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鋒:從山的那頭來 關心海洋缺氧的秘密

2020-11-19 新華社客戶端

60人,乘船從長江口到印度洋,行程約2萬公裡,連續工作110多天,在船上過了元旦、春節、元宵……周鋒回憶起這段從去年年底持續到今年年初的科考工作經歷,神情輕鬆。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經意講起了在船上過年,自己忙裡偷閒帶著大家拍拜年視頻的事情,他說:「(科考工作)枯燥是枯燥,但這是工作也是責任」。

這位將科考工作視為自己責任的遠洋科考隊負責人周鋒,出生於浙江安吉山坳裡的一個小村莊。中學時周鋒受到班主任的鼓勵,填報了海洋學志願,並成功被錄取。周鋒自嘲從小自己就是一隻「旱鴨子」,因此在自己的研究工作剛起步時並不順利:在經歷過十幾個航次的考驗後仍然難以適應海上顛簸的工作環境,從啟航到返回岸上,他身體出現的暈船症狀得不到任何改善和適應。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心性成熟,周鋒的科考和科研逐步進入正軌並有所建樹,近期剛完成了始於去年底連續開展近4個月的海上科考。

周鋒目前是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副主任並擔任國家自然資源部長三角海洋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首席科學家。周鋒和他團隊主要研究的課題是我國長江入海口生態系統動力學,尤其關注海洋的缺氧問題。

氧氣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與部分公眾的一些認知不同,森林植物所進行的光合作用,並不足以維持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平衡,海洋才是地球上氧氣的主要來源。「確切地說,海洋浮遊植物是氧氣的主要製造者,」周鋒補充說。儘管這種微小的海洋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還無法準確估計,但學者們仍大膽地估算,大氣中的氧氣大約有50%至80%是來自這些海洋浮遊植物的無私貢獻。

然而,氧氣濃度在海洋中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其一般分布特徵是海洋上層多、底層少,高緯度多、低緯度少,但在一些特殊時間段或者特殊海域,海洋中的氧氣會特別少。比如,夏季我國長江口的底層海水就經常發生氧氣濃度很低的現象,甚至會低於大多數海洋動物所需氧氣濃度的最低值,這種現象也被研究者稱為水體缺氧。長期生活在氧氣濃度不足以滿足自身生存的海域裡的魚類,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逃離這片缺氧海域,要麼等著窒息而死。周鋒說:「缺氧的海洋是無法支撐大規模的魚群生存的,所以又稱為『海洋死亡區』。」

周鋒和他的團隊在水體缺氧的問題上取得過階段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國長江口水域的缺氧其實是一種季節性現象。研究表明,這種水體缺氧的季節性現象持續時間較長——最長可以從每年五月中下旬一直持續到當年十月上旬,同時水體缺氧現象可能會隨時間出現急劇變化。所謂「急劇變化」不僅意味著隨著時間變化,水體中含氧量濃度值的巨大差別,同時這種變化又比較快速,給科學研究帶來很大挑戰,而相關水域的魚群也難以有充足的時間去應對。水體缺氧現象存在的時間越長,對海洋生物可能產生的危害越大。但是到底危害程度有多大、會帶來哪些損失,「目前卻又很難通過一次兩次的觀測來解釋」。

周鋒解釋,造成這種水體季節性缺氧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本身是激烈動態變化的系統。海洋系統變化的速度可能忽快忽慢,並且影響的因素也非常多,包括潮汐、颱風、季風、環流、氣候等不同時間尺度的自然現象。同時,激烈變化的海洋系統又會進一步影響到海洋中營養物質的循環、海洋生物的生長等。因而海洋的缺氧規律遠比湖泊、池塘中的缺氧更為複雜。

「能幫助我們認識海洋的,就是觀測數據,」周鋒說,「長時間連續的實時的海洋觀測,是掌握海洋動態變化的必要途徑」。周鋒認為,海洋野外站的重要性類似於氣象觀測站對於氣象預報的作用。目前,我國自然資源部用於海洋動態監測的「長三角海洋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建設,也正是周鋒所在的國重室團隊在多年研究積累基礎上得到的重要經驗。

周鋒及其團隊目前正在嘗試通過比較研究,把已經積累的一些近海研究中相對成熟的技術,運用於科考工作經歷分析,進而發展一些預測海洋缺氧的方法。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周鋒:從山的那頭來 關心海洋缺氧的秘密
    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心性成熟,周鋒的科考和科研逐步進入正軌並有所建樹,近期剛完成了始於去年底連續開展近4個月的海上科考。周鋒目前是衛星海洋環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副主任並擔任國家自然資源部長三角海洋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首席科學家。周鋒和他團隊主要研究的課題是我國長江入海口生態系統動力學,尤其關注海洋的缺氧問題。
  • 美尋求赤潮及海洋缺氧解決方案
    原標題:美尋求赤潮及海洋缺氧解決方案   如今,赤潮和海洋缺氧已經成為破壞沿海生態系統和經濟的主要原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17日宣布,建立12個總額近210萬美元的新研究資助項目,從各地尋求解決有毒藻華(赤潮)和海洋缺氧的方案。
  • 科學家揭示海洋缺氧地帶碳—硫循環機制
    原標題:科學家揭示海洋缺氧地帶碳—硫循環機制   日前出版的《科學》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M。 R。 Raven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主要敘述了「宇宙的秘密」「地球的秘密」「海洋的秘密」
    主要敘述了「宇宙的秘密」「地球的秘密」「海洋的秘密」「自然的秘密」等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故事是《兩隻眼睛可以看見物體的奧秘》:「用眼睛觀察物體時,兩隻眼睛同時接收物體反射的光,並向大腦發出信號。大腦再把雙眼傳來的信息組合,形成圖像。既然這樣,那麼人們為什麼要長出兩隻眼睛來呢?
  • 科學家揭示海洋缺氧地帶碳-硫循環的機制
    科學家揭示海洋缺氧地帶碳-硫循環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54:41 2020年12月17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M.
  • 海洋局局長: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海洋 熱愛海洋
    海洋局局長: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海洋 熱愛海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30 11:24 來源: 海洋局網站劉賜貴在參觀「海上絲路」展和海洋畫展時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海洋 熱愛海洋    5月28日傍晚,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賜貴來到首都博物館,參觀正在這裡展出的
  • 《那人那山那狗》:普通人堅守的意義
    《那人,那山,那狗》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湖南的西南山區,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這個時代和這個地區都十分遙遠。影片中大片的綠色展現了山中風景的優美,悠遠的音樂喚起人內心的寧靜。連綿不斷的山裡,烙著鄉郵員的腳印,住著神仙的後代,守著無數人的想頭。老二叫兩聲,遠處就傳來了暖心的回應,郵包裡滿載著牽掛與思念,沉重而溫暖。
  • 地球生命的「地獄時期」,研究將海洋缺氧與大滅絕聯繫起來
    這些沉積物未能顯示出在海床缺氧條件下在海底生活的生物的證據。研究人員使用新的痕量金屬同位素數據和不確定性模型估算了這段時間內全球範圍的低氧條件。圖片:Erik Sperling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大力支持了這樣一種理論,即大約4.44億年前地球海洋中缺乏氧氣導致了毀滅性的死亡。
  • 《那人那山那狗》:堅持不懈的意義
    關於《那人,那山,那狗》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湖南的西南山區裡,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時代和這個地區都很遙遠。影片中的綠色展現了山上的美景,遠處的音樂喚起人們內心的寧靜。當他焦急地放下包裹,回去找父親時,父親只關心剩下的包裹,罵了他一頓。我父親非常關心郵遞和他的職責。一開始,我和我兒子一樣憤怒。我父親在那條危險的山路上走了多年,但他工作努力,沒有得到一個模範工人,沒有得到一個優秀的幹部,最後提前退休了。
  • 缺氧血症
    《缺氧血症》遊戲背景:這是一個科幻奇幻的水下世界冒險故事。《缺氧血症》遊戲亮點:1.帶給玩家一個獨特的科幻恐懼故事;2.遊戲中將探索38個獨特的水下地形;3.玩家需要在遊戲中搜索裝備不同物品並升級物品;4.解決難題需要快速反應和敏捷思考能力;5.敘事,彰顯主人公的內心《缺氧血症》遊戲特色:1.遊戲中每個未知區域都有許多神秘事件
  • 廈門那座山最高那座山最低那座最有趣? 廈門382座山的故事
    你知道廈門最高的山和最低的山分別在哪兒嗎?你知道廈門最偏僻的山和最中心的山分別是哪一座?你知道廈門最有趣的山有哪些好玩的故事嗎?今天,晨報記者帶您去探訪廈門的山。市民會想到的是與「海」相關的詞彙,比如海鮮、海洋。然而,你可知道廈門其實也可以稱作「山城」嗎?據統計,廈門全市現存有382座山,也就是說,不到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就會有一座山赫然聳立。本期你所不知道的廈門,晨報就和你聊聊廈門關於山的那些事。
  • 死的時候帶著《聖經》,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硬座票,慢車,夜裡的高原明顯缺氧,頭暈乎乎的。   只好跑到火車接頭處透氣。看著外面黑乎乎的,只有聲音提醒我火車在跑。   車廂裡的人,全都暈乎乎的。   我到了西寧才好點。
  • 世界最高的山位於海洋中,其高度將近10000米,那海洋到底有多大
    前言試著想像一下,你正站在海灘上,欣賞著廣闊無邊的海洋。在地平線上,你看到的是無限的藍色波浪。由此,會有一個疑問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即:海洋到底有多大呢?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海洋只有一個,它由五個水域組成,分別來源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極和南極。關於海洋真實大小的事實1.它覆蓋我們地球表面71%的面積,有3.6億平方公裡,是美國領土的36倍。
  • 美國有《彗星來的那一夜》,義大利有《月食來的那一夜》
    ·賈利尼 / 卡夏·斯穆特尼亞克 / 愛德華多·萊奧 / 阿爾巴·羅爾瓦凱爾 / 瓦萊裡奧·馬斯坦德雷亞 / 安娜·福列塔 / 朱塞佩·巴蒂斯通類型: 劇情 /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語言: 義大利語上映日期: 2016-02-11(義大利)片長: 97分鐘又名: 完美謊情(港) / 波動的信息分享 / 晦星來的那一夜
  • 慶山在讀|外界如何對我製造標籤,我不太關心
    慶山:外界如何對我製造概念或標籤,我不太知道也不是很關心。女性身份對寫作肯定會有影響,也許會更為關注女性意識與命運,以及對女性本有的特質產生更敏感的認知。但寫作者整體上是應該在寫作中關心人類共同境遇,以及每一個個體會觸及的心靈暗流。這是不分性別,甚至不分時空與國界的。對其他這些女作家不太了解。
  • 300萬年的長期缺氧導致了毀滅性的物種滅絕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有力地支持了這樣的理論,即大約4.44億年前,地球海洋中的缺氧導致了毀滅性的物種滅絕。新的結果進一步表明,這些缺氧(幾乎沒有氧氣)的條件持續了300多萬年,遠遠長於我們星球歷史上類似的生物多樣性崩潰時期。
  • 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生物秘密(組圖)
    第1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海葵 第2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珊瑚 第3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水母 第4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水螅 第5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纓鰓蟲 第6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海筆 第7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 兩年了 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
    原標題:兩年了還記得那頭擱淺在大亞灣的抹香鯨嗎?而令人心頭一震的,是那一個棲息在展廳最深處,懸浮在半空中的龐然大物。「兩年前的水中霸王,如今安靜地待在一間房間裡,一些江豚海豚陪著它。」沈曉鳴在二號展廳突然停下腳步,眼前的龐然大物正是那頭熟悉而又陌生的「浪花」。
  • 再看《那山那人那狗》:子承父業的郵路背後,是對鄉土情結的懷念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於1999年在國內上映,由霍建起執導,滕汝駿、劉燁等主演的反映鄉村郵遞員題材的文藝片,當年在國內上映時票房慘敗,被媒體形容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在日本獲得8億日元的票房,還獲得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