,但糧食被人卡了,能否自主生產滿足呢?糧食生產有季節性,從種到收要歷經一百多天,一旦被人卡了,就只能餓肚子!
  • 大田新農機 豐收添動力(秋糧探行·追蹤高質量)
    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介紹,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機械化率超過80%,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新型農機不斷升級,大大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提高了作物抗風險能力。」
  • 秋糧基本結束,天氣卻開始迅速降溫,60年一遇寒冬會來臨?
    如今這個時候我國各地糧食秋收基本上已經結束。我國今年糧食產量再次獲得大豐收,並且今年的玉米、小麥、大豆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特別是玉米價格都上漲到了1.2元/斤的價格,農民惜售盼漲熱情高。如今今年整體的秋收時節剛剛結束,我國各地天氣就迎來了迅速的降溫。
  • 習近平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 習近平指出,當前正是秋糧收穫的季節,祖國大地到處是豐收景象。
  • 開封小麥收穫圓滿結束 機收小麥359.51萬畝
    其中機收小麥359.51萬畝,機收率達到99.4%,累計投入聯合收割機1.03萬臺;播種玉米183.44萬畝,其中機播174.29萬畝,玉米機播率達到95%,「三夏」工作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及早下手積極準備  5月初,市農機局制定《關於做好2018年「三夏」農機工作的通知》,明確任務,增強全系統幹部職工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 未來2年,農村進入發展關鍵期,2個職業有前途,農民不妨考慮下
    ,城市搞加工的格局,同時還會支持鄉村創業創新體系,鼓勵更多的資本到農村發展產業農業,帶動農村發展,增加就業機會,而筆者觀察到,在未來2年,農村進入轉型關鍵期的同時,有2個職業很有前途,農民不妨試試。第一個:新型職業農民,這幾年,農村經濟發展迅速,農業發展也邁入新的臺階,機械化運作讓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糧食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然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人才缺失、無人種地等問題給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難題,為此,我國在近些年不惜耗盡大量人力物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支撐農業發展,而今年,我國還會培育一百萬名職業農民,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
  • 山東莒南:2020年秋糧生產和市場調查報告
    為及時掌握全縣秋收玉米產銷及市場價格變動情況,研判後期價格走勢,莒南縣發改局按照省、市的通知要求開展了2020年秋糧生產和市場專項調查。分別選取2個糧食企業、2個村民小組、2名種糧戶進行實地調查、填寫調查問卷,並與農業、糧食、統計等部門進行座談了解。
  • 我市麥收工作圓滿結束!機收小麥453.16萬畝,機收率達到99.4%
    我市麥收工作圓滿結束!4月底,市農機中心就制定下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三夏」農機化生產工作的通知》,明確任務,增強全系統幹部職工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為積極應對「三夏」天氣多變和農機作業市場複雜的情況,又及時下發《開封市農機中心「三夏」農機化生產應急預案》,強化工作責任,努力化解各項不利因素。精心組織,優化服務。一是組織機具作業。
  • 氣象局:全國秋收秋種農業氣象服務13日正式啟動
    9月13日,今年第一份《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傳往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門。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專家毛留喜說,秋收秋種期間一旦出現對秋收作物產量形成、秋收秋種進度有明顯影響的連陰雨、霜凍、寒露風等的農業氣象災害時,將提前發出預警,並加密服務頻次,提供逐日服務。    9月10日至10月20日,是我國秋收秋種的主要時段。
  • 涇陽縣:農活託管 讓農民當上「田掌柜」
    眼下,涇陽縣各鎮夏播、夏管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三渠鎮村企聯合植保隊積極加入夏播、夏管的行列中,及時為農田噴灑農藥。在三渠鎮武寨府村的玉米田裡,兩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正在進行除草劑的噴灑工作,每臺噴霧機都有自己的一對十二米的「翅膀」,「翅膀」打開之後,就可以均勻的噴灑除草劑,一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每天大約可以完成三百畝玉米田的除草工作。
  • 一樣的豐收,不一樣的分量——寫在2020年秋糧豐收已成定局之際
    9月23日,農業農村部宣布,目前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兩公斤,總產量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的水平上。這豐收的喜訊,無疑是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一份沉甸甸的節日大禮。
  • 主攻細胞免疫治療的生產基地在上海松江開工,達產後銷售收入超9億元
    10月18日,上海市級重大產業項目「新開源精準醫療全球研發轉化生產(松江)基地暨華道生物開工儀式」在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新開源精準醫療全球研發轉化生產(松江)基地選址經開區西部科技園區,佔地面積56畝,總投資超16億元,擬於2年內建成投產,達產後預計銷售收入超9億元。
  • 江蘇省泗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秋糧收購計量器具強制檢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目前正是秋糧收購旺季,為切實保證秋糧收購期間用於貿易結算的計量器具準確可靠,保護農民的合法利益。近日, 江蘇省泗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組織專業計量工作人員對全縣糧食收購企業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檢定,從源頭上解決糧食收購企業和農民都擔心的計量器具不準確的問題,切實保護糧食收購企業和廣大農民雙方利益,維護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