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在國內介入心臟病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學術會議——第十六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CIT2018)上,輕舟DCB分叉病變治療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召開。會議由CIT大會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徐波教授,瀋陽軍區總醫院荊全民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羅建方教授,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邱春光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王樂豐教授擔任主持。作為國際首個批准用於冠狀動脈分叉變病的藥物洗脫球囊導管,多位專家對輕舟®Bingo藥物球囊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輕舟藥物球囊為臨床急需的分叉病變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產品的研發和上市的過程展示了中國力量和中國自信。
會上,荊全民教授就冠脈血管介入治療器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發表精彩演講,他表示:「輕舟®Bingo藥物球囊上市的消息令人振奮。我個人也在期待著,作為國際首個批准用於冠狀動脈分叉變病的藥物球囊,期待著輕舟藥物球囊積累更多的中國臨床應用的研究和數據。可以確認,輕舟藥物球囊在臨床應用上的第一步是極其漂亮和精彩的。」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周旭晨教授、天津市胸科醫院楊麗主任和河南省人民醫院李牧蔚主任通過多個具體的輕舟藥物球囊病例分享,展示了輕舟®Bingo藥物球囊「介入無植入」理念的臨床成功應用,贏得了在場近200位與會者的陣陣掌聲。在各位專家進行分享後,徐波、荊全民、羅建方就手術中的幾大細節性問題進行了開放式的討論,場面熱烈有序。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歷經了幾代藥物洗脫支架的應用,顯著降低了術後血管病變處的再狹窄發生率,但由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帶來的相關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如聚合物和金屬支架本身引起的慢性炎症刺激、晚期支架血栓、晚期再狹窄、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以及局部血管生理功能喪失等。藥物塗層球囊開創了冠脈介入新的治療理念——介入無植入:通過球囊擴張將表面攜帶的抗增殖藥物(紫杉醇)釋放至血管壁內,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內膜增生。該術式無金屬置入物和聚合物殘留體內,有利於減少血栓形成、避免長期置入物帶來的系列問題。
由遼寧垠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及生產的輕舟®Bingo藥物球囊,於2017年12月6日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上市。該產品為國際首個批准用於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藥物洗脫球囊導管,為臨床急需的分叉病變治療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該產品主要由普通球囊平臺加載藥物構成,載藥穩定,藥物生物利用度高。同時,精良的塗層工藝可確保藥物快速均勻地釋放至病變部位,一次短暫的接觸(30~60秒)便能有效發揮抑制血管內膜增殖作用。輕舟®藥物球囊具備出色的推送性,為術者提供更舒適的推送手感,提高手術成功率。
遼寧垠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始終以「創建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品牌」為己任,為國家民族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不懈努力。過去10年,垠藝已經自主開發並成功註冊了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冠脈支架輸送系統、PTCA球囊擴張導管、造影導管等冠狀動脈血管介入治療系列產品。輕舟®藥物球囊的成功上市更進一步展現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無限魅力,「心無旁物,暢通無阻」,相信輕舟®藥物球囊未來在治療分叉病變、支架內再狹窄病變、小血管病變等方面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