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雄鷹——淺析美國海鷹直升機進化史,及資深飛行員的十點總結

2020-12-05 和風漫談

自1974年10月第一架原型機首飛以來,美國西科斯基飛機公司的黑鷹/海鷹系列直升機一直在國際市場上大名鼎鼎,憑藉出色的性能、流暢的外形受到眾多人喜愛和追捧。

美國海軍的MH-60R

這款中型多用途直升機在美國海軍中稱「海鷹」Seahawk,服役至今已40餘年,發展了SH-60B、SH-60F、HH-60H、MH-60R、MH-60S等五個型號和一些出口國外型號。能承擔反潛、反水面、火力支援、偵察通信、目標引導、垂直補給和人員運送等多種任務,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海鷹的誕生與「拉姆普斯」LAMPS輕型機載多功能系統的發展密不可分。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海軍還在用SH-2海妖和SH-3海王作反潛反艦直升機。

後來LAMPS發展到MK-III型變成艦機通用,體積迅速增大。原先的SH-2海妖直升機身材太小裝不下了,所以美國海軍開始謀求一種新的直升機平臺。

一、SH-60B海鷹

恰好七十年代中期美國陸軍也在研發新型通用戰術運輸直升機,他們評估了西科斯基的YUH-60和波音公司的YUH-61方案,並從中選定YUH-60,也就是後來的UH-60黑鷹直升機。

海軍看陸軍幹的不錯,就撿個現成直接在陸軍標準上修改,增加海軍通用直升機要求,讓西科斯基和波音競標。參考了德國MBB(梅塞施密特-伯爾科-布洛姆)、卡曼航空、英國韋斯特蘭等多家航空公司已服役海上直升機方案後,1978年海軍正式確定西科斯基YSH-60B方案,命名為SH-60B海鷹。

海鷹與黑鷹通用性很強,83%的零部件可以互換。不同之處在於:SH-60B換裝了2臺通用電氣公司的T700-GE-401渦軸發動機,動力強勁,功率達1410 千瓦,比陸軍UH-60A黑鷹1165千瓦提升了21%。

機身經防腐蝕處理防鹽防霧,增加了回收輔助、鎖定與橫移(RAST)系統。拆除左側艙門,裝備25管氣動聲吶浮標發射器,機身兩側有2個武器掛架。

尾梁、尾翼和主旋翼摺疊

尾梁、尾翼和主旋翼可摺疊節省空間。主起落架改成單級油壓,尾輪向前移3.96米改成雙輪結構,三個輪子距離緊湊適應艦上狹窄的著陸空間。

SH-60B裝備複雜的電子設備,包括:頭部鼓形天線罩內的AN/APS-124搜索雷達、右側短翼上的拖曳式磁異常探測器、機鼻前視紅外轉塔、ESM電子支援系統、數據鏈以及聲吶浮標等。

SH-60B海鷹

它攜帶MK46、MK50、MK54輕型反潛魚雷、AGM-119企鵝反艦飛彈、AGM-114地獄火飛彈等武器攻擊。艙門處可選裝M60D、M240 7.62毫米機槍或 GAU-16 型12.7毫米機槍自衛。

第一架SH-60B於1979年12月12日首飛,1984年服役。它在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上執行反潛、反水面作戰。水面艦艇的大功率聲吶發現信號後,SH-60B再飛到可疑區域做精確定位。

正常情況下探測數據會回傳母艦,經分析確認後聯合打擊。有時數據回傳失敗,海鷹直升機也可以自行分析,但效果會差一些。

二、SH-60F大洋鷹

1986年1月,從SH-60B衍生出專門在航空母艦上部署的SH-60F,俗稱「大洋鷹」。它升級了SH-3H 航空電子設備,減少了一部分支援設備減輕重量,外表看起來很簡潔。

SH-60F繞航母編隊飛行

航母編隊內的反潛方式與軍艦遠程反潛不同,這裡艦艇眾多,嗓聲信號複雜且互相干擾,吊放聲吶的探測效果比聲吶浮標好很多。所以SH-60F繞航母編隊飛行,用AQS-13F吊放聲納和6管聲吶浮標搜尋近距離潛入的潛艇信號。

SH-60F在航母間巡航

三、HH-60H救援鷹

1986年9月,西科斯基在SH-60F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出HH-60H戰鬥搜救、特種作戰和反艦作戰直升機,俗稱「救援鷹」。它是世界上生存能力最強的直升機之一,擁有各種先進攻防武器,常隨特種部隊一起出發,為其提供支援和救援。

HH-60H救援特種部隊

此外,還有海岸警衛隊的HH-60J/T型、授權日本生產的SH-60J型、用於出口的S-70B海鷹系列等。

SH-60B、SH-60F、HH-60H這3款型號在海軍服役了30多年,進入21世紀後陸續退役。新一代的MH-60R和MH-60S接過大旗,成為目前美海軍的「當家花旦」。

四、MH-60R羅密歐

MH-60R由西科斯基和洛·馬公司共同開發,起初稱LAMPS MKIII/Block II升級版。1999年12月22日原型機YSH-60R首飛,2006年正式服役。

與以往型號不同,MH-60R更強調通用性,單一機型可在航母和各種軍艦上部署,大大簡化了後勤體系,提高了作戰能力。

它在海軍內部綽號「羅密歐」,融合了 SH-60B和SH-60F兩者優點:裝備性能強大的ASE套件、APS-147多模雷達、Link 16綜合數據鏈和AQS-22低頻可調聲吶等電子設備。使用集成式玻璃座艙和人機互動良好的數字顯示屏,讓飛行員訓練更輕鬆。

前期裝備老型號的直升機反潛中隊換裝MH-60R後也改稱直升機海上打擊中隊。

五、MH-60S騎士鷹

MH-60S俗稱「騎士鷹」,它與MH-60R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出身截然不同。它不是基於SH-60B 平臺升級,而是從陸軍UH-60L平臺上研發的。使用UH-60機身和SH-60的發動機、傳動和旋翼系統。

MH-60S是為了替代CH-46「海騎士」和MH-53E「海龍」等運輸直升機。所以貨艙更大,機身兩側有大型滑動艙門,運輸救援能力很強。集成玻璃座艙與MH-60R相同,兩側掛架可以掛副油箱和各種武器,未來還將具備全面的掃雷能力。

MH-60S寬大的機艙和吊索裝置

它在航母、兩棲攻擊艦、海上補給艦和快速戰鬥支援艦上部署,執行垂直補給、醫療後送、搜索救援、反艦攔截、近距支援、偵察監視等任務。至此,除部分海軍陸戰隊直升機型號外,海鷹家族已經統治了艦船甲板。

到2013年7月,西科斯基已經生產了400架MH-60直升機(MH-60R/166架,MH-60S/234架)。兩型直升機共飛行了66萬小時,還將服役到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後。

各種型號向MH-60系列進化

在海軍飛行員眼裡,海鷹也是一款出色的直升機。在多年飛行中,他們總結了海鷹的幾點特性:

①、海鷹直升機非常敏捷。

通用電氣的T700-GE-401渦軸發動機提供了強大動力,海鷹有極大的功率裕度和極快的瞬態功率響應。飛行員只須輕推操縱杆,它就能快速完成意圖。

它甚至比體型更小的TH-57「海上遊騎兵」教練機更容易掌控,它是力量、響應和穩定性的完美結合。

美海軍貝爾TH-57C訓練機型

②、海鷹平臺很成熟,安全性良好。

作為海軍精英飛行員,總是要不斷挑戰人體和機械極限,嘗試各種極限動作。在各種危險環境中,海鷹總是發揮穩定表現出色,給飛行員充分的信心和安全感。

實際上當海軍1979年測試SH-60B時,陸軍已經在UH-60平臺上做了大量實驗。大部分機械故障和系統缺陷都已經發現修復,海鷹一出生就已經是一個成熟平臺了。

③、海鷹的適應能力驚人。

海鷹是多用途通用直升機,飛行員必須精通各種任務。無論是反潛反艦、偵察監視、搜索救援還是特種作戰,每個戰場上都有它的身影。

如果說B-2隱形轟炸機全部退役美軍整體實力仍能領先,那陸海空所有黑鷹/海鷹直升機退役,美軍實力就肯定要大打折扣。

SH-60B投放Mk 46反潛魚雷

④、SH-60B和SH-60F的夜視能力不佳。

當年它們建成時直升機夜視儀還沒有廣泛使用,發動機儀表燈和駕駛艙警告燈都是黃色和紅色燈光,而不是藍色和綠色。這些顏色的燈光對早期夜視儀很不友好,會造成光暈和閃爍,使整個視野模糊。

為解決此問題,海軍開發了「炫光套件」兼容夜視儀——用一塊有色玻璃面板扣在儀錶盤和警示燈上,過濾光線汙染。

機體上的導航燈也面臨相同問題,給夜間飛行帶來危險。工程師在機體上裝了一些綠色燈光警示,提供更多視覺參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夜間飛行安全問題。

夜視儀中的黑鷹

等到HH-60H型之後,顯示屏和警示燈才與夜視儀完全兼容,沒有光暈和閃爍問題了。

⑤、海鷹的極限飛行能力提升空間很大。

按西科斯基的限定,海鷹最大升限為12000英尺。因SH-60系列沒有供氧系統,海軍出於安全考慮將最大飛行高度限制在10000英尺以下。

實際上海鷹最大升限遠超於此,輕載時可以輕鬆飛到15000英尺高度。當然,此處空氣稀薄海鷹速度會變慢,操縱也開始遲緩,飛行員要非常小心。

雖然海軍不允許超上限飛行,但幾乎所有飛行員都會這樣做,因為環境總是多變的。比如2003年1月,「小鷹」號航母上一名乘客心臟病發作,需要馬上轉移。一架SH-60B將病人送到陸地醫院後返航,爬升到10000英尺也沒有收到任何導航信號,因為航空母艦太遠了。飛行員只能繼續爬升,一直到14500英尺才找到信號返回。

⑥、SH-60系列不能完全水平懸停。

在正常無風環境中,SH-60系列懸停姿態時機頭會向上抬升4~5度,機翼向下2~3度,看起來有點歪。飛行員要學會結合周邊視覺和儀器掃描,處理直升機任何可能的漂移,才能保持懸停穩定。

⑦、海鷹沒有液壓助力也能飛,但控制有些困難。

在戰場殘酷環境下,直升機液壓助力和穩定增強系統都有可能損壞。一些小型直升機沒有液壓助力也能飛,一些大型直升機(如CH-53)沒有液壓助力就無法控制。海鷹恰好處於二者之間,液壓助力損壞也能飛,但操縱變得很困難。

遇到側風時要不停踩踏板修正偏航,時間長了對飛行員的體力精力都是巨大考驗,所以要儘快找地方降落。

裝填聲吶浮標

平時穩定增強系統代替飛行員控制,遇到陣風也能自動穩定。一旦它失效,飛行員操作負擔就會大大增加。

不過從實戰角度出發,飛行員們必須經常做液壓助力和穩定增強系統雙失效訓練。訓練都在白天和環境良好的陸地機場進行,但仍然把飛行員折磨的夠嗆。

⑧、海鷹直升機缺少空中加油系統。

陸軍、空軍的黑鷹直升機都有空中加油型號,如HH-60G「鋪路鷹」可以從C-130加油機授油。這種能力對遠程作戰非常有用,增強了靈活性。

然而,海鷹各型號除了懸停在空中加油(HIFR)之外沒有空中加油探頭。如果艦上著陸區因故不能降落,就只能用懸停加油延長滯空時間。

MH-60R空中懸停加油

增加燃油載荷成了每次飛行的重要事情。SH-60F還好點,它有590加侖主油箱、105加侖內部輔助油箱和120加侖外部油箱,裝載5500磅燃油。正常飛行每小時消耗1000磅燃油,5.5小時可以保證大多數任務的需要。

而MH-60S型為了擴大客貨運空間,內部沒有永久輔助油箱,只有根據任務可拆卸的輔助油箱。甚至有時沒有內部輔助油箱,只能掛2個外部油箱。

鋪路鷹的內部輔助油箱

但海軍直升機沒油比陸軍直升機沒油危險多了,海上可沒地兒降落。所以不管遠近,只要有機會著艦就必須把油箱加滿再走。

⑨、大多數型號的尾輪位置都很獨特。

為了適應艦上狹小的著陸面積,SH-60B、SH-60F、HH-60H和MH-60R型號的尾輪都做了修改,從尾梁後端向前移3.96米,位於機艙後方。這樣能大幅縮小轉彎半徑,方便地勤人員在擁擠的飛行甲板上拖動直升機。但靠前的尾輪也對機身施加了更大壓力。

MH-60S例外,它後輪位置與陸軍空軍的H-60S系列相同,在尾梁後端。有些飛行員駕駛它時要重新適應,才能掌握較長的尾輪位置和較大的轉彎半徑。

⑩、MH-60S型號的掃雷能力仍在改進中。

MH-60S用途廣泛,但海上掃雷方面仍需改進。

側重運輸救援的MH-60S電子設備比MH-60R少,但有機載雷射水雷探測系統。設計之初就打算替代MH-53海龍直升機的掃雷任務。

MH-60S掃雷示意圖

不過海龍是重型直升機,它的掃雷具對MH-60S來說太大了。適合的掃雷裝備又沒有研製成功,所以MH-60S只能暫時用雷射探測系統完成一部分水雷探測工作。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2018年4月,美國海軍開始研發「梭魚」機載掃雷系統。它體型小巧,研製成功後可以掛在MH-60S掛架上,探測和清理各種水雷,補足海鷹掃雷能力不足的短板。

結語

總之,海鷹系列直升機取得了巨大成功,贏得海軍的充分信任和喜愛。它一統江湖,取代以往休伊、海妖、海王、海騎士等各路豪傑的地位。它充滿活力,還將在海面上翱翔20年或更久。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美國復活冷戰武器 兩棲攻擊艦,將其編入航母艦隊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飛行甲板,共有九個直升機著艦位置,可根據不同任務調整編組。 標準組合為:6架AV-8B獵鷹II攻擊機或F-35B隱形戰機、4架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12架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4架CH-53海上種馬直升機、3-4架UH-1N休伊直升機。
  • 淺析海上救援任務中的水上飛機和直升機
    但是在直升機崛起之後,出現在鏡頭前的海上救援航空力量有越來越多的直升機出現,水上飛機雖然在森林滅火、通航運輸等領域仍有大量應用,但在海上救援任務中已不及直升機廣泛。水上飛機VS直升機傳統上,海上救援是水上飛機的主要應用之一,其想定是利用航程、速度和載荷的優勢,執行遠海救援,也可以在加裝任務系統後,執行海洋環境和資源監測、海上巡邏、快速補給、客貨運輸等其他用途。
  • 【兵器說】「海上雄鷹」艦載機的騰飛之路
    本期【兵器說】帶您一探究竟,一起走近「海上雄鷹」艦載機的騰飛之路。大幕拉開,艦載機起飛方式的探索艦載機的出現時間很早,在1910年11月14日,美國民間飛行員尤金•伊利從美國海軍「伯明罕」號巡洋艦上拉起「柯蒂斯」式飛機徐徐升入空中,自此艦艇上搭載飛機的運行模式開始出現。後來,逐漸被各國發展衍生為航空母艦。
  • 印度北極星上艦不合格,花天價引進海鷹,一共才24架依然杯水車薪
    現代海軍中艦載直升機是非常重要的裝備,對印度來說就成了一個犯難的事情,有關艦載直升機的採購一直久拖不決,如今印度北極星上艦不合格,花天價引進海鷹,這是2020年3月時,美印正式達成了的協議,雖說海鷹直升機的性能非常的不錯,為陸軍用的黑鷹直升機的海軍型號,還是進行現代化升級款,在技術上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水平,但是它的數量非常有限,
  • 中國反潛直升機,不能再湊合了
    在世界主要海軍國家裡,美國海軍和日本海自等使用十噸級SH-60「海鷹」,英法和北約海軍主要使用英法聯合研製的五噸級「大山貓」,未來主要使用十噸級NH-90,俄羅斯海軍使用十二噸級的卡-27,中國的卡-28是其出口型。
  • 航天海鷹品牌巧捷萬向的馬輪平臺,現身吧!
    咱也秀個肌肉,向您介紹三院的產業技術實力,帶您領略航天海鷹品牌的魅力。準備好了麼?快來看看我們航天海鷹系列產品的首秀——馬輪平臺!絕對會像一隻掠海飛行的雄鷹划過你「迷霧」般的腦海……航天海鷹馬輪平臺基於麥克納姆輪(馬輪)及速度矢量合成技術,通過對不同輪組的轉速和旋向的精確控制,無需轉向機構即可實現平臺進退、橫移、斜行、轉動等任意連續軌跡行走。
  • 「海鷹43」三體巡邏艇似太空戰艦
    「海鷹43」概念圖日前,由法國建造出口莫三比克的三體巡邏艇海鷹43級首艇在法國南部拉西奧塔建造完畢,正式交付CMN船廠以安裝動力系統和舾裝。憑藉其高調科幻的外形,「海鷹43」一面世就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其「曝照」著實讓人感到「亮瞎了眼」,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把背景換成宇宙,很多人就會相信它是一艘太空戰艦。
  • 越南直升機飛行員喬青露的故事
    總之,這次逃亡,在世界飛行史上堪稱奇蹟,那10個人,就是27歲的飛行員喬青露。喬清陸1969年參軍,曾參加過統一戰爭,越南統一後,他成為一名直升機駕駛員。喬清露的父親是越南高級共產黨,一直到中國學習,李筍集團掌權,開始從事對外軍事擴張,內部鎮壓,清除中國背景的人。 在這種黑暗的脅迫政策下,許多人選擇逃離。 喬清路對李的行為完全失望,受到了父親的影響,父親設定了他在中國飛行的目的地。
  • 直升機觸碰高壓線墜毀,飛行員身亡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在以前的高科技慢慢地都開始在日常生產中使用了,其中最突出的算是用直升機灑農藥了。用直升機灑藥範圍廣,而且對於大片區域來說省去了不少時間。近日,在江西,一直升機在灑藥時,不小心觸碰了高壓線後墜毀,導致一名飛行員身亡。
  • 美軍開發海上補給新手段,視距內用無人機向核潛艇「送貨」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The Drive網站10月21日報導,日前,美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亨利·M·傑克遜」號露出水面接受一次無人機送貨。據悉,美軍為開發海上補給的新手段,令兩名美軍士兵在視距內,操縱一架四軸無人機向核潛艇投送了一枚小型載荷。
  • 科比直升機事故調查結果出爐:飛行員關鍵時刻出現致命誤判
    北京時間6月18日,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周三,調查人員公布關於科比乘坐直升機的失事的文件,該文件中表示當時飛行員稱自己正在爬升,但直升機實際上是在向地面飛行——飛行員可能在濃霧中迷失了方向。當時,飛行員Ara Zobayan通過無線電向空中交通管制員報告,說他正在爬升至4000英尺(1200米)的高空以進入雲層,但實際上,這架直升機正在向洛杉磯西北部的一個山坡墜落,機上9人全部遇難。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報告稱,Zobayan可能「誤認」了降落的傾斜和角度,當飛行員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迷失方向就會發生這樣的誤判。
  • 我軍直升機海上懸停,猶如在鋼絲上耍雜技
    相信大家都看過在電影裡面看見過直升機懸停在某一棟樓,應該也看過直升機懸停在廣闊的大海上執行救援或者搜救工作。但是其實這種行動是十分危險的,一方面直升機需要在空中保持穩定,另一方面一旦海浪巨大船舶搖擺,極容易發生機毀人亡的局面。
  • 兩起事故的警醒:影響直升機飛行安全的十大危險源
    一直以來,在全球範圍內,直升機飛行安全始終是各國航空器安全運行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來自美國直升機安全協會(USHST)的數據表明:直升機的墜機率是所有飛行器中最高的,每10萬小時發生3.72次墜機事故(2018年數據),高於熱氣球、飛艇、固定翼飛機。但由於直升機多在低空墜機,事故死亡率較低,每100000事故當事人中有1.3人死亡,低於固定翼的1.4。
  • 最強裝甲——太空衣的進化史
    儘管現在的太空衣輕便、安全,還有酷酷的現代感,但它的進化歷史可謂相當漫長1918年,美國人弗雷德·桑坡首次為抗壓服申請專利,這套服裝可為飛行員飛越高海拔地區或者登山者攀爬高山時提供氧氣。十多年後,美國飛行員
  • 直升機相撞問題淺析:發生概率大 後果「慘烈」
    直升機與空中航空器相撞  例如2009年10月美國海岸警衛隊一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和海軍陸戰隊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在聖克利門蒂島以東25公裡處發生相撞。此次事故共造成兩架機上9人死亡,兩架飛機報廢。
  • 美國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直升機隊的發展歷程
    搜索2號機則停在專業衛生機構的直升機停機坪上,負責緊急醫療救援。搜索3號機則在發射前的72小時中,一直停放在太空梭平臺旁的直升機場上,攔截陸上、海上或空中的入侵者。這架「休伊」在每個後艙門裡裝有M240D機炮。在每次發射前,空軍的直升機就幫助清理近海的限制區,並在發生中止發射情況時,隨時準備為航天員做醫療救援和搜索救援飛行。
  • 直升機事故調查報告:飛行員在大霧中出現誤判 科比更改航班時間
    直播吧6月18日訊 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周三,調查人員公布關於科比乘坐直升機的失事的文件,該文件中表示當時飛行員稱自己正在爬升,但直升機實際上是在向地面飛行——飛行員可能在濃霧中迷失了方向。當時,飛行員Ara Zobayan通過無線電向空中交通管制員報告,說他正在爬升至4000英尺(1200米)的高空以進入雲層,但實際上,這架直升機正在向洛杉磯西北部的一個山坡墜落,機上9人全部遇難。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報告稱,Zobayan可能「誤認」了降落的傾斜和角度,當飛行員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迷失方向就會發生這樣的誤判。
  • 主流直升機介紹收藏版
    貝爾407把貝爾206系列的堅固和美國陸軍軍用直升機的高性能結合起來,可執行普通運輸、公務運輸、海上石油/天然氣開採支援、醫療救護、搜索與救援、空中執法、直升機飛行訓練、聯絡、空中觀測、武裝偵察等任務。   飛機可舒適地容納六位乘客和一位飛行員,擁有寬大的俱樂部座椅和同類機型中最平穩的飛行體驗。
  • 戰時海上運輸(11)打蛇不成被蛇咬
    日本海軍的商船改裝航母海鷹,原阿根廷丸,13600噸1943年12月15日,原本被聯合艦隊用於飛機運輸的護航航母大鷹、海鷹、雲鷹轉入海上護衛司令部。1944年4月1日,海鷹第1次出擊,護航鬥司出發的ヒ57船団,4月16日抵達新加坡。1944年4月21日,海鷹護航新加坡出發的ヒ58船団,5月3日返回鬥司。
  • 美國海軍開發戰術漂浮網絡
    運輸碼頭船Green Bay,美國軍事海上運輸司令部艦隊補給油船Walter S.Diehl和兩棲碼頭登陸船Ashland於2019年1月30日在菲律賓海上進行了MH-60S海鷹直升機的海上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